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加坡护士在医院安全用药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加坡的药品安全管理措施在人力配置、操作程序及管理系统上较先进和完善,尤其是护士在医院安全用药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医嘱核对到取药、发药整个过程中,护士都在药剂师的保障和"电子智能药柜"的辅助下,按照严格的操作程序和工作流程进行,不仅维护了患者的安全,也起到了对医护人员的保护作用,对我国临床药品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柏拉图分析法对病房用药安全的影响。[方法]制作《病房用药临界差错检查表》,对病房用药安全中的隐患进行数据收集,并通过绘制柏拉图统计表结合鱼骨图对病房用药安全隐患进行解析,找出隐患存在的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结果]用药临界差错发生率由活动前的27.95%减少到6.85%,保证了病房用药安全。[结论]柏拉图分析法可有效地提高病房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张菁  吴荣  徐旻 《护理研究》2014,(1):232-233
[目的]探讨柏拉图分析法对病房用药安全的影响.[方法]制作《病房用药临界差错检查表》,对病房用药安全中的隐患进行数据收集,并通过绘制柏拉图统计表结合鱼骨图对病房用药安全隐患进行解析,找出隐患存在的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结果]用药临界差错发生率由活动前的27.95%减少到6.85%,保证了病房用药安全.[结论]柏拉图分析法可有效地提高病房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余雪莲 《全科护理》2014,(25):2380-2381
[目的]探讨安全用药管理在全科病房中的实施及效果。[方法]成立安全用药质量控制小组、建立科室用药指引、加强药品管理、规范用药实施流程、鼓励病人参与用药安全管理。比较安全用药管理实施的效果。[结果]实施安全用药管理后用药差错发生率降低,护士及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安全用药管理的实施可确保全科病房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杜红娣  宋华  张爱 《护理研究》2012,26(32):3046-3047
药物治疗是护理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临床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与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护士既是各种药物治疗的实施者,又是用药前后的监护者,护士参与病人用药的全过程,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工作中担负着重大的责任[1]。如何保证住院病人的用药安全越来越受到护理管理者的重视[2]。肿瘤科具有其特殊的专科性,静脉化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肿瘤病房病人病种繁多、化疗方案复杂,存在很大的用药安全隐患;此外,化疗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追踪法联合PDCA循环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追踪法联合PDCA循环护理质量管理实施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39515例为观察组,同时以实施前(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患者36633例为对照组,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健康教育、护理文书书写评分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基础护理、分级护理、重症护理、护理安全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用药错误、药物外渗、压疮、非计划拔管、跌倒/坠床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5.90%(χ2=71.475,P<0.01).[结论]追踪法联合PDCA循环管理有助于提升整体护理质量,预防控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通过品管圈活动,采取护士分层管理,建立科室三级质控网络,实施基础护理流程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基础护理质量监督与评价机制,增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改善后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显著提高,同时使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安全文化在泌尿外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丹 《护理研究》2009,(12):3178-3179
安全文化(safety culture)是将文化的所有内涵向以安全为目的的方向推进的一种统一的组织行为及机构内所有人员对待安全的共同态度、信仰和价值趋向。病人安全是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医疗机构的文化建设是保障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积极的安全文化建设对病人安全的促进极为重要,它被认为是病人安全管理的灵魂和关键。  相似文献   

