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低阈值经瞳孔温热疗法(TTT)对急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是否具有保护作用。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BN大鼠。方法采用810nm二极管激光机对10只大鼠视网膜进行热刺激,照射光斑1.2mm,能量50mW,照射时间20s,干预后3d光镜下观察视网膜形态结构的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SP70、HSP27在视网膜组织表达。采用上述激光参数,照射视网膜后3d,制作急性高眼压模型(TTT+I/R组,n=10),采用TUNEL法检测RGC层细胞凋亡数量,及计数高倍镜下RGC层细胞数,与未干预的急性高眼压模型组(I/R组,n=10)、单纯TTT干预组(TTT组)及正常对照组(n=6)进行比较。主要指标免疫组化染色RGC细胞数及RGC层细胞凋亡数。结果采用低阈值TTT可诱导BN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HSP70及HSP27表达,且光镜下未出现明显视网膜脉络膜形态的改变。TTT+I/R组RGC层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少于I/R组(P=0.048),且前者RGC层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后者(辟0.016);TTT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GC层细胞凋亡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882),但RGC层细胞数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低阈值TTT可诱导BN大鼠视网膜HSP70、HSP27表达,并在急性高眼压损伤下对大鼠RGC凋亡具有抑制作用。(眼科,2007,16:48—51)  相似文献   

2.
背景研究证实绿茶提取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全身应用可到达视神经及视网膜组织,对视网膜缺血一再灌注和视神经钳夹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具有保护作用,但EGCG对视神经损伤后RGCs上位神经元的影响目前尚未见报道。目的探讨EGCG对大鼠视神经钳夹伤后外侧膝状体(LGN)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EGCG组、视神经钳夹+生理盐水组、视神经钳夹+EGCG组,每组12只。用40g微型视神经夹于大鼠右眼球后约2mm处夹持视神经60S建立视神经钳夹伤模型,假手术+EGCG组、视神经钳夹+EGCG组大鼠于造模前2d始每日腹腔内注射EGCG(25mg/kg)共5d,后改为口服(2mg/kg),视神经钳夹+生理盐水组大鼠以同样的方法注射生理盐水。于造模4周后处死大鼠并取脑组织,用Nissl染色法计数外侧膝状体背侧核(dLGN)神经元数目,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blot法观察神经丝蛋白(NF-L)在LGN的表达,比较各组大鼠dLGN中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数量。结果视神经钳夹伤后4周,假手术+EGCG组左侧、右侧dLGN神经元数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6、P=0.561);视神经钳夹+生理盐水组、视神经钳夹+EGCG组钳夹同侧dLGN神经元数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4、P=0.646),对侧dLGN神经元数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0、P=0.015),而视神经钳夹+EGCG组钳夹对侧dLGN神经元数量高于视神经钳夹+生理盐水组(P=0.007);NF-L检测可见视神经钳夹+EGCG组钳夹对侧LGN的NF-L表达量高于视神经钳夹+生理盐水组(P=0.002);dLGN的nNOS阳性细胞计数在正常对照组、假手术+EGCG组、视神经钳夹+EGCG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视神经钳夹+生理盐水组钳夹对侧dLGN的nNOS阳性细胞高于视神经钳夹+EGCG组(P=0.000)。结论EGCG对大鼠视神经钳夹伤后LGN的神经元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EGCG抑制了nNOS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50(Ginkgo biloba extract 50)对大鼠视神经钳夹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65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生理盐水(NS)组、模型+GBE 50组,每只鼠的右眼用于实验。