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 1998年 3月~ 2 0 0 2年 12月连续68例肺部肿瘤患者行肺上叶切除术作总结。 3 4例施标准上叶肺切除术 (为对照组 ) ,随后的 3 4例施相同手术 ,但在关胸前附加做胸顶部帷幕状胸膜成形术 (胸膜组 ) ,两组病人作术后肺漏气时间比较 ,以评价这种附加手术对减少术后余肺残面漏气及并发症的作用。1 临床资料  受观察病人共 68例 ,男 48例 ,女 2 0例 ;年龄 40~ 71岁。术前均诊断为上叶肺肿瘤 ,除 2例术后病理证实为炎性假瘤 ,余均为肺癌。手术采用后外侧切口经第五肋间进胸行标准的肺上叶切除 ,支气管残端用双“7”号丝线结扎加间断缝合数针…  相似文献   

2.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8月 ,为 72例肺癌病人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或全肺切除 +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 对象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共 72例病人 ,男 49例 ,女 2 3例。术前活检确诊 :腺癌 5例 ,鳞癌 1 9例。术前临床分期 :Ⅰ期 3 8例 ,Ⅱ期 2 7例 ,Ⅲ期 7例。1 .2 手术方法健侧卧位 ,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健肺通气。肺叶切除术 :腋后线第 6~ 7肋间切小口置入胸腔镜 ,探查胸腔 ;第 4、5肋间或 5、6肋间胸大肌后缘至背阔肌前缘作长 7~ 1 2cm小切口 ,必要时适当延长 ;首先解剖叶间裂 ,处理肺裂 ,…  相似文献   

3.
肺隔离症误诊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隔离症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术前误诊率高。现将我院2000/2007年间术前误诊7例肺隔离症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3例,年龄8~54(平均31)岁。反复发作咳嗽、咳脓痰3例,咯血或痰中带血3例,1例无症状,于体检时偶然发现。胸部X线和CT示病灶位于左肺下叶5例,左肺上叶1例,右肺上叶1例。病变直径4~9 cm,病灶内多有不同程度的囊性变。1.2误诊情况术前误诊为肺癌3例,肺囊肿2例,炎性假瘤1例,纵隔肿瘤1例。1.3手术方法本组均经手术探查、术后病理检查而明确诊断。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手术治疗,叶内型行肺隔离症所在肺叶切除,叶外型行单纯肺隔离症切除。术中先处理异常动脉。术中见肺隔离症位于左肺下叶后基底段5例,左肺上叶后段1例,右肺下叶后基底段1例。叶内型5例,叶外型2例。异常供血动脉6例来源于胸主动脉,1例来自腹主动脉。2结果7例手术顺利,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3讨论肺隔离症由P ryce在1946年首次报告,是一种先天性肺发育畸形,是指部分肺组织与正常支气管树无交通,并且有来自体循环动脉供血的一种疾病,特点是该部肺组织与正常支气管和肺组织隔离开,由异常动脉...  相似文献   

4.
丁昂 《中国临床医学》2001,8(6):614-614
我院自 1989年 1月~ 2 0 0 1年 1月间共行单纯胆囊手术186 0例 ,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 16例 (1.0 7% ) ,死亡 4例(0 .2 2 % ) ,概要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 16例 ,其中男性 7例 ,女性 9例 ,年龄 2 5~ 85岁。严重并发症为 :中毒性休克 1例 ,心跳骤停 1例 ,心肌梗死 2例 ,肝昏迷 1例 ,胆管损伤 6例 ,膈下脓肿 2例 ,门静脉损伤 1例 ,肝动脉损伤 1例 ,不能控制的出血 1例 ,死亡 4例。本组中胆管损伤 6例 ,其中 4例于术中发现 ,2例分别于术后 5d因胆汁性腹膜炎剖腹探查时发现。存在胆囊管变异 3例 ,Mirizzi综合征 2例 ,…  相似文献   

