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的 评价眼球筋膜囊下麻醉联合表面麻醉行复合小梁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106例(125眼)各型青光眼使用眼球筋膜囊下麻醉联合表面麻醉,行复合小梁切除术,观察麻醉效果及其并发症.结果 麻醉效果:Ⅰ级90眼,占72%;Ⅱ级30眼占24%;Ⅲ级5眼占4%.未发生麻醉并发症.结论 眼球筋膜囊下麻醉联合表面麻醉行青光眼复合小梁切除术安全性高,麻醉效果好,麻醉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李风岚 《工企医刊》2006,19(4):26-26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浸润麻醉下青光[手术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0例72[青光[患者用0.4%奥布卡因(倍诺喜)表面麻醉,术中用2%利多卡因手术区球结膜浸润麻醉施行小梁咬切术。结果:72[40例术中均无痛感,术中所有的患者未出现球后麻醉可能出现的局部或全身并发症。结论:采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浸润麻醉下行青光[小梁咬切术,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局部浸润麻醉行阑尾切除术的适应症、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分析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的168例临床资料.结果?168例患者中,162例患者为甲级愈合,6例为乙级愈合,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局部浸润麻醉行阑尾切除术简便易行,术后并发症少,经济安全有效,可以在乡镇卫生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64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手术患儿,按照其治疗的先后顺序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麻醉方法分别选择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分别经过麻醉后,其观察组患儿相关指标好于对照组,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之间经过对比分析后可知,P<0.05,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婴儿麻醉应选择喉罩麻醉效果良好,同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晚期原发性青光眼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33例34眼原发性晚期青光眼的患者进行结膜表面浸润麻醉并改变结膜切口,同时联合丝裂霉素湿贴,缓慢放出房水后完成小梁切除手术。结果术后近期随诊观察,视力27眼提高,5眼不变,2眼下降。眼压控制理想,在正常范围内。视野术前能检查的有6眼,木后全部扩大。结论对晚期原发性青光眼改变传统的麻醉方法行小梁切除术,同时应用丝裂霉素湿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6.
手术室巡回护士在麻醉前、中、后担任大量护理配合工作,因此,不仅要掌握各种护理技术,同时也要掌握临床麻醉基础知识及各种现代化监护技术,甚至直接参与麻醉工作。笔者1998年1月。2006年12月,对局部浸润麻醉下手术患者500例进行围麻期护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青光眼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致盲性疾病,其治疗仍然以眼压控制正常后行滤过性手术为主。而部分患者因色素膜反应、前房角粘连等原因,眼压不能控制在正常的水平,这种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的手术安全性成为眼科医生的一个棘手问题。笔者2003年至2006年对72例(83眼)此类患者实施了球后麻醉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术中联合运用了丝裂霉素C及可拆缝线法,对于其中9例合并晶状体明显混浊的患者联合施行了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或超声乳化术(Phaco),术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晚期原发性青光眼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33例34眼原发性晚期青光眼的患者进行结膜表面浸润麻醉并改变结膜切口,同时联合丝裂霉素湿贴,缓慢放出房水后完成小梁切除手术。结果术后近期随诊观察,视力27眼提高,5眼不变,2眼下降。眼压控制理想,在正常范围内。视野术前能检查的有6眼,术后全部扩大。结论对晚期原发性青光眼改变传统的麻醉方法行小梁切除术,同时应用丝裂霉素湿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7例.A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B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联合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10.
顾守闯 《工企医刊》2014,(3):803-804
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的致盲眼病,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是目前最具代表性、常用的虑过手术,适合多种类型青光眼。但传统手术的术后早期眼压低、浅前房等并发症较多,术后晚期常因虑过道疤痕粘连导致手术失败。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一种经过改良的小梁切除术,术中增加了多种手段有效地减少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院自2013年9月以来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多种类型青光眼,现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对小儿阑尾切除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研究60例择期阑尾切除术的小儿随机均分单纯七氟醚吸入麻醉组(S组)或七氟醚吸入复合局部浸润麻醉组(C组)对呼吸、循环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两组均能较好的完成手术,但C组患儿在麻醉苏醒期躁动明显减少。结论七氟醚吸入复合局部浸润麻醉能显著降低患儿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在临床上是一种小儿行阑尾切除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对比不同的麻醉方法针对成年人腹股沟疝行无张力修补术的麻醉效果及临床各项表现。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入院的腹股沟疝患者86例,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局部浸润麻醉组43例和硬膜外麻醉组4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情况,分析和讨论两种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行无张力修补术后一般情况对比,其中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对比均无较大统计学差异(P>0.05),但局部浸润麻醉组手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总人数为21人(48.8%),硬膜外麻醉组手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总人数为27人(62.7%)。两组患者使用镇痛药物情况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并发症情况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成年人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修补术中采取局部浸润麻较之硬膜外麻醉能够更好的减少手术及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更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刘春雷 《临床医学工程》2013,(11):1369-1370
