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总结4例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危重症病人的护理措施。4例病人经6d~14d的ECMO治疗后成功撤离,病情好转。病人使用ECMO支持治疗过程中做好ECMO转流管路、仪器运转管理、机械通气管理、血流动力学管理、抗凝管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是ECMO支持成功的关键,给原发病的治疗与护理赢得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总结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并发低心排的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的经验和护理要点.回顾分析10例患者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并发低心排应用ECMO救治时的护理措施,通过实施严格的病房管理、严密的血流动力学及灌注流量的监测、严防并发症的发生等一系列护理措施.10例病例ECMO辅助时间4~124.5 h,平均38 h,其中8例顺利撤离ECMO,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对于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并发低心排的患者应用ECMO支持为患者提供最快的心肺功能支持,也为抢救赢得了时机,严密的监测和有效的护理是保证ECMO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在救治危重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5例患者分别股静脉-颈内静脉经皮置管,采用静脉-静脉模式 ECMO转流进行肺功能辅助,ECMO期间呼吸机使用低频、低压模式通气,肺功能好转后撤除ECMO.结果 5例患者辅助时间为48~330 h.ECMO撤离观察时间4~24 h.ECMO 撤离后呼吸机氧浓度35% ~50%,经皮血氧饱和度维持96% ~100%.4例患者顺利撤离ECMO过渡到呼吸机辅助呼吸,其中3例已康复出院,另1例恢复中;1例患者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 静脉-静脉模式 ECMO转流可以为甲型H1N1流感危重患者提供有效的氧供,呼吸机使用低频、低压模式通气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腺病毒感染导致呼吸衰竭患儿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7月6例腺病毒肺炎患儿应用ECMO治疗的临床资料,收集治疗期间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过程与方法进行总结。结果:3例患儿治疗后成功撤离ECMO,3例患儿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腺病毒感染导致呼吸衰竭患儿行ECMO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及及早发现并发症是救治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冯琳 《天津护理》2021,29(3):353-355
总结1例在ECMO支持下行大气道肿物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护理。做好循环系统的监测及护理,出血的监测与护理,栓塞的监测与护理,ECMO 机器及管路的维护,预防术后相关感染。患者术后诱发心衰、下腔静脉血栓。经全程个性化护理,心衰症状缓解,成功撤离ECMO及气管插管,未出现并发症,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 报告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及人工肝技术(ALSS)救治13例重症H7N9禽流感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护理重点是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监测,严格的体外循环及人工肝仪器管理,安全的管路管理,及时观察和处理出血、栓塞、氧合器血浆渗漏、溶血、感染和过敏等各类并发症.结果 8例病情好转,成功撤离ECMO及ALSS,5例死亡,总存活率61.5%.结论 应用体外膜肺氧合及人工肝技术救治重症H7N9禽流感患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报告1例体外膜肺(ECMO)救治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护理体会。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监测,严格的体外循环管路管理,及时观察和处理出血、肢端循环障碍和感染等各类并发症及有效的心理护理,患儿病情恢复稳定,成功撤离ECMO和人工呼吸机,1个月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监护要点。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应用ECMO治疗的6例重症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ECMO治疗期间管路维护、生命体征监护、机械通气、感染的监护及个人的防护等护理引导。结果 6例患者中有3例成功撤离ECMO并最终好转出院,有2例患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患者在ECMO治疗期间放弃治疗死亡。结论优质的护理能保证ECMO治疗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5例终末期心脏病儿童心脏移植术后应用ECMO辅助的护理要点。方法探讨我科5例儿童心脏移植术后行ECMO治疗情况,重点分析其术后出现的护理问题及相关护理措施。结果 5例患儿均成功撤除ECMO,顺利脱离呼吸机辅助,安全转出ICU。结论儿童心脏移植患者应用ECMO期间,加强患儿ECMO管道的安全固定与护理,正确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加强呼吸系统管理,预防低氧血症,及时处理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对促进患儿疾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总结分析阜外医院45例小儿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治疗心脏术后急性心肺功能衰竭的临床结果和经验.方法 2004-12~2009-12对45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心肺功能衰竭实施ECMO,所有患儿均行静脉-动脉ECMO(V-A ECMO)辅助方式,激活凝血时间(ACT)维持140~200 s,肝素用量4~20 U/(kg*h).辅助期间流量40~150 mL/(kg*min).结果 22例患儿成功撤离ECMO,撤机率48.9%;20例患者出院,出院率44.4%.2例成功撤离ECMO后死亡,23例不能撤离ECMO,终止治疗,院内死亡.出院患儿ECMO支持时间(64.21±14.36)h(16~268 h),死亡患儿ECMO支持时间(109.88±21.98)h(25~30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组年龄、体质量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肾功能不全、感染及氧合器渗漏的患儿死亡率显著上升.至2010-03-31出院患儿通过电话随访到18例,随访率90.0%;1例出院后1 d死亡,1例出院后57 d死亡;余16例患儿存活,生长发育正常,学龄儿童与同龄正常儿童学习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CMO支持治疗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心肺功能衰竭的治疗中是一种有效的机械辅助方法,手术畸形矫正满意.尽早对心肺衰竭患儿采用ECMO支持治疗,避免重要脏器的不可逆损伤是ECMO成功的关键.低龄、低体重、长时间ECMO支持是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肺移植的护理方案,提高肺移植的成功率。方法总结29例在ECOM支持下进行肺移植患者护理经验。结果所有患者ECMO撤除2h后,供氧良好,没有发生与ECMO有关的严重并发症;15例术后即刻撤除ECMO支持。结论针对性护理方案能及时发现并处理ECMO支持下肺移植术后出现的问题,可以满足ECMO支持下肺移植术的护理需要。  相似文献   

