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因其发病率不断升高及猝死的发生率极高,已备受关注.尽管近年来对其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进步,但HF患者的5年病死率仍高达50%.研究证实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能使终末期HF患者心功能分级、生活质量、活动能力明显改善川.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北美心脏起搏电生理学会指南[2]中指出了CRT的指征: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LVEF≤35%,QRS间期≥120ms,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心室起搏比例心力衰竭患者起搏器升级为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后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心室高比例起搏后发生心力衰竭的普通起搏器患者,升级为CRT治疗后,长期观察患者的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的变化。观察起搏器升级后12个月CRT的应答率。应答率的标准为LVEF绝对数改善5%以上。长期观察病死率及临床心脏事件,最长随访观察85个月。结果 9例高比例心室起搏的心力衰竭患者升级为CRT后,平均随访(37.33±27.81)个月,术后QRS时限明显缩短[(146.67±30.00)ms比(171.33±25.98)ms,P<0.05],术后12个月NYHA改善[(1.89±0.93)级比(3.44±0.53)级,P<0.05],78%(7/9)患者CRT有应答,其中33%(3/9)患者升级1年后为超应答(LVEF≥50%),平均LVEF明显升高[(0.42±0.11)比(0.32±0.05),P<0.05],LVEDD明显减小[(61.22±11.41)mm比(70.33±9.39)mm,P<0.05],LAD明显减小[(40.22±6.51)mm比(43.44±4.67)mm,(P<0.05)]。长期随访过程中,1例(11.1%)患者术后23个月死于心力衰竭,1例(11.1%)患者术后34个月新发室速,经抗心动过速起搏终止。结论长期随访观察的结果显示,高心室起搏比例的心力衰竭患者升级为CRT后,CRT应答率高,患者心功能较前明显改善,心脏结构逆重塑。  相似文献   

3.
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优化起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目前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较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其主要机制是改善房室、心室间、心室内的同步性收缩,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但是,目前仍有30%的患者CRT后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病情恶化,其原因可能与选择CRT患者不当及心室机械同步性改善不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心脏超声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将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同期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参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心脏超声参数,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心脏超声参数,采用Spearman对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心脏超声参数与心功能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A、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左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Tei指数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E/A比值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的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LVEDD、LVESD、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A、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的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LVP...  相似文献   

5.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常见和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Ⅵ级者年病死率可高达50%.近年国际上开始心脏再同步起搏术(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pacing)治疗CHF的实验与临床研究[1-3],取得良好效果,为CHF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2001年3月我们应用此项技术治疗2例CHF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替换术后影像学变化与心功能改善之间的变化规律。方法:对45例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术前、术后的胸部X线平片、心脏超声、心功能分级进行手术前后对比。结果:45例患者术后肺纹理均明显减少,心胸比率缩小。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左房舒张末期前后径均有所减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狭窄为主的25例中平均升高12%,以关闭不全为主的20例中LVEF变化不明显9例,升高者11例;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4例,Ⅲ级11例。结论:术后胸部X线平片、心脏超声检查显示改善明显者,心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脏粘液瘤患者的瘤体大小与心功能、肺动脉压及血管栓塞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在辽宁省肿瘤医院诊治的63例心脏粘液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Ⅰ级(n=10)、Ⅱ级(n=21)、Ⅲ级(n=24)和Ⅳ级(n=8)4组,测定各组患者术前血管栓塞发生情况、手术前后肺动脉压水平及术后肿瘤大小,分析患者瘤体大小与心功能分级、肺动脉血压及血管栓塞的关系。