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血管通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评估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方法选择尿毒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8例,经动静脉内瘘(AVF)透析的患者64例,经深静脉长期导管透析的患者64例。随访12~36个月,比较自体动静脉内瘘和深静脉长期导管为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的 Kt/V 值、最大血流量、使用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内瘘组的最大血流量、Kt/V 值均高于导管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内瘘组通路使用时间长于导管组(P <0.05);内瘘组感染率、血流不畅和血栓均低于导管组(P<0.05)。结论经 AVF 透析的患者通路使用时间长,感染、血流不畅和栓塞的发生率均低,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在 AVF 无法建立时,深静脉长期导管也是理想的血管通路,两种透析通路均能达到较好的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血管通路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以及患者炎症状态营养不良状况,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理想的血管通路。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采用长期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55例,随访9~12月,对比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与颈内静脉带袖套隧道导管(CTC)透析患者的Kt/V值、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B)以及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55例患者中采用AVF40例,采用CTC患者15例,AVF组与CTC组患者Kt/V值均>1.2,两组相比较AVF组优于CTC组(P<0.01);AVF组患者CRP较CTC组低(P<0.01),ALB、HGB均高于CTC组(P<0.05)。结论:采用AVF与CTC两种血管通路的透析患者均能达到充分透析的效果,但AVF组患者在并发症、炎症状态方面优于CTC组,仍做为首选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血管通路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透析充分性。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重庆市奉节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应用颈内静脉带隧道和涤纶套导管(TCC)通路,观察组应用自动体静脉内瘘(AVF)通路。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透析效果。结果:两组尿素、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以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Kt/V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VF和TCC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具有较理想的透析充分性,然而AVF血管通路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更低,是首选的长期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用血管通路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航天中心医院肾内科自2005年7月至2012年7月新建立的带涤纶环的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导管组)老年透析患者43例,新建立动静脉内瘘(内瘘组或AVF组)老年透析患者30例,血管通路均使用12个月以上,分别于血管通路建立前以及使用12个月后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指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内瘘口直径(AVFD),根据公式计算出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同时观察2组透析患者平均血流量、透析前、后实验室指标、尿素清除率(Kt/V)、尿素下降率(URR),观察期间2组感染、血栓发生情况。结果:内瘘组透析后12月LVDd、IVST、LVPWT、及LVMI均较透析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左室收缩功能、左室舒张功能较术前有减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导管组上述指标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均P>0.05)。导管组平均血流量低于内瘘组,C反应蛋白、感染率、血栓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内瘘组(均P<0.05),而Kt/V、URR及其他实验室检测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长期AVF可明显影响老年血透患者心血管系统的血液动力学,表现为左室心腔扩大、室壁增厚,而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未见明显下降,说明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心功能对前臂动-静脉内瘘术有一定的承受和代偿能力。而导管组患者虽然有更高的感染率和血栓发生率,但其对心脏的影响明显小于AVF。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自体动脉-静脉内瘘(AV内瘘)、半永久插管和聚四氟乙烯(PTFE)人工移植血管透析血流量、尿素清除指数(Kt/V)、血栓、感染的差异.方法 将入选的58例血液透析患者分成3组:AV内瘘组(30例)、半永久插管组(18例)、PTFE人工血管组(10例),比较3组患者的透析血流量、Kt/V以及感染、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的透析血流量、Kt/V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永久插管组的血栓形成、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V内瘘组和PTFE人工血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V内瘘组和PTFE人工血管组的血栓形成、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V内瘘为血液透析的首选血管通路;PTFE人工血管较半永久插管有更低的感染和血栓形成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张志静 《吉林医学》2012,(35):7829-7830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随机抽取糖尿病肾病且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80例,非糖尿病肾病且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67例,观察两组血流量不足发生率,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内瘘的血流量不足,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P<0.5)。结论:糖尿病肾病动静脉内瘘易并发血流量不足等并发症,从而导致内瘘使用寿命的缩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3年10月开展血液透析以来,在院维持性血液透析(MHD)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首次血液透析及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不同类型血管通路的分布,针对科内现有的自体动静脉内瘘和深静脉置管的两组患者的使用功能及并发症给予个体化的护理措施。