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假手术组仅分离暴露视神经;其余3个组分离暴露视神经并进行钳夹:模型+NS组和模型+GBE 50组分别于实验前1周每日腹腔注射相应体积NS和0.35%GBE 50(100mg/kg),术后继续给药4周;术后4d,各组随机处死3只大鼠作凋亡RGCs的TUNEL荧光标记;术后4周后处死所有大鼠作光镜检查并计数视网膜垂直经线RGCs。结果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未见TUNEL阳性RGCs;其余3组均见TUNEL阳性RGCs,但模型+GBE 50组较前两组少。术后4周RGCs数目:模型组(131±10个)、模型+NS组(137±13个)、模型+GBE 50组(198±15个)均少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模型组与模型+N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模型+GBE 50组显著多于模型组和模型+NS组(P〈0.05)。结论腹腔注射银杏叶提取物GBE 50能部分抑制大鼠视神经钳夹后RGCs凋亡,具有一定的RGCs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马瑾  姜利斌  钟勇  谢君  孔璐  李志华  董方田 《眼科研究》2010,28(11):1009-1013
目的探讨经瞳孔温热疗法(TTT)阈下刺激诱导大鼠视盘中热休克蛋白(HSP)60的表达,探讨TTT对视盘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810nm二极管激光对12周龄的BN大鼠56只右眼视盘进行阈值下TTT照射,选择激光参数为光斑直径0.5mm、持续时间60s、能量60mW;另设8只正常大鼠为对照。实验鼠分别于TTT照射后24h、72h和1周过量麻醉处死,实验眼的视盘组织切片制备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鉴别BN大鼠视盘TTT照射后HSP60的表达;Western blot法对TTT干预后HSP60在视盘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并以吸光度(A)值表示。透射电镜下观察TTT照射后1周实验眼视盘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HSP60在正常大鼠视盘局部呈弱阳性表达,TTT干预后24h、72h及1周HSP60的阳性染色明显增强,72h最强;Western blot蛋白质表达半定量分析显示,HSP60在正常大鼠视盘中的表达量为21458.13±156.32,在TTT干预后24h、72h及1周表达量分别为46907.24±10099.20、61848.02±2714.49、40738.01±5670.12,较正常大鼠视盘中的表达量明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002、t=0.000、t=0.001,P〈0.01),72h表达最强。阈下TTT干预后1周透射电镜下可见视盘神经纤维轴索部分髓鞘板层离散,个别轴索神经微丝、微管有溶解现象,有轻度轴膜下水肿,但神经纤维密度无明显减少。结论 TTT阈下刺激可诱导大鼠视盘中HSP60的表达,并对正常组织的超微结构产生轻度影响。  相似文献   

5.
背景先前的研究已证实,绿茶提取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能提高大鼠视神经钳夹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生存率。星形胶质细胞(AS)在神经系统损伤中对神经元的修复起重要作用,而EGCG对视神经钳夹伤后AS反应活性的影响尚有待证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是AS的特异性标记物。目的观察EGCG对大鼠视神经钳夹伤后视神经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EGCG组、视神经钳夹伤+生理盐水组、视神经钳夹伤+EGCG组,每组18只。于大鼠球后2mm处用夹持力dOg的微型视神经夹垂直视神经钳夹60s建立视神经钳夹伤模型,似手术大鼠仅切开眼外软组织,不损伤视神经。假手术+EGCG组和视神经钳夹伤+EGCG组大鼠术前2d起每日给予25mg/kgEGCG腹腔注射至术后2d,随后改为每日2mg/kg口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blot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造模后7、1d、28d视神经组织中GFAP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EGCG组视神经组织中GFAP呈弱表达;造模后7、14、28d,视神经钳夹伤+生理盐水组GFAP表达明显增强,视神经钳夹伤+EGCG组GFAP的表达强于正常对照组,弱于视神经钳夹伤+生理盐水组。Westernblot检测表明,造模后视神经组织GFAP的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后7d、14d,视神经钳夹伤+EGCG组GFAP的表达量明显低于视神经钳夹伤+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应用EGCG可以下调大鼠视神经钳夹伤后视神经组织中GFAP的表达,降低AS的增生活性,提示EGCG可以抑制视神经创伤修复过程中的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6.