目的 探讨在全身麻醉、表面麻醉下行儿童扁桃体切除术的优劣.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儿童扁桃体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34例在全身麻醉下行扁桃体切除术,设为A组,剩余34例在表面黏膜麻醉下行扁桃体切除术,设为B组.观察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咳嗽、负性情绪)及术后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A组负性情绪、恶心、呕吐以及咳嗽分别出现1例患者,术后满意度为88.2%;B组负性情绪出现10例、恶心出现6例、呕吐出现8例、咳嗽出现6例,术后满意度为11.8%.A组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其它指标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全身麻醉下行扁桃体切除术比表面麻醉下行扁桃体切除术更安全有效,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谢静华 《中国卫生产业》2013,(35):180+182-180,182
目的探讨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成功率造成影响的因素,以此来提高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的成功率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青光眼患者,术前均控制眼压及血压在正常范围;均于手术前3d停用缩瞳类眼药水以及应用皮质固醇滴眼液;术中仅采用球周麻醉及表面麻醉而不采用球结膜下注射麻醉,避免患者产生结膜下出血的情况,利于术后滤过泡的通畅。结果38例患者术后眼压均为正常水平。且在术后1d内形成前房,未见任何并发症。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后发现,1例患者术后出现包裹性滤过泡,还有1例患者发生缝线滑脱的情况,通过无菌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对围术期患者的f临床表现进行严密观察,注意术中与术后的细节,加强青光眼围手术期的护理,能有效提高青光眼手术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谢静华 《中国卫生产业》2013,(34):154+156-154,156
目的探讨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成功率造成影响的因素,以此来提高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的成功率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青光眼患者,术前均控制眼压及血压在正常范围;均于手术前3d停用缩瞳类眼药水以及应用皮质固醇滴眼液;术中仅采用球周麻醉及表面麻醉而不采用球结膜下注射麻醉,避免患者产生结膜下出血的情况,利于术后滤过泡的通畅。结果38例患者术后眼压均为正常水平,且在术后1d内形成前房,未见任何并发症。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后发现,1例患者术后出现包裹性滤过泡.还有1例患者发生缝线滑脱的情况,通过无菌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对围术期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严密观察,注意术中与术后的细节,加强青光眼围手术期的护理,能有效提高青光眼手术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应用于开腹式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于64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联合组(采用全麻+硬膜外麻醉)、全麻组(行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的血压水平及麻醉效果。结果:血压方面,术前两组平均动脉压(MAP)无差异统计意义(P>0.05),在插管、切皮、术前及术后,联合组MAP值均显著低于全麻组(P<0.05);麻醉效果方面,联合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全麻组(P<0.05)。结论:在胆囊切除术中,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较小,麻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2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8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给予喉罩麻醉。观察两组小儿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1、T3时平均动脉压及心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气管插管麻醉相比,喉罩麻醉更利于小儿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羊膜在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下植入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为60例患者66眼行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术中在巩膜瓣下放置羊膜,观察术后前房形成情况、眼压、滤枕形态、视野和视力。随访12~26个月,平均随访13个月。结果术后与术前眼压、视野及视力对比,均有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滤枕比例为80.3%。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60例66眼抗青光眼滤过手术远期成功率明显提高,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减少小儿纤维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的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儿生命安全。方法;对42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围术期麻醉处理及术中并发症的防治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全组病例麻醉、手术顺利的有35例,占83.3%,出现并发症的有10例次,发生率为23.9%,无1例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及心衰、肺水肿等,均康复出院。结论:全组病例采用氯胺酮、γ-羟丁酸钠静脉复合麻醉配合丁卡因表面麻醉,能较好的满足手术要求。为避免意外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围术期应着重汪意并发痖的防治,如术前禁食并给以足量阿托品,术中充分供氧,采用高频喷射通气(HFJV).解决异物取出过程中的通气问题:同时对术者要求动作轻柔、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和气管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麻醉术前健康宣教和麻醉恢复室优质护理在麻醉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本院140例麻醉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双盲对照原则分组,对照组所选70例患者实施常规麻醉护理,实验组所选70例患者实施麻醉术前健康宣教和麻醉恢复室优质护理,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不同时间点麻醉苏醒质量、术后满意度、麻醉苏醒期并发症出现情况、苏醒时间,并加以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在刚入恢复室时麻醉苏醒质量评分相关数据不存在突出的差距,P>0.05,入室一小时后麻醉苏醒质量评分与刚入恢复室对应数据比较分析,有着明显的变化,P<0.05,且组间数据加以比较,差异较大,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中持非常满意及比较满意态度的人数分别为50人及65人,占组内所选患者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71.43%及92.86%,比较分析组间术后满意度相关数据,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人数分别为23人及9人,占比分别为32.86%及12.86%,比较分析组间并发症出现概率相关数据,差异较大,P<0.05;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