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应用于老年患者胸科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择期行食管贲门癌开胸切除术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n=15).诱导时各组瑞芬太尼靶浓度分别为4(R4)、6(R6)、8(R8)μg/L.记录患者平卧10min(基础值,T0)、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3 min(T3)、切皮即刻(T4)、开胸探查(T5)、术毕(T6)、拔管即刻(T7)时的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分别在T0、T2、T4、T5、T7时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R4组在T2、T4和T5时血压和HR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而R6组和R8组能有效抑制血压和心率升高(P<0.05),但R8组T1时引起血压和心率的明显下降(P<0.05).血浆NE和E浓度在T2仅R4组与T0比较明显升高,R6组和R8组明显低于R4组(P<0.05);在T4和T5两时点3组血浆NE均较基础值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T7时3组血压、HR、NE和E浓度均高于T0(P<0.05).结论:瑞芬太尼6 μg/L复合异丙酚TCI静脉麻醉用于老年胸科手术患者可有效抑制伤害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老年吸入全麻患者术后辅助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 170例全麻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中分别泵注右美托咪定(A组)和生理盐水(B组),观察患者恢复期躁动情况及术中各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的浓度变化情况。结果躁动情况比较A组的躁动率明显低于B组,B组T1T4时刻的血浆NE和E浓度明显升高,A组T1T4时刻的血浆NE和E浓度均显著性低于B组。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减轻老年全麻患者苏醒期的躁动。  相似文献   

3.
朱磊  钱同  张晓文  黄卫  李卫华 《安徽医药》2015,(8):1521-1522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去甲肾上腺素(NE)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2例 HFMD 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普通组55例,重症组47例,另选择同期门诊体检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所有儿童均行血浆 NT-proBNP 及 NE 检测,重症组患儿进入恢复期后复查。结果普通组患儿血浆 NT-proBNP 及 NE 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 >0.05)。重症组患儿血浆 NT-proBNP 及 NE 较普通组及对照组显著升高(P <0.05),重症 HFMD 患儿进入恢复期后血浆 NT-proBNP、NE 显著降低(P <0.05)。结论血浆 NT-proBNP、NE 水平可作为重症 HFMD 早期识别和观察病情及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蒋旭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3):90+92-90,92
目的讨论老年患者胸科手术不同靶浓度的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行胸科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各组瑞芬太尼靶浓度分别为4、6、8μg/L,记录和测定T0~T6时的SBP、MAP、HR、NE、E。结果 SBP、MAP和HR在T1时均低于T0时,第Ⅲ组降低明显,第Ⅰ组在T2时三项指标明显高于T0时(P〈0.01),T3、T4时第Ⅰ组HR、SBP明显高于T0时,T6时3组血压与心率明显高于T0时。第Ⅰ组T2时血浆NE、E浓度明显升高,3组血浆NE在T3、T4时较T0均有不同程度升高,NE、E浓度T6时较T0均有明显升高。结论 6μg/L瑞芬太尼复合3μg/L异丙酚可有效抑制老年患者胸科手术中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复合丙泊酚预防气管插管引起心血管反应的合理用量。方法 :60例全麻行非心脏手术的病人随机被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 ,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 ,B组为艾司洛尔0.5mg·kg-1静注。C组为艾司洛尔1.0mg·kg-1静注。静注丙泊酚和维库溴铵诱导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维持在30~40mmHg。监测记录插管后1、3、5、10分钟收缩压 (SP)、舒张压 (DP)、心率 (HR) ;并抽取血标本用高压液相色谱仪测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 (NE)、肾上腺素 (E)和多巴胺 (DA)浓度。结果 :A组插管后1分钟时血压、心率显著升高 (P<0.01或0.05) ;B组插管后3、5及10分钟时血压、心率显著降低 (P<0.01或0.05) ;3及5分时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水平显著升高 (P<0.01或0.05)。C组插管后心率、血压、去甲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水平显著降低 (P<0.01或0.05) ,与B组比较 ,插管后1和3分钟时肾上腺素水平显著降低 (P<0.01)。结论 :艾司洛尔1.0mg·kg-1复合丙泊酚可缓解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异丙酚用于稳定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I组用硫喷妥钠等诱导插管,术中分次静注芬太尼和潘库溴铵并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Ⅱ组用异丙酚等诱导,术中在I组维持方式的基础上静注异丙酚,使血压控制于一定水平。监测两组病人在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时(T2)、开颅时(T3)、拔管时(T4)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Ⅱ组病人T1、T2、T3、T4与T0对比血压均明显下降,心率均有所升高,且基本均能维持稳定,I组病人血压和心率在T2和T4期间升高较明显,术中波动也较大。结论:异丙酚能有效控制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气管插管、拔管及手术刺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维持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A型行为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浆去甲肾上腺素 (NE)、肾上腺素 (E)、5 -羟色胺 (5 - HT)浓度与 A型行为冠心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6 0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 A型行为问卷测试 ,分为 A型组 32例 ,B型组 2 8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测定血浆中 NE、E、5 - HT浓度。结果  TH +CH值与 NE、E、5 - HT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 0 .5 5 9、0 .5 0 6、0 .4 13,P<0 .0 0 1) ,提示 NE、E、5 - HT与 A型行为呈正相关。结论  A型行为是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测定血浆 NE、E、5 - HT浓度可为 A型行为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客观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清晨血压升高的影响因素,清晨高发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机制。方法对70例高血压病患者(EH)和20例健康人(NS)行动态血压监测,将EH组分出清晨血压升高(MP+)组和无清晨血压升高(MP-)组;次晨抽血测部分生化指标和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结果①EH组平均血压显著高于NS组(P〈0.01),MP+组清晨血压显著高于MP-组。