结果新入首次透析患者65例(58%),首次使用各种血管通路的例数及比例为:5例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占7.7%,10例带涤纶套的深静脉透析导管(TCC)占15.4%,50例临时透析导管(NCC)占76.9%。112例MHD患者血管通路的比例分别为AVF(85例)75.9%,TCC(17例)15.2%,NCC(10例)8.9%。本组患者AVF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4%,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55.5%。中途因并发症改变通路的患者为12例,占总数的10.7%。AVF患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三大原发病的比例与TCC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深静脉临时置管目前仍是本院首透患者的主要血管通路;MHD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深静脉置管患者的并发症,但适应证有一定差,如何根据患者血管条件灵活选择血管通路减少并发症,是临床工作者不断努力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765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资料、透析方案、血管通路使用概况,分析首次血液透析及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不同类型血管通路的分布情况,并按性别、年龄、透龄对各种血管通路的选择进行分层分析,随访动静脉内瘘及导管使用功能和并发症。结果新入首次透析患者187例(24.44%),首次使用各种血管通路的比例为自体动静脉内瘘(AVF)56.15%,带卡夫的深静脉透析导管(TCC)28.88%,临时透析导管14.97%。578例MHD患者血管通路的比例分别为AVF 88.41%,TCC 10.55%,移植物内瘘(AVG)1.04%。AVF患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三大原发病的比例与TCC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留治的422例MHD患者年龄<30岁、30~60岁、61~80岁和>80岁的患者中AVF的使用率分别为91.67%、89.95%、78.57%、65.00%,TCC的使用率分别为8.33%、9.13%、20.13%、35.00%。本组患者全年AVF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40%,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54.10%。结论 AVF是透析患者的主要血管通路类型,TCC是第二位的通路类型,AVG使用比例最低。如何积极有效的预防并发症,建立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依然是临床工作者的研究目标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半永久颈内静脉留置导管透析时血流量、通路再循环及对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行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半永久颈内静脉置管组(置管组)和动静脉内瘘组(内瘘组),每组30例。透析时设定同样的血泵速度(250 ml/min)、使用相同型号规格的透析器、透析时间相同,观察6、12个月时有效血流量(Qb)、尿素清除指数(Kt/V)、通路再循环率(Ret%),并计算尿素下降率(URR)。同时记录导管相关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果 2组患者有效血流量均可达到220~235ml/min,使用6、12个月时的Qb、Ret%、Kt/V、URR 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t/V均达到或超过1.2,URR高于65%,达到小分子清除充分性的要求。结论半永久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可作为血管通路,能较长时间使用且能提供足够的有效血流量,从而满足单次透析达到透析充分性的血流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不同血管通路运用于血液透析中的透析充分性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择昆明市五华区人民医院和昆明市延安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纳入的156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照血管通路的不同分成三组各52例,A组采取自体动静脉内瘘,B组采取聚四氟乙烯移植血管瘘,C组采取带袖套隧道导管,记录三组透析后的血浆清蛋白、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尿素、Kt/V (尿素清除指数)及尿素降低率水平,并随访3个月,观察并发症发生率(感染及血栓栓塞),对比两组透析结果。结果三组透析后的血浆清蛋白、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尿素、Kt/V及尿素降低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的感染发生率低于B、C组,但C组血栓栓塞发生率低于B、C组(P<0.05)。结论自体动静脉内瘘可成为血液透析中首选的血管通路方式,若患者无法创建时可考虑带袖套隧道导管,来保证患者透析的充分性,减少并发症产生,提升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血管通路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透析充分性和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30例,按照不同血管通路分为动静脉内瘘组与深静脉导管组,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左心室肥厚情况、血管通路血流量、尿素下降率、尿素清除率(Kt/V)、血红蛋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清蛋白、血磷、血钙、肌酐水平。结果:动静脉内瘘组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左心室肥厚发生率高于深静脉导管组(P<0.05);动静脉内瘘组血管通路血流量、尿素下降率、Kt/V高于深静脉导管组(P<0.05);两组血红蛋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清蛋白、血磷、血钙、肌酐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动静脉内瘘会对患者的心功能产生影响,而深静脉导管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比较小,而两组实验室指标无明显差别,选择深静脉导管血管通路对老年患者来说是比较合适的,应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58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并予针对性的护理。结果透析过程中,30例发生低血压,21例发生低血糖反应,动静脉内瘘40例,8例发生血栓形成闭塞。18例深静脉导管留置患者中5例发生感染,6例发生导管血栓形成。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比同龄的非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更容易发生血管通路问题、低血糖反应、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等并发症,加强对该类患者的干预和护理,是提高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老年血透患者两种血透通路透析效果的比较,探讨老年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通路的选择。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在二军大长征医院南京分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52例患者分成颈内静脉带袖套隧道导管组,人数25例和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组人数27例,比较两种血管通路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Kt/V值,URR%及通畅率。