12.
孙晓红  朱振男 《护理研究》2012,26(2):105-106
从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ECMO技术应用于重症呼吸衰竭的适应证、ECMO技术应用于重症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包括循环和生命体征的监测、气道及呼吸机管理、预防感染、氧合器护理等)方面综述了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在重症呼吸衰竭病人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90例危重患者的护理措施。ECMO联合CRRT治疗危重症患者中,相关设备管路正确连接与维护、对血液抗凝的密切监测和管理、灌注量监测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护理人员在熟练掌握ECMO相关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了解CRRT治疗原理,熟知治疗过程中易发生的并发症以及可能产生的突发意外情况,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1例长期应用高流量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救治六氟丁二烯中毒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气胸的护理,高流量ECMO支持下多次院内转运的安全护理,高流量ECMO支持下多次转换模式及更换氧合器的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和抽搐的护理。患者使用ECMO长达44 d,经精心治疗和护理,顺利完成肺移植并成功撤除ECMO,病情好转康复中。  相似文献   

15.
总结1例禽流感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经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后凝血功能异常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建立多学科医护团队,启动护理人力资源应急调配,严密隔离控制感染;动态监测凝血功能,确保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安全;针对性预防并发症,降低患者出血风险;重视呼吸功能锻炼,加强早期康复治疗;贯彻落实早期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焦虑、恐惧情绪。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患者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应用于心脏术后呼吸循环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胸外科应用ECMO救治的10例心脏术后呼吸循环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0例患者均顺利停机并撤除ECMO,其中5例患者治愈出院,2例患者因经济问题放弃治疗,2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isfunction syndrome,MODS),1例撤机后死于严重心力衰竭。结论合适的应用时机、严密的监测和观察、专业的ECMO管理、精细的护理支持,是心脏术后呼吸循环衰竭应用ECMO患者康复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急性暴发性心肌炎(FM)患者中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41例急性FM患者,根据实行ECMO的时机分为甲组20例和乙组21例,甲组实行ECMO时为FM患者合并严重心律失常,且尚未出现心脏骤停;乙组实行ECMO时为FM患者已出现心脏骤停,且行心肺复苏(CPR)无反应或反应不良。两组均实行ECMO救治并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血流动力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MO干预24 h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且甲组SBP,DBP略高于乙组,HR略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MO可有效治疗急性FM,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并实行ECMO护理,可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开发ICU建立体外膜肺氧合的护理流程,并探讨该护理流程的有效性.方法 应用行动研究进行2个循环,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制订ICU建立体外膜肺氧合的护理流程,对10例患者实施第1个护理流程循环后汇总发现问题,调整方案后对9例患者实施第2个循环.结果 实施护理流程后,体外膜肺氧合成员到位时间、用物准备正确率、术前准备时间、体外膜肺氧合管路预冲时间、手术时间和物品等待时间均缩短(P<0.01);医生对护理流程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 ICU建立体外膜肺氧合的护理流程通过行动研究实践的修改与完善,以手术进程为导向,分工细化、责任明确,能提供有效和安全的护理.  相似文献   

19.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技术在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常规生命支持无效的各种急性呼吸和(或)循环衰竭。危重症患者由于检查、治疗等需求,常面临转运,但目前国内外尚无ECMO患者院内转运的相关指南或共识。本共识结合国内外研究,基于循证和专家论证的方法,从ECMO患者转运的各环节建立共识,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20.
李艳丽  张文芳 《天津护理》2010,18(3):132-133
通过对2例爆发型心肌炎患者实施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辅助,在充分药物支持的情况下,使用经股动静脉插管,V-A模式ECMO辅助,其中l例联合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 Aortic BallonPump,IABP)辅助支持。在护理中,采取专人监护、加强呼吸道管理、管道护理、密切观察循环系统变化并加强基础护理,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2例患者经ECMO辅助支持后均顺利脱机,病愈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