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生长期山羊颅骨冠状缝牵张后组织改建的影响。方法选用处于发育期山羊1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只。在颅骨冠状缝两侧安放自行研制的牵张器,以每天0.4mm的速率进行骨缝牵张,连续加力8d。实验组动物骨缝牵张区给予注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同期注射生理盐水。在牵张结束后第4周处死动物,取骨缝标本进行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所有实验动物的冠状缝均被成功牵开,骨缝边缘均可见新骨组织生成与改建。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骨缝成骨与矿化较快,骨小梁分布密度及成熟程度也较高,骨缝形状已开始恢复正常。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山羊颅骨缝牵张成骨可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应力诱导生长期山羊颅骨缝改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处于生长发育期山羊颅骨冠状缝受张应力作用后的变化规律,探讨牙面矫形治疗的生物学原理。方法:选用处于生长期山羊12只,在颅骨冠状缝两侧安放自行研制的牵张器以每天0.4mm的速率进行骨缝牵张,连续加力8d后停止。在牵张结束后第0,2,4和8周分别处死3只动物,取骨缝标本进行X线检查和组织学观察。另选2只同龄山羊作为正常对照。结果:所有实验动物的冠状缝均被成功分离。在实验早期(0,2周),扩大骨缝中可见大量胶原纤维沿牵张力方向有序排列,骨缝边缘有大量的成骨细胞并出现幼稚骨小梁。在实验后期(4,8周),牵张骨缝新生骨组织改建活跃,骨缝组织结构最终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结论:骨缝组织受牵张力作用后将发生活跃的膜内成骨反应,主要集中于骨缝边缘,扩大的骨缝可以通过适应性改建恢复其正常结构。  相似文献   

3.
TGF和BMP在兔上颌缝牵张成骨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兔上颌缝牵张成骨时TGF-β和BMP在前颌缝中的表达,探讨上颌骨改建的机制及意义。方法:年轻家兔12只,随机分为7d组6只,14d组6只,戴自制前牵引装置,均持续前牵上颌骨,分别在牵引后7、14d处死动物,切取一侧前颌缝组织块,制作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TGF-β、BMP进行染色,光镜观察、灰度值分析,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d较7d2因子高表达(TGF-β、BMP均P<0.05);骨缝外侧带较中央带高表达;成骨活跃者成纤维细胞增多,血管分布增多;骨缝缘无典型的活跃成骨细胞排列。结论:牵张成骨过程中TGF-β和BMP表达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β-catenin作为一种胞质内的糖蛋白,参与调节成骨细胞形成和骨骼发育.本实验观察β-catenin在大鼠前腭缝牵张成骨过程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作用.方法:将32只35天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12).实验组大鼠在上颌切牙上安放扩大簧,牵张前腭缝,对照组动物不加力,2组动物均在牵张骨缝1、3、5、7d的相同时间取前腭缝标本.采用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前腭缝成骨细胞的形态和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β-catenin 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表达.结果:在未牵张的前腭缝,成骨细胞沿着骨缝两侧稀疏排列,β-catenin主要在成骨细胞的细胞膜上表达.牵张1d后,前腭缝扩大,成骨细胞在骨缝两侧聚集分布,大部分细胞呈β-catenin和OPN阳性,β-catenin在成骨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中均有表达,其表达量高于对照组;牵张3d后,骨缝边缘有明显类骨质沉积,大量细胞质呈β-catenin强阳性的成骨细胞积聚成树突状指向骨缝中央,而OPN在这些成骨细胞中表达较弱;牵张5d后,新骨呈树突状大量形成,β-catenin表达减弱,OPN则在新骨基质及埋在期间的成骨细胞内大量表达;7d后大片新骨形成,骨缝变窄.结论:上颌骨缝牵张成骨过程中,β-catenin在成骨细胞中表达,其表达量与表达部位和成骨细胞的成熟相关,提示β-catenin参与了成骨细胞分化的调节.  相似文献   

