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动态三维超声造影(3D-CEUS)在诊断肝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诊治的51例肝占位患者共55个病灶,造影剂选用SonoVue,依次对病灶进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超声造影和动态3D-CEUS检查,并对动态3D-CEUS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观察超声造影的增强方式、不同时期肿瘤血管清晰度及立体感等情况并进行评分.结果 本组肝占位病灶动态3D-CEUS显示动脉期肿瘤血管及肿瘤立体感最好,而门脉期较差.动态3D-CEUS诊断肝肿瘤的符合率为92.7%(51/55),其中诊断肝恶性肿瘤的符合率为97.0%(39/40),诊断肝良性病变的符合率为80.0%(12/15).结论 动态3D-CEUS可更直观、动态和有效地显示肝肿瘤血供和空间立体关系,为提高超声诊断肝肿瘤的准确性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三维造影增强能量多普勒(3D-CEPD)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50例卵巢肿瘤患者分别于造影前、造影中及造影后进行三维能量多普勒(3D-PD)检查。采用3D-PD直方图计算肿瘤血管形成指数(VI)、血流指数(FI)和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FI),比较卵巢良性与恶性肿瘤各血管参数的差异及各血管参数在造影前、造影中、造影后的差异,并评价3个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50例患者中,18例为恶性肿瘤,32例为良性肿瘤。造影前、中、后卵巢恶性肿瘤的血管参数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均<0.01),良恶性肿瘤的各血管参数在造影前、造影中、造影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个不同检查时段血管参数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均为VI最大,FI最小。造影前、中、后三个不同检查时段VI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87、0.89。造影前以VI=2.2%为界值,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为77.77%、87.50%、77.77%、87.50%、84.00%;造影中以VI=23.2%为界值,各诊断效能分别为94.44%、90.62%、85.00%、96.66%、92.00%;而造影后以VI=12.4%为界值,各诊断效能分别为94.44%、93.75%、89.47%、96.77%、94.00%,造影中及造影后的诊断效能较造影前明显增高(P<0.01),而造影后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优于造影中(P<0.01)。结论 3D-CEPD可提高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的能力,血管参数VI最有诊断价值,其诊断效能以造影后更佳。  相似文献   

3.
三维超声造影在腹部肿瘤血管显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造影在腹部肿瘤血管显示中的价值.方法 对69例腹部肿瘤进行三维超声造影.其中包括原发性肝细胞癌11例,肝血管瘤23例,肾细胞癌3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胰腺癌1例,膀胱癌1例,子宫肌瘤25例,宫颈癌2例和卵巢纤维瘤1例.经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SonoVue后观察各种病灶的血管特征.结果 三维超声造影显示出病灶部位血管的立体图像,肿瘤的供血血管和内部血管,血管的走行、分布及其空间关系.恶性肿瘤血管特征为滋养血管蜿蜒扭曲,内部血管杂乱密集.肿瘤治疗后无血供的部位表现为"空洞"样的立体图像.结论 三维超声造影可显示肿瘤血管特征及其空间分布,并可作为一种监测临床治疗和疗效评价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造影(3D-CEUS)在膀胱肿瘤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膀胱肿瘤患者共60个膀胱肿瘤三维超声检查、二维超声造影和3D-CEUS图像资料,重建三维超声造影图像后利用后处理软件观察病灶的边界,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0个膀胱肿瘤经手术后病理证实表浅型膀胱肿瘤(Ta期)29个,侵犯皮下结缔组织的肿瘤(T1期)11个,浸润性膀胱肿瘤(>T1期)20个(分别为T2a期4个,T2b期6个,>T2期10个).膀胱肿瘤3D-CEUS术前分期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Ta期72.4%(21/29),T1期90.9%(10/11),>T1期100%(20/20),总符合率为 85.0%(51/60).结论 3D-CEUS 可以较准确地判断膀胱肿瘤浸润膀胱壁的深度,可提高膀胱肿瘤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双重造影(DCEUS)及三维(3D)成像在良恶性胃溃疡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09年3月至2014年10月在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行胃超声检查并经电子胃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患者,行DCEUS及3D成像,分为良性胃溃疡组22例,溃疡型胃癌组25例。在口服超声造影的基础上同时给予静脉超声造影,分别记录和存储二维(2D)和3D超声造影图像。描记时间-强度曲线(TIC),得出造影剂开始增强时间(AT)、达峰时间(TTP)、灌注时间(IT)、基础强度(BI)、峰值强度(PI)和增强强度(EI)。结果 DCEUS显示良性溃疡为轻度增厚的胃壁[(8.66±2.87) mm]伴较小范围的凹陷,恶性溃疡表现明显增厚的胃壁[(13.98±3.63)~(20.83±3.69) mm]伴较大范围的凹陷,且凹陷处形态不规则,底部不平坦。采集到胃黏膜皱襞、溃疡病灶及局部血管的3D-DCEUS图像,溃疡病灶显示胃黏膜皱襞中断,恶性溃疡胃壁增厚隆起多呈“火山口”表现,局部血管丰富杂乱。良性溃疡组病灶与周边正常胃壁组织AT、TTP、IT、BI、PI和EI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恶性溃疡组病灶与周边正常胃壁组织TTP、IT和BI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AT、PI、E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0±2.02) s vs (10.90±2.75) s, P=0.008;(35.46±5.77) dB vs (29.73±8.72) dB,P=0.009;(30.76±5.76)dB vs (23.45±6.84) dB,P=0.000)];恶性溃疡PI、EI均大于良性溃疡(P<0.05)。结论 DCEUS获得胃壁及病灶的解剖结构及血流灌注双重信息,可作为良恶性溃疡鉴别诊断的新方法。3D成像提高了传统超声图像的质量。3D-DCEUS可直观地显示肿瘤立体形态和血管空间结构,有助于提升传统超声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超声造影在肝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齐铮琴  赵玉珍 《临床荟萃》2004,19(10):600-600,F003
