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孕产妇死亡变化与可避免孕产妇死亡、不可避免孕产妇死亡之间的关系,从而寻找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2003-2015年13年间河南省25个孕产妇死亡监测点上报的862例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2003-2015年河南省孕产妇死亡率、可避免孕产妇死亡数呈下降趋势,不可避免孕产妇死亡数基本持平。结论河南省2003-2015年孕产妇死亡率随可避免孕产妇死亡数下降而下降,不可避免孕产妇死亡数变化不大。但是随着孕产妇死亡率和可避免孕产妇死亡的大幅度下降,不可避免死亡在孕产妇死亡中所占比例逐步上升,降低不可避免死亡成为目前河南省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目标。  相似文献   

2.
雷平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7):907-908
目的:研究分析海东地区孕产妇死亡和死因变化规律,提出干预措施。方法:总结分析2001~2005年海东地区孕产妇死亡调查表及妇幼保健工作年度报表。结果:海东地区2001~2005年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依次为:136.83/10万、110.45/10万、92.56/10万、83.96/10万、57.83/10万。结论:通过分析孕产妇死亡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实施相对应的服务,提高了全区妇幼保健工作质量,有效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医疗卫生与妇幼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解本市孕产妇死亡状况,分析死因构成特点及导致死亡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本市医疗保健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现将本市2004年-2008年20例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2003——2008年通化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妇幼保健工作及母婴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解吉林省通化地区孕产妇死亡率、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以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现将通化市2003-2008年孕产妇死亡监测情况作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甘南藏族自治州2001~2004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英  石华明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8):1036-1037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指标,研究并分析孕产妇死亡率和死因变化规律,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当前妇幼保健的重要任务。我州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交通等诸多因素影响孕产妇的产前检查及住院分娩,导致孕产妇死亡率居高不下。为了明确我州孕产妇死亡原因及死亡顺位,找出影响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我们对2001~2004年的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以便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的有效措施,从根本上保障孕产妇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为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资料与方…  相似文献   