陈春林  叶剑  尹小磊 《眼科研究》2008,26(6):405-408
目的 观察眼内注射酵母多糖对视神经夹伤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以荧光金逆行标记RGCs 1周后,行左眼视神经钳夹伤,右眼为假手术对照.3 d后分别于各对应组大鼠左眼玻璃体腔注射PBS或酵母多糖5μL,所有大鼠存活21 d处死,每组各取5只大鼠行视网膜冰冻切片,余做视网膜铺片,计算RGCs标识率(左眼RGCs数μ右眼RGCs数)× 100%,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酵母多糖组、PBS组和单纯钳夹组中RGCs标识率分别为:(19.22±2.51)%、(1.86 ±3.09)%和(1.78±2.61)%,酵母多糖组中存活RGCs较单纯钳夹组和P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单纯钳夹组和PB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5).结论 酵母多糖玻璃体腔注射后,能诱导眼内炎症反应,从而对视神经夹伤大鼠RGCs的存活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恒河猴经瞳孔温热疗法与热休克蛋白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恒河猴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治疗后视网膜和脉络膜组织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T0)表达。方法利用恒河猴做动物模型。于1TIrr治疗后不同时间点(1h、1d、1周、2周、1月、4月)摘除双眼固定。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分析TTT治疗对猴眼视网膜和脉络膜组织HSP70的影响。结果TTT治疗后,于1d起,在强反应光斑边缘视网膜和脉络膜有HSP70的表达,4个月时仍有弱表达。弱反应光斑1d时,在视网膜全层及脉络膜均有HSP70表达,4个月时消失。同时,TTT治疗可以引起视网膜不同程度组织病理学的损害。结论TTT可以引起视网膜、脉络膜组织病理学损害。局部温度的升高会诱导视网膜、脉络膜内源性HSP70的产生,并且这种表达在激光治疗后1~4个月的猴眼中仍可以存在。  相似文献   

8.
董毅  李静敏 《眼科研究》2011,29(3):235-238
背景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眼科常见的病理过程,可引起永久性的视力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功能,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目的探讨替普瑞酮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4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4只、单纯模型组20只和替普瑞酮治疗组20只。单纯模型组及替普瑞酮治疗组造模前分别给予大鼠生理盐水和替普瑞酮灌胃,1周后采用前房加压法制作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分别于再灌注后6、24、48、72h制备视网膜铺片,经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视网膜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1~6h单纯模型组大鼠角膜及视网膜出现水肿,24h视网膜水肿加重,72h视网膜水肿减轻、结构较紊乱。替普瑞酮治疗组大鼠各时间点视网膜水肿较单纯模型组轻,缺血-再灌注后72h大鼠视网膜结构损害较单纯模型组减轻。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未见HSP70及caspase-3呈阳性表达。单纯模型组大鼠在再灌注后6h可见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中HSP70呈阳性表达,再灌注后24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替普瑞酮治疗组各时间点HSP70在大鼠RGCs中的表达较单纯模型组明显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后6h可见单纯模型组大鼠RGCs中caspase-3表达,24h时caspase-3的表达量达高峰,48h后开始下降,72h仅有少量表达,而各时间点替普瑞酮治疗组视网膜中caspase-3的表达较单纯模型组大鼠明显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中,替普瑞酮可通过上调视网膜中HSP70的表达和下调caspase-3的表达对RGCs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2(heat shock protein 72,HSP72)对大鼠青光眼模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al cells,RGCs)和视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Wistar大鼠4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和实验组(40只),实验组40只大鼠中8只不作处理(实验对照组),在制作青光眼模型后2 d,给予16只大鼠热休克反应处理(热休克反应组),16只大鼠硫酸锌腹腔注射(硫酸锌注射组)。观察及比较治疗前后各组大鼠眼压、RGCs中HSP72抗体含量、RGCs平均密度。结果 激光后3 d、7 d、14 d、28 d,各组大鼠右眼眼压均较激光前有所上升,且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不同时间点HSP72抗体在RGCs中无表达,激光后3 d实验组各组大鼠RGCs中HSP72抗体含量缓慢上升,7 d、14 d达高峰,此后逐渐下降至接近正常水平。激光后,实验组各组大鼠RGCs中HSP72抗体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热休克反应组RGCs中HSP72抗体含量均高于实验对照组,低于硫酸锌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激光后3 d、7 d、14 d、28 d实验组各组大鼠RGCs平均密度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热休克反应组RGCs平均密度显著高于实验对照组和硫酸锌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热休克蛋白反应可在青光眼模型大鼠RGCs中诱导HSP72的生成,且对青光眼性RGCs和视神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谱  江冰  唐罗生  周丹 《眼科研究》2011,29(9):804-808