结果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患者血管栓塞发生率分别为0、4.8%(1/21)、12.5%(3/24)和25.0%(2/8),各组患者心脏粘液瘤的质量分别为(23.6±4.3)g、(30.2±4.1)g、(42.5±5.2)g、(76.4±6.8)g,随心功能分级的增高,粘液瘤质量及血管栓塞发生率呈现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患者术前肺动脉压为(1.6±0.6)kPa、(3.9±1.1)kPa、(5.5±1.4)kPa、(7.1±2.3)kPa,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高,患者术前肺动脉压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粘液瘤切除后各组患者肺动脉压降为(2.0±0.7)kPa、(2.3±0.7)kPa、(3.0±0.9)kPa、(3.4±0.7)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心脏粘液瘤患者的瘤体质量与患者心功能分级、肺动脉压水平及发生血管栓塞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16、0.532和0.518(P<0.05)。结论心脏粘液瘤患者瘤体大小与其心功能、肺动脉压水平及发生血管栓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心脏运动训练是心脏康复的核心,同时还包括康复评估、规律药物治疗、饮食指导及生活习惯,接受健康教育和定期监测生理指标等。研究表明,运动训练对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外周血管、呼吸系统和骨骼肌组织等[1-3]有影响。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涉及心肌和骨骼肌细胞的有氧代谢、能量转运、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和促炎症细胞因子等方面。患者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损害心室充盈及射血功能,进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体液潴留等。HF在各年龄阶段病死率均高于同期其余心血管病,既往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治疗要求卧床休息,限制患者体力活动以减轻心脏负荷,随着心脏康复的发展,心衰康复领域也有明显的进步,目前各临床指南均推荐运动治疗,强调心脏康复在HF治疗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依据心脏康复在治疗心力衰竭的生理病理基础上,结合最新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孙伟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7):1206-1207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价值。方法:20例OMI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和安慰剂组,每组各10例,治疗前后用数字化24hHolter记录测定心功能时域参数和频域参数。结果:OMI患者用辛伐他汀治疗4周后,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好转,SDNN、LF和HF均明显增加,LF/HF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辛伐他汀具有降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交感神经活性,提高迷走神经张力的作用,使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平衡性趋向于正常,提示该药具有稳定OMI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自1967年人类首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开展以来,心脏移植术已成为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常规疗法。截止2006年,全球心脏移植例数已超过73000例。美国器官分享联合网络(UNOS)制定了明确的心脏移植手术指证:内科或其他外科治疗手段无效的终末期心脏病;射血分数(EF)〈0.20;预计生存时间大于1年的可能性〈75%;年龄不宜〉55岁;肺血管阻力必须〈6Wood;其他脏器无严重器质性病变。目前心脏移植术后1年生存率接近90%,7年生存率接近75%。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优化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9月~2011年4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9例,本组患者均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在超声心电图下优化VV间期与AV间期。结果79例患者在通过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心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而心功能分级从Ⅲ~Ⅳ级改善到Ⅱ-Ⅲ级,心房起搏AV间期优化到130—180ms,而心房自身感知AV间期优化到100~150ms,左室充盈时间为(423±115)ms,二尖瓣反流为(5.34±4.69)cm2;VV间期为4—41ms,致使左室各室壁收缩期达峰时间差为(30.5±18.2)ms,左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为(26.3±3.4)/s。3个月后,左室收缩末容积减少16%。结论心衰患者在经过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心衰患者若能够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再加上超声心动图优化,可以将心室收缩不同步情况改善,从而提高心功能,巩固和提高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杨聪  吴彦民  黄谦 《西南军医》2009,11(6):1050-1051
目的探讨高原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116例老年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以同时期120例健康老人作为对照,检测血清尿酸水平(采用尿酸酶法)。结果高原慢性肺心病心衰组的HUA(高尿酸血症)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平均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心衰组不同心功能分级组的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显著(P〈0.01)。结论高原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HUA发病率升高,且血清尿酸水平随心衰加重而明显升高,血清尿酸水平可以作为评价心衰严重程度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张冬荣  王冬梅 《西南军医》2008,10(1):107-109
