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下逐邪法是通过攻逐泻下,通导里实邪热外泄之法,属于八法中“下法”的范围。该法在温病临床治疗中占有颇为重要的位置,主要适用于温病有形实邪内结的病证,如热结肠腑、热瘀蓄  相似文献   

2.
安潇  江永泉 《国医论坛》2000,15(5):22-23
温病气分发热的病机是阳热郁结,气滞、血瘀、火毒等交互为患,邪无出路。根据“胃肠以通为用”理论,明确通腑法为气分发热的主要治法。其作用有解用结、通畅气机、攻逐瘀血、存阴保津等,具体把通腑法分为宣肺通腑、活血通腑、解毒通腑、扶正通腑4法。  相似文献   

3.
从阳明里结,通腑攻下;温邪为患,下不厌早;灵活变通,加减化裁;下焦蓄血,逐瘀泄热;湿热积滞,导滞通下;温病攻下,邪尽为度;下后腑通,随证调治;察人虚实,切忌妄下等8个方面,探讨下法在温病中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吴鞠通“逐邪就近说”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鞠通“逐邪就近说”浅探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医部(361005)黄建军关键词 吴鞠通;温病;治则;治法“逐邪就近说”是温病学家吴魏通提出的冶热逐邪的重要法则,它贯穿于《温病条辨》之始终,对指导温病的处方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逐邪就近说”认为,攻...  相似文献   

5.
浅谈"温病下不嫌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病论下,内容丰富,涉及面亦较广泛。下法在温病治疗中的主要作用是祛邪热、存阴液,通燥屎、逐淤积居其次。而温病早投攻下,则能更有效地体现这一目的。倡导“温病下不嫌早”者为金元时期的刘河间,以后吴叉可、戴北山、柳宝怡等都有创新和发展,为后世治疗温病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从温病通下法的内涵及通下法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等方面论述了通腑泄热、导滞通便、增液通下、通瘀破结、宣肺通腑5个治法的不同作用、各自适应证及治疗机制,认为通下法并非一味攻下燥屎,实为逐邪,其重在抓主证,审病因,辨病机。  相似文献   

7.
彭草云  吴宇峰 《中医杂志》2014,(11):972-974
截断疗法在外感热病和部分传染性疾病防治中有较好疗效,提出临床应用截断疗法治疗温病应注重病因,强调采用特效方药截断疾病的发展、祛除病原。截断疗法仍以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为前提,依照辨证或辨病结果及早应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下攻腑等方法。同时提出截断疗法不等于一味清热解毒,不可妄投重剂。  相似文献   

8.
温病攻下临证点滴吴江市芦墟中心医院(215211)陈树人吴江市莘塔医院郭丽娟柳宝诒说:“温热病热结胃腑,得攻下而解者,十居六七。”攻下法在温病治疗中,确占重要地位。笔者在临床上运用此法,屡起沉疴,爱将点滴体会,简介如下。邪结胃肠泻热通腑叶天士说:“三...  相似文献   

9.
卢志刚  韩雪梅 《中医药学刊》2003,21(9):1499-1500
就通下逐邪法的适用病证,运用要点,应用时机,使用注意事项及在温病中的配合运用作了初步论述,并介绍了通下逐邪法的常用药物和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通下逐邪法以逐邪为目的,通下为手段,在温病临床的应用中起十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腑法临证撷英福建省龙岩军分区医院(364000)邓光远关键词通腑法;高血压;神经衰弱;慢性结肠炎;哮喘通腑法属八法中之下法,为实则攻之的临床应用,对实、热、燥、结诸症,用之得当每每疗效斐然,或邪有出路,热退身凉;或火气下行,神清心静;或燥屎排出,肠...  相似文献   

11.
下法也叫泻下法或攻下法,是攻逐里实、导邪下行的一种治疗方法,为温病治疗大法之一.温病学家柳宝诒曾说过"胃为五脏六腑之海,位居中土,最善容纳,邪热入胃则不复他传,故温热病热结胃腑,得攻下而解者十居六七",明确指出了温邪传变易入阳明、易结成实的病机特点,强调了攻下祛邪在温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杨小清 《新中医》2004,36(5):13-13
介绍李果青主任医师治疗温热病的经验。温热病治疗需清热、泻火、通腑,下不厌早。以凉膈散治疗上焦热;小承气汤治疗中焦热:泻心汤治疗下焦热。  相似文献   

