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玉庚 《护理研究》2006,20(33):3077-3078
标本采集后除进行编号等正常程序外,应密封、尽早送实验室。咽拭子培养应在采集后立即送检。有研究表明对疑是肺炎链球菌感染者作咽拭子培养,分别为采集后立即送检与采集后1h送检,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26%和4%,因肺炎链球菌抵抗力较弱,520C10min或日光照射1h即可杀死[1]。运送过程中避免振摇、溅出、洒漏、污染环境及标本间的相互污染。1影响标本结果准确的因素1.1情绪病人采集标本恐惧、紧张、有时可造成标本采集的失败,有报告病人处于激动、兴奋时采血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升高,对激素类检测的影响更大,所以采集标本前应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2.
标本的采集过程是保证标本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检验质量的重要因素。标本采集过程包括标本采集时间、采血姿势、止血带使用、采集和收集标本容器的要求、采集标本的量及抗凝剂或防凝剂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3.
掌上电脑与腕带标识在检验标本采集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应用无线网络技术,利用掌上电脑方便、快捷的方式将护士工作站部分功能前移,护士可携带掌上电脑,直接到床旁处理检验医嘱,扫描病人腕带上的条形码,进行身份识别,同时以快捷键方式直接进入该病人检验医嘱界面,扫描试管确认后为病人采血,保证检验医嘱与病人、标本识别的唯一准确性。改变了传统采血工作模式,解决多年来此项护理工作多班重复、反复查对还难免不出现错误的工作状况。再造工作流程,使检验标本采集严谨规范,降低差错发生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影响门诊真空采血标本质量的室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人类对疾病的不断认识,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依赖实验室检验。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是必须获得高质量的标本。因此,采血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检验结果。室前因素指从患者准备抽取标本到送至检验科这一时段的质量控制。由于真空采血管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检验采血新产品,护理人员必须了解采用真空采血管存在的室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在采集血标本前应评估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做好采集前的准备、标本运输等工作,做好室前监控,才能保证标本的检验质量。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单位,承担了大量的标本采集工作。本文现对影响门诊真空采血标本质量的室前因素综述如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血小板具有体积小、易凝集、易破坏等特点,在某些情况下血小板计数值常出现较大偏差。为提高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现对标本的验收、患者自身因素、仪器引起的偏差、药物引起的偏差4个方面进行总结如下。1标本接收应进行严格的验收1.1采血要求采血速度和出血顺畅是保证血小板计数准确性的关键。有研究表明,采取末梢血与静脉血相比,可使血小  相似文献   

6.
采血因素导致错误检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血液检验的标本采集是保证检测值正确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检验质量控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往往被忽视 ,以致导致错误结果给临床诊疗和效果观察带来了负面效应 ,本文就采血因素造成的错误检验结果进行探讨分析 ,以供参考。1 采血前干扰因素1 .1 心理因素 由于被采血者  相似文献   

7.
影响临床采血标本的质量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娣  曾兰英 《天津护理》2007,15(3):154-155
目的:为了提高血标本的质量。方法:对36 000份住院和门诊病人的血液标本进行分析。结果:3 595份血标本不合格,占10%。不合格原因包括标本凝固、选错试管、试管未写病人姓名、血量不符、溶血等,经过对护士的培训和检验科的沟通等环节处理,使血标本不合格率下降为2%。结论:影响采血标本质量的因素与采血方式、血样运输、保存、采血前的准备、收集等多个环节有关。  相似文献   

8.
干性与液性抗凝剂对血气电解质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血气分析和电解质的监测 ,对危重病人的诊断和抢救是十分重要的。在采标本过程中多种因素可影响结果 ,当采血注射器内抗凝剂的残留量与血液的比例不当 ,将影响结果这已被国内外学者所重视。据报道肝素对血气、电解质测定的影响 ,主要由于肝素液对标本稀释引起 ,[1,2 ] 现国外已有干制抗凝剂的一次性血气采血针 ,解决了对标本的稀释问题。目前我国传统的血气采血法是将肝素液稀释后 ,抽 0 .1~0 .2ml湿润玻璃注射器的管壁 ,并将多余的排出 ,然后再采标本。这一操作过程存在很多客观差异 ,容易引起偏差 ,甚至误导诊治。本文将对传统的血气采…  相似文献   

9.
付丽 《天津护理》2009,17(6):338-339
真空负压采血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它具有缩短采血时间、提高检验效率、减少患者的痛苦,也使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减少与血样的过多接触,保证采血的安全、避免交叉感染等优点。而实际工作中,不合理的标本采集、送检往往是导致结果质量误差和报告时间延长。本文就我院真空采血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由于临床护理操作不当造成的不合格标本对凝血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急诊科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从检验科退回的溶血标本15份、血量不足标本23份、未及时送检标本19份、认为有问题的标本16份,对以上标本均进行患者的再次采血,并将两组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溶血、血量不足、未及时送检等问题标本与重新采血后标本的PT检测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结论凝血检测项目对采血技术要求比较高,应严格规范操作方法;如出现溶血、血量不足、采血部位不合适或标本未及时送检等,均应及时重新采血,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  相似文献   