6.
孕产妇死亡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傅式琪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9):2524-2525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解聊城市近10年孕产妇死亡率和死因变化趋势,掌握主要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干预措施,以期达到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妇女保健水平的目的,笔者对1995~2004年孕产妇死亡资料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长沙市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情况,探讨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主要原因和变化特征,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长沙市10年间孕产妇死亡报告卡、死亡调查报告以及评审结果,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 结果 2001-2010年长沙市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为20.46/10万,呈下降趋势(P<0.01),农村下降趋势较城市明显.城市、农村孕产妇平均死亡率分别为9.52/10万与24.79/10万,城市显著低于农村(P<0.01).孕产妇死亡率随着住院分娩率的升高而下降.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羊水栓塞,第一位死因由产科出血变成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 结论 加强孕产期保健管理,健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高危妊娠管理,提高乡镇卫生院及县级孕产妇急救中心急救能力,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32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高健  陈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7):802-803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反映母婴安全的重要指标。研究并分析孕产妇死亡率和死因变化规律,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当前妇幼保健的重要任务。现对我区1992~2003年孕产妇死亡监测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高危孕产妇管理及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高危孕产妇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及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2009-2017年高危孕产妇管理情况及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9-2017年朝阳区高危妊娠发生数及高危孕妇的管理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2017年高危妊娠发生率较2009年增加38. 16%。2017年朝阳区户籍围生儿死亡率为2. 84‰,2017年围生儿死亡率较2009年下降38. 00%,户籍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通过严格筛查、规范管理,有效、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区妇幼保健机构—各助产机构全程动态三级管理模式的功能,提高助产机构对危重孕产妇的快速反应及救治能力,从而降低了孕产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射阳县孕产妇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射阳县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调查表、妇幼保健工作年度报表以及评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1-2010年全县孕产妇死亡率为13.52/10万,其中,2009年、2010年实现了孕产妇零死亡;主要死因为产科出血,占45.54%.结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武汉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方法:对2007~2011年武汉市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11年武汉市孕产妇死亡率由56.9/10万降为28.4/10万,其中农村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由77.6/10万降为49.7/10万,城市孕产妇死亡率由31.6/10万降为0/10万。孕产妇死因前三位依次是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羊水栓塞。结论:加强育龄孕妇产前筛查和围产期保健教育,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加强产科和妇幼保健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住院分娩率等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杨艳  刘秀姣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2):3412-3413
目的:为了解孕产妇死亡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可行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河池市2009~2011年孕产妇死亡资料评审结果。结果:3年间孕产妇死亡率为32.56/10万,羊水栓塞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占27.78%,可避免死亡和不可避免死亡各占50.00%。在影响因素中,个人、家庭及居民团体的知识技能和个人家庭的态度问题是主要影响因素,占55.56%。结论:建立健全稳定的妇幼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建设、加大卫生宣教、提高产科人员专业技能和急救处理能力是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敏感指标,也是评价该地区妇幼保健服务与管理水平及人群生育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现将我县2004~2008年间35例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分析总结,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及管理办法,从而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临沂市2005~2009年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对临沂市2005~2009年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 进行分析,了解临沂市孕产妇死亡的原因、构成及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便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对77例孕产妇死亡病例逐例进行调查和专家评审.结果 孕产妇死亡前5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合并症、子宫破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在77例孕产妇死亡中,属可避免死亡39例,占50.65%;属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15例,占19.48%;属不可避免死亡23例,占29.87%.结论 加大政府对妇幼保健工作的投入力度,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加强产科知识技能培训、建立孕产妇抢救小组和开通高危孕产妇转诊绿色通道是降低临沂市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青海省孕产妇死亡率及死因,有效干预孕产期保健,保障母婴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青海省2000—2011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孕产期干预与孕产妇死亡的关系。结果青海省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142.2/10万下降到2011年的46.14/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因前4位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内科合并症、产褥感染。结论2000~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健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及产科能力建设,畅通产科绿色通道,提高住院分娩率,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李宏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4801-4802
目的:分析本溪市2005~2011年孕产妇死亡原因,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产科质量,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1年本溪市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年中本溪市孕产妇死亡率为23.16/10万,死因前5位分别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肝脏疾病。结论:本溪市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是提高产科医疗质量,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加强各级妇幼保健人员知识技能的培训。  相似文献   

17.
孕产妇死亡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反映妇产科质量和妇幼保健水平的敏感指标。为探讨本市1996至2005年期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分析1996~2000年和2001~2005年期间变化趋势,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有价值的依据,现将本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凤凰县1991~2002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寻求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利用妇幼卫生监测网络,收集统计孕产妇死亡资料.结果1991~2002年孕产妇死亡率为233.21/10万,12年间孕产妇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前5位死因分别为产科出血、产褥感染、妊娠合并心脏病、妊高征、羊水栓塞.结论孕产妇死亡高发原因与当地特定的历史环境因素有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是政府领导重视,全社会参与,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文化素质,取消家庭接生,提倡住院分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产妇死亡原因,提出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株洲市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株洲市2005~2009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来株洲市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21.30/10万,死亡原因前3位是产后出血、内科合并症、羊水栓塞。结论:健全基层妇幼保健网络,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各级医疗保健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监管力度,可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雷波县2003-2008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探讨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及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对15例死亡病例进行现场调查,用十二格表评审方法进行县级评审.结果 2003-2008年雷波县孕产妇死亡率较高且呈波动趋势.15例死亡孕产妇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8例(53%);妊娠合并心脏病2例(13%);羊水栓塞1例 (7%);死胎伴宫内感染1例(7%);其它疾病1例(7%)(死者家属不能详细叙述产妇死亡时具体情况,致无法评审);县级评审结果为可避免死亡12人,占80%;不可避免死亡3例,占20%.结论 加大妇幼保健事业的投入,加强业务人员知识技能培训和高危妊娠筛查管理,提高住院分娩以及继续开展孕产妇死亡评审工作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