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多种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是引起β-内酰胺抗生素失活的主要原因。克服这种作用的手段有两个:(1)使用对β-内酰胺酶氢解作用稳定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2)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具有使β-内酰胺酶失活的酶抑制剂联合用药。克拉维酸,舒巴坦和他唑巴坦已成功应用于临床。克拉维酸较低浓度可抑制质粒介导的TEM,OXA,PSE酶和金葡菌产生的青霉素酶(ClassⅢ),但对头胞菌素酶(ClassⅠ)无效;舒巴坦抑酶谱与克拉维酸相似,活性则稍差;他唑巴坦的抑酶谱及活性与克拉维酸接进,且更稳定,但同样对头孢菌素酶(ClassⅠ)仅有中等活性。  相似文献   

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一直在抗菌药物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细菌对这类抗生素耐药性日益发展,严重影响其疗效。研究表明,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中,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是最重要的机制。临床上分离的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大多数菌株(90%以上)产生β-内酰胺酶,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3.
庄愉 《医学信息》2005,(1):20-20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联合应用是目前临床比较成功的一种对抗特殊耐药机制的方法。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是一个全球性的严峻问题,因此药物直接靶向作用和逆转耐药机制显得十分重要。β-内酰胺酶水解β-内酰胺环中的酰胺键,并且阻止活性药物与靶部位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的结合。许多革兰氏阴性菌、葡萄球菌、厌氧菌甚至分枝杆菌都可以产生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4.
碳青霉烯(Carbapenem)类抗生素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全新结构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因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并对β-内酰胺酶稳定。十分引人注目。其结构特点是,青霉烷母核1位的硫被碳取代,而且在2位具有双键。此种结构复合了青霉素的五元环和头孢菌素的共轭双键活化β-内酰胺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产生引起了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ESBL能够水解氧亚氨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氨曲南,并可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截止2005年4月11日,在全球范围内至少已发现200多种ESBL.大多数ESBL来源于广谱酶TEM-1、TEM-2和SHV-1,系这些酶活性部位1个或多个位点的氨基酸突变所致,使酶活性部位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扩大了水解底物范围,从而增加了对氧亚氨基类抗生素的亲和力和水解能力.自Prinarakis于1996年首次报道了SHV-5α以来,这一β-内酰胺酶的相继报道不多.我们在研究蚌埠三院临床分离的产ESBL菌株时,从一株阴沟肠杆菌中检测到SHV-5α,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体外抗菌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最主要机理是产生了β-内酰胺酶,为了有效地控制耐药菌的感染,开发酶抑制剂成了新药研制中的一个主要方向。本文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特点、抗菌活性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美罗培南等18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产酶株的抗菌作用及β-内酰胺酶稳定性。方法 以琼脂二倍稀释法进行体外抗菌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较β-内酰胺酶对抗生素的相对水解率,结果 AMOX/SBT2:1联合对质粒介导的标准产酶株作用优于各单药;对产TEM型β-内酰胺酶菌株的抗菌活性强于产SHV型酶菌株;且强于AMP/SBT2:1,与PIP/TAZ8:1相近,第三代头孢菌素对产ESBLs菌株作用明显减弱甚至不敏感,AMOX/SBT等合剂则对产ESBLs菌株有较强抗菌活性,但对产染色体介导的D31、K1等菌株MIC值降低不明显,MRP、IMP对酶高度稳定。结论 将碳烯青霉素美罗培南或AMOX/SBT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酶抑制剂合剂用于产ESBLs菌株感染的治疗,可能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非典型β-内酰胺抗生素中,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包括对β-内酰胺酶产生菌。青霉烯类抗生素首次由哈佛大学名化学家R.B.Woodward基于青霉素与头孢菌素融合的概念,向青霉素骨架中引入双键,以增大β-内酰胺反应性,从而提高抗菌活性的设想而设计合成的。与现在广泛研究的碳青霉烯抗生素比。青霉烯化合物也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因其安全有效,多年来在抗感染治疗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但同时细菌对常用药物也在不断产生耐药性,细菌对β-内酰胺类的耐药机制研究表明,质粒介导或染色体突变使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破坏β-内酰胺环,使抗生素失活,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机制,解决细菌耐药性的一种策略是,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抗生素合用,如棒酸〈Clavulanic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美罗培南等18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产酶株的抗菌作用及β-内酰胺酶稳定性.方法以琼脂二倍稀释法进行体外抗菌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较β-内酰胺酶对抗生素的相对水解率.结果 AMOX/SBT 2:1联合对质粒介导的标准产酶株作用优于各单药;对产TEM型β-内酰胺酶菌株的抗菌活性强于产SHV型酶菌株;且强于AMP/SBT 2:1,与PIP/TAZ 8:1相近.第三代头孢菌素对产ESBLs菌株作用明显减弱甚至不敏感,AMOX/SBT等合剂则对产ESBLs菌株有较强抗菌活性,但对产染色体介导的D31、K1等菌株MIC值降低不明显.MRP、IMP对酶高度稳定.结论将碳烯青霉素美罗培南或AMOX/SBT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酶抑制剂合剂用于产ESBLs菌株感染的治疗,可能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1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因其安全有效,多年来在抗感染治疗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但同时细菌对常用药物也在不断产生耐药性,细菌对β-内酰胺类的耐药机制研究表明,质粒介导或染色体突变使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破坏β-内酰胺环,使抗生素失活,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机制。解决细菌耐药性的一种策略,是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抗生素合用,如克拉维酸(Clavulanic acid)、舒巴坦(Sulbactam)、他唑巴坦(Tazobactam)、CP71126,已在临床应用获得成功。 青霉烯(BRL-42715(Beecham)是近几年发展的一种新型,强力、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于10~(-7)mol低浓度下即可抑制青霉素酶和头孢菌素酶99%以上,而克拉维酸和舒巴坦在此浓度只对青霉素酶有效,他唑巴坦则在此浓度下仅抑制青霉素酶20%,头孢菌素酶15%~16%。我们从6-氨基青霉烷酸出发,经溴化、酯化、甲酰化、臭氧化等,合成了BRL-42715(Ⅰ)及6位为取代  相似文献   

