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相关因素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至2010年1月265例肝硬化(肝硬化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同时随机抽取非肝硬化患者16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胆囊结石发病率;把265例(肝硬化组)肝硬化患者按发病原因不同分为酒精性肝硬化,乙型肝炎肝硬化,丙型肝炎肝硬化及其他原因肝硬化,并比较各类型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把265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分为A、B、C级3组,比较各组患者的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发生率18%(49/265),对照组为5%(8/169),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发病率明显升高(P<0.05);酒精性肝硬化结石发病率30%(26/86),乙型肝炎肝硬化13%(19/145),丙型肝炎肝硬化14%(3/21),其他原因肝硬化7%(1/13),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各型肝硬化(P<0.05).Child-pugh分级A级发病率为8%(7/79),B级为22%(23/98),C级为17%(19/88).B、C与A级相比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胆结石发生率高;胆结石发生与肝功能分级、肝硬化发病原因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ntibody,GADA)在慢性肝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42例慢性肝病患者及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GADA,分析血清GADA阳性率与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肝病严重程度、血糖及血清抗核抗体等自身抗体阳性的关系.结果:慢性肝病患者血清GAD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病组高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病组(P<0.05),肝源性糖尿病组高于肝病血糖正常组,肝硬化组高于肝炎组(P<0.05),自身抗体阳性组高于自身抗体阴性组(P<0.05).结论:慢性肝病合并自身抗体阳性者血清GADA阳性率更高,可能预示着更高的肝源性糖尿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硬化病因及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对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 SIBO)的影响。方法肝硬化患者106例为肝硬化组,其中酒精性肝硬化31例,病毒性肝硬化75例;同期体检健康者51例为对照组。2组均行乳果糖-氢呼气试验检测SIBO,比较SIBO发生率。结果肝硬化组SIBO发生率(34.9%)高于对照组(3.9%)(P0.05);肝硬化组Child-Pugh A、B、C级者SIBO发生率(8.1%、35.5%、62.9%)依次升高(P0.05);肝硬化组Child-Pugh A级者SIBO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 B、C级者SIBO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酒精性肝硬化患者SIBO发生率(38.7%)与病毒性肝硬化(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性肝硬化Child-Pugh A、B、C级者SIBO发生率(10.0%、40.0%、63.6%)与病毒性肝硬化Child-Pugh A、B、C级者(7.4%、33.3%、62.5%)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SIBO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且SIBO发生率随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增加而增高,肝硬化病因对SIBO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在评估常见病因肝硬化及肝硬化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确诊为肝硬化代偿期的患者129例,按病因将其分为乙肝后、酒精性和自免性肝硬化组,比较各组及三组两两之间杨氏模量值的差异;根据高频超声判断肝脏有无结节将其分为非结节性和结节性肝硬化组,比较两组间杨氏模量值的差异及病因构成比是否不同。结果乙肝后、自免性和酒精性肝硬化组杨氏模量值依次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77,P0.01),酒精性肝硬化组肝脏杨氏模量值与乙肝后及自免性肝硬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14.79、7.55,P均0.01),但乙肝后与自免性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2.54,P0.05)。非结节性与结节性肝硬化组的杨氏模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P0.05);且两组病因类型构成比不同,并有统计学意义(2χ=25.49,P0.005)。结论 SWE技术对评估和鉴别不同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有一定价值,结节性肝硬化组弹性值低于非结节性肝硬化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硬化增生结节与小肝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34例肝硬化合并小结节病灶患者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18例20个病灶为小肝癌,16例18个病灶为增生结节,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观察两类病灶增强时相、类型及模式,并行定量参数比较研究.结果 ①小肝癌动脉相高增强,门脉相等或低增强,延迟相低增强较多见;肝硬化增生结节增强表现多样化,以三期等增强最多见,两者各时相增强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多均匀增强,不均匀增强较少见,两者增强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小肝癌病灶中,11个为快进慢退型,9个为快进快退型;增生结节病灶中,1个为中晚期增强型,3个为早期延迟增强型,14个为同步增强型.④增生结节与同深度肝硬化组织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小肝癌与同深度肝硬化组织及增生结节比较,始增时间、达峰时间短,峰值强度高,曲线尖度大(P<0.05).结论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背景下增生结节和小肝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超声测量肝硬化患者颈段胸导管内径,评估不同类型肝硬化患者胸导管内径的差异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临床确诊为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163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CHB)患者61例,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CHC)患者32例,酒精性肝硬化(AC)患者42例,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AHC)患者28例。同期选取6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高频超声测量颈段胸导管内径(CTDd),比较各组CTDd的差异。结果 CHB、CHC、AC、AHC组颈段胸导管超声显示率分别为97%、100%、100%、89%,健康对照组显示率为89%,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的CTDd测值最小,为(2.11±0.58)mm;AHC组、CHB组、CHC组AC组CTDd测值分别为(3.96±1.31)mm、(4.49±1.31)mm、(4.62±1.56)mm、(6.07±2.60)mm,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HC组、CHB组、CHC组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CTDd测值较AHC组、CHB组、CHC组增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胸导管内径较正常人明显增宽,不同病因导致增宽程度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丙型肝炎的腹部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3例合并丙型肝炎的艾滋病患者(AIDS合并丙肝组),以及106例单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单纯慢性丙肝组)的腹部超声表现,对比两组患者肝脏、脾脏和胆囊,以及腹腔淋巴结、腹水等异常的超声发现率.结果 肝脏肿大、肝内多发结节、脾肿大、脾内多发结节、胆囊壁增厚、腹腔淋巴结肿大、腹水等超声表现AIDS合并丙肝组发现率高于单纯慢性丙肝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肝内回声增粗的发生,AIDS合并丙肝组较单纯慢性丙肝组多,两组比较P〈0.05.结论 超声检查可以从形态学上反映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引起腹部脏器的损害情况,对患者的早诊断、早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国强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5):8659-8660