5.
中药灯盏花促进兔上颌缝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邹敏  周洪  文星 《口腔正畸学》2005,12(4):151-154
目的通过兔上颌缝牵张成骨动物实验模型,观察TGF-β和BMP在前颌缝中的表达,探讨灯盏花对上颌骨改建的作用与机理.方法年轻家兔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实验组6只,佩戴自制前牵引装置,均持续前牵上颌骨,每日于对照组两侧前颌缝局部注射单纯生理盐水0.4ml,实验组复方灯盏花素0.4ml,分别在牵引后7、14天处死动物,切取一侧前颌缝组织块,制作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TGF-β、BMP进行染色,光镜观察、灰度值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两因子高表达(P<0.05);TGF-β7天实验组较14天对照组高表达(P<0.05);成骨活跃者成纤维细胞增多,血管分布增多;骨缝缘无典型的活跃成骨细胞排列.结论灯盏花具有促进骨组织形成的作用,血管生成、微循环改善是机理之一;灯盏花可能具有直接成骨的功能;灯盏花促进成骨活动的机制与TGF-β的调节机制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6.
《口腔医学》2013,(7):438-441
目的观察TGFβ/Smad信号分子在大鼠腭中缝牵张成骨过程中的表达规律。方法实验选用36只5周龄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包括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将初始力值为0.49 N的腭中缝扩大簧黏接到大鼠两侧上颌牙列上建立大鼠腭中缝牵张模型。取牵张第1、4、7天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TGFβ/Smad信号分子在腭中缝牵张各加力时间点的表达。结果大鼠腭中缝牵张过程中,TGFβ1、2、3及Smad2、3、4等分子表达增强,并主要集中于骨端边缘骨膜、成骨细胞、继发软骨层、髓腔及骨缝纤维层与骨边缘的间充质细胞中。Smad7始终处于较低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机械牵张力可能通过刺激骨缝细胞TGFβ/Smad表达水平的改变,促进其增殖,并介导了骨缝牵张成骨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大鼠前腭缝扩张中细胞凋亡与骨缝改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大鼠前腭缝扩张中细胞凋亡的发生,探讨细胞凋亡与骨缝改建的关系.方法:取35天龄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动物用扩大簧施加(200±10)g力,扩大前腭缝,对照组不作处理.2组动物分别于扩弓后第1、2、3、5天后处死(每组5只).使用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骨缝的组织学变化,ssD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凋亡细胞.采用SPSS15.0软件包对数据作t检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动物在扩弓后1天,前腭缝扩大,骨缝边缘成骨细胞增殖明显;第2天成骨细胞数目最多,第3天有明显的新骨沉积,成骨细胞数目减少;第5天新骨大量形成呈树突状.ssDNA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对照组前腭缝组织中鲜有凋亡细胞,而扩张后的前腭缝中细胞凋亡发生明显增多.凋亡细胞主要分布在骨缝边缘的成骨细胞和前腭骨内的骨细胞中,并在扩张后的第2天和第3天最明显(P<0.01).结论:在大鼠前腭缝扩张成骨中有细胞凋亡发生,细胞凋亡参与了牵张力下上颌骨缝的骨改建.  相似文献   

8.
王尧  李婧  刘人恺  李钒  胡海琨  邹淑娟 《口腔医学》2011,31(11):641-643,646
目的 研究骨缝来源的间充质细胞的体外成骨潜能及骨形成蛋白(BMP)2转染对其成骨分化的影响。 方法 取10 d左右的SD乳鼠颅骨矢状缝及缝边缘2 mm骨组织,分离培养骨缝间充质细胞。取第三代细胞进行骨向诱导,培养1周后进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同时取第三代细胞进行BMP2转染,培养7 d和10 d时检测ALP活性。结果 ①骨缝间充质细胞在骨向诱导l周后,可见多数细胞开始呈簇状生长,大部分细胞呈ALP染色阳性;②BMP2转染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培养7 d和10 d ALP活性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 该方法所获得的骨缝来源的间充质细胞具有很强的体外增殖活性和良好的成骨能力;BMP2能够诱导骨缝间充质细胞成骨。  相似文献   

9.
目的:配制缓释BrdU,用于检测前腭缝牵张成骨过程中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探讨前腭缝牵张成骨的机制。方法:用泊洛沙姆温敏凝胶配制缓释BrdU,大鼠皮下注射后不同时间点采取血样,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BrdU血药浓度,并与腹腔注射BrdU溶液进行比较。选取35天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安放扩大簧牵张前腭缝。2组动物于24h后随机皮下注射BrdU温敏凝胶1次或腹腔注射BrdU溶液1次。所有动物分别于48h和96h处死(n=5),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结果:皮下注射BrdU温敏凝胶6h后,血清中仍可检测出1.21μg/mL BrdU,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大鼠前腭缝有BrdU阳性的增殖细胞。腹腔注射BrdU溶液3h后,血清中仅检测到0.17μg/mL BrdU,免疫组化染色未见BrdU阳性细胞。前腭缝牵张48h后,骨缝边缘可见大量BrdU阳性成骨细胞;96h后可见部分BrdU阳性细胞包埋于骨缝边缘的新生骨基质中。结论:BrdU温敏凝胶能起到良好的缓释效果,为体内标记成骨细胞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牵张力作用于前腭缝后,促进骨缝边缘的间充质细胞增殖,这些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并分泌骨基质,从而促进新骨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狗的双侧下颌牵张成骨中颞下颌关节髁突的形态改变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髁突的 表达。方法 16只狗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分别为牵张6 d组、牵张后固定2周组、牵张后固定8周组及正常对 照组。各实验组的牵张频率均为1 mm/d,1次/天。对每组动物的髁突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TGF-β1的免 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 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实验组动物的髁突纤维软骨早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增殖带、肥 大带细胞增生活跃,软骨钙化层及其深层软骨成骨活跃;TGF-β1阳性染色主要定位在肥大带细胞胞浆、周围基质和 成骨反应活跃处的成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及周围基质。牵张后固定2周时这种改建修复现象最明显,8周时逐渐恢 复至正常对照组的表现。结论 双侧下颌牵张成骨对颞下颌关节髁突影响主要表现为髁突纤维软骨组织形态学 的改变和软骨、骨的改建活动,但随着固定时间的延长这种改变逐渐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