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文件的出台,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1告知医生向患者告知———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患者享有知情权和隐私权,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告知的义务。《条例》里明确规定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有关专家提醒医务人员,对于采取保护性治疗方式的患者,例如恶性肿瘤患者,还是要选择适当的告知方式,比如向患者家属告知。有法律专家建议,对需要采取保护性治疗方式的患者,医院可以事先请患者签署一份委托书,委托其家属…  相似文献   

2.
各位专家、同志们: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卫生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贯彻实施好《条例》,依法做好医疗事故的  相似文献   

3.
4.
唐培作  郑蓉 《新疆医学》2006,36(4):206-209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的书写作了明确规定。自2002年9月1日开始,新疆医学会承担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中,新疆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的专家在客观、公平、公正鉴定的基础上,严肃、认真地书写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对客观、公平、公正的处理医疗事故提供了客观依据。但有个别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写的还不够规范,存在这样哪样的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的书写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6.
医疗纠纷原因分析及处理体制的利弊思考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1 医疗纠纷原因分析据中国卫生法学会统计 ,从 1997年开始 ,医疗纠纷以平均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发展 ,索赔金额越来越高 ,由几百元、上千元到 10 38 7万元 ,其主要原因如下 :1 1 公民的法律意识日益增长 ,人们已逐渐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医疗纠纷的上升 ,从某种意义上说 ,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对于医疗纠纷的处理 ,由过去只找医院领导、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解决问题的单一途径转变为寻求司法途径解决问题等多种方式 ,这种变化对于约束医务人员不规范的行医行为 ,规范医疗卫生服务秩序有着积极的意义。1 2 医疗纠纷的上升 ,与新闻媒体的…  相似文献   

7.
龙艺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2,15(3):176-176,179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为医疗事故的处理提供了一个新的依据和办法,这有利于更好的协调医患关系,为医患关系健康的发展和维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法律支持。笔者就学习新条例后,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已经于2002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的医学鉴定工作由医学会负责组织。对于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参与医学鉴定的专家们来说,学习相应的法学知识以更好地为人民健康事业做出贡献,都是重要而全新的课题。在这个医学与法学的交叉领域,我们希望本着百家争鸣的原则,欢迎广大读者就此发表意见。本文作者张赞宁律师具有丰富的医疗纠纷诉讼经验,他对此发表了个人看法,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9.
我国医疗损害责任制度的改革肯定了民事侵权责任在我国医疗损害责任领域的基本地位;形成了以直接诉讼方式来解决医疗损害责任的主导机制;呈现出用一般人身损害赔偿制度来解决医疗损害赔偿的基本局面,其中的直接起诉制度?医疗损害赔偿的一般化?医疗证据鉴定制度的不统一是目前医疗损害责任改革存在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自2002年9月1日至2003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实施一周年,吉林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对88起医疗事件依据《条例》进行了再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现对省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情况进行分析。1基本情况一年来,吉林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受理医疗纠纷事件145起,组织医疗事故技术再次鉴定88起,其中属于医疗事故的43起,不属于医疗事故的45起。88起医疗事故争议发生在市州所辖卫生部门医疗单位47起,省部属院校医疗单位16起,厂矿企事业所属医疗单位14起,乡镇卫生院6起,个体诊所5所。省级再次鉴定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