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们对103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分组观察。治疗组采用针刺加短期激素治疗53例,针刺穴位:下关、颧Liao、阳白透鱼腰、攒竹、丝竹空、四白、地仓、迎香、承浆、合谷、足三里,以上取7 ̄8个穴位交替使用,留针30分钟,每日1次,7天为1疗程,同时配合地塞米松治疗(用短期递减给药法),治愈率为94.34%。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50例,针刺穴位、操作方法、疗程均同治疗组,治愈率为76.00%。两组经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2.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瘫是临床常见病之一 ,其治疗方法虽较多 ,而又以针刺最为直接和有效。笔者自 1 999年起以针刺治疗本病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相关病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0例病例均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其中男性 3 1例 ,女性 1 9例 ;年龄 8岁~ 72岁 ,以 2 4~ 5 0岁者居多 ,平均年龄 3 4岁 ;病程 1天~ 3年。发病原因多因受风、着凉所致 ,少数患者自觉原因不明。 43例患者除口眼歪斜外无其他症状 ,7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耳后疼痛及患侧面部水肿。1 .2 诊断标准 ①有受凉、受潮、吹风史 ,少数患者病前有耳后、耳内及…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加用牵正祛风汤及针灸治疗,对照组30例加用针灸治疗,治疗6周。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牵正祛风汤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3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面瘫,中医名为“口喁”、“口僻”,现代医学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指茎乳孔内组织急性水肿致面神经受压,或面神经本身的炎症所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损害,又称面神经炎。笔者以针灸配合中药内服,辅以患侧局部按摩等手段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痊愈35例,有效5例,无效0例,痊愈率87.5%,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耳针治疗周围性面瘫10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耳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 10 5例 ,并与采用体针治疗的 4 0例作对照观察 ,结果治疗组总治愈率为 81.90 % ,对照组总治愈率 5 5 %。经统计学处理 ,X2 =11.30 ,P <0 .0 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彭易雨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9):2351-2352
面瘫是以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面肌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临床常见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尤以青壮年为多见,男性略多,常为单侧发病,偶见双侧,春秋两季发病率较高。本病发病急速,表现为单纯的一侧面部肌肉突然瘫痪,口角歪向一侧,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面部被牵向健侧为主要特征。中医学认为,本病因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阳明、少阳经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肌肉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以风池穴为主穴,运用温通针法并配合局部及远端取穴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急性期面瘫22例,治愈率达100%。结论:以风池穴为主运用温通手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中蒙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方法:本资料共有4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内服蒙药额尔敦乌日乐(珍珠丸)早晚各15粒,白开水送服,1周为1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同时中医针灸治疗,每次治疗1小时,每日2次,1周为l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痊愈率65.9%,总有效率93.3%。结论:蒙药配合针灸治疗可使多种疗法优势互补,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疗效非常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针灸综合疗法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药配合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针灸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5.2%和73.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确切,患者容易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验证针灸与服药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分为针药并用组和针灸组,每组各15刺、灸法治疗。针灸穴位:风池、攒竹、睛明、颧髎、下关、阳白、翳风、迎香、地仓、颊车、太阳、合谷、足三里、太冲等;方药:牵正散加减。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主要伴随症状变化。结果:针药并用组的治愈率为93.3%(14/15),针灸组为80%(12/15)。结论: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疗程以针药并用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面瘫汤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0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针刺(取阿是穴、百会、患侧翳风、健侧合谷、太冲,眼周抽搐为主取患侧攒竹、阳白、太阳、承泣,口周抽搐为主取患侧地仓、颊车、迎香、承浆),1寸毫针斜刺0.8~1寸,不施手法,留针20min,1次/d。治疗组35例面瘫汤(防风、羌活各15g,全蝎10g,桔梗15g,制白附子、僵蚕各10g,蜈蚣1条,地龙15g,络石藤、川芎各20g,鸡血藤15g,甘草10g),1剂/d,水煎300mL,早中晚口服;针灸治法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艮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痊愈10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1.4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瓢P〈0.05)。[结论]面瘫汤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脉络空虚,经脉失养等可引发顽固性面瘫,亦与体质因素、病毒侵害、调护不当、失治误治等密切相关。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结合,联合中药,心理疗法治疗嘴角下垂、眼睑不能闭合、上眼睑下垂、额纹平坦、鼻唇沟平坦等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李文金教授认为面瘫病因为风、寒、热之邪外袭,病机为筋肉弛纵,缓不胜收,筋脉失于濡润,气滞血瘀;早期针灸治疗面瘫是非常正确而必要的,治以祛风通络,疏调经筋用针灵活而不失法度,并配合穿心莲内酯分散片/面瘫汤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比较治疗急性面瘫的针药多组合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面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中药内服加穴敷组(1组)、针刺加穴敷组(2组)、针刺加中药内服组(3组)、针刺加中药内服加穴敷组(4组),共4组。以症状体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神经电生理瞬目反射(BR)为观察指标,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显示疗效最佳为第4组,其次为3组、2组,1组疗效最差,各组间疗效及瞬目反射前后对比检测,经统计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①说明针灸治疗急性面瘫的疗效明显优于非针灸治疗;②针灸加中药内服加穴敷疗效最佳,是治疗急性面瘫的最优化方案;③瞬目反射(BR)不失为面瘫的早期诊断、定位、判断预后的客观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面瘫的效果。[方法]采用针刺配合中药,二者并用治疗面瘫58例。[结果]针药并举,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8.3%。[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治疗面瘫疗效显著,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18.
39例重度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佳 《上海针灸杂志》2003,22(11):18-21
目的 探讨影响重度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恢复的因素,客观评价针灸的疗效。方法 对39例重度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疗过程进行调查分析,将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结果进行比较,结合文献报道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与结论 重度面神经麻痹尽早使用皮质激素十分必要,而针灸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早期的治疗作用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实。按照循证医学原则,分阶段深入细致的临床设计,是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临床研究的一个新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方法]将46例门诊及住院患者针灸治疗,侧重症状重一边,针灸手法用深刺、重捻。主穴取患侧攒竹、阳白、太阳、丝竹空、四白、下关、牵正、颧髎、颊车、迎香、人中、地仓、承浆、夹承浆,配以健侧合谷、太冲,患侧外关、中脘、足三里,双侧风池,针刺深度,春夏浅刺、秋冬深刺,手法采用平补平泻,留针30min/次,1次/d。拔针后艾条点燃温灸,再局部按摩。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疗程间间隔2d,判定疗效。[结果]痊愈38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王康社  边燕丽 《光明中医》2016,(10):1437-1438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背俞穴拔罐治疗面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6例面瘫病患者采用先针刺、后背俞穴拔罐相结合治疗,按照不同的发病时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急性期,即发病的1~7天,取基本穴位,不带电,手法轻,穴位少;静止期,即发病的8~15天,带电,刺激量大,手法重,穴位多;恢复期,即发病的15天以后,带电,刺激量小,穴位少。结果无效10例,有效15例,显效65例,痊愈236例,总有效率96.87%。结论针刺结合背俞穴拔罐治疗面瘫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