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研究新型改良气管导管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对63例困难(或异常)气道患者分为两组,Ⅰ组(n=63):在麻醉诱导下,首先采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经口气管导管(传统气管导管)插管;Ⅱ组(n=51):在Ⅰ组2次插管不成功者归为Ⅱ组,并换用新型改良气管导管插管,均在不用管芯情况下分析其插管成功率.结果 Ⅰ组1次插管成功率为12.7%,3次插管总成功率为19.0%;Ⅱ组1次插管成功率为66.67%,3次插管总成功率为92.16%,两组1次插管成功率和3次插管总成功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型改良气管导管比传统气管导管有3大优点:(1)具有良好的可塑性;(2)无需辅用气管管芯插管;(3)能极易发挥软导引管的引导作用.所以认为,新型改良气管导管比传统气管导管更加实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借助光导芯技术解决快速诱导经鼻气管内插管问题。方法采用美国Laerdal公司生产的Traeh—light气管插管工具,对40例无法经口气管插管困难的病人进行快速诱导经鼻气管内插管。结果所有病例均在10~30s完成气管内插管,36例1次插管到位,4例2~3次完成。结论借助光导芯技术进行快速诱导经鼻光导气管内插管,提高了气管内插管的成功率,可减少病人清醒下长时间插管的痛苦和插管时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实用新型气管导管“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困难(或异常)气道患者,I组(n=60):在麻醉诱导下,首先采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经口气管导管(传统气管导管)插管,在不用管芯情况下,分析其插管成功率;Ⅱ组:在I组2次插管不成功者归为Ⅱ纽,并换用实用新型气管导管插管,在不用管芯情况下分析其插管成功率;结果I组1次插管成功率为11.67%,3次插管总成功率为18.33%;Ⅱ组1次插管成功率为71.43%。3次插管总成功率为93.88%,两组1次插管成功率和3次插管总成功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实用新型气管导管比传统气管导管有3大优点,①具有良好的可塑性;②无需辅用气管管芯插管;③能极易发挥软导引管的引导作用。说明实用新型气管导管比传统气管导管更加实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一种较好的成年大鼠气管插管方法;方法对比明视经口气管内插管法与逆行导管引导插管法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明视经口气管内插管法的成功率为100%,逆行导管引导插管法的成功率为87%。插管后并发症明显低于逆行导管引导插管法。结论明视经口气管内插管法优于逆行导管引导插管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更好的处理困难气道而寻求一种安全且成功率高的气管插管方法.方法:40例预测困难气道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导引器引导组20例(组1),经环状软骨下1~2气管环处穿刺,向头端置入超滑导丝(黑泥鳅),引出鼻腔,沿导丝放入导引器,然后将气管导管顺着导引器从鼻腔插入气管.观察2种插管方法的成功率及拔管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导引器引导组20例病人均操作顺利,无1例失败(成功率100%),组2有2例插管失败改用气管切开(成功率90%).两组病人拔管后的并发症,组2显著高于组1.结论:这种用超滑导丝和用导丝外套管自制导引器进行逆行导引经鼻气管插管的方法,操作简单,安全且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比较盲探气管插管装置与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引导经口清醒气管插管的应用效果,验证盲探气管插管装置经口插管在行鼻部整形困难气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接受鼻部整形的困难气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组Ⅰ采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经口气管插管,组Ⅱ采用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引导经口气管插管.观察两组的气管插管成功率,插管所用时间,循环、呼吸功能变化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组Ⅰ插管成功率为100%(30/30);组Ⅱ插管成功率为93.3%(28/30),2例患者失败的原因是张口度过小仅能通过气管导管而无法置入保护牙垫.为防止纤维光导支气管镜的镜干在插管过程中被患者不自主咬合而损坏,改为使用盲探气管捕管装置经口插管成功.