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生  王茂泓 《新中医》2009,(11):17-19
张小萍是江西省名中医,江西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西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十五”学科带头人。张教授从医40余载,善理杂病沉疴,临床尤精于脾胃病,在学术思想崇尚脾胃学说,注重以胃气为本,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治疗脾胃病证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笔者随师以来,感悟尤多,兹将张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胡素敏  张小萍 《新中医》2011,(7):173-175
张小萍是江西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张教授从事中医临床研究40余年,尤擅长于中医消化系统疾病诊疗,对胃癌前病变、消化性溃疡、肠病、急慢性肝胆胰等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长期的临证实践中,  相似文献   

3.
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胃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中医辨证施治可以有效的控制克罗恩病的病情进展、改善症状.张小萍教授为全国名中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介绍张小萍教授治疗克罗恩病一例整理报告,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小萍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又名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腹痛、腹泻、粘液便、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以结肠粘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结肠疾病。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名,在中医典籍中无从可考,但从其临床表现来看,当属“泄泻”、“肠风”、“久痢”、“肠癖”等范畴。本病以青壮年者居多。近年来,由于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病因尚不甚清楚,也没有特效药治疗,并容易复发,所以备受医学界关注。导师张小萍系江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中医师、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西省名中医、江西省教学名师。  相似文献   

5.
高生  王茂泓 《江西中医药》2010,41(12):14-15
<正>张小萍教授是江西中医学院主任中医师、江西省名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及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40余载,临床尤精于脾胃病,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消化不良又称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指以上腹疼痛、胀满不适、餐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呕吐、烧心、反胃等症状为主的疾病。症状持续4周以上,经内镜、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排除各种器质性疾病可诊断。中医古籍中无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本病属于中医学“痞满”、“胃胀”、“胃痛”等范畴。  相似文献   

7.
张小萍认为功能性便秘以脾虚推动无力为根本病机,或气郁、痰热为患,治疗当以补气健脾为首,或疏肝行气,或化痰泻热,并辅以调节胃肠气机和顾护胃肠津液之法。附医案3则予以佐证。  相似文献   

8.
孔洁  林波 《新中医》2011,(5):171-172
陈瑞春(1936—2008),江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江西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主任,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一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全国中医内科学会顾问,全国中医内科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9.
王茂泓  高生 《新中医》2010,(10):134-136
<正>江西中医学院张小萍教授系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张教授在40余年的临床中逐步形成了脾胃气化的学术观点,对脾胃病及其他脏腑疾病的治疗均重视脾胃,认为脾升胃降是其他脏腑疾病治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介绍张小萍教授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经验,在治疗上主张从6个方面论治:病证结合,中西合参;多方组合,配伍精当;善用对药,遣药得当;调畅气机,勿忘肝肺;久病入络,气血两调;补脾益胃,必先开胃。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吴本升  陈玉根 《新中医》2012,(7):213-214
朱秉宜系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教授、主任医师,江苏省名中医,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朱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育及研究工作60余年,有很深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治疗顽固性便秘尤为专精。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良多,现将朱教授治疗顽固性便秘的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1首要明确病因,中西汇通  相似文献   

12.
李春霄  赖江  高存志  黄莺 《新中医》2011,(8):173-174
白癜风是临床上常见的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常常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痛苦和烦恼,患者常有焦虑和悲观情绪,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可能与遗传、免疫、内分泌、精神神经、微量元素、自由基清除等诸多因素有关。白癜风临床表现单纯,诊断比较简单,但也应该同许多类似的色素减退疾病相鉴别。钟以泽教授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相似文献   

13.
杨小丽  向洪志 《新中医》2013,(2):190-191
向洪志,副主任中医师,泸州市首届十大名中医,从医近40年,在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尤其是脾胃病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跟随向洪志老中医学习,现将其治疗脾胃病经验介绍如下。1辨体质《内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不难看出病邪侵入人体发病与否同体质的强弱有关。中医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赵娴  张卫华 《新中医》2011,(5):166-167
郭诚杰(1920-),陕西省富平县人,陕西中医学院教授、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郭老从事针灸学教学、科研、临床工作多年,治学严谨,精勤不倦,博览群书,中西汇通,学验颇丰,尤其对乳腺增生病的诊治研究顿有建树。他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辨证分型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并在治疗该病取得良好疗效的基础上,深入进行对乳腺增生病病因及针刺治疗机理的实验研究,其“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荣获1987年国家中医管理局重大科技成果乙等奖。现将郭老针药并用辨治乳腺增生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单兆伟教授,博士生导师,业医40余载,早期受业于孟河学派名医马培之、贺继衡再传弟子张泽生教授,尽得薪传,全面继承了孟河医学精髓。20世纪90年代初,年过五旬的单教授又拜全国著名中医脾胃病专家徐景藩教授为师,苦学三载,兼收并蓄,学验更丰,辨证精详。专长中医内科,擅治消化道疾  相似文献   

16.
吴银根教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病位主要涉及肺、脾、肾、心诸脏,临证可见肺脾肾气虚、肺肾阴虚、气阴两虚、心脾肾阳虚等证型,且痰瘀水饮贯穿疾病始终,辨治当以虚实为纲,补虚培元,标本兼顾,并举验案1则以证临床。  相似文献   

17.
张小萍在治疗妇女经期便秘方面有着独特见解,她认为,本病当从肝论治,其基本病机为肝郁气滞、腑气不通,当以疏肝解郁、顺气导滞为治则。  相似文献   

18.
王用峰 《河北中医》2012,(10):1448-1449
荨麻疹是一种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的瘙痒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中医学称之为"瘾疹"、"赤白游风"等,反复发作超过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在临床颇为常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虽有较多治疗方法,但均难以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吴凤全教授是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内科临床30余年,在长期的教学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治疗脾胃肝胆消化系统疾病,疗效卓著。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吴教授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总结如下。1脾胃病的治疗大法吴教授认为脾胃病表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