9.
李潇 《全科护理》2015,(3):269-270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临床护理安全用药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运用品管圈活动的管理方法对本科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结果]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临床安全用药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增强护士们的团队凝聚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临床安全用药护理质量,同时提高了护士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陈丽雪  林英 《护理研究》2012,26(5):459-460
内科干部病房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老年病人,病人合并症多,需要应用的药物种类纷繁复杂、用药时间要求多样,如用药过多或剂量不当,加上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逐步障碍、本身对药物的反应很容易发生药物毒性反应,甚至因药物反应而加重病情,或使健康受到威胁.基于这个原因,老年内科的用药安全一直是临床医护人员关注的问题.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我科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控制分发口服药中的护理缺陷,有效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设计药物医嘱闭环执行系统,将执行医嘱的全过程及对药物疗效观察的所有数据写入医院信息系统中,进行全流程数据跟踪及医嘱闭环管理。临床应用后,提高了医嘱录入和药物配置的准确性,护士医嘱执行正确率和药物宣教记录的符合率均>99%,给药错误发生率由0.51次/千床日降至0.42次/千床日,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加强对病区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2011年针对医院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通过建立安全管理组织、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使用流程、制订管理手册、组织培训与考核等一系列措施,加强病区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结果 与2010年相比,2011年发生高危药品管理缺陷和用药安全隐患的事件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7,P<0.05).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药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显著提高.结论 加强病区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用药能力,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3.
降低病区护理给药前患者身份识别缺陷率的实践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降低病区护理给药前的患者身份识别缺陷率,保证用药安全.方法 通过对病区护理给药前患者身份识别的执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执行缺陷的关键原因,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优化护理流程,并与改进前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护理给药前患者身份识别缺陷率从改进前的46.71%降低到改进后的17.49%.结论 基于问题现状,找出关键因素,从而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可以提高护理管理效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遵循卫生部颁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专科疾病护理质量标准,对专科医院护理电子病历进行系统升级和功能拓展,在系统中触入质I监控理念,探索开发了护理电子病历质量实时监控系统.临床应用后,较好地解决了病历记录内容缺项和不及时记录的问题,与应用前1年相比,全院各病区护理文书质量检查的合格率由90%上升到98%,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了15%,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目前临床用药中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探索相应的对策以确保用药安全。方法针对2011年医院41个护理单元上报用药不良事件及11月开展用药安全专项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用药安全手册,包括健全各种用药安全管理组织及制度,收集临床多品种、多规格、看似听似药品拍成图片进行比对,临床应控制滴速、接触易发生反应药物,药物配制信息,药物配伍禁忌,宜从中心静脉输注的药物,高危药物外渗紧急处理,抢救药物药理知识,以表格形式进行罗列。规范使用药物流程、组织培训与考核等一系列措施。结果2012年护理用药不良事件总数较2011年减少15起,下降18.5%。与2011年相比,2012年用药专项月检查存在问题,通过护理用药安全手册的制作与应用,加强了用药安全管理,促进护理人员掌握药品管理及用药知识,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用药安全能力,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结论该手册为护士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起到临床用药指引作用,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用药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设计开发老年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以期提高老年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水平。 方法 以老年护理安全质量指标体系为核心,设计开发具有老年护理安全风险评估、老年护理安全风险预防知识库和老年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功能的平台,并选择2所医疗机构试用平台3个月,评价平台应用效果。结果 平台包含4个模块,分别为老年护理安全风险评估系统模块、老年护理安全风险预防知识库模块、老年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模块和数据统计分析模块。平台应用后筛查出14项老年护理安全高风险项目,护理人员老年护理安全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改善(t=4.941,P<0.001),老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 χ 2=5.860,P<0.05),护理人员对平台整体满意度为91.54%。结论 平台有助于筛查老年护理安全风险项目,提升老年护理质量,是老年护理安全质量的有效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17.
随着《护士条例》的颁布,人们在关注护士地位、待遇及护理质量对患者疗效和疾病恢复的影响的同时.也更加关注护理质量和安全问题。国外在此方面研究较多,国内也逐渐开始重视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问题的研究。现将国外有关此类研究的文献回顾如下。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Medication errors are recognized causes of patien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hospital settings, and can occur at any stage of the medication management process.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errors are reported to occur more frequently in critical care settings, and can be associated with severe consequences. However, patient safety research tends to focus on accident causations rather than organizational factors which enhance patient safety and health care resilience to unsafe practice. The Organizational Safety Space Model was developed for high‐risk industries to investigat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organizational safety. Its application in health care settings may offer a unique approach to understand organizational safety in the health care context, particularly in investigating the safety of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in adult critical care settings. Purpose: This literature review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Organizational Safety Space Model in the industrial context, and considers its application in investigating the safety of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in adult critical care settings. Search strategies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 CINAHL, Medline, British Nursing Index (BNI) and PsychInfo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for peer‐reviewed papers, published in English, from 1970 to 2011 with relevance to organizational safety and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in critical care, using the key words: organization, safety, nurse, critical care and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Archaeological searching, including grey literature and governmental documents, was also carried out. From the identified 766 articles, 51 studies were considered relevant. Conclusion: The Organizational Safety Space Model offers a productive, conceptual system framework to critically analyse the wider organizational issues, which may influence the safety of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 to accidents. However, the model needs to be evaluated for its application in health care settings in general and critical care in particular. Nurses would offer a valuable insight in explaining how the Organizational Safety Space Model can be used to analyse the organizational contributions towards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in adult critical care settings.  相似文献   

19.
229起护士给药错误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护士给药错误发生的原固和特点,探讨如何避免发生给药错误.方法 在建立半结构性非惩罚护理意外事件上报系统的基础上,回顾分析某三级综合性医院2008~2010年系统上报的229起给药错误事件,对护士发生给药缺陷的类型、特点、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①遗漏和"5R"类错误是护士给药错误的主要类别.给药错误的前三位原因为不遵守操作流程(低年资护士)、沟通不良和干扰(高年资护士).②护士年资是影响给药错误的重要因素,工作年限低于3年的护士给药错误发生率最高,3年以上者发生率明显降低.③护士给药错误容易发生在白天交接班时,尤其是在12:00左右.④与其他科室相比,外科护士给药错误的发生率更高.⑤给药错误各影响因素中,与结局相关者为沟通(P=0.044)、遗漏(P=0.019)、给药速度(P=0.008)、监测(P=0.000)和药品(P=0.009),Ⅱ级以上结局主要与高危药物有关.结论 护理管理人员应根据护士发生给药错误的特点制订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护士排班时应增加中午值班人员数量.对重点科室和高危药物应重点监测并提出降低给药错误的风险预案.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Medication errors are a common source of adverse healthcare incidents particularly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ED) that has a number of factors that make it prone to medication errors. This project aims to reduce medication errors and improve the health and economic outcomes of clinical care in Hong Kong ED.

METHODS:

In 2009, a task group was formed to identify problems that potentially endanger medication safety and developed strategies to eliminate these problems.

RESULTS:

Responsible officers were assigned to look after seven error-prone areas. Strategies were proposed, discussed, endorsed and promulgated to eliminate the problems identified. A reduction of medication incidents (MI) from 16 to 6 was achiev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rovement work.

CONCLUSION:

This project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a concret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o safeguard error-prone areas of medication safety in a sustainable manner.KEY WORDS: Medication error, Medication safety,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CQ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