背景视神经损伤后将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凋亡,而凋亡的重要机制是内质网应激(ERS),减弱ERS可能对RGCs起到保护作用。目的探讨ERS在大鼠视神经损伤中的机制及人脐血干细胞对大鼠部分性视神经损伤后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40g自制夹钳夹持102只SD大鼠的左眼视神经制作部分性视神经钳夹伤动物模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动物分为模型损伤组和人脐血干细胞组,每组51只,均取左眼为视神经损伤眼,右眼为正常对照眼。人脐血于细胞组大鼠左眼造模后立即将10川人脐血干细胞注入玻璃体腔。分别在造模后3、7、14、21、28d各处死3只大鼠,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RGCs形态学的改变,并对存活的RGCs进行计数。在造模后3、12、24、48、72h及1周各处死6只大鼠,分别进行TUNEL法检测2组大鼠RGCs的凋亡率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上述时间点GRP78 mRNA和CHOP mRNA在2组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结果模型损伤组和人脐血干细胞组随造模时间的延长,RGCs存活的数量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目目=20.100,P=0.007),与模型损伤组相比,人脐血干细胞组RGCs存活的数量下降缓慢。各时间点间模型损伤组及人脐血干细胞组RGCs存活的数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人脐血干细胞组RGCs的数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UNEL检测表明,人脐血干细胞组在造模后24h内未见RGCs凋亡,而模型损伤组可见大量TUNEL阳性细胞出现,造模后48h~1周人脐血干细胞组RGCs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脐血干细胞组视网膜GRP78 mRNA表达较强,CHOP mRNA表达微弱,与模型损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RS参与了大鼠部分性视神经损伤后RGCs的凋亡机制,人脐血干细胞对大鼠部分性视神经损伤后RGCs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游玉霞  李玉洁  张海娟  马科 《眼科》2014,23(6):402-405
目的 探索杞贞胶囊对大鼠视神经夹伤模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SPF级SD大鼠72只。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用药组36只;对照组36只。两组大鼠右眼行视神经夹伤,于球后2 mm处用40 g微型视神经夹夹伤视神经60 s。左眼作为正常对照。夹伤后2小时及此后每日予以灌胃给药一次。用药组给予20%杞贞溶液2.5 ml/k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5 ml/kg。给药第28天取眼球标本,用药组和对照组各取24只行HE染色﹑Tunel试剂盒染色﹑Caspase-3免疫组化染色;剩余每组12只分离视网膜提取mRNA,测定Bax和Bcl-2基因的表达量。主要指标 视网膜厚度﹑Bax和Bcl-2基因表达量。结果 用药组视网膜厚度平均为(109.0±4.4)μm;对照组视网膜厚度为(101.8±7.6)μm(F=29.497,P=0.028)。两组间Bax基因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9,P=0.028);Bcl-2基因表达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0.553,P=0.692)。结论 杞贞胶囊对大鼠视神经夹伤后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下调Bax基因表达和抑制Caspase蛋白活性从而减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王璐  苏绍波  柳夏林 《眼科研究》2013,(11):1045-1049
背景Toll样受体4(TLR4)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相关受体,在多种疾病的发生中起致炎作用。研究发现,视神经损伤后继发的炎症反应可进一步引起视网膜损伤,因此视神经损伤后TLR4的表达及其效应值得研究。目的研究大鼠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TLR4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成年健康SPF级SD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视神经损伤3d组和视神经损伤7d组。取大鼠右眼用视神经钳夹法制备视神经损伤模型,左眼不予处理为对照组。分别于视神经损伤后3d和7d用过量麻醉法处死大鼠并分离视网膜,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中TLR4的表达;分别采用逆转录PCR法(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视网膜中TLR4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采用TUNEL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凋亡情况。结果视网膜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显示,TLR4在大鼠视网膜中呈绿色荧光,视神经损伤3d组和视神经损伤7d组造模眼视网膜中的荧光强度较对照组左眼均明显增强,绿色荧光主要分布在视网膜内层。