②清晨血浆E、AngⅡ水平MP+组明显高于MP-组与NS组;MP+和MP-组的血浆NE值均较NS组显著升高;血浆内皮素水平在二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①约30%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清晨血压增高的现象。②清晨高血压的患者存在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动增强,这可能是清晨血压升高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多巴胺(DA)及去甲肾上腺素(NE)在急性ST段心肌梗死(AMI)紧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PCI)术中低血压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行紧急PCI治疗,并在术中出现低血压的患者共13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6例,DA组应用多巴胺2 μg/kg·min-1静脉推注,NE组应用去甲肾上腺素0.04 μg/kg· min-1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10 min血压上升幅度、心率上升幅度,两组呕吐、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以及术后即刻TIMI 3级血流的比例.结果:应用DA和NE两组患者用药后血压上升幅度分别为(8±1.9)mmHg 和(9±2.2) mmHg(P〉0.05),两组心率增加分别为(13.5±3.2 )次/min 和(9.7±1.8 )次/min(P〈0.05),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12.1% 和 1.5%(P〈0.05),呕吐发生率为22.7%和 6.1%(P〈0.05),术后两组患者TIMI 3及血流的比例分别为94.5% 和97.0%(P〉0.05),术后3 d肾功能恶化的比例分别为 4.5% 和 7.6% (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紧急介入治疗术中出现低血压时,应用低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与多巴胺相比,血压上升幅度基本相似,但术中心率上升低于多巴胺,出现呕吐及恶性心律失常的比例低于多巴胺,术后TIMI 3级血流的比例以及术后3 d肾功能恶化比例在两组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提示NE可以常规用于AMI紧急介入治疗中出现低血压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焦蓉  朱小燕 《医药导报》2011,30(8):1013-1015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儿血浆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水平变化及卡托普利对其影响。 方法将25例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12例和卡托普利组13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NGF水平变化,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法检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NE)水平,并以2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常规组给予地高辛、利尿药及血管扩张药;卡托普利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1~2 mg&#8226;kg 1&#8226;d 1,bid,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①心力衰竭组血浆NE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NGF水平明显降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水平与心功能相关;血浆NGF水平与NE水平呈负相关(r=-0.771,P<0.01)。②与治疗前比较,常规组血浆NE水平明显降低(P<0.01),NGF水平升高(P<0.05),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无明显变化(P>0.05);卡托普利组血浆NE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GF、EF水平明显升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卡托普利组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常规组与卡托普利组治疗3个月后,心功能分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后者降低更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GF参与了心力衰竭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卡托普利可能从根本上防止和逆转心力衰竭时的异常神经激素,使患儿的心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丙泊酚和咪达唑仑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丙泊酚和咪达唑仑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的量效、时效特性,及它们对患者心率、血压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在ICU机械通气中进行过镇静治疗的50例病例的临床资料,丙泊酚治疗组和咪达唑仑治疗组各25例,回顾分析两组病例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病例镇静治疗起效时间和苏醒时间的异同。另外总结两组病例在镇静治疗前和给药10min后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结果丙泊酚组镇静治疗起效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咪达唑仑组。丙泊酚组给药10min后心率、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咪达唑仑组给药10min后心率、动脉血压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治疗中,丙泊酚起效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咪达唑仑,丙泊酚能明显降低心率、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药物特性和患者的具体状况合理选择镇静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ICU住院机械通气患者60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和丙泊酚组(P),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前后Ramsay镇静评分、心率情况及用药前后血压的控制情况,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Ramsay镇静评分、心率以及用药前后血压控制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果好于丙泊酚,且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颅脑疾病患者采用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法的效果,以探讨颅脑疾病患者行机械通气期间最佳的吸痰方式。方法将80例行机械通气的颅脑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比较两组患者吸痰前后潮气量、气道压力,并通过监护仪记录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吸痰后,各项呼吸机监测参数及SpO2改善,患者心率、血压与吸痰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吸痰后,呼吸机监测参数及SpO2与吸痰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吸痰前后患者心率、血压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脑疾病患者行机械通气期间采用密闭式吸痰,可以减少气道刺激及不良反应,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吸痰方式。  相似文献   

14.