11.
空腹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空腹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72例住院患者采其空腹静脉血,对同一标本分别在3个时间段测定生化指标.结果 采血后标本放置2 h和3 h血糖检测结果比采血后1 h结果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后标本放置3 h,氯检测结果与采血后1 h结果比较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采血后标本放置2 h和3 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钾、钠检测结果与1 h采血后检测结果相比略有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素氮、肌酐、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采血后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一患者血液标本在不同时间测定,其结果有差异,因此,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实验室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及时对标本进行处理,以保证结果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是血站实验室质控的重要环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液检验的最终目的是保证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制品。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必须坚持全过程质量控制[1] 。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试验前、试验中和试验后 3个阶段的质量控制 ,而试验前质量控制是安全输血的关键点。正确、规范化地采集和处理血液标本 ,是试验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1 血液标本的采集1 1 静脉采血 是应用最多的采血方式 ,献血者体检化验采集标本常用肘前静脉、腕背静脉等。1.2 毛细血管采血 适用于微量血液试验 ,金标法初筛献血者采用此方法 ,常用部位为耳垂、指端。采血针刺入皮肤深度应 <2 .5mm ,采…  相似文献   

13.
血乳酸作为体内代射和组织内部氧供求关系的标志,其准确监测时心外科病人病情评估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但其监测值受采血部位、采血方法及标本送检时间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血乳酸监测与心外科病人的病情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蔚华  袁华  李薇  李兰 《护理研究》2008,22(24):2163-2164
血乳酸作为体内代射和组织内部氧供求关系的标志,其准确监测对心外科病人病情评估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但其监测值受采血部位、采血方法及标本送检时间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临床工作中,尤其是急诊病人抢救中需在同一时间进行静脉输液和采集血标本,以往需穿刺两次。为了减轻病人痛苦,将试管针取下连接在头皮针(或留置针)的后端,然后进行穿刺,穿刺完毕,核对试管规格与采血检验单是否一致,将试管针插入试管胶塞,根据需要采集血标本,采血完毕将已排好空气的输液器连接穿刺针并固定,根据病情调节滴速。此法优点:①可保证采血标本的准确性,不影响化验结果;②可保证输液安全性,确保穿刺针在血管内;③可避免反复穿刺,减少病人痛苦;④缩短了抢救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编辑范秋霞)1)工作单位:150001,黑龙江省哈尔滨…  相似文献   

16.
陈旭红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2):1631-1631
近几年真空采血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真空采血具有缩短采血时间、提高检验效率、减少患者痛苦、保证采血安全、避免交叉感染等优点。但由于护理人员对检验标准不了解,有时采集的标本不符合检验标准。作者通过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22例真空采血标本不合格的护理因素,总结提高真空采血标本质量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一次性采血针与注射器采血两种方法采股静脉血标本的效果。方法将102例危重患者按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一次性采血针和一次性注射器采血,比较两组在股静脉采血时血管损伤情况及血液标本合格情况。结果对照组采血成功率为54.9%(28/51),血液标本溶血率为23.5%(12/51);观察组采血成功率为78.4%(40/51),溶血率为1.9%(1/5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一次性采血针进行股静脉采血成功率高,减少了对血管的损伤,有效保证了血液标本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采集血液标本是护士常规操作之一,采集血液标本质量的好坏可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率,正确的采集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效果.在护理上,操作上的误差是一个较多见的问题.根据我们的工作实践,本文重点叙述血液标本采集中的注意事项,目的是指导护士准确掌握血液标本采集的方法.1 病人的准备护士要接近病人,特别是首次被采血者,让病人保持安静、避免活动及情绪紧张,因活动和紧张能引起血液成份的改变.采血前应向病人解释清目的,特殊检查项目,应按要求详细介绍注意事项.临床工作中时有因护士交待不清延误诊治时间,如肝功需空腹抽血,护士告诉其不吃早饭,极个别农民病人认为吃米饭才叫饭,把吃药、喝水认为不是吃饭,造成交待不清,病人配合不好,影响化验效果.进餐后采血,会出现血糖升高,甘油三酯升高,无机磷下降,但对急症病人应随时采血,随时送检,所以做好病人身心两方面的工作是护士正确采集血液标本的第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血常规标本凝固常见原因对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检测血常规患儿12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标本的采集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小儿的自身因素导致的采血过程不顺利、采血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及采血器具等因素共同导致了血标本容易出现凝固.结论:护士在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加强操作培训;做好送检人员的培训、教育及监督,确保标本运送过程的规范性及标本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一般护理     
931532血小板聚集及血浆凝血因子测定血液标本的采集、处理和保存几个问题的探讨/张永良…//护士进修杂志.-1993,8(4).--14~15 应注意饮食间题:采血前必须询间病人是否进食。高血脂患者测其血小板聚集率时,应嘱其素食3天后空腹采血。遇高血脂标本宜作必要的处理。药物的影响:阿斯匹林、消炎痛、潘生丁、右旋糖醉、复方乙酞水杨酸等都从不同程度与环节上阻止或抑制血小板聚集。采集血液标本时,一定注意病人是否用过药,用药时间和浓度等,采血前一周禁用上述药物。标本采集技术:1.静脉穿刺一次见血一次成功。2.针头管径宜大,抽毕即卸下针头,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