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MANE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方法 收集2012年3月至2021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21例,腺癌31例,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20例。对比分析胃MANEC与胃腺癌、NEC的临床病理特点,使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三者生存曲线,Log-rank法分析MANEC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并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影响MANE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MANEC分别与腺癌、NEC对比分析,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分级分期存在差异。MANEC的生存曲线介于腺癌与NEC之间。单因素分析:CgA是否阳性表达、神经侵犯、脉管侵犯、浸润深度及是否化疗影响患者的预后(P<0.05)。多因素分析:CgA是否阳性表达、是否化疗及腺癌成分病理学分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MANEC是一种腺癌和神经内分泌癌两种分化的肿瘤,具有介于经典腺癌与神经内分泌癌之间的形态特征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胰腺混合性腺泡-神经内分泌癌(MANE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MANEC患者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对患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病理、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等进行分析。结果该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患者,确诊需病理检查,B超、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后提示占位性病变考虑胰腺癌,行胰腺切除,胰腺、空肠吻合术。术后病检确诊为MANEC,术后患者治愈出院。结论影像学检查可协助诊断MANEC,病理组织活检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外科手术是唯一可根治MANEC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食管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物学行为,重点在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例食管神经内分泌癌进行观察分析及随访。结果本组病例中,男6例,女2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58.3岁。7例食道外膜淋巴结转移(87.5%),1例贲门淋巴结转移(12.5%),3例肝内转移(37.5%)。其中1例贲门淋巴转移及3侧肝转移患者3月内死亡(50%),3例食道外膜淋巴结转移患者6月内死亡(37.5%),1例粘膜内肿块患者2年内发现肝转移及恶病质。肉眼溃疡性肿块多见,部分可呈蕈伞状肿块。神经内分泌标记如NSE、CgA和Syn阳性表达。结论食管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的高度恶性肿瘤,有独特的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标记,早期可发生转移,预后凶险,活检易漏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胃神经内分泌癌( gastric neuroendocrine carainoma,G-NE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状况. 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320例G-NEC患者.并采用电话及门诊复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18个月的随访. 采用Log-rank对其进行单因素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320例患者中有280例患者伴有贲门、胃窦粘膜溃疡和胃体糜烂,其中包括8例胃体巨大溃疡、8例胃窦溃疡伴幽门梗阻、8例多发溃疡、40例全胃粘膜隆起型病灶,术前胃镜病理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均为胃恶性肿瘤. 对患者进行18个月的随访,中位生存时间为6.4个月,1年的生存率为82%. 死亡57例,其中12例患者因术后肿瘤复发死亡,45例患者因肿瘤远处转移死亡. 对G-NE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Ki-67、性别、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预后有关( P<0.05). 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影响G-NE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P<0.05). 结论:CgA和Syn是诊断G-NEC的重要标志物. Ki-67、性别、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预后有关( P<0.05). Ki-67计数高、淋巴结转移率高的患者预后差,男性较女性预后差. 相似文献
8.
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和肽能神经元的异质性肿瘤,特点是能分泌肽类、神经胺等活性激素.发生在消化道的神经内分泌癌较为罕见,据研究仅占消化道恶性月肿瘤的0.4%一1.8%,而胃神经内分泌癌(GNEC)更加稀少,但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1].因GNEC非常罕见,并无特殊的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且对于该病的诊治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为此,本研究回顾分析了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11年1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7例GNEC患者的病例资料.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病例的临床与病理特点。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提示:突触素及神经元特异性稀醇酶的阳性率为100%;嗜铬颗粒蛋白A、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的阳性率为25.0%;CerbB2的阳性率为50.0%。随访时间为2~1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9个月),远处转移率为25.0%(肺部转移),无瘤生存率为75.0%。结论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是罕见的乳腺恶性肿瘤之一,合理治疗有助于提高疾病的预后情况,今后还需要大样本量的长期随访试验对其生物学特性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FOXO3a是细胞凋亡、增殖、新陈代谢状态、细胞周期阻滞、DNA损伤和寿命等的关键调控因子,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FOXO3a对肿瘤的抑制作用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方向,本文就FOXO3a结构和功能以及在肿瘤治疗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免疫抑制微环境和血管的生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提示,TAMs并非单一起源于骨髓单核细胞。