B型超声检查的应用普及,为肝内占位病变的早期发现提供了一个不可替代的手段。彩色多普勒的临床应用,从血供和血流动力学方面为肝肿瘤的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但其不能显示随时改变的血流信号,部分有血供的肝肿瘤因探测角度,流速较低或位置较深等原因.不能测及血流信号。近年来,能量多普勒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由于其显示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三维超声造影(3D-CEUS)在诊断肝肾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肝肿瘤、35例肾肿瘤患者行实时3D-CEUS,并与二维超声造影(2D-CEUS)检查和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分析。对比观察肝肾肿瘤的3D-CEUS、2D-CEUS增强方式,肿瘤血管清晰度及立体感情况。结果 3D-CEUS对肝肾肿瘤的增强方式与2D-CEU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肿瘤动脉期血管的清晰度显示较2D-CEUS具有明显优势;显示肿瘤的占位立体感较2D-CEUS为好。结论 3D-CEUS是一种无创、省时、高效、安全的新技术,可以重复进行,对肝肾肿瘤的供血动脉可以立体实时动态显示,并能立体显示肿瘤的构架,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超声造影在肾上腺肿瘤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肾上腺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5例肾上腺肿瘤应用对比脉冲序列成像技术和SonoVue超声造影的特点.结果 CDFI显示3例肾上腺肿瘤内部有血流信号,而超声造影22例肿瘤可见强化.转移瘤、嗜铬细胞瘤和体积较大的腺瘤造影剂充填较快,达峰强度稍低于周围肝肾实质或相当;体积较小的腺瘤、节细胞神经纤维瘤、神经鞘膜瘤和髓性脂肪瘤造影剂缓慢充填,达峰强度明显低于肝肾实质.结论 超声造影能清晰显示肾上腺肿瘤的血流灌注情况,是常规超声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9.
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在肝肿瘤定性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检查与超声弹性成像在肝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61例患者的68个肝肿瘤病灶进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超声弹性成像采用5级评分法作为诊断标准:a、b诊断为良性,c~e级诊断为恶性,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常规超声诊断肝肿瘤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9.59%、73.68%、77.94%;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肝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9.79%、84.21%、88.24%;超声造影诊断肝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1.84%、89.47%、91.18%。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检查相结合有助于提高肝肿瘤的检查敏感度和特异度,且具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多样化的人类饮食结构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胆囊肿瘤的发病率呈逐步增高趋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提高对胆囊肿瘤的诊治水平已经刻不容缓。尤其是胆囊癌因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SonoVue超声造影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胆囊肿瘤的认识、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新的平台,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消化系神经内分泌肿瘤超声造影表现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瘤(NET)原发病灶及肝转移灶超声造影(CEUS)表现特征,评价CEUS诊断消化系NET的价值。方法 2005—2009年Charité医院收治90例经手术和(或)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的消化系NET患者。回顾性分析79个消化系NET原发病灶、510个肝转移灶常规超声表现及69个原发病灶、70个肝转移灶CEUS表现。结果常规超声示79个消化系NET原发病灶以低回声和混合回声为主,69.7%(23/33)的小肠NET原发病灶和64.3%(18/28)的胰腺NET原发病灶内部回声不均,27.8%(22/79)的消化系NET原发病灶含部分液化区。CEUS示69个消化系NET原发病灶中93.3%(63/69)血供丰富,72.5%(50/69)呈向心性增强。常规超声示510个肝转移灶中39.1%(199/510)表现为低回声,34.1%(174/510)为高回声,23.7%(121/510)为混合回声;32.7%(167/510)的肝转移灶周围存在声晕。CEUS示肝转移灶中70.0%(49/70)为向心性增强,27.1%(19/70)为快速整体增强,呈离心充盈的仅占2.9%(2/70);78.7%(55/70)的肝转移灶在60s内开始出现增强消退。结论消化系NET原发病灶及肝转移灶具有特征性CEUS表现。CEUS可作为NET影像诊断学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实时超声造影诊断肾脏肿瘤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肾脏肿瘤的造影特点,评价超声造影诊断肾脏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超声诊断为肾脏占位病变或可疑肾脏占位病变的患者应用新型声学造影剂声诺维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与病理对比。结果30例肾肿瘤大部分与其正常肾组织回声等强,多数肾恶性肿瘤的造影显像与其正常肾组织同步,多数肾良性肿瘤造影显像为“同进慢出”;6例肾柱肥大造影后与正常肾组织造影剂显像一致;4例肾囊肿内无造影剂显示。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对肾脏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超声造影在颅内肿瘤术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颅内肿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低机械指数造影模式和Sono Vue超声造影剂,对23例颅内肿瘤患者进行术中超声造影,动态观察不同肿瘤的造影增强特征。结果:23例颅内肿瘤均有不同于脑组织的超声造影增强特征,并呈现不同的超声造影增强特点。