13.
辛凉宣透法、甘寒清热泻火法、苦寒清热泻火法、淡渗利湿泻火法、通腑泄热法、甘寒养津法、滋养肝肾阴液法为温病学派大家治疗温病的7种常用方法。笔者对河间学派刘完素寒凉治法与上述7种方法的源流关系加以梳理,以便从治疗学角度审视河间学派对温病学派产生的巨大影响和温病学派对河间学派的创新发展,从而促进温病学理论和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湿温是由温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表现为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腻脉缓等。湿热病邪既有亢盛炎上的热邪性质,又有粘腻郁滞之湿邪性质,且湿热为患,虽以夏秋季节为甚,但四季皆可发生,属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对湿温的治疗,除主要辨明湿与热孰轻孰重而分别治以清热、化湿之外,下法对其亦有独特的治疗作用。清代名医吴鞠通对湿温病曾提出“三禁”:“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不解”。吴氏认为湿温病不可误作为腑实而早予攻下,否则可致脾气下陷,湿热内渍而生变。上述“三禁”是指湿温…  相似文献   

15.
下法在临证中的意义及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维斌 《中医药学刊》2004,22(8):1556-1557
温病是由温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临床具有发病急剧,传变迅速,变证多端,热势亢盛的特点,在病变过程中还易出现内陷营血,化燥伤阴,动内痉厥等变证。故及时采取有力措施,祛除病邪是治疗的关键。王孟英指出,温病使用下法,“移其邪由腑出,正是病之去路。”下法是驱邪外出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温病学诸多的治疗方法中,更具有其特殊的意义。目的:探讨温病下法的意义特点和临床应用。方法:从温病下法的作用机制、特点、指征、适应证、禁忌证等方面进行归纳。结果:温病下法具有祛邪解热,保存阴液,荡涤积滞,推陈致新,调畅气机等作用,临床应用有苦寒攻下法及扶正泻下法,用下法的目的是逐邪泄热而不专事通便,临床上不论燥结是否形成,但见里热炽盛,邪势亢奋即可用下。结论:温病下法的概念已远远超出了通便泄热的局限意义,而成为祛邪扶正,疏导气机,调节阴阳平衡,截断病势等积极有效手段,用之得当,每可挽回沉疴。  相似文献   

16.
雷云霞  刘新 《中医药学刊》2002,20(4):470-470
《温病条辨》中的邪正合治观,贯穿于温病治疗的整个过程。呈鞠通组方常邪正兼顾,扶正不忘祛邪;祛邪不忘扶正。邪正合治观,即治上然,祛邪为主,预护基虚;治中焦,扶正与祛邪并重;治下焦,以扶正为主,兼顾余邪。  相似文献   

17.
就通下逐邪法的适用病证 ,运用要点 ,应用时机 ,使用注意事项及在温病中的配合运用作了初步论述 ,并介绍了通下逐邪法的常用药物和现代药理研究 ,认为通下逐邪法以逐邪为目的 ,通下为手段 ,在温病临床的应用中起十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关于温病的治则 ,前贤有“存得一分津液 ,便有一分生机”的箴言。诚然 ,温病是热病 ,最易伤津耗液 ,故保津存液极为重要。正因为如此 ,也有人提出“温病忌下”的观点 ,其依据无非是因“下”能造成失水 ,导致耗津之液。如张凤逵在《伤暑全书》中说 :“暑病首用辛凉 ,继用甘寒 ,终用甘酸敛津 ,不必用下”。认为暑温耗气伤津 ,攻下则更伤津液 ,多生变证。笔者在多年的临证实践中体会 ,“温病忌下”的观点较为片面 ,温病该用下法的愈早愈好。清代名医柳宝诒说过 :胃为五脏六腑之海 ,位居中土 ,最善容纳 ,邪热入胃 ,则不复它传 ,故温热病热结胃腑…  相似文献   

19.
一般而论,下法在虚体病人的使用,大体主用于三类证候:一是温病壮热。古有“温病下不嫌早”之说,柳宝诒谓:“温热病,热结胃腑,得攻下而解者,十居六七。”故温病壮热稽留不退者,常可用下法以通腑泄热。二是  相似文献   

20.
吴鞠通有湿温禁下之论断,后世许多医者拘泥于此,而常常贻误病情.本文从多方面论述了下法在湿温病中的应用,湿温用下的目是逐邪.湿热化燥,阳明腑实,或波及厥阴、湿热食滞互结胃肠、温热痰水结于胸膈以及下焦蓄血等均为可下之证.本文还对湿温病中所用下法的常见类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