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的新型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抗血小板药物防治冠心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血小板药物防治冠心病的研究魏文利黄守坚1(中山医科大学卫生部辅助循环重点实验室;1药理教研室,广州510089)中国图书分类号R972;R541.4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血小板功能异常密切相关,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及精神压力等因素触发或加重冠心病急性心...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2005-2006年上海市东方医院抗血小板药物用药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抗血小板药物的品种、数量以及与阿司匹林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药物进行统计,并对一个使用阿司匹林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本院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结论:临床需进一步规范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相似文献   

5.
抗血小板药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进而抑制动脉中血栓形成,是防治动脉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治疗药物。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临床对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疗效和不良反应的研究越来越多。为获得更好的抗血小板效果,目前临床急需一种抗血小板药物或药物组合,能达到提高抗血小板效果,同时降低药物副作用、减少药物抵抗发生概率、降低术后出血再栓塞风险的目的,以适合更广泛的人群。按药物作用机制,抗血小板药分为如下几类:①环氧酶抑制剂:代表药物阿司匹林,具有强烈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②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药(ADPR - A):代表药物噻氯匹定、氯吡格雷、普拉格雷;③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 受体抑制剂:代表药物阿昔单抗、依替非巴肽、替罗非班;④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代表药物双嘧达莫、西洛他唑,通过激活血小板腺苷环化酶(cAMP)或抑制磷酸二酯酶对 cAMP 的降解作用,使血小板内 cAMP 浓度增高而产生抗血小板作用;⑤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代表药物沙格雷酯,可以特异性地与5- HT2受体结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本文对近年较有潜力的或已上市的几类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抗血小板药物的遗传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血小板的激活和聚集在其形成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大量临床实践发现,不同个体对抗血小板药物的反应有着较大差异,有的患者甚至出现对这些药物产生抵抗的现象。研究表明,遗传因素是导致抗血小板药物疗效产生个体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综述概述了国内外对抗血小板药物在遗传药理学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重组水蛭素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组水蛭素是一种特异的凝血酶抑制剂,它能与血浆中游离的和与纤维蛋白结合的凝血酶结合,以防止血栓形成。本文综述了重组水蛭素的临床应用,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的辅助治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深静脉血栓、Ⅱ型肝素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并在血液透析和体外循环时预防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8.
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小板在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起始中起关键性的作用。血管壁的损伤使内皮下基质暴露,血小板通过糖蛋白(glycoprotein,GP)Ib与冯利威布兰德因子(von-Willebrand factor,vWF)结合,GP Ia与胶原结合及其他黏附分子的相互作用结合到损伤处,促进凝血酶、二磷酸腺苷(ADP)、胶原和血栓素A2(TXA2)等释放而被活化。  相似文献   

9.
王燕  史敏  刘永春  李姣 《河北医药》2010,32(22):3217-3219
目前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是人类重要的致死疾病之一.血小板作为血栓的主要组成成份,在血栓形成中,特别是在动脉血栓和微血管血栓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临床上常用抗血小板药物对该类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报道显示, 阿司匹林能使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病死率下降15%~44%[1].  相似文献   

