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9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两组均行乳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组在术中解剖并保留肋间臂神经,术后对两组患者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功能、疼痛发生情况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术后3个月腋窝及上臂内侧感觉降低发生率为4.17%,对照组为39.6%,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腋窝及前臂内侧疼痛发生率4.17%,对照组8.33%,对照组高于治疗组。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能够减少相关部位皮肤感觉异常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在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60例Ⅰ~Ⅲ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0例,实验组实际为74例(其中2例因操作不当未能保留该神经和4例肿大的淋巴结与其粘连而放弃),在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行常规乳腺癌根治术,切除肋间臂神经。术后对患者观察并随访。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74例患者术后患侧上肢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异常5例(7%),而切除肋间臂神经的80例患者术后感觉异常69例(86%)。随访6~24个月,2组均未见局部复发。结论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是可行的,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肢感觉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93例乳腺癌患者按是否行胸前和肋间臂神的手术切除分为ICBN保留组(51例,术中保留胸前和肋间臂神经)和ICBN切除组(42例,术中切除胸前和肋间臂神经),对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术后均随访6-24个月,ICBN保留组出现上臂感觉异常、上臂疼痛、轻度胸大肌萎缩、重度胸大肌萎缩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ICBN切除组(P〈O.05)。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中保留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能有效地减少患上术后上臂感觉功能障碍及胸大肌萎缩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切除肋间臂神经。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周、1月、3月和6月上臂感觉障碍情况,观察组患者术后上臂感觉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20%,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保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都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观察组在手术当中进行肋间臂解剖并且保留肋间臂神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上肢感觉异常情况和患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上肢异常感觉减退率和皮肤胀痛程度降低率分别为40%和10%,对照组侧上肢异常感觉减退率和皮肤胀痛程度降低率分别为6%和6%,且观察组的术后复发率为2%,对照组的术后复发率为6%,观察组的侧上肢异常感觉减退率高于对照组,且患者术后复发率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当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相关部位皮肤感觉异常率,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根治术采取不同方式解剖肋间臂神经(ICBN)对其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甲乳血管外科住院治疗,并经术前粗针穿刺或术中冰冻确诊乳腺浸润性癌,且术中对ICBN解剖后,完整保留各主干及各分支的患者211例。选取所有患者均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根据解剖ICBN的方式分为观察组(组织剪)98例,对照组(电刀)113例,电切功率30 W,解剖过程中不使用电凝。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中12例(12.24%)发生上臂内侧感觉麻木,对照组中28例(24.77%)发生上臂内侧感觉麻木。术后6个月观察组中9例(9.18%)发生上臂内侧感觉麻木,对照组中27例(23.89%)发生上臂内侧感觉麻木。两组上臂内侧感觉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ICBN术后功能障碍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其中术中所使用解剖工具对其有较大影响,使用组织剪术中损伤较小,对神经滋养血管影响较小,且无高温对神经的损伤,术后发生神经功能障碍的情况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患者90例进行分析,其中保留肋间臂神经56例(治疗组),切除肋间臂神经34例(对照组),比较2组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为2~3 h,出血量为60~130 mL,清扫淋巴结9~43个,平均18.6个,对照组手术时间为2~3.5 h,出血量为50~120 mL,清扫淋巴结6~35个,平均17.9个。治疗组发生局部感觉障碍者3例(5%)、皮瓣下积液6例(11%)、患肢淋巴水肿1例(2%)、皮瓣坏死1例(2%)、切口感染1例(2%)、术后复发2例(4%)。对照组发生局部感觉障碍者16例(47%)、皮瓣下积液4例(12%)、患肢淋巴水肿1例(3%)、皮瓣坏死1例(3%)、切口感染0例、术后复发1例(2%)。2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量、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术后发生局部感觉障碍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并保留肋间臂神经,可在不影响手术质量和术后局部复发率的前提下,减轻患者术后上臂局部感觉障碍,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在近些年来是威胁人类的一种重大疾病,本文就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乳腺癌根治术的改良进行探讨,抽取2007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在此类手术中施行保留ICBN患者36例,均对手术实施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益气活血法治乳癌术后上臂水肿23例272111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杨际平,丁广荣乳癌术后患侧上臂水肿,是乳癌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属中医"脉痹"范畴。笔者自1992~1994年,用益气活血法治疗23例此病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3例...  相似文献   