5.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通过患者术后住院时问评价电视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的微创意义。方法:总结2001.5~2002.5我院通过电视胸腔镜技术所行肺口叶切除术30例。患者年龄6~66岁。良性病变14例,肺癌16例。行单肺叶切除28例,双肺叶切除2例,肺癌病例均行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中辅助一7~9cm切口作为操作切口。结合内镜器械和常规器械解剖肺门结构及肺裂,推结器结扎肺血管,切割缝合器处理支气管。术毕用0/4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切口。结果:术中无中转大切口开胸,除1例术后反复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疼痛轻,多数口服止痛药即可。术后恢复快,最早第三天即户外活动。6例术后5天出院,23例术后7天出院,1例术后9天出院,平均术后住院6天,较本院开胸肺叶切除术后常规9天出院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为微创伤手术,术后患者恢复快,疼痛轻,住院时间较普通开胸手术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6.
肺癌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是手术治疗 ,行肺叶切除或一侧全肺切除 ,术后肺活量、最大通气量减少 ,残气量增加 ,肺呼吸功能降低。如果不能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可致肺不张、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 ,应加强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现将持续呼吸机治疗期间气道湿化 ,有效吸痰 ,防止痰痂形成 ,预防肺不张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997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院共为 5 2 0例肺癌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机械通气 2 1例 ,男 16例 ,女 5例 ,5 3~ 73岁 ,平均 64岁。机械通气时间3h~ 7d ;气管插管 8例 ,气管切开 13例 ;术…  相似文献   

7.
电视胸腔镜行肺叶切除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张欣红  张洁 《护理研究》2002,16(2):94-95
20 0 0年 2月— 2 0 0 1年 4月 ,我院对 2 7例肺部孤立性包块、肺部良性疾病、血气胸等病人 ,通过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楔型切除或肺叶切除 ,近期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7例 ,男 18例 ,女 9例。年龄 14岁~ 5 6岁 ,平均 3 5岁。其中血气胸 6例 ,肺大泡 7例 ,肺叶切除 14例。2 手术方法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双腔气管插管 ,健侧肺通气。置病人于标准后外侧体位 ,腰桥抬高 ,经第 7肋间腋中线作 2cm切口 ,插入胸腔镜探查肺部病变和胸腔内情况 ,经第 5肋间腋中线和腋前线之间作 8cm~ 12cm切口 ,使用小型撑开…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成人肺内型肺隔离症的影像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成人肺内型肺隔离症患者的术前X线胸片、胸部增强CT、CT血管造影资料及手术治疗疗效。结果 20例术前行X线胸片检查,示肺叶病变部位肿块、轮廓清晰,诊断肺内型肺隔离症5例(25.0%),误诊为肺囊肿10例、支气管扩张症5例。43例术前行胸部增强CT扫描,示病变位于右肺上叶1例、左肺下叶基底段23例、右肺下叶基底段19例;异常供血动脉来源于胸主动脉26例、腹主动脉14例、肋间动脉2例、无异常动脉供血1例;肺叶病变部位团片状影,密度不均匀,内可见囊状低密度影及多发血管影;诊断肺内型肺隔离症25例(58.1%),误诊为肺囊肿15例、原发性肺癌3例。35例术前行CT血管造影,可见供应病变部位的异常起源单支或多支血管;诊断肺内型肺隔离症26例(74.3%),误诊为原发性肺癌5例、支气管扩张症4例。43例均行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均治愈出院。出院后随访13~65个月,4例失访,余患者均未复发。结论肺内型肺隔离症易误诊,胸部增强CT扫描及CT血管造影有助于其诊断,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
黄群英  潘汉韶 《护理研究》2002,16(11):654-654
近年来 ,由于多极消融针治疗利用生物高热效应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 ,并可重复治疗 ,创伤极少 ,所以 ,用于晚期癌症病人[1] ,尤其在肝癌病人的治疗中取得很好的疗效。我院于 1999年 12月— 2 0 0 1年 5月应用多极肿瘤消融针 ,对 5 2例肺癌病人施行肺癌肿块消融术 ,现将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临床确诊肺癌病人 5 2例 ,年龄 3 8岁~ 72岁 ,平均 5 8岁 ;男 3 7例 ,女 15例 ;左肺上叶癌 13例 ,左肺下叶癌 5例 ,右肺上叶癌 6例 ,右肺中叶癌 9例 ,右肺下叶癌 19例。病理报告 :腺癌 2 9例 ,肺肉瘤样变 4例 ,鳞癌 15例 ,细支气管…  相似文献   

