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对36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辨证分为气机郁滞型、肝火犯胃型、痰浊中阻型、瘀阻胃络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亏虚型进行治疗。结果:痊愈209例,好转136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94.78%。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除外了器质性疾病而见有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疼痛、食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厌食等上腹部不适症状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胃肠道的功能性疾病。自2005年5月-2008年9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02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患者常有睡眠障碍之症状,严重影响疾病的康复。我们近年来采用辨证论治本病5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辨证论治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63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以对症、支持、综合治疗与护理为主,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以中医预案采用分期分型论治。结果:治疗组治愈率高,后遗症发生率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平均体温恢复时间(3.89±1.85)d、平均昏迷时间(4.81±2.73)d、平均缓解抽搐时间(3.18±1.20)d、平均住院天数(12.68±3.56)d。结论:中医辨证论治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疗效显著,体现了中医药在治疗急性传染性热病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笔者自1998~2003年应用大黄黄芪荷芷汤治疗轻中度上消化道出血15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自拟大黄黄芪荷芷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1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8~2003年应用大黄黄芪荷芷汤治疗轻中度上消化道出血15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5例均来自门诊病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热调血汤加减辅治CPID湿热瘀结证的疗效。方法: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甲硝唑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加用清热调血汤加减方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症候积分、总症候积分、VAS评分、炎症包块大小、盆腔积液大小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均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调血汤加减方辅治CPID湿热瘀结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临床最常见病之一。我省已故朱承汉主任中医师创制紫英抗炎合剂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获效。我们继承老中医临诊经验,改进给药方法,在该药原有口服的基础上,结合洗肠后保留灌肠、中药离子导入联合途径给药,提高了临床疗效,现将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下腹疼痛、坠胀及腰骶部疼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可伴有白带增多、月经失调、不孕等症状。中医古籍无盆腔炎之名,根据其临床特点,可散见于"热入血室"、"带下病"、"经病疼痛"、"妇人腹痛"、"癥瘕"、"不孕"等病证中[1],其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治疗湿疹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40例门诊患者,根据皮肤特点,结合症状,辨证分为4型。风热型,清热疏风祛湿方(荆芥20g,苦参10g,黄柏15g,生地30g,丹皮、连翘、防风、大青叶各15g,白鲜皮30g,车前草15g,甘草7g);湿热型,利湿清热止痒方(黄柏8g,黄芩10g,藿香、苍术各15g,枝子10g,白鲜皮20g,蛇床子10g,丹皮12g,苦参7g,地肤子21g,甘草6g);血燥型,养血祛风润燥方(当归20g,川芎15g,茯苓20g,通草10g,白鲜皮15g,丹参25g,鸡血藤、益母草各20g,玄参15g);血瘀型,活血化瘀祛湿方(当归20g,泽兰、牛膝各12g,地肤子21g,防风12g,鸡血藤、赤芍各15g,桃仁、红花各10g,银花藤、生地各20g)。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皮疹、瘙痒、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随访3个月。[结果]痊愈21例,显效9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一般急性起病治疗疗效较好,多为1个疗程,而慢性复发性则需2~3个疗程。[结论]辨证分型治疗湿疹.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代谢综合征在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也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学对其相关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尚不成熟.笔者认为,痰瘀是代谢综合征发病的中心环节,临床中针对痰瘀在代谢综合征中的不同发病机制分期论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治疗儿童哮喘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50例门诊患者,寒性(炙麻黄2~4g,桂枝3~5g,细辛1~2g,干姜2~4g,炙半夏3~6g,白芍3~5g,五味子1.5~3g,甘草2~5g;咳嗽加紫箢,款冬瓜,旋覆花;哮吼甚加射干,地龙,僵蚕;外寒不甚,寒饮阻肺射干麻黄汤),1剂/d,水煎20~50mL,1次/d;热性(麻黄炙2~5g,甘草4~5g,紫苏子、款冬炙各3~6g,杏仁2~6g,桑白皮3~8g,黄芩3~6g,蝉衣4~10g,僵蚕3~6g,白果2~5g,连翘3~6g,石膏10~20g;喘急加地龙;痰多加胆南星、竹沥;咳甚加百部炙、冬花炙;热重加栀子、虎杖、鱼腥草;表证不著,喘息咳嗽,痰鸣,痰色微黄选定喘汤),1剂/d,水煎20~50mL,1次/d。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显效3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0%。[结论]辨证分型治疗儿童哮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中医辨证治疗幼年强直性脊柱炎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艳  幺远  甄小芳  潘宇琛  何强 《中医杂志》2006,47(8):599-601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与优势。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4年确诊为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的70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组40例给予中药独活寄生汤合宣痹汤加减口服,对照组30例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钠及二线慢作用药柳氮磺氨吡啶口服。两组均治疗8周。结果: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副作用少,但辨证施治时必须结合小儿生理特点与病理变化。西药有良好的消炎止痛作用,但长期服用对消化系统、肝肾功能均有不良反应。临床必须重视。  相似文献   

15.
