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李洁 《天津护理》2012,20(4):248-249
天津市血液中心是一所不以赢利为目的的采供血机构,为了使无偿献血常态化和可持续性发展,我中心近年来引进"9S"管理模式,着重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生产环境等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使现场环境达到规范化要求[1],是持续品质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1"9S"的基本内容和含义(见表1)  相似文献   

2.
“5S”是指整理(Seir)、整顿(Seiti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 su)和素养(Shit suke)简写为“5S”.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和素养为内容的活动,称为“5S”活动[1].5S活动起源于日本,并在日本企业中广泛推行,它的对象是现场的环境,对现场的环境进行综合的考虑,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措施,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5S活动的核心和精髓是素养,国内外近年来在医疗活动中广泛推广5S管理法[2,3].在我院引进5S管理的大环境下,将5S管理运用到病房护理管理中,运行以来效果尤为突出,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5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素养(shitsuke)这5个词的缩写.因这5个词均以"S"开头,简称"5S"[1],其具体含义是对现场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是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将"5S"管理模式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就是医院引入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一个切入点[2].为规范儿科呼吸机管理,2006年1月,我院PICU(小儿重症监护室)将"5S"理论应用于呼吸机管理,经过1年临床实践,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五常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简称为5S,起源于日本,是用来维持品质环境的一种管理技术[1],是现场管理的基础,是全面质量管理(TQM)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5.
五常法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常法源自于日本,后经香港五常法协会介绍到国内,引用到各种机构中用来提高安全性,改善品质环境,提高效率,减少故障,提高企业形象及竟争力.五常法的含意是运用常整理(SEIRI)、常整顿(SEITON)、常清扫(SEISO)、常清洁(SEIKETSU)、常素养(SHITSUKE)五个方面对机构进行管理的方法,其日文的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故又称5S五常法[1].它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最先被企业引进而获成功.目前,5S管理模式已被引用到骨科、门诊部、急诊科、手术室等部门护理管理工作中,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护理质量[2-5].2006年我科引用“五常法”进行护理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自1998年开始美国政府已进行了5次全国血液采集和利用情况调查[1],即NBCUS项目(National Blood Collection and Utilization Survey[2],旧称Nationwide Blood Collection and Utilization Surveyt[3]),并发布调查报告,公布前一年全国血液采集与利用情况,旨在全面了解全国血液及血液成分(以下统称血液)采集供应和使用情况,全面了解细胞治疗方面情况,为联邦政府、行业协会、采供血机构、输血机构,为生物预警网络(United States Biovigilance Networks,USBVN)提供翔实资料.  相似文献   

7.
5S管理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这5个词的缩写.因这5个词的字母均以"S"开头而简称5S,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为内容的管理活动,称为5S管理[1].5S管理起源于日本,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现在国内许多优秀企业开展了该项管理活动,近些年本科也进行了5S的管理实践,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加强血液安全管理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加强血液安全管理,确保血液安全,杜绝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大事.近年来随着艾滋病(AIDS/HIV)感染者的不断增多,在无偿献血者这一低危人群中也已发现有抗-HIV阳性者[1],采供血机构和医疗机构发生血源性疾病传播的风险或隐患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5-氟尿嘧啶(5-FU)被广泛用于治疗乳腺癌、妇科和胃肠癌症~([1]),可以抑制胸苷的活性,在细胞周期的S期抑制DNA的合成[1,2],也能抑制RNA合成和加工[3]。5-FU的副作用主要包括白细胞减少、口腔炎、心脏毒性和消化系统症状[4,5]。5-FU的心脏毒性给患者带来严重威胁[6]。有研究表明,氧化应激产生反应性氧化物(ROS)是化疗药物产生心脏毒  相似文献   

10.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血液检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其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作为目前采供血机构血液检测最主要的方法[1],但仍有一些困扰实验室人员的问题需要注意及解决.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1.
血液是生命之源,输血对抢救患者的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血站作为法定采供血机构[1],其质量(无论"产品"质量,还是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搞好血站质量管理工作是对人民、对国家负责,是血站质量管理人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本站自2006年起,摸索建立了将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简称ISO 9000)与<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及<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一法两规)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新形势下的血站质量管理工作有了一些体会和经验,现抛砖引玉,以和血站同仁一道探讨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自<血站管理办法>[1]、<血站质量管理规范>[2]、<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3](一法两规)颁布以来,采供血机构都制定了各自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对采供血过程中各工作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工作人员培训不到位、及麻痹大意、责任心不强等诸多因素,导致各种差错仍屡有发生,给血液安全埋下隐患.我们将采供血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差错,按发生频率高低进行了归纳,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对采供血各环节参与者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防范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3.
血液信息系统(blood information system,BIS)是采供血业务标准化和管理规范化的重要工具[1-3]。军队采供血机构BIS的建设对提升部队血液卫勤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4]。随着采供血工作中服务理念的强化、业务协同的强烈需求以及以计  相似文献   