10.
11.
12.
新型抗凝和抗血小板新药——重组水蛭素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水蛭素是一种兼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作用的药物 ,重组水蛭素具有更强的药理作用和更少的不良反应。本文对重组水蛭素及其主要代表药物lepirudin的药理作用、药动学、临床应用等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
刘毅 《中国处方药》2022,(10):186-188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重要手段,但术后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高,需要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抗栓治疗。目前,对于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尚无统一的标准,加上药物的选择、作用机制以及用药方案不同,STEMI患者术后的实际获益与风险也不同。本文主要从抗血小板药物药物的药理机制、临床效果及用药方案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评估氯比格雷(Clopidogrel)与阿司匹林(Aspirin)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临床和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方法97例AMI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联用氯比格雷与阿司匹林和对照组49例单用阿司匹林治疗4周。观察复发心绞痛、心功能改善程度、死亡率等临床指标。治疗前后心电图梗死部位ST段、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及血液肝肾功能、白细胞、血小板和出、凝血时间等有关指标变化,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再发心绞痛治疗组∶对照组为10%∶20%;心功能改善的总频数为36·7%∶22·4,χ2=3·638,P=0·045;死亡率为4%∶8%。心电图梗死部位ST段治疗组由(0·36±0·13)mV降为(0·13±0·08)mV,对照组由(0·35±0·14)mV降为(0·16±0·90)mV,两组比较,t=3·012,P=0·04。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治疗组由(74·54±8·99)%降至(34·09±9·23)%,对照组由(72·30±7·78)%降至(56·54±6·92)%,两组比较,t=13·42,P<0·001。胶原(Coll)诱导血小板聚集率治疗组(82·09±6·31)%降至(77·20±6·17)%,t=3·949,P<0·001,对照组差异不显著(t=1·93,P=0·06)。两组均少见大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严重副作用。结论AMI患者存在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联用氯比格雷治疗能减少再发心绞痛、改善心功能、减少死亡率,改善心肌的再灌注,进一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性。  相似文献   

15.
柯佳  韩燕 《中国药房》2020,(20):2551-2556
目的:为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以"抗血小板""血小板黏附""血小板活化""血小板聚集""作用机制""Antiplatelet""Platelet adhesion""Platelet activation""Platelet aggregation""Mechanism"等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 Med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3年1月-2020年2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就血小板参与血栓形成过程中各个级联反应相关的重要信号通路及其作用,以及以各个分子信号为靶点的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 863篇,其中有效文献52篇。目前,抗血小板药物作用靶点包括血小板黏附信号靶点[如膜糖蛋白(GP)Ⅰb-Ⅸ-Ⅴ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相互作用、GPⅥ与胶原的相互作用]、血小板活化信号靶点[二磷酸腺苷(ADP)受体通路、磷酸二酯酶相关信号、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血栓素相关信号)、血小板聚集靶点[GPⅡb/Ⅲa、蛋白酶激活受体]、磷脂酶C、P-选择素、血小板活化因子等。这些靶点和信号通路参与了血小板黏附、激活、聚集过程以及促进了血小板相关血栓的形...  相似文献   

16.
抗血小板聚集是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的重要措施,但由抗血小板药物引发的胃肠道损害临床常见。本文就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导致胃肠道出血的研究现状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水蛭素是迄今发现的凝血酶最强的天然选择性特异抑制剂。模仿水蛭素与凝血酶相互作用的机制而合成的水蛭肽类化合物取得了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血小板药物在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包括控制血糖、应用硝酸酯剂、β受体阻滞剂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应用阿司匹林100 mg/d。根据两组患者的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和血管超声检查结果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发生心脏缺血事件15例,其中住院10例,斑块脂质含量(70.74±11.82)mmol/L;观察组发生心脏缺血事件6例,其中住院3例,斑块脂质含量(50.45±11.58)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疗效显著,能预防心脏缺血事件的发生,降低斑块脂质含量。  相似文献   

19.
抗血小板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年有关血小板在心脑血管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受到广泛的关注。血小板在血栓形成过程中,特别是动脉血栓和微血管血栓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正常循环血液中血小板处于静息状态。当血管壁受损如动脉硬化斑块破裂暴露血管内皮下基质,血小板就会通过其表面膜糖蛋白  相似文献   

20.
抗血小板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对人类健康已造成严重威胁,因而开发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的抗血栓、抗血小板及抗凝血药已成当务之急。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是目前抗血小板治疗的标准组合。但两药合用导致的出血发生率增加、以及日益受到关注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抵抗等问题,使得现有抗血小板治疗难以满足临床需要。本文从ADP受体抑制剂、凝血酶受体抑制剂、5-羟色胺受体抑制剂这四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新的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