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半椎板入路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17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17例资料,术前行MRI检查及血管造影确诊,以半椎板入路硬脊膜动静脉瘘显微手术治疗。结果病灶位于颈段1例,胸段9例,腰段7例。瘘口均为单动脉供血。术后行脊髓血管造影复查,显示瘘口全部消失。15例获随访6个月-2年,其中10例患者症状消失,3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2例患者症状未见改善。结论脊髓血管造影可以精确定位瘘口位置,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是硬脊膜动静瘘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诊治方法和临床特点。方法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16例,术前行MRI及血管造影确诊,全组均行半椎板入路硬脊膜动静脉瘘手术处理。结果16例均为单发,其中颈段2例,胸段8例,腰段6例。瘘口除2例多支动脉供血,余均为单支动脉供血。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未见复发,其中14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2例患者症状稳定。结论MRI是硬脊膜动静脉瘘可靠的诊断方法。全脊髓血管造影可以精确定位瘘口位置,同时排除其他脊髓血管畸形,是诊断硬脊膜动静瘘的金标准。微创半椎板切除显微手术切除是硬脊膜动静瘘的优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7例,分析其临床特点、脊柱MR影像特征,并用脊髓血管造影明确诊断。7例均采用半椎板切除闭塞瘘口手术治疗,手术前后采用改良Amilnoff-Logue评分进行评价,并复查脊柱MR,术后随访3~17个月。结果 7例复查脊柱MR不规则血管流空信号均减少,T2像高信号消失。Amilnoff-Logue评分改善6例,无变化1例。结论 SDAVF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但脊柱MR可见脊髓表面有广泛迂曲扩张的血管流空信号,脊髓血管造影可以确诊,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4.
王建生  王志潮  柳江  张鸿祺 《北京医学》2012,34(11):949-951
目的 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个体化治疗方法.方法 对41例磁共振影像和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确诊的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和病变节段的X线定位,分别采取血管内栓塞瘘口或半椎板开窗显微手术夹闭瘘口和引流静脉.术后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血管内栓塞瘘口者抗凝治疗;手术夹闭瘘口及引流静脉者针对影像学有无脊髓病变,早期开始综合治疗消除脊髓水肿,配合康复疗法恢复脊髓功能.结果 41例术后运动功能恢复和好转者占92.7%(38/41),无好转者占7.3%(3/41);感觉障碍恢复或好转者占95.1%(39/41).随访3~24个月,全部病例症状无复发,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个体化治疗应当包括手术和手术后综合治疗两部分,个体化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显微手术处理硬脊膜动静脉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处理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方法和疗效的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脊髓血管造影确诊的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计划手术节段前X线定位,采用后正中入路切除半侧椎板,切开硬脊膜,显微镜下探查硬脊膜动静脉瘘口,在硬脊膜内灼闭血管瘘口并剪断,缝合硬脊膜。结果11例术后症状改善,其中运动功能改善最明显,感觉障碍改善次之,1例无改善。无手术并发症,无复发。结论显微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创伤小、方法简单、效果肯定,可作为硬脊膜动静脉瘘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骶部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7年来收治的21例骶部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式及术后转归.结果 男性17例,女性4例.年龄25~64岁,平均48.2岁.病程10~36个月,平均16.3个月.所有患者均在脊髓血管造影后得到确诊.其中单纯手术治疗15例,单纯栓塞治疗4例,两种方法合用治疗2例;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得到改善.21例随访2~120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选择性血管造影是确诊骶部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方法.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和栓塞治疗.术后抗凝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前辅以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52例SDAVF患者术前行CTA检查和脊髓血管造影(DSA),确诊后行显微手术治疗.以DSA为金标准,计算CTA诊断的敏感度.采用Aminoff和Logue评分标准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脊髓功能.结果 CTA对52例SDAVF均做出正确诊断,对供血动脉及瘘口诊断的敏感度为100%.随访中有42例(87.5%)术后症状改善,无症状加重及复发者.结论 CTA可以准确定位诊断SDAVF的供血动脉及瘘口,是手术前必要的辅助检查.显微手术直接夹闭硬脊膜动静脉瘘口,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特征,以增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结果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临床表现,早期的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脊髓MRA增强和脊髓血管造影为确诊依据。结论对慢性病程的脊髓病变患者应做脊髓MRA增强检查,并进行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检查,以求早期确诊,因为早期治疗可以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血管造影诊断与栓塞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8例硬脊膜动静脉瘘的选择性血管造影与栓塞治疗资料 ,所有患者均行全脊髓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2 8例硬脊膜动静脉瘘经血管造影检查均能明确诊断 ,能显示病变的范围、血供情况及其特征 ,其特点为硬脊膜动脉与脊髓表面静脉直接相通。 18例 (占64 .3 % )硬脊膜动静脉瘘位于脊柱左侧 ,10例 (占 3 5 .7% )位于右侧 ;2 3例瘘口 (占 82 .1% )位于胸 3与腰 2椎体平面之间。经超选择插管后 17例患者接受了栓塞治疗 ,其中 12例行栓塞后手术切除。随访观察见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者 11例(占 64 .7% ) ,病情稳定者 4例 (占 2 3 .5 % ) ,病情加重者 2例 (占 11.8% )。所有栓塞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选择性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行栓塞治疗是硬脊膜动静脉瘘安全而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MRI对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早期诊断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MRI、X线根动脉造影(DSA)确诊的硬脊膜动静脉瘘4例临床资料、MRI表现、DSA表现,对其临床特点、MRI征象、DSA征象进行分析。结果:4例硬脊膜动静脉瘘均发生于老年男性,2例发生于下胸段,2例发生于腰段,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运动和感觉障碍、括约肌及性功能障碍;影像学表现为T2脊髓周围低信号,随内高信号,MRI对比增强扫描矢状位T1WI显示:扩张的软膜静脉表现为缓慢血流的高信号和延脊髓腹侧、背侧的流空信号,可见脊髓内斑片状强化,选择性根动脉造影显示硬脊膜动静脉瘘充盈根动脉和早期分流进入软膜静脉系统。结论: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是脊髓动静脉性血管病变的一种类型,临床表现为进行性、上行性的双下肢运动、感觉、大小便功能障碍,由于该病早期的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易造成误诊。脊髓MRI是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无创筛选检查,而脊髓血管造影是确诊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