结论:术中超声造影能为颅内肿瘤的准确识别和定位以及了解肿瘤血流灌注特点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灰阶超声造影对复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灰阶超声造影检查对复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复发性肝癌46例与肝血管瘤20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6例,采用SonoVue行灰阶超声造影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结果造影后82例肝肿瘤性病变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增强.复发性肝癌多表现为快速消退型,如以快速消退型作为复发性肝癌的诊断指标,则超声造影诊断复发性肝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3.5%、100%和96.3%,与肝血管瘤的自周围向中心结节样快速或缓慢充填,并呈持续增强型明显不同,同样与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多表现为动脉相快速自中心向外周放射状的持续增强也明显不同.结论灰阶超声造影对复发性肝癌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复发性肝癌由于肝内解剖与病理的特点造成其部分病例超声造影表现不典型,可能与其血流动力学及生物学特性有关,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the combination of gynecologic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GI-RADS) ultrasonographic stratification and 3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3D-CEUS) in identifying malignant lesions from benign ovarian masses. Methods Both of 2D ultrasound (2D-US) and 3D-CEUS were performed on 102 patients with ovarian masses. The perfusion characteristics of ovarian masses were observed with 3D-CEUS,and the 2D-US features of ovarian masses were analyzed based on GI-RADS. Simple and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independent risk predictors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ovarian could be confirmed. In addition, ROC curves were drawn.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GI-RADS combined with 3D-CEUS scoring system was evalu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only GI-RADS. Results Simple and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there were 8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malignant masses, including large papillary projections (≥ 7 mm), separated or wall thickness ≥ 3 mm, central blood flow, the proportion of solid part ≥ 50%, combination of ascites, high level enhancement, uneven distribution of contrast media in enhanced solid part and the vascular with characteristics as dense, tortuous and anfractuous. When using 4 points as the cut-off,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of GI-RADS combined with 3D-CEUS scoring system in identifying malignant ovarian masses was 0.969, higher than that of only GI-RADS (0.839; Z=1.64, P=0.029). Furthermore, the scoring system showed higher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accuracy (all P<0.001).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GI-RADS with 3D-CEUS can be more effective to distinguish malignant lesions from benign ovarian masses.  相似文献   

16.
超声造影在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良恶性肝肿瘤的超声造影增强时相及回声变化规律。方法 对31例共59个肝肿瘤病灶在超声造影后,观察肿瘤病灶在造影增强后各时相图像特点,对比分析良恶性肝肿瘤造影增强的始增时间、峰值时间及减退时间,并对造影前后及增强CT检测的病灶数目、大小及边界清晰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7个肝细胞肝癌病灶中13个表现为典型“快进快退”,2个表现为“同进快退”,另2个表现为“快进慢退”,后经病理证实为高分化型肝癌。36个转移性肝癌病灶分为少血供转移癌组21个,表现为动脉相呈低回声环形增强,门脉相及延迟相呈低回声;多血管转移癌组15个,表现为动脉相呈完全高回声增强,门脉相及延迟相呈低回声。6个肝血管瘤中5个表现为向心性环形持续缓慢充填,另一例直径9mm的小血管瘤表现为完全快速向心充填。肝血管瘤造影增强的始增时间、峰值时间及减退时间均长于肝细胞肝癌及转移性肝癌(P〈0.05)。造影后所测肿块直径大于常规超声和增强CT,所检出肿块数目多于常规超声和增强CT,造影前13个肿块边界显示不清晰,造影后显示清晰。结论 超声造影在肝肿瘤的定性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乳腺肿块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探讨其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观察分析30个乳腺肿块的超声造影增强表现,从增强程度、增强模式,增强时肿块边界是否清晰、消退模式等方面,比较研究良恶性肿块血流灌注特征。结果 30个乳腺肿块病理证实良性肿块17个,恶性肿块13个。所有乳腺肿块超声造影均有不同程度增强,其中恶性肿块多表现为3级以上明显增强(69.2%,9/13),增强时边界不清晰不规则,呈放射状(84.6%,11/13),与良性肿块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可以动态观察乳腺肿块内微血管血流灌注,研究良恶性肿块灌注特征有助于提高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