但在不同肿瘤中,其起源、表型与功能仍存在争议。对TAMs的起源及其与M1/M2型巨噬细胞的关系和TAMs作为治疗靶点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有助于进一步理解TAMs亚群及其在免疫治疗中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根尖屏障术和根尖诱导成形术应用于年轻恒牙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近或超过根尖孔发育形成年龄的未闭合的、且已发展成为慢性根尖周炎的年轻恒牙(年龄上限不超过18岁)44颗。试验组在根管显微镜下用MTA严密封闭根尖开放部位,硬固后行一次性根管充填;对照组用Vitapex糊剂行根尖诱导成形术,在根尖部有硬组织形成后行根管充填。两组术后均定期复查,时间上限为18个月,评价临床疗效及X线片结果。结果:经过18个月的观察,试验组中无1例出现临床不适症状,仅1例根尖病变无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中1例发生牙齿的根折,4例在18个月的期限内未完全形成根尖屏障,总有效率为77.27%。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3, p>0.05)。结论:MTA是一种理想的根尖封闭材料,可减少复诊治疗的次数及治疗周期,而且还提高了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自身免疫性垂体炎(PAH)是一种以炎症病变局限于垂体为特征的罕见疾病,目前其诊断多为排除性,需综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等,垂体相关免疫学指标可帮助诊断且有预测未来垂体功能减退的价值。PAH确诊及分型以垂体活检病理为金标准,以淋巴细胞性垂体炎(LYH)最常见,近年IgG4相关性垂体炎等检出率不断上升,而与垂体瘤等继发性病因的鉴别诊断对于治疗方向的选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天津地区近10年儿童血清特异性IgE(sIgE)过敏原的分布及演变情况。方法:采用Allergy Screen试剂盒用免疫印迹法,对6 202例1~14岁患儿的血清sIgE过敏原进行检测分析,探讨过敏原的分布与年龄、季节的相关性,统计分析采用SAS9.1软件对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 202例中血清sIgE阳性者3 523例,占56.8%。阳性率居于前3位的依次为户尘螨24.07%、霉菌类(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黑曲霉)21.09%、屋尘17.01%。随年龄增长,阳性率越来越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部分吸入性sIgE不同季节的阳性检出率不同。结论:户尘螨、霉菌类、屋尘为天津地区患儿最常见过敏原。过敏原的分布与年龄、季节均有相关性。部分食物是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但食物过敏原检测与实际生活中过敏情况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 探讨首诊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病耻感水平与其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贬低-歧视感知量表(PDDS)、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对56名首诊住院患者进行调查;以患者的PSP评分为因变量,以性别、发病年龄、住院时间、家庭收入、PDDS评分及NOSIE评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PDDS评分与NOSIE评分之间、PDDS评分与PSP评分之间存在线性相关(r=0.586, r=-0.504;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PSP评分的因素有住院时间、性别、NOSIE评分和PDDS评分;住院时间长、男性患者、NOSIE评分低及PDDS评分高的患者,PSP评分越低。结论: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与精神症状有关联,病耻感越强烈对于患者的社会功能康复越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空腹血脂检测在住院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开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7年1-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住院的588名患者,分别采集患者的空腹和非空腹状态下血液样本,同时测定血浆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两次检测的结果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法进行对比。结果:与空腹结果相比,非空腹TG 升高0.47 mmol/L(43.7%),HDL-C升高0.03 mmol/L(1.0%),LDL-C 降低0.06 mmol/L(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TC 升高0.01 mmol/L和non-HDL-C降低0.02 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除TG外,非空腹TC、HDL-C、LDL-C与空腹状态相比变化微小,可以代替空腹血脂检测作为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血脂谱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应用支架半释放技术辅助弹簧圈急诊栓塞破裂颈内动脉前壁动脉瘤的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支架半释放技术辅助弹簧圈急诊栓塞破裂颈内动脉前壁动脉瘤(11例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栓塞过程以及结果,其中包括3例血疱状动脉瘤。采用支架半释放技术辅助弹簧圈进行栓塞治疗。结果:栓塞术后即时造影显示11个动脉瘤100%栓塞10例,其中的3例血疱状动脉瘤,2例完全栓塞,另1例虽然达到完全栓塞,但因瘤腔内弹簧圈被血流冲离动脉瘤腔,溢入颈内动脉内。95%栓塞1例。11例患者术后24个月内行临床随访,无再次蛛网膜下腔出血,mRS评分全部为0分。仅9例同意行CTA复查,无动脉瘤腔复发。结论:支架半释放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虽然操作相对复杂,但能够即时将动脉瘤与载瘤动脉隔离,达到解剖治疗效果。目前适合于出血性颈动脉前壁动脉瘤的急诊治疗。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是人体内的一种具有多样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属于胰岛素家族的一种多肽.通过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参与机体的代谢过程,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增殖,影响细胞的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随着IGF-1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的深入,人们注意到IGF-1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特别在心血管系统的生长、发育及一些病理改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参与了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形成的过程.IGF-1在原发性高血压(EH)中的作用及发病机制也日益受到关注.现就IGF-1与EH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