组Ⅰ的平均插管时间为(4.1±1.3)min,组Ⅱ的平均插管时间为(3.8±1.2)min,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Ⅰ插管前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分别为(72±8)次/min和(87±9)mmHg(1 mmHg=0.133 kPa),均显著低于插管后的(90±10)次/min和(104±12)mmHg(P值均<0.05).组Ⅱ插管前的HR和MAP分别为(75±10)次/min和(88±7)mmHg,均显著低于插管后的(91±11)次/min和(102±10)mmHg(P值均<0.05).两组问HR和MAP上升幅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盲探气管插管装置与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引导经口气管插管均具有插管成功率高、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的特点.盲探气管插管装置还可用于纤维光导支气管镜难以解决的困难气道插管,且成本较低,可用于接受鼻部整形的困难气道患者的经口气管插管,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自制气管插管鉴定球在全麻患者气管内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气管组200例和食管组100例,分别应用自制气管插管鉴定球和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检测法检测气管导管位置.结果 PETCO2法检测结果的正确率为100%,自制气管插管鉴定球法检测结果的正确率为99.33%,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05).结论 自制气管插管鉴定球可以准确地检测气管导管的位置,是一种有价值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探讨急诊直视法气管插管术的临床经验体会.方法 通过对2009年7月~2011年7月危重症患者实施急诊气管插管9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实施急诊直视法气管插管术的临床经验.结果 90例患者经急诊直视下气管插管抢救,插管成功87例,成功率96%.结论急诊直视法气管插管术对危急重症患者尽早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逆行性引导气管插管的三种方法在困难插管的优缺点及成功率。方法选择36例困难插管的头颈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2例。Ⅰ组(传统逆行引导法):引导钢丝直接穿过气管导管中引导插管;Ⅱ组(经典逆行引导法):引导钢丝先穿过二级导引管,气管再套进二级导引管上进行气管插管;Ⅲ组(改良逆行引导法):导引钢丝穿过改良气管的导引孔(在气管导管斜口尖端偏管壁外侧穿一直径0.8mm导引孔到管壁内侧近Murphy孔边开口)引导插管。观察引导管丝引导每种气管方法完成插管的时间、插管一次成功率、失败率。结果Ⅲ组在完成插管时间优于Ⅰ组与Ⅱ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优于Ⅰ组(P〈0.05);失败率Ⅰ组比Ⅲ组高(P〈0.05),Ⅱ组与Ⅲ组无区别。结论逆行性引导气管插管中以改良逆行引导法较好,传统逆行引导法失败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患者置胃管成功率。方法:对60例气管插管置胃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置入胃管法,研究组30例使用压舌板开口器引导置入胃管:结果:对照组一次成功率66.7%,研究组一次成功率96.7%,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压舌板开口器辅助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成功率高,两样本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气管插管术在238例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爱云 《中外医疗》2009,28(27):15-16
目的分析紧急气管插管术成功的方式方法。方法对我院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实施238例紧急气管插管术的回顾分析。结果238例中无需药物诱导直接气管插管54例,快速静推地西泮诱导后气管插管184例。经口气管插管195例,经鼻气管插管43例。总插管成功236例,成功率99.4%。一次插管成功220例,成功率94.5%。插管失败2例,失败率0.6%。并发症发生率6.2%。结论提高紧急气管插管成功的关键是:制定明确的急诊插管适应证,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工作,精练插管方法;选择合适的插管方式;评估气管插管困难程度,掌握气管插管的技巧,熟悉气管插管失败后的挽救措施;预防气管插管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常用实验动物全麻后的气管插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常用实验(用)动物气管插管的经验。方法 选择正确的气管插管用具,实施合理的插管步骤,预防导管并发症,对实验(用)动物实施气管插管。结果与讨论气管插管成功率100%。  相似文献   

13.