结果两组透析治疗后的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Kt/V值,URR%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导管组通畅率72%,内瘘组通畅率为81%。结论两组透析通路均达到较好的透析效果,临床实践中应根据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及血管条件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人造血管内瘘(AVG)和中心静脉导管(CVC)3种血管通路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老年MHD患者血管通路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行MHD的老年患者127例,根据采用的血管通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AVF组62例、AVG组25例和CVC组40例。比较3组患者持续透析1年后的透析效能(尿素氮下降率、尿素氮清除率、血管通路血流量)、心脏结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心功能(左心室肥厚、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并发症(感染、血流不畅、血栓栓塞、肌肉痉挛、心衰)以及贫血相关指标差异。结果 AVF组的尿素氮下降率、清除率、血管通路血流量、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以及LVDd、LVPWT和IVSTd值均明显高于CVC组(t=2.512、2.366、2.582、2.644、2.723、3.113、2.603、2.833、3.559、2.932,P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血管通路对于血透患者的充分性和并发症,探讨持续血液透析患者理想的血管通路。方法选择我院肾内科2011年1月-2012年4月开始进行规律血液透析的患者,随访12-28月,评估动静脉内瘘(AVF)和带袖套隧道导管(CTC)的Kt/V值,比较二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67例患者中,采用AVF的41例,CTC的26例:AVF组的年龄和感染发生率比CTC组低(P〈0.05);二者的Kt/V值均〉1.2,但AVF组高于CTC组(P〈0.05)。结论 AVF组患者年龄轻、感染发生率低,应是长期血管通路的首选,CTC在AVF无法建立时可作为较好的长期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带涤纶套透析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以带涤纶套透析导管为血管通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内瘘为血管通路的透析患者为对照,对比分析带涤纶套透析导管的相关并发症以及以尿素清除率(Kt/V)为代表的透析充分性的客观评价指标。结果:留置长期带涤纶套导管术102例次,成功101次,成功率99%;留置导管时间分别为:>60月2例,48-60月10例,36-48月19例,24-36月28例,6-24月23例,<6个月20例。共21例次退出,退出时间为2-40月。导管功能良好;血流量均在200-250ml/min,导管透析充分性良好,导管组尿素下降率(URR)=70.42±6.59,Kt/V=1.42±3.48;内瘘组URR=68.66±5.52,Kt/V=1.34±0.1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感染、血栓形成。结论:带涤纶套的血液透析导管可保留数月至数年,可以达到充分透析;良好的置管技术及严格的管理,可提高导管的有效使用寿命,预防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血管通路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的充分性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血液透析治疗患者87例,其中49例患者使用AVF,22例患者使用PTFE,16例患者使用CTC作为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分别以每一位患者的Kt/V值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作为临床评价指标对三种不通血管通路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AVF组患者的年龄及感染并发症情况较PTFE、CTC组低,P<0.05;AVF组患者的栓塞发生率较PTFE组低,P<0.05,三种方法的Kt/V值均>1.2,以AVF法透析效果最优,P<0.05。结论:AVF为年轻患者的首选长期血管通路,其具有并发症、感染发生率低等优点;当AVF血管通路无法建立时,可采用PTFE或CTC血管通路,三种方法均可以取得理想的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一帆  郑约楠  邵国建 《浙江医学》2014,(14):1265-1266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K/DOQI血管通路的临床实践指南建议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首选动静脉内瘘,其次可选用带涤纶套长期透析导管透析.部分患者由于高龄、糖尿病、心功能差等因素使血管条件受限或无法建立长期动静脉内瘘,导致长期透析导管使用率较高.但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高,一直是临床工作中的常见问题.笔者分析了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感染情况,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双静脉穿刺作为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替代选择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4例.血管通路建立的优先级依次为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CC)、双静脉穿刺(VVP),根据通路建立情况将患者分为VVP组、TCC组及AVF组,每组均28例.对3组患者的透析充分性、通路再循环阳性率及通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6个月的随访比较.结果 通过6个月的随访比较,发现透析0、3、6个月时3组患者单室尿素清除指数(spKt/V)、平衡后尿素清除指数(eKt/V)、尿素下降率(UR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VVP组患者通路再循环阳性率低于TCC组和AVF组(0 vs 14.28%、21.43%,P<0.05),通路通畅性不良发生率低于TCC组(0 vs 21.43%,P<0.05);3组患者通路相关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VVP操作简单,并发症及通路再循环阳性率低,透析充分性与常规通路无明显差异;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考虑作为AVF无法建立且无法或不愿置入TCC患者的血管通路替代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和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CC)通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对患者营养状况、炎症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VF组和TCC组,各46例,分别经AVF、TCC通路进行MHD治疗。比较二组MHD治疗12个月后透析质量[透析血流量、尿素清除率(Kt/V)、再循环率]、营养状况[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心功能(左室肥厚、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及MHD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VF组的透析血流量、Kt/V、再循环率均明显高于TCC组(P<0.05)。AVF组外周血中Hb、Alb、TP水平均明显高于TCC组(P<0.05)。AVF组血清CRP、IL-6水平均明显低于TCC组(P<0.05)。AVF组左室肥厚占比明显高于TCC组(P<0.05);AVF组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占比虽高于TCC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