10.
肺癌病人大多术前有呼吸道疾病存在 ,加上麻醉、手术的影响 ,常导致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术前肺功能与术后肺部并发症关系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我院自 1996年 8月~1999年 8月共为 5 2例肺癌病人施行手术切除 ,其中 11例发生肺部并发症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 5 2例肺癌切除病人 ,男 40例 ,女 12例 ;年龄 2 8~ 72岁 ,平均年龄 5 2 4± 9 5岁 ,其中 >65岁者 12例 ,>70岁者 2例。全肺切除者 11例 ,其中右侧 7例 ,左侧 4例 ,包括心包内肺切除 1例。肺叶切除者 41例 ,单肺叶切除者 2 8例 ,右侧 18例 ,左侧 10例 ;双肺叶切除者 13…  相似文献   

11.
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在手术中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1997年 7月~ 2 0 0 0年 7月共采用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 933例 ,均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933例 ,男 5 2 6例 ,女 40 7例。年龄 3~ 75岁。麻醉时间最长 780min ,最短 5 5min。手术种类 :体外循环 6例 ,二间瓣闭式扩张 1例 ,动脉导管未闭 2例 ,剖胸探查术 34例 ,肺叶切除术 2 0例 ,开颅探查术 116例 ,脾切除术 5 6例 ,肝修补术 2 9例 ,食道癌根治术 16例 ,胃癌根治术 33例 ,胆囊切除术 6 5例 ,腹腔镜术 181例 ,鼻内窥镜术 32例 ,其它 34 2例。2 手术护理2 1 病人入室前后护理 病人入…  相似文献   

12.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09年11月在该院施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38例患者资料.其中,右肺上叶切除6例,右肺中叶切除3例,右肺下叶切除15例,左肺上叶切除4例,左肺下叶切除10例,对31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并同期施行纵隔淋巴结清扫.结果 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1例中转开胸,手术时间(158.6±34.4)min,术中出血量(183.5±76.5)mL,胸腔闭式引流时间(5.3±2.6)d,术后住院时间为(7.6±3.5)d.术后病理诊断:原发性肺癌31例,肺转移瘤3例,炎性假瘤2例,肺隔离症1例,肺曲菌球1例.随访1~12个月,2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分别于术后6和9个月发生远处转移.结论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疗效可靠、技术可行,具备安全、微创、恢复迅速的优势,适用于早期周围型肺癌和需要施行肺叶切除的良性肺部疾病,但需要娴熟的内镜下处理血管和清扫淋巴结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四肢血管损伤的病人单纯行血管吻合术 ,术后伤肢易发生缺血性肌挛缩、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 ,而行血管吻合及缺血肢体切开减压的病例 ,未发生缺血性肌挛缩。如缺血时间较长 ,易发生高血钾、急性肾功能衰竭。 1997年 7月~ 2 0 0 3年 3月 ,我科对 87例四肢血管伤病人进行临床观察 ,精心护理 ,配合医生及时手术 ,降低了伤残率及死亡率 ,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 87例 ,其中男 6 7例 ,女2 0例 ,年龄 15~ 5 6岁。刀伤 71例 ,碾压挫离断伤 1例。累及肱动脉 31例 ,股动脉 4 1例 ,动脉 15例 ;合并主干…  相似文献   

14.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 1999年 7月~ 2 0 0 0年 2月共手术治疗高龄肺癌 18例 ,占同期肺部肿瘤手术 10 9例的 16 .5 %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组 18例 ,男 15例 ,女 3例 ,年龄 70~ 79岁 ,平均 72 .7岁。确诊时间 1~ 11个月 ,平均 6 .7个月。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 16例 ,咳血或痰中带血 10例 ,胸闷胸痛 9例 ,低热或间断性发热 2例 ,杵状指 1例。1.2 辅助检查 胸部X片示肺部块影 11例。CT示肺部阴影 18例 ,诊断为肺癌 16例。气管旁淋巴结肿大 5例 ,纵隔淋巴结肿大 2例。痰中找到癌细胞 3例。纤支镜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术前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以了解肺门区肺癌对肺动脉、肺静脉大分支、上腔静脉和左右心房的侵犯,评判手术的可能性及难易程度,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剖胸探查率。方法 127例肺门区肺癌患者术前均行胸部CT扫描加CT血管造影(SCTA)及胸部MR扫描加MR血管造影(CEMRA)。采用三维表面遮盖显示(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MPR)和CT支气管肺血管成像(CTBPA)技术得到各种类型的CT重建图像,并对与肺肿瘤和肺叶切除相关的中央肺血管进行SCTA图像重建。MR采用2D TOF(时飞法)分别采集动脉期和静脉期图像,并进行三维重建显示相关肺血管(CEMRA)。结果采用Raptopoulos的五分制评分法对相关血管进行评分,0~2分的42例,另9例行放化疗后评分从3~4分降为2分,共计51例,其中43例进行了标准肺叶切,8例进行了肺切除合并上腔静脉或左心房部分切除重建术;评分为3~4分的76例,其中19例判断为完全失去手术机会未行手术治疗,其余57例进行了手术,术中发现15例肿瘤无法切除,其他42例分别进行了肺切除合并左心房、右心房、左右心耳、上腔静脉或右肺动脉部分切除重建术...  相似文献   