Plasma catecholamines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ith beta-adrenoceptor antagonists in 17 hypertensive patients. Chronic treatment with beta-adrenoceptor antagonists caused substantial reductions in heart rate and intra-arterial blood pressure recorded continuously during ambulation. Before treatment, a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was observed between plasma norepinephrine and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during a variety of activities; a similar relationship was also observed after chronic treatment five of six patients, suggesting that plasma norepinephrine remains an index of sympathetic activity despite the influence of beta-adrenoceptor antagonism. After treatment, plasma norepinephrine tended to be higher at any level of blood pressure, although not significantly so. Chronic treatment caused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mean resting plasma levels of norepinephrine and epinephrine. During exercise, plasma norepinephrine and epinephrine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elevated above control after acute but not after chronic treatment. These observations do not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beta-adrenoceptor antagonist drugs lower blood pressure in hypertensive man through a sympatholytic mechanism in 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or at peripheral presynaptic receptors.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国产丙泊酚注射液用于临床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0例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双盲分为2组:试验组(国产丙泊酚组)和对照组(竟安组)各40例。靶控输注丙泊酚,设定血浆靶浓度3μg/mL,至受试者意识消失,然后静脉注射维库溴铵、芬太尼2 min后进行气管插管。靶控输注丙泊酚靶浓度3μg/mL、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4~8 ng/mL和肌松药维持麻醉。麻醉诱导后每5分钟记录血压、心率、BIS。同时记录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消失后血浆丙泊酚靶浓度为3μg/mL时的BIS值、辅助用药的种类和剂量、麻醉维持期是否知晓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期间两组最高心率、最低心率、最低血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点BIS值、意识消失后血浆3μg/mL时BIS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意识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知晓率均为0。试验组辅用阿托品或麻黄碱的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但使用总剂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痛、兴奋多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丙泊酚注射液在麻醉深度、意识消失时间、麻醉知晓率及不良反应等方面与进口丙泊酚注射液(竟安)相当,用于临床麻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丙泊酚和咪唑安定用于重症监护室患者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对ICU呼吸机治疗患者的镇静效果,为危重患者镇静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ICU呼吸机治疗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组21例,先静注丙泊酚1.5mg/kg镇静诱导,然后改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射丙泊酚,根据Ramsay氏分级标准调整用量;咪唑安定组19例,先静注咪唑安定0.05mg/kg镇静诱导,然后改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射咪唑安定,根据不同镇静分级调整用量。分别记录Ramsay氏分级Ⅲ~Ⅵ级时的用药量及用药前后、苏醒时的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停药后苏醒时间,停药后再入睡和恶心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随镇静程度的加深而用药量增加,但呼吸、循环无明显抑制。丙泊酚组较咪唑安定组苏醒时间快,且苏醒后再入睡及出现恶心患者明显减少。结论丙泊酚和咪唑安定都能达到ICU患者所需的镇静要求。丙泊酚苏醒快,且苏醒后再入睡和恶心的发生明显少于咪唑安定。  相似文献   

17.
丙泊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中的镇静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邓涛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5):842-843
目的了解丙泊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中的镇静效果。方法对35例COPD机械通气后采用丙泊酚镇静治疗,观察镇静效果达Ramsay Ⅲ-Ⅳ的时间、动态检测给药前、后和停药时呼吸、循环参数的变化,并与治疗前比较。结果丙泊酚起效时间(51.3±3.80)s,使用药物后绝大部分时间(85%)Ramsay分级维持在Ⅲ~Ⅳ级,镇静效果满意;停药后唤醒时间(5.8±4.9)min,患者无不良反应。用药后血压、心率逐渐稳定,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明显改善(P〈0.05)。结论丙泊酚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的镇静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刘济泳 《中国医药指南》2013,(1):39+43-39,43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患者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行腹部手术患者86例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麻醉诱导后吸入异氟醚,芬太尼静脉注射麻醉维持;观察组麻醉诱导后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麻醉维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者插管前、插管后5min、10min时的收缩压(SPB)、舒张压(DPB)、心率(HR)的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前后各时间点的SPB、DPB、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后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插管前后SPB、DPB、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后SPB、DPB、HR在各时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清醒快,是腹部手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杜筱玲  王震  赵莹  曹中保  杨文 《淮海医药》2010,28(6):493-495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结肠镜诊治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需要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麻醉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2组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和氧饱和度变化,比较结肠镜操作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麻醉组60例患者均4级镇静状态下完成操作,到达回盲部成功率为100%,到达回盲部时间为(8.6±4.6)min,对照组达回盲部时间为(16.1±3.3)min(P〈0.05);麻醉组37例患者无需变动体位即到达回盲部,而对照组有3例(P〈0.05)。麻醉组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氧饱和度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评分〉6分的25例。检查中与检查前后比较,血压升高、心率变快(P〈0.05),氧饱和度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下的结肠镜诊治,安全有效,操作便利,时间缩短,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在高龄患者机械通气初期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7月北京军区总医院干二科收治高龄机械通气27例,观察组14例于机械通气初期给予咪达唑仑,对照组13例未给任何药物。观察两组呼吸、心率、血压、动脉血气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呼吸、心率、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分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出现低血压,给予相应处理后血压恢复正常,未出现不良情绪,对照组均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结论高龄患者对气管插管耐受性差,给予咪达唑仑可最大限度降低氧耗,系统的护理可避免发生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