目的 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胰岛素抵抗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8-10-2009-12于玉田县医院诊治的66例慢性丙型肝炎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患者均以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血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A、B两组应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5,P>0.05);两组治疗前后ALT水平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胰岛素抵抗疗效显著,对患者糖代谢影响轻微,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小肝癌与肝硬化再生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经增强CT或MRI对照,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肝癌30例和肝硬化再生结节48例(病灶内径≤2.0 cm),采用第二代声学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进行超声造影成像,并记录病灶动态充盈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软件获取并分析病灶的造影定量参数,包括造影剂到达时间、达峰时间、造影剂峰值强度.结果 两组间的造影剂到达时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的造影剂峰值强度和达峰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定量分析小肝癌和肝硬化再生结节的造影时间强度参数,分析两者不同的血流灌注特征性变化,为鉴别诊断提供客观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5′-核苷酸(NT)、总胆汁酸(TBA)与单胺氧化酶(MAO)检测运用于诊断肝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肝病患者250例为观察组,按疾病类型分为肝肿瘤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重型肝炎组、急性肝炎组和丙型肝炎组;再选取同期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对各组进行血清5′-NT、TBA、MAO、AST、ALT、GGT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 250例患者TBA、AST、ALT、GG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肿瘤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急性肝炎组和丙型肝炎组血清5′-N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肝炎组血清5′-N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肿瘤组和肝硬化组MA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其他各组MAO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重型肝炎组、急性肝炎组和丙型肝炎组血清5′-NT水平均低于肝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肝炎组TBA水平高于肝肿瘤组,急性肝炎组和丙型肝炎组TBA水平均低于肝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急性肝炎组和丙型肝炎组MAO水平均低于肝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和急性肝炎组ALT水平均高于肝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重型肝炎组、急性肝炎组和丙型肝炎组GGT水平均低于肝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5′-NT、TBA与MAO检测在肝肿瘤诊断中对患者的肝脏分泌、合成和代谢功能具有较高敏感性,血清5′-NT、TBA、MAO、AST、ALT和GGT水平可有效反映肝功能损伤程度,可为肝病患者的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刘雨芩  杨宙 《当代护士》2021,28(10):88-92
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对老年白内障伴糖尿病(DM)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老年白内障伴DM患者10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感染性眼内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依从性,护理前及术后1个月测量最佳矫正视力水平,护理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结果 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后最佳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而FPG、2hPG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98.11%vs 8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 vs 5.6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77%vs 2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白内障合并DM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围手术期实施预见性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依从性,提高血糖控制效果,促进术后康复并降低感染性眼内炎等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护理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2018年1月-2019月4月某医院门诊定期随诊的96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6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的心理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主观幸福感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积极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和偏执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观幸福感总分及其他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予以积极心理干预是可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抑郁状况及不同护理干预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该院消化科收治的7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抑郁情况进行评分,分析不同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病程及肝功能分级患者的抑郁情况。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专科护理干预的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抑郁水平。结果不同文化程度及年龄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5年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病程≤5年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级肝功能分级患者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A、B级肝功能分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SDS评分为(50.31±7.4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31±7.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女性患者、病程5年及肝功能C级患者更容易出现抑郁情况,通过加强基础护理、实施预见性护理等一系列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抑郁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采用不阻断入肝血流的肝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2007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2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3例,对照组采用分支入肝血流阻断切除术,观察组采用不阻断入肝血流切除术.