自制下颌提升固定器辅助纤支镜经口气管插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在纤支镜经口气管插管中,比较自行设计的一种下颌提升固定器(Jaw elevation fixation device,JEF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100名ASA I~II级,年龄18~65岁的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C组和J组行纤支镜经口气管插管:C组辅用人工托下颌法,J组用下颌提升固定器法。采用静脉麻醉诱导,待患者意识丧失肌肉松弛后行纤支镜操作。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声门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及成功率、调整托下颌手法/JEFD次数和出现颈前区红点的例数以及插管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成功,未见明显并发症。声门暴露及插管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托下颌手法/JEFD的例数C组明显多于J组(P〈0.05),而出现颈前区红点例数则明显少于J组(P〈0.05)。结论下颌提升固定器可有效并安全地取代麻醉医生在纤支镜操作中的人工托下颌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行快速诱导经口旋转盲探气管内插管法在困难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1年3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气管插管全麻、麻醉前预测为困难气管插管患者60例,根据Cormack-Lehane分级分为两组,Cormack-Lehane分级Ⅲ级和Ⅳ级为困难气管作为盲探组(25例),采用旋转盲探插管法;Cormack-Lehane分级Ⅰ级和Ⅱ级作为明视组(35例),采用Macintosh喉镜常规插管法。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即刻及气管插管后5 min各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插管后咽喉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与明视组比较,盲探组在气管插管总时间、1次成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管成功率均为100.0%;与麻醉诱导前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后和插管后5 min的SBP、DBP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气管插管即刻SBP、DBP无显著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R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诱导后比较,气管插管即刻的SBP、DBP和HR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O2在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的咽喉并发症。结论快速诱导经口盲探气管内插管法用于困难气管插管,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时间对心肺脑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11例心肺脑复苏患者分为即时插管组和延时插管组,比较其插管时间、心肺脑复苏成功率、存活率;延时插管组分为急诊科医师组和麻醉科医师组,比较其插管时间、心肺脑复苏成功率、存活率。结果:即时插管有156例,插管时间为75.5±24.1s,心肺复苏成功85例,成功率为54.5%,存活51例,存活率为32.7%;延时插管组55例,插管时间为427.6±53.8s,心肺脑复苏成功18例,成功率为32.7%,存活4例,存活率为7.27%。即时插管组与延时插管组在插管时间、复苏成功率、存活率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延时插管组中,急诊科医师组气管插管20例,插管时间为583.5±76.3s,心肺脑复苏成功3例,复苏成功率为15%,存活1例,存活率为5%;麻醉科医师组气管插管35例,插管时间为337.9±45.8s,心肺脑复苏成功15例,复苏成功率为42.9%,存活3例,存活率为8.6%。急诊科医师组与麻醉科医师组在插管时间、成功率、存活率存在差异。其插管时间、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插管时间越短,心肺脑复苏成功率越高,存活率越高,麻醉科医师组插管时间短于急诊科医师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病人胃管置入方法。方法:将60例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为:头部前倾组(A组)和镇静状态下牵拉气管组(B组)各30例;观察并比较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前后HR、SpO2及置管过程中呛咳发生率。结果:①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B组显著高于A组(P〈0.01)。②置管后HP、SpO2与各自置管前相比,A组置管过程中呛咳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1)。结论:对气管插管病人在镇静状态下牵拉气管的同时置入胃管准确性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科困难气管插管患者中使用简易自制抬高肩部装置(以下简称自制肩垫)辅助开放气道的可行性。方法:对比观察我院急诊科30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15例应用自制简易肩垫辅助开放气道,15例采用肩部垫枕头的方法辅助开放气道,观察两组患者开放气道需要的时间及插管成功率,分析自制肩垫的应用可行性。结果:应用自制简易肩垫辅助插管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简易肩垫在困难气管插管中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有效地暴露声门,节省人力,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一种给啮齿目动物进行气管插管的简单方法,并可使用这种方法建立各种需要进行气管插管的动物模型。方法 选用昆明雄性小鼠60只,咪达唑仑和氯胺酮麻醉后,用光纤穿过22GA动脉穿刺针套管,经口腔引导置入气管,并连接呼吸机,确认置入气管。结果 光纤介导60只小鼠均成功置入气管导管,未出现咽喉部粘膜损伤出血,无声门水肿,7d后解剖未出现气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光纤介导可视下小鼠气管插管成功率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高元安  张庆华  王乐  张瑞 《当代医学》2011,17(5):104-105
目的 观察自制导管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自制导管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1527例,随访863例,统计插管成功率、输卵管疏通率、妊娠率.结果 1527例输卵管不通患者,双侧不通953例,单侧不通574例,共计不通输卵管2480条,插管成功2346条,成功率94.6%.间质部、峡部梗阻1927条,疏通1789条,疏通率93%.壶腹部、全部不通553条,疏通19条,疏通率3.4%.随访863例输卵管疏通患者,宫内妊娠413例,妊娠率47.8%,宫外妊娠6例,占0.7%.结论 自制导管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插管成功率高,对输卵管间质部、峡部梗阻疏通率显著,有较高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用双腔支气管插管救治大咯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4月30日~2012年4月30日我院急诊科、呼吸科、胸外科和中心ICU收治的大咯血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研究组23例。对照组接受普通气管插管救治;研究组接受双腔支气管插管救治。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及插管治疗后的咯血总量。结果对照组抢救成功率36.36%明显低于研究组6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接受气管插管后咯血总量为(495±12.5)mL,研究组接受双腔支气管插管后咯血总量为(410±16.0)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腔支气管插管救治大咯血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