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3)
王翠霞教授认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为痛经主要病机。王师根据疼痛发生时间、部位、性质、程度,结合月经情况及伴随症状,认为病机在气在血,因寒因热,属肝属肾,以审虚实,辨寒热,找出最主要致病原因,重视平时调理。寒凝血瘀痛经1号方加减,避免冒雨涉水,勿贪食生冷寒凉,适寒温;气滞血瘀痛经2号方加减,调节情志,避免生气和过分激动等;湿热蕴结痛经3号加减,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海鲜等。远期疗效可靠,治病治本。 相似文献
2.
痛经是妇女的常见、多发病,笔者从1992~1997年应用化瘀止痛汤治疗痛经80例,并与益母膏治疗痛经74例相对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54例,均来自门诊,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4例。治疗组80例中,已婚24例,未婚56例;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化瘀法治疗功能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176例肩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9例,采用中医疏肝理气活血法及相应方药内服,对照组87例内服西药芬必得,观察两组治疗综合疗效、病情与疗效关系、用药后副作用、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结论疏肝理气化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5.
温经化瘀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按照《实用中医妇科学》有关痛经寒凝胞中型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 ,经量少 ,经色淡或暗、夹有瘀块 ,多伴畏寒肢冷、腰酸乏力 ,舌苔白腻 ,脉细涩。根据患者主诉并结合临床表现判定痛经程度。重度 :经期及其前后 ,小腹疼痛难忍 ,坐卧不安 ,不能坚持工作和学习 ,多伴有腰骶疼痛 ,或兼有呕吐、泄泻、肛门坠胀、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等 ,甚或昏厥。中度 :经期及其前后 ,小腹疼痛难忍 ,或伴腰部疼痛、恶心呕吐、四肢不温 ,采用止痛措施后疼痛可缓解。轻度 :经期及其前后 ,小腹疼痛 ,或伴有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理气化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予以理气化瘀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患者用药前后及停药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痛经程度及V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在疗程结束后及停药3个月后均高于对照组(90%vs 73. 3%,83. 3%vs 73. 3%,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痛经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疗程结束后及停药3个月后痛经VAS评分降低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理气化瘀汤可以改善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痛经程度以及短期和远期疗效,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8.
疏肝理气化瘀止痛法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疏肝理气化瘀止痛法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蒙阴县妇幼保健院(276200)王美芳蒙阴县人民医院(276200)张家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50011)刘金星关键词慢性盆腔炎疏肝理气化瘀止痛疗效观察我们自1991年1月~1994年12月运用疏肝理气、化... 相似文献
9.
朱珊珊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13):81-82
[目的]观察自拟化瘀止痛汤治疗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诊断为原发性痛经的在校女大学生采用自拟化瘀止痛汤(生蒲黄、五灵脂、当归、川芎、延胡索、白芍、炙甘草)治疗,连续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随访半年判定疗效。[结果]治愈15例,显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00%。[结论]温痛汤治疗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正>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干扰女性正常生活,已成为妇科疑难病症之一。笔者采用膈下逐瘀汤加减联合经舒宁痛经贴治疗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观察病例80例均系2010年7月~2012年11月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原发性痛经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和《中医妇科学》诊断及辨证标准。排除盆腔炎等其他因素引起的继发性痛经患者;合并有肝肾等原发性疾病者;合并月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点按环中上穴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膈下逐瘀汤治疗,观察组给予点按环中上穴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5%(26/28),高于对照组的75.00%(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经周期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经周期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经周期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经周期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按环中上穴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痛经 ,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以痛经散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 76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6例 ,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 ] 及《中医妇科学》[2 ] 中气滞血瘀型痛经的诊断标准。凡在经期或经期前后 (1周以内 )出现周期性下腹胀痛拒按 ,胸胁、乳房胀痛 ,经行不畅 ,经色紫黯有块 ,块下痛减 ,舌紫黯或有瘀点 ,脉弦或弦涩有力。年龄 12~ 4 6岁 ,平均 2 5岁 ;病程 0 5~ 12年 ,平均 4 1年 ;原发性痛经 5 4例 ,继发性痛经 2 2例 ,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 9例 ,子宫腺肌症 6例 ,盆腔炎 7例。2 治疗方法口服痛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气滞血瘀型痛经应用膈下逐瘀汤加减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20例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使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和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105/1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36%(95/110)(P0.05);治疗1个月、3个月两组血清PGF_(2α)水平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1个月及3个月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滞血瘀型痛经应用膈下逐瘀汤加减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显著缓解痛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自拟舒肝健脾化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闭经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舒肝健脾化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闭经58例。结果:56例患者服用15剂自拟舒肝健脾化瘀汤取得满意效果,总有效率为96.55%。结论:自拟舒肝健脾化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4)
王翠霞教授认为肝郁肾虚是月经后期主要证型。肾精不足,经血亏虚,或肝气郁结,阻滞冲任胞宫,血海不能按时满溢,月经后期,肝郁肾虚常同时出现。王师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早干预、早治疗,重在补肾疏肝,提出"补肾填精,疏肝理气",自拟调经方(当归、续断各15g,熟地黄、白芍各20g,甘草炙10g,山药、香附各15g,枸杞子20g,菟丝子25g,杜仲、茯苓各20g,川芎、吴茱萸各15g),随证取药、病证结合,力求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行气活血汤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行气活血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膈下逐瘀汤联合揿针穴位埋针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的临床疗效,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0月就诊于韶关市中医院妇科门诊的气滞血瘀型PD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对照组A、对照组B、对照组C,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膈下逐瘀汤加味联合揿针穴位埋针治疗,对照组A组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对照组B采用单纯中药口服法(药物组成同治疗组),对照组C采用单纯揿针穴位埋针(取穴同治疗组)。四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高于对照组A、对照组B、对照组C;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中医证候积分、COX痛经症状量表(COX Menstrual Symptom Scale,CMSS)、前列腺素F2α(Prostaglandin F2α,PGF2α)水平低于对照组A、对照组B、对照组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阻力指数(Resistance I...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活血、行气、祛痛类中药配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采用口服自拟止痛化瘀汤(当归、川芎、灵脂、蒲黄、元胡、香附、熟地、牛膝等)治疗本病45例。结果:治愈24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止痛化瘀汤具有养血活血,行气祛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