[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及术后1d两组谷丙转氨酶(ALT)及总胆红素水平(TB)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7d对照组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切口感染、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胆漏为主要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6%,观察组为7.7%,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不阻断入肝血流的肝叶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对肝功能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在不同临床分型中的变化与意义.方法 乙型肝炎患者486例,健康人群50例,分别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清HBV、DNA含量.分析PT、APTT、FIB等凝血功能指标在乙肝不同临床分型中的变化.结果 除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的PT值与对照组无差异外,其余各组乙型肝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或P < 0.01),乙型肝炎各组APTT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或P < 0.01),慢性乙型肝炎(重度)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FIB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 < 0.01),而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组FI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的严重程度与PT、APTT值呈正相关,与FIB值有极弱相关性.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程度随病情而加重,FIB是监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向重度或肝硬化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外周血细胞因子检测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取血制作标本并进行细胞培养.结果 观察组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者的白细胞介素(IL)-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γ干扰素(IFN-γ)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IL-10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内HBeAg阴性患者较HBeAg阳性患者的IFN-γ水平高(P<0.05),IL-4水平低(P<0.05).结论 在治疗过程中,通过检测反映辅助T细胞(Th)1/Th2免疫应答平衡变化的外周血细胞因子,有利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的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在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中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该院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50例及肝硬化患者50例,分别进行HBsAg和HBV DNA定量检测,统计学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结果乙型肝炎组HBsAg定量水平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组,2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51,P0.05)。乙型肝炎组HBV DNA定量水平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组,2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66,P0.05)。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组中,乙型肝炎组HBsAg定量水平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组,2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86,P0.05);HBeAg阴性组中,乙型肝炎组HBsAg定量水平同样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但2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91,P0.05)。结论 HBsAg、HBV DNA在乙型肝炎组和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中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患者伴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外周血脂肪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160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30例(A组),单纯性肥胖组40例(B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组50例(C组)、单纯性肥胖合非酒精性脂肪肝组40例(D组);检测各组血脂和血清瘦素(Leptin)、脂联素(APN)的水平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D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Leptin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脂联素(APN)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上述指标在B组和C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D组的TC、TG水平均较B组、C组明显升高(P<0.05),且LDL水平也高于B组(P<0.05);D组的Leptin水平较B组上升更明显,APN水平较B组、C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细胞因子与单纯性肥胖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其可能参与了单纯性肥胖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9.
穆海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183-3183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乙型肝炎病毒不同复制时期及乙型肝炎肝硬化发展程度的含量变化.方法 选择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DNA复制为阴性的患者组、乙型肝炎DNA复制为阳性的患者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组)同时排除能引起CRP升高的其他疾病.健康体检组作为对照进行血清CRP测定.结果 乙型肝炎DNA复制为阴性的患者组CRP的含量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乙型肝炎DNA复制为阳性的患者组,CRP的含量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组CRP的含量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乙型肝炎后硬化患者组CRP的含量与乙肝DNA复制数量及肝病发展程度成正相关,检测CRP的含量对肝病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消乳散结胶囊联合左甲状腺素钠对治疗甲状腺结节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某院76例甲状腺结节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观察组采用消乳散结胶囊+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治疗8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甲状腺结节直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7%,对照组总有效率76.3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3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8周后甲状腺结节直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采取消乳散结胶囊联合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疗效显著,可缩小结节,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