10.
乳癌根治术是将患病乳房连同距癌肿至少5cm的皮肤,乳腺周围组织,胸肌和其筋膜以及腋窝、锁骨下所有脂肪组织和淋巴结整块切除。由于切除范围较广,术后如果不及时进行功能锻炼,将会造成患侧上肢功能障碍,而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我科1999—2003年共收治乳癌患者89例,其中行根治术64例,均采用分阶段功能锻炼的方法指导术后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肢体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9例肢体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所见和治疗效果。结果:临床表现多为卵圆、质中偏韧、光滑;病理为良性神经鞘瘤。7例未发现术后明显的感觉和运动障碍。1例上臂正中神经鞘瘤术后出现拇指食指指尖麻木,拇指对掌功能肌力4级,术后5周时恢复正常,另1例上臂尺神经4cm的神经鞘瘤术后出现小指指尖麻木,小指内收外展功能未见损害,术后3周感觉麻木消失。全部病例随访6月~3年,未见复发。结论:发生于上肢神经鞘瘤比较少见,可伴有、也可不伴有神经受压症状,质地常呈韧性、光滑、活动度比较大是多见的。手术切除后对神经功能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即时乳房重建术中胸背神经的处理方式。[方法]43例乳腺癌患者行保留皮肤或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即时切取包括背阔肌及其表面的脂肪构成的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转移至胸壁重建乳房。21例保留胸背神经,22例切断胸背神经,对比两种处理方式的术后并发症、肩背功能和美容效果等。[结果]43例即时乳房重建全部获得成功。随访1~37个月,保留与切断胸背神经的皮瓣存活率、对供区功能影响、美容效果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切断神经组患者术后舒适度更高。[结论]乳腺癌术后即时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乳房重建术中胸背神经不保留可能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笔者采取臂丛、肋间神经联合阻滞法,顺利完成48例乳癌改良根治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益气活血治疗乳癌术后上臂肿胀23例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72111)杨际平,丁广荣乳癌术后患侧上臂肿胀,属中医“脉痹”范畴。自1992~1991年,我们用益气活血法治疗23例乳癌术后患侧上臂水肿,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23例均为门诊女...  相似文献   

15.
<正> 极泉(手少阴心经) [文献依据]《甲乙经》;在腋下筋间动脉,入胸中。 [体表定位]腋窝中央,腋动脉的后方。 [深度]直刺1.2寸。 [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臂内侧皮神经和肋间臂神经合而为一,或互换纤维分布该穴皮肤。 (1) 臂内侧皮神经由臂丛内侧束分出,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用保留真皮下血管网的全皮原位移植的方法治疗大面积皮肤剥脱伤。方法:对44例皮肤剥脱面积在100~2500cm2的患者,以该术式治疗。结果:经6~24月随访,优26例,良10例,中4例,差2例。结论:保留真皮下血管网的全皮移植是一种较新的植皮方法。正确掌握后,操作相对简单,皮肤成活率高,并且皮肤的颜色、功能均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乳腺区段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乳癌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本院82例早期乳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标准根治术联合放疗治疗,观察组42例行乳腺区段切除术联合腋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保留乳房美观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早期乳癌患者应用乳腺区段切除术联合腋淋巴结清扫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乳癌患者多数需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术后早期上肢常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在数月甚至数年后可出现淋巴水肿,但80%发生在术后第1年内。由Suhuneman统计5637例乳癌术后淋巴水肿发生率为24%。我院对2000年5月-2005年12月300例乳癌术后患者进行随访,发现淋巴水肿21例,发生率为7.0%,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自2003年1月笔者针对Ⅰ、Ⅱ期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后患侧腋窝及上肢感觉障碍并发症,开展了保留肋间臂神经的腋淋巴结清扫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3年1月—2005年2月共收治Ⅰ、Ⅱ期乳腺癌患者68例,均为女性,年龄31~70岁,平均46岁。按国际  相似文献   

20.
张子维,河北丰润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的500名名老中医之一,所著《燕底传薪录》汇集数十年诊疗经验,虽以内科病居多,外科经验亦精,如笔者师其治皮肤再生方治愈5例乳癌术后皮肤缺损患者,取得良好效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5例女性患者,年龄在40~55之间,均行乳癌根治术,术后大多数患者无条件放化疗,本院仍采用该术式,术后皮缘变黑,呈平性坏疽,在第三周一次性剪除坏死组织,皮缘距离(横向)最宽者4.3cm,最窄者3cm。2治疗方法象牙屑5g,血竭粉5g,均过120目筛,加入凡土林90g,水化成膏,制成无菌纱条,用时将其外敷,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