李俊  张云波 《世界中医药》2014,9(7):895-897
目的:探讨中药辨证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临床症状、胃镜检查和病理学活检结果,将胃癌癌前病变患者进行中医分型的辨证治疗,总结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气滞瘀血型和胃阴不足型的总有效率为75.0%、69.0%、80.0%、62.5%和70.4%,总有效率为71.2%,胃黏膜萎缩积分、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积分均显著下降,但五组类型的总有效率和积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辨证治疗PLGC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不可替代的优势,可降低胃癌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辨证分型治疗痛经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2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辨证分型:气滞血瘀,化瘀止痛、疏肝理气;寒湿凝滞,活血止痛、温经散寒;血热壅阻,痛经止痛、清热凉血;气血虚弱,补益气血;肝肾亏损,活血化瘀、滋肾养肝;均1剂/d,水煎200mL,早晚口服。护理措施注意室内温度、生活规律、卫生、锻炼、观察、艾灸、心理等。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1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00%。[结论]综合护理辨证分型治疗痛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荆防清热散辩证治疗小儿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组辨证治疗主方加减.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均为85.0%(X2=12.66,P>0.05),但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X2=0.067,P<0.05).结论 采用中药辨证治疗小儿感冒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曹向黎 《光明中医》2016,(9):1265-1267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月经过多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气血亏虚型、肾阴不足型、肾阳亏虚型、血热内盛型、气滞血瘀型、肝郁化火型、脾虚肿满型)论治(以补气养血升提,滋肾养阴固冲,温肾助阳固冲,清热凉血固冲,活血化瘀止血,疏肝解郁清热止血,健脾利湿化气行水止血)为主,随症加减,治疗本病55例。结果总有效率96.4%。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气升提、滋肾养阴、温肾助阳、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清热、健脾化水,消肿止血的功效,达到安冲止血,使月经量减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消化性溃疡疗效。[方法]对66例门诊患者辨证论治。肝胃不和,胃脘胀痛、善太息、胃气上逆嗳气、泛酸、情绪不稳定、急躁易怒、舌脉表现肝胃不和、脾胃钠差,柴胡疏肝散(柴胡、川芎、枳实、香附、陈皮、厚朴各10g,白芍、半夏各6g,甘草5g);脾胃虚寒,胃脘疼痛、纳差、喜食热饮、舌质淡、苔白润,脉细,黄氏健中汤(黄芪30g,白芍20g,桂枝15g,生姜10g,大枣20g,甘草10g);胃阴不足,胃脘隐痛或灼痛、饥不欲食、口干、大便干燥、舌红少苔、脉细,益胃汤(北沙参、麦冬、生地各15g,玉竹5g,冰糖15g);脾虚血瘀,胃脘刺痛、可见呕血或黑便、舌质暗紫、脉弦或涩,丹参饮合失笑散(蒲黄炒10g,五灵脂、丹参、檀香各15g,砂仁6g,枳壳20g,丹参、云茯苓、甘草各12g);以上各方1剂/d,水煎取汁300mL,早晚温服。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40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45%。[结论]辨证论治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将1668例慢性肾小球肾疾病患者分为辨证论治组1123例和活血化瘀组545例。辨证论治组分为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4型治疗,活血化瘀组以“肾病化瘀汤”治疗。两组均配合西药常规治疗,疗程均2~3个月。结果:辨证论治组在疗效、改善免疫球蛋白方面均优于活血化瘀组;两组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改善。提示辨证论治方法疗效优于单纯辨病论治的活血化瘀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