14.
PCR法筛查混合血浆中病毒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血液及血液制品的安全性主要依靠严格的献血者选择(献血前询问及使用敏感的抗体 /抗原试剂对献血者血液进行输血相关病毒的筛查)和使用有效的去除/灭活病毒程序对血液制品进行处理.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HBV、HCV和HIV第2代和第3代ELISA检测试剂的使用大大降低了输血及血液制品带来的病毒感染[1~4],但是,输血导致的病毒感染仍时有发生[1,4],这主要是因为有诊断窗口期的存在--窗口期之内,已经遭受病毒感染的献血者体内尚未产生足够的、可以检测到的抗体复合物[1,3~5],ELISA试剂的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 如果使用高度敏感的核酸扩增(PCR)技术直接检测病毒的核酸,就可以大幅度地缩短阳转前的窗口期,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Schreiber等证明,使用PCR检测技术可以使HCV、HBV和HIV的窗口期分别缩短到59d,29d和11d[1].同时美国的研究者们也证明,多次献浆者经PCR检测后,其传播3种病毒(HCV、HBV和HIV)的危害性分别降低72%,4 2%和50%. 在过去的10年中,PCR技术迅速发展起来,并且在许多项目的诊断和应用方面商业化,将它应用于减少输血病毒感染是采供血机构的目标.然而,这项技术尚未能在采供血机构中广泛应用是基于一些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原因:① PCR技术的实现,需要一些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设备方面接受过特别训练的人员;②为了防止样本扩增时出现交叉污染,试剂准备、样本处理、病毒扩增和检测均需要在单独隔离的房间里进行,对实验室的空间和洁净程度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5.
血型检测不仅是筛选出健康、安全血源的1项重要指标,而且实际上也是输血前检验,所谓血型相容性试验的一部分,准确测定献血者(亦即采供血机构供给医疗机构的血液或血液成分)的ABO血型(正、反定型)、RhD血型,筛检出带有不规则抗体的献血者[1],同样是临床输血安全的前提;而对一个地区献血者血型分布的调查可以让采供血机构对本地区各型血血源的现状心中有数,使临床供血更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1,2](HACCP)是一种食品安全保证体系,目前国内外HACCP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和餐饮业[3,4],而未见对HACCP系统在采供血过程中应用的研究.本研究以青岛市中心血站为HACCP系统的实施对象,运用HACCP理论与方法对采供血过程中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建立有效的纠偏措施,保证血制品的质量和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7.
<正>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血站管理办法》[1],更好的推行血液集中化检测工作,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合理、有效配置卫生资源,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和质量。我们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对各采供血机构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提出全区采供血机构垂直管理模式,相关工作探讨如下。1宁夏区情和采供血机构情况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为6.64万平方公里,是全国除台  相似文献   

18.
下肢深静脉血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ombosis,LDVT)机制甚为复杂.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血栓栓塞性疾病不仅与各种外在的危险因子相关[1],而且有些由于先天性或遗传性抗凝因子减少或缺陷引起抗凝机制障碍所致[2,3],我们对50例LDVT患者的危险因子及其血浆中抗凝因子总蛋白S(TPS)、蛋白C(PC)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RhD抗原因其能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病而备受重视[1,2],如何及时有效地满足临床RhD阴性血液的需求,是一直困扰采供血机构的1项课题。多数采供血单位都围绕着如何发展扩大稀有血型志愿者队伍与如何增加阴性血液的长期保存等方案进行[3~5],这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阴性血液和献血者资源,但在临床用血的突发、应急性[6,7]和预防性备血方面却存在着缺陷。为了缓解用血和献  相似文献   

20.
柠檬酸盐抗凝剂对机体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分血单采技术(又称机采)已广泛应用于各采供血机构及各临床医疗单位.作为一种标准配置的抗凝剂,柠檬酸盐(ACD-A)常规地应用在各机采过程中.有关柠檬酸盐的应用可引起成分血单采过程中献血者低钙血症的现象已有报道[1-5],但至今为止仍缺乏具对照性的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