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对CT证实的25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做了血液流变学检查,并对其中114例多发性脑梗塞(M1)和142例单发性脑梗塞(SI)以及正常值进行对比。现将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715例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观察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血液流变学改变在脑梗塞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警示作用。我们对 715例脑梗塞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的检测 ,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选自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中经头部CT检查明确诊断为脑梗塞者共 715例 ,其中男 5 0 0例 ,年龄 5 9 9± 11 4岁 ;女 2 15例 ,年龄 5 7 4± 10 2岁。全部病例于发病后一周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同期检测正常对照 40 0例。其中男 2 0 0例 ,年龄 5 9 6± 11 6岁 ;女 2 0 0例 ,年龄5 6 5± 12 7岁。1 2 实验方法 静脉采血 8 5ml,肝素抗疑 ,常规操作。测试仪器为…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80例(男100人,女80人)脑梗塞发病前期的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及血液生化等项指标的测定,并与对照组180名健康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病例组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在脑梗塞疾病的前期.已有明显的血液粘滞性增高等变化,临床上可 以通过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及时预报.及时诊断.以达到及时治疗的效果。180例脑梗塞前期的血液流变学观察@朱爱华$齐齐哈尔市建筑职工医院!161005 @王力宏$齐齐哈尔市建筑职工医院!161005 @齐小薇$齐齐哈尔市建筑职工医院!161005…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梗塞的血液流变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经CT证实的100例急性脑梗塞病人的血液粘度变化,并与80例健康人相比较,结果证明该项检查对急性脑梗塞的诊断与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而多发性脑梗塞与单发病灶脑梗塞则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60例脑梗塞前综合征(CPIS)的中老年患者与相近年龄40例健康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的测定.以此观察血液粘滞性诸因素对脑梗塞的发生与发展及其转归的影响,检测结果表明:60例CPIS患者的全血比粘度、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浆比粘度、血沉、纤继蛋白原项指标均较对照组高(P<0.01,P<0.05)。提示血液粘滞性、凝固性、聚集性的增加,是引起CPIS的重要环节和危险因素.血液流变学的测定作为动态观察脑部供血情况的一项指际.简便可行.具有非常重凹的临床双义。以此开展普查、预测以及cPu的治疗.M止疾病的发展,从而降低缺血性脑血…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40例(经脑CT扫描确诊)多发性脑梗塞(MI)与40例单灶性脑梗塞患者和50例健康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的对比分析,认为MI的发生、发展与血液流变学的显著异常相关(P<0.01),全血(比)粘度升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红细胞聚集性增强;HCT升高.ESR增快和血浆(比)粘度.FB显著异常是MI发病过程中的病理基础。而既往有TIA发作史者发生多发性脑梗塞的机率远远超过单灶性脑梗塞(P<0.01)。多发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观察@韩利国$徐州市血栓病防治中心!221005  相似文献   

7.
在临床实践中,很多疾病出现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现就189例脑梗塞病人发病前血液流变学变化总结报告于下。 一般资料1.病例选择:均为发病前血液流变学指标追踪观察最后确诊为脑梗塞(包括CT检直确诊)病例。男性94例(20~49岁14例,50~60岁44例,61~70岁以上 36例);女性95例(20~49岁12例,50~60岁45例.61~70岁以上38例). 2.对照组:健康献血员及科技体检健康者。男性141例(20~49岁58例,50~60岁86例,51~60岁59例,61~70岁以上41例);女性186例(20~49岁86例),50~60岁59例,61~70岁以上41例). 3.血液流变学检查项目:全血粘度(低切、高切)…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39例脑梗塞.30例脑出血与本地区健康中老年人的血液流变学关系.并分男女进行各指标对比。结果显示,脑梗塞和脑出血组其全血粘度、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均较健康对照组为高.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P<0.05,P<0.01).而脑梗塞和脑出血组则无显著差异性(P>0.05),且两者常有混杂和互相间的转化。据此.对脑梗塞和脑出血给予适当的活血化瘀的治疗也是有一定理论根据的。脑梗塞与脑出血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观察@鲁铭新$大庆市第四医院!163712 @马来莹$大庆市第四医院!163712 @荣振华$大庆市第四医…  相似文献   