RT—PCR法检测表明,模型眼视网膜损伤后3d和7d视网膜中TLR4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92±0.06和3.92±0.12,对照眼TLR4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87±0.12和3.44±0.17,大鼠模型眼TLR4mRNA表达的灰度值较对照眼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d=-12.888,P〈0.001;t7d=-4.669,P=0.010)。Westernblot法检测显示,大鼠模型眼视网膜损伤3d和7d视网膜中TLR4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4±0.05和1.49±0.03,对照眼TLR4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9±0.09和1.38±0.07,模型眼视网膜中TLR4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d=-11.324,P〈0.001;t7d=-5.638,P=0.005)。TUNEL染色显示,模型眼RGCs凋亡数较对照眼增多。结论TLR4在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内层的表达明显上调,提示TLR4通路可能参与RGCs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背景 视神经钳夹伤(ONC)动物模型是外伤性视神经损伤致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相关基础研究的主要工具,目前常用的造模方法有经眼眶上缘开神经鞘膜视神经钳夹法和经球结膜外眦部夹伤视神经法,但关于2种模型优劣评价的研究很少. 目的 比较2种常用大鼠ONC模型的造模效果,为相关的实验研究中造模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分配方法将8~10周龄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分为经眶上缘开神经鞘膜ONC组和经眶上缘开神经鞘膜ONC 20 s、40 s、60 s组,分别采用经眶上缘开神经鞘膜视神经夹伤法(20 s)及经球结膜外眦部夹伤视神经法在大鼠的一侧眼建立ONC动物模型,各组大鼠的正常对侧眼作为对照.于造模后14 d记录各组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P1波;制备大鼠视神经组织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视神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并计数大鼠视网膜组织中Brn-3α阳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对2种造模方法的造模过程和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造模后14d,经眶上缘开神经鞘ONC组和经球结膜ONC 20 s组、40 s组、60 s组大鼠的F-VEP P1波潜伏期较各自的正常对侧眼均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64、-8.04、-6.50、-10.84,均P<0.01);经眶上缘开神经鞘ONC组大鼠P1波潜伏期与经球结膜ONC 20 s、40 s、60 s组大鼠比较均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2、0.05);各组大鼠术眼P1波振幅与其正常对侧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造模后14 d,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各组大鼠模型眼视网膜上Brn-3α表达阳性RGCs数均较正常对侧眼明显减少,经眶上缘开神经鞘ONC组大鼠视网膜上Brn-3α表达阳性RGCs数为(13.60±2.14)个/视野,为其正常对侧眼的47.49%,经球结膜ONC 20 s、40 s和60 s组中Brn-3α阳性RGCs数分别为(18.74±3.61)、(15.84±2.31)和(14.58±3.23)个/视野,分别为其正常对侧眼的67.70%、56.69%和50.17%,经眶上缘开神经鞘ONC组大鼠视网膜中Brn-3α阳性RGCs数与经球结膜ONC 40 s和60 s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各组大鼠造模眼神经胶质细胞核排列紊乱,细胞基质空泡化,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眶上缘开神经鞘ONC组更为严重.结论 与经球结膜ONC模型鼠比较,经眶上缘开视神经鞘ONC模型大鼠视神经形态结构损害更为严重,视神经的传导功能更为迟缓,RGCs的存活率更低.  相似文献   

14.
游玉霞  李建军  李玉洁  马科 《眼科》2014,23(2):107-110
 目的 探索饱和氢气水对大鼠视神经夹伤模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SPF级SD大鼠18只。方法 对18只大鼠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均选取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为正常对照眼。使用40 g微型视神经夹在大鼠视神经球后2 mm处夹持60 s建立视神经夹伤模型。A组给予饱和氢气水腹腔注射,5 ml/kg,每日1次;B组和C组分别给予饱和氢气水和生理盐水滴眼,每次1滴,每日3次。用药第9天,麻醉下采用3%荧光金双上丘两点注射法逆行标记大鼠RGC,第14天深麻醉下取眼球并处死动物,行视网膜定向铺片,距离视乳头中心上下左右各2 mm 拍摄照片,盲法计数RGC。主要指标 RGC存活率。结果 A组、B组和C组RGC存活率分别为40.35%±13.04%、58.34%±14.00%和43.07%±7.80%(F=3.965, P=0.041)。其中B组与A组和C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20;P=0.042);A组和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698)。结论 饱和氢气水滴眼2周对大鼠视神经夹伤模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眼科,2014, 23: 107-110)  相似文献   

15.