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已成为治疗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房室延迟(atrioventricular delay,AVD)、室间延biventricular delay,VVD)和室内延迟(intraventricular delay,IVD)作为与之相关的三个重要间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从如何获得最佳的房室间期、各种间期对心功能的可能影响机制及其如何影响心功能三个方面做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心肌病( 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及扩张型心肌病( 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均会表现为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二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脏机械运动不同步.心脏再同步治疗(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现已成为CHF的有效治疗手段,而根据心脏机械收缩不同步情况能够预测接受CRT的患者预后,判断CRT的反应率[1].笔者应用核素心室显像法评价ICM及DCM患者的心脏机械收缩同步性,探讨此方法用于评估CHF患者CRT前心脏收缩不同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左心室电极导线(LVL)起搏部位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早期因扩张型心肌病(DCM)行CRT治疗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左心室电极起搏的部位将患者分为心尖部组(n=15)和非心尖部组(n=67)。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VEF、LVEDD、QRS时限及美国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变化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非心尖部组LVEF及LVEDD较术前及心尖部组均明显改善(P<0.05);心尖部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LVEF、LVE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心尖部组术后QRS时限较术前明显缩窄,NYHA分级改善明显(P<0.05),与心尖部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尖部组术后QRS时限、NYHA分级与术前比较,虽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室电极导线起搏非心尖部较心尖部CRT疗效更佳,应尽量避免左室心尖部起搏。  相似文献   

16.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简称风心病,指风湿性心脏炎症消退后在心脏瓣膜上遗留下的瘢痕引起的,以心脏瓣膜病变为主的心脏病.早期表现为心脏的增大和腔壁的增厚,晚期表现为心功能不全[1].在各种心血管外科的病例中此病占40%~60%,南方高于北方[2].人工瓣膜置换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报告是对显像中所获得全部信息的概括与总结,是对申请行该检查的医师所关注问题的书面回答。写报告的医师应利用有限的文字简洁地表达影像所见,并满足临床需求,规范的语言和详实的内容是确保检查报告可读性的必要前提。在这方面,美国核心脏病协会(ASNC)和美国心脏学会(AHA)等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与经验总结,制定出了较为完善的报告书写规范。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心肌灌注显像定量分析是现阶段核心脏病学有别于其他心脏影像学检查的独特优势。现将检查报告书写相关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巨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的治疗方法及经验。方法25例巨大左心室病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瓣膜病6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9例。心功能分级(NYHA)II级12例,III级9例,IV级4例。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70~85mm,平均74.3mm,射血分数(EF)36%~67%,均接受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结果本组术后均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8例加用肾上腺素。发生低心排血综合征(LCOS)8例,发生室颤1例,胸骨哆裂行二次清创缝合1例,均心功能Ⅱ级出院。全组病例无死亡。结论巨大左心室病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充分的术前治疗、术中加强心肌保护、置换适当型号瓣膜、保留瓣下结构、术后加强心功能监测与治疗等方面,均应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浆脑钠肽评估心脏病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入的心脏病患者88例,根据患者实际诊断结果将44例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4例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NT-pro-BNP水平,以及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情况。结果 观察组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中LVEDV、SV、CO、CI水平无差异(P> 0.05);LVESD、LVEDD、LVESV、LVEF、FS在心功能轻级Ⅰ级与Ⅱ级间,Ⅲ级与Ⅳ级间无差异(P> 0.05);Ⅰ级、Ⅱ级与Ⅲ级、Ⅳ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心功能等级递增,NT-pro-BNP水平增加(P<0.05)。LVESD、LVEDD、LVESV、NT-pro-BNP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LVEF、FS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浆脑钠肽对慢性心力衰竭具有一定评估价值,为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超声心动图指导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经正规药物治疗不理想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62例,均经超声心动图检测证实存在明显的单纯室间或伴有室内机械性不同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继续接受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正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CRT。观察两组6个月后临床及超声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心脏同步性6、min步行距离(6MW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等指标改善情况,均非常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声心动图指导下的CRT对难治性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