9.
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在脑梗塞(CI)中的变化规律及其致病机理。方法 测定15 8例CI患者血液流变学6项指标[全血低切和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HCT)、血沉(ESR)和纤维蛋白原],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CI患者两性全血低切和高切粘度、血浆粘度以及纤维蛋白原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 5 ,P <0 .0 0 1) ;两性HC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结论 血液流变学异常是CI的病理机制之一;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是造成CI患者血液粘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王建平  王鸿祥 《临床医学》1993,13(3):110-113
本文报道了42例腔隙性脑梗塞恢复期病人的血液流变学的检查结果,并和正常对照组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组之间在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与红细胞压积方面无显著差异,而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元、血况、K 值有显著差异,提示病人组红细胞聚集能力增强,故降低红细胞聚集性对于本病的防治可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脑梗塞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464例脑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测定进行了统计,发现治疗前后血流变指标有明显变化.在治疗过程中通过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使缺血缺氧而受损的组织得到修复和再生.可见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流变指标对该病的治疗、预后判断及病理生理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脑梗塞和健康对照组各100例,进行血液流变不这及血脂比较,发现作IR与 chol外,其余指标前者均较后者明显升高。另外对脑梗塞有关因素与血液流变学ηp、ηr四项指标进行了相关性比较。结果,在性别与年龄二种因素中,仅男性ηb低切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3.
14.
自 1990年 2月至 1995年 2月我院应用紫外线照射血液(Ultraviolet Irradiate Blood,UIB)疗法,也称光量子疗法,也称血光量子疗法加腹蛇抗醛酶或加胞二磷胆4#脉滴注治疗急性脑梗塞102例,疗效满意,并于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发现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变化,临床疗效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一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上多种疾病如闭塞性血管疾病均可引起血液流变性的改变。因此 ,我们对 5 6例脑梗塞病人的五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与 5 3例正常人进行比较 ,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检测对象 脑梗塞组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 ,均经临床确诊共 5 6例 ,其中男性 38例 ,女性 18例 ,年龄 5 2~ 78岁 ,平均为 6 5岁。对照组共 5 3例 ,均系健康体检正常对象 ,无任何病史 ,男 39例 ,女 14例 ,年龄 4 7~ 79岁 ,平均 6 3岁。1 2 检测方法 仪器采用重庆大学维多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的FASCO - 30 0 0型全自动血液流变快测仪。所有对象均…  相似文献   

16.
已有不少关于脑梗塞病人的血液流变学研究报告,但结果不尽相同.其原因较多,除了测定方法、条件及使用仪器不同外,选择病历的标准和病程不同也可有一定影响.本文观察脑梗塞后不同时期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探讨其改变的某些规律.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1.脑梗塞组:病史及体  相似文献   

17.
观察发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合并脑梗塞(CI)患者的血糖、血脂与血糖度水平均较正常对照明显增高(P〈0.01中P〈0.05);合并CI组的血8糖汲血粘度水平较未合并CI的糖尿病组亦明显增高(P〈0.01),提示DM患者糖代谢紊乱血流变学异常可能是其易发生CI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者对 222例冠心病进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测定,并与正常健康人 40例作对照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在血液粘滞性,红血球聚集性及血液凝固性等各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变化,说明血流变指标的升高可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重要参考。其中74例使用蝮蛇抗栓酶治疗在用药前后进行血流变各项指标检测,除血小板计数外,其余各项指标用药前后有明显差异或非常明显差异,说明蝮蛇抗栓酶有解聚,降粘、除纤、抗凝、溶栓等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压氧治疗脑梗塞100例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朴莺 《临床》1996,3(3):176-177
本文报告10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两个疗程,结果基本冶愈22例,显效64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96%,并在治疗前后作血液流变学的检查,结果提示,全血粘度下降显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