12.
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即PA).为条件致病菌。是院内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常引起菌血症、肺炎、泌尿系感染、烧伤感染和囊性纤维化继发感染等疾病。铜绿假单胞菌能够通过不同的机制对各类抗生素产生药物耐受性,导致抗生素治疗的失败。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一类在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对其耐药率不断升高。本文对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所产L1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进行原核表迭,并检测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重组L1酶的稳定性。方法:PER扩增L1酶的编码基因,将其亚克隆入pUCm—T载体,测序后将L1基因克隆至表达栽体pET-41a(+)后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表达,分光光度计测定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L1型金属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结果:本实验中的L1酶与国外同类酶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2.44%。重组L1酶水解青霉素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能力接近,氨曲南及头孢他啶对L1酶高度稳定。结论:对L1型金属B内酰胺酶的克隆测序及成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酶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抗生素对L1酶的稳定性研究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理学特性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由青霉素结构改造而成的一类新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索,问世于20世纪80年代。其结构与青霉素类的青霉环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噻唑环上的硫原子为碳所替代,且C2与C3之间存在不饱和双键;另外,其6位羟乙基侧链为反式构象。研究证明,正是这个构型特殊的基团,使该类化合物与通常青霉烯的顺式构象显著不同,具有超广谱的、极强的抗菌活性,以及对β-内酰胺酶高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β-内酰胺酶分类及分子基因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是产生了β-内酰胺酶,新的抗生素不断问世,助长了更多的β-内酰胺酶产生,本就β-内酰胺酶的最新分类、结构特征及分子基因基础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全新结构的β-内酰胺,其化学结构特点是青霉烯母核1位的硫被碳取代,在2位具双键,这种结构类型复合了青霉素五元环和头孢菌素共轭双键活化β-内酰胺的作用,使碳青霉烯具有极强的抗菌活性,很广的抗菌谱,并对β-内酰胺酶稳定,因而十分引人瞩目。 第一个天然碳青霉烯-硫霉素(Thienamycin),其衍生物亚胺培南(Imipenem)、帕尼培南(Pa-nipenem),都已应用于临床,是当前治疗重症感染包括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但其缺点是在体内易被肾脱氢肽酶Ⅰ(DHP-Ⅰ)降解失活,都必须与肾肽酶抑制剂(Cilastatin)或阴离子转运抑制剂(Betaminpron)合用才有效。当在碳青霉烯的1-β位引入甲基时,既增强了化学稳定性及对DHP-Ⅰ酶的稳定性,同时又保留了高的抗菌活性。美洛培南(Meropenem)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调查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rtosa,Pa)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的流行状况。方法 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系统对26株临床分离的Pa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PCR方法检测11种β-内酰胺酶和外膜蛋白oprD2编码基因。结果 26株PaTEM、IMP、OXA的阳性率分别为42.3%、30.8%、3.8%,oprD2基因缺失高达92.3%,而SHV、CTX-M-1、PER、VEB、GES、VIM、DHA、MIR基因均阴性。结论 我院临床分离Pa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为产TEM、IMP型β-内酰胺酶和缺失外膜蛋白oprD2。  相似文献   

18.
单环类β—内酰胺抗生素(monobactam)为本世纪70年代末发现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内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单环类抗生素对需氧的草兰氏阴性杆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对β—内酰胺酶呈现高度稳定性。Carumonam是瑞士Hoffman、La、Rhoche公司制造的单环类抗生素新品种,对它的研究报告目前在国际上还较为少见。本文研究了Carumonam的体外抗菌作用和β—内酰胺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近代研究表明,许多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能产生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这些酶能将某些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结构中的β内酰胺环水解破坏,阻止其对病原菌发挥抗菌的作用,因而使这些病原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造成临床上控制感染的困难。  相似文献   

20.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不仅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内在耐药性,而且通过获得其它耐药基因而呈现对多数其它类抗菌药的多重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严重问题。本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就MRSA耐药决定因子(mec)与辅助基因(fem)在耐药性产生中的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