16.
人工血管转流是血管外科解决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常用手术方法。我院 1 998~ 2 0 0 0年共收治 73例人工血管转流手术病人 ,现将术后的护理进行总结。1 临床资料本组 73中 ,男 6 3例 ,女 1 0例 ,年龄 39~ 80岁 ,平均年龄 6 7 5岁。其中下肢缺血 6 6例 ,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 7例。手术方式 :腹主—股或髂动脉人工血管转流 9例 ;腋—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 2 2例 ;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 2 5例 ;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 1 0例 ;腋—腋人工血管转流 7例。2 术后护理2 1 术后出血尽管术中采用严密止血 ,但因术后采用抗凝、祛聚治疗 ,特别是合并…  相似文献   

17.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配合体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韦群梅  张立芳  旷鹰 《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1):1013-1014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OPCABG)即在病人跳动的心脏表面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与传统的CABG相比 ,它具有创伤小 ,并发症少 ,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特别适合高龄、危重、不能耐受体外循环的冠心病病人[1,2 ] 。我院 2 0 0 0年 1 0月~ 2 0 0 3年4月施行OPCABG2 4例 ,手术过程顺利 ,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4例 ,男 1 7例 ,女 7例 ,年龄 4 9~ 76岁 ,平均 6 2岁。患者多数为两支以上病变。 1 5例取左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行搭桥术 ,9例单纯取大隐静脉行搭桥术。搭桥 2~ 4支 ,手术时间 2~ 4h ,平均3h。手术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段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多段支气管成形呼吸道重建术在肺癌外科手术中应用的经验。方法:对16例中心型肺癌患者自段支气管开口处或以下行肺叶袖式切除,再将离散的各段支气管组联成形与近端支气管吻合,重建呼吸道,保留部分健康肺组织。同时行肺动脉袖式切除3例,上腔静脉袖式切除2例。术后单纯化疗3例,单纯放疗5例,放、化疗4例。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手术死亡。3例术后2~5d出现肺膨胀不全,治疗后均痊愈。术后1、3、5、7年生存率分别为87.5%(14/16)、46.1%(7/13)、44.4%(4/9)、16.7%(1/6)。结论:多段支气管成形呼吸道重建术能达到与全肺切除相似的切除肿瘤的彻底性,同时较大限度地保存肺功能,扩大了手术适应证,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行直肠癌手术时 ,术中易发生骶前出血 ,如处理不当 ,将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我院行直肠癌切除术 16 2例 ,发生骶前出血 6例 ,占 3.7% ,现就 6例的护理配合介绍如下。1 资料及物品准备1.1 临床资料 本组 6例 ,男 2例 ,女 4例 ,年龄 35~ 6 2岁。Miles手术 4例 ,Hartmann手术 2例。术中失血量约 5 0 0~10 0 0ml4例 ,10 0 0~ 15 0 0ml 2例。术中输液量 10 0 0~40 0 0ml,全血 80 0~ 16 0 0ml。无术中死亡 ,5例治愈出院 ,1例术后再出血 ,第 2次手术止血 ,病人出现MOF ,自动出院。1…  相似文献   

20.
再次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内镜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由于初学者经验不足 ,术中出血 ,担心穿孔 ,或由于病人不配合 ,术中发生晕厥、不适及血压升高等原因 ,未能完成手术 ;检查鼻中隔偏曲仍存在、鼻塞、头痛 ,出血等症状无改善 ,而要求再次手术者临床上较为常见。 1996~2 0 0 0年 ,我科收治该类病人 18例 ,均在内窥镜下再次手术取得成功 ,无 1例发生穿孔。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8例病人中 ,男 16例 ,女 2例 ,年龄 2 2~ 48岁 ;术后 2~ 10a不等 ,鼻中隔高位偏曲 9例 ,后段偏曲 6例 ,软骨段偏曲 2例 ,混合性偏曲 1例 ;术中发现 15例仅软骨部切除或部分切除。1 2 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