背景大鼠Miiller细胞提取液能够促进离体培养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存活及轴突的再生,伴晶状体损伤的视神经外伤眼RGCs存活率提高,但Milller细胞和晶状体损伤在促进RGCs存活方面的关系鲜见报道。目的探讨伴晶状体损伤的视神经外伤眼Mtiller细胞对RGCs存活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清洁级成年Wistar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伪手术组、视神经损伤组、晶状体联合视神经损伤组。伪手术组大鼠手术中暴露但不损伤视神经,视神经损伤组大鼠行视神经横断伤,晶状体联合视神经损伤组行视神经横断伤联合晶状体针刺伤,并导致晶状体混浊。术后7d及14d各组分别取8只大鼠处死后制备视网膜标本。采用苏木精一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和RGCs的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内核层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标记的Muller细胞,光学显微镜下计数各组大鼠RGCs数量及GFAP阳性标记的Muller细胞数量。结果术后7d及14d,伪手术组大鼠RGCs的数量分别为(52.98±1.90)个/高倍视野和(51.81±3.09)个/高倍视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0,P=0.378);术后14d视神经损伤组大鼠RGCs数量为(22.67±1.94)个/高倍视野,明显少于术后7d的(36.61±1.69)个/高倍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12,P=0.000);术后14d晶状体联合视神经损伤组RGCs数量为(35.69±1.80)个/高倍视野,明显少于术后7d的(50.76±2.77)个/高倍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20,P=0.000)。术后7d及14d,晶状体联合视神经损伤组存活的RGCs数量均多于视神经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d:t=102.840,P=0.000;14d:t=164.020,P=0.000);术后14d晶状体联合视神经损伤组存活的RGCs:牧量少于伪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04,P=0.034)。术后7d及14d,伪手术组大鼠视网膜内核层均未见GFAP阳性标记的Muller细胞;视神经损伤组大鼠内核层GFAP阳性标记Muller细胞数量分别为(29.38+2.04)个/高倍视野和(19.07±2.14)个/高倍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68,P=0.000)。晶状体联合视神经损伤组大鼠内核层GFAP阳性标记的Muller细胞数量分别为(48.96±2.80)个/高倍视野和(46.73±1.50)个/高倍视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87,P=0.067)。术后7d及14d,晶状体联合视神经损伤组大鼠内核层GFAP阳性Muller细胞数量均较视神经损伤组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d:t=-15.997,P=0.000;14d:t=-29.938,P=0.000)。结论在视神经损伤合并晶状体刺伤时,晶状体损伤可诱导Muller细胞活化,进而促进视神经损伤后RGCs的存活。  相似文献   

16.
AIM: To investigate the activation of autophagy in rat retina after optic nerve crush (ONC) and evaluate its relationship with apoptosis of retinal ganglion cells (RGCs). METHODS: The ONC model was established. Western blots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expression of p62, LC3 and Beclin-1.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was performed to discover the autophagosomes in the retina after ONC.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confirm the distribution of LC3. TUNEL was performed to confir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tophagy and RGC apoptosis. RESULTS: p62/Beclin-1 ratio was declined shortly after ONC until to day 7 after ONC and then restored to a normal level at day 21. There was an opposite change in the LC3-II/LC3I ratio in the retina compared to the p62/Beclin-1 ratio. Increased autophagosomes were found after ONC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most of the LC3-stained cells were colocalized with RGCs and Müller cells. More LC3-immunoreactive cells and apoptotic RGCs were found on day 7 following ONC. CONCLUSION: Possible activation of autophagy in RGCs after ONC; autophagy mainly occurred in RGCs and Müller cells, and the apoptosis of RGCs after ONC may be partly associated with autophagic activation.  相似文献   

17.
大鼠视神经夹挫伤视网膜视神经病理学动态观察及功能检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动态观察视神经夹挫伤后视网膜、视神经形态学和视功能变化 ,揭示其病理过程的内在规律 ,为视神经保护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光镜、电镜观察正常及视神经夹挫伤 2 4、4 8、72小时 ,1、2、4周大鼠的视神经和视网膜形态学改变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检测正常及视神经损伤后 1小时、4周大鼠的视功能状况。结果 :视神经部分损伤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GCs)严重下降 ,损伤后的前 2周RGCs快速减少 ,2周以后缓慢减少 ;电镜下可见RGCs染色质明显聚集 ,胞体皱缩 ,核膜、胞膜完整 ;也可见核膜溶解 ,细胞器水肿、崩解 ;视神经纤维在损伤过程交错存在着轴突空泡样变 ,髓鞘崩解、消失 ,胶质细胞增生 ;视神经急性损伤F VEP波形较正常变得低而宽 ,损伤 4周波形消失。结论 :神经元继发性损伤是视功能进行性下降的重要原因 ,保护神经元免受继发性损伤是视神经保护的重要方面 ,对改善视功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