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病例报告女 ,5 8岁。 X线平片发现右下肺粗条状影 ,余肺未见异常 ,诊断为支气管粘液嵌塞。为明确诊断行螺旋 CT扫描 ,平扫示右下肺条状影似与血管有关 (图 1) ,余肺野未见异常。减薄扫描显示右下肺病变呈竹节状扩张 CT值 42 Hu,近端与右下肺静脉连接部明显变窄 ,诊断为肺动静脉瘘。继而行增强扫描 ,肺动脉期显示右下肺动脉明显强化 ,而病变影无增强 (图 2 ) ,肺静脉期显示迂曲扩张的血管影明显强化 CT值 146 Hu,与引流入左心房的右下肺静脉相延续并强化程度相同 (图 3)。 MIP及 SSD三维重建显示右下肺静脉迂曲扩张呈人参样 (图 4)…  相似文献   

2.
钱家新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2):2046-204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及肠系膜上动脉相关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血管成像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病变或肠系膜上动脉相关病变26例的64排螺旋CT资料.使用philips 64排螺旋CT容积扫描,增强扫描于注射对比剂后延迟25 ~ 30 s扫描动脉期,60~ 65s扫描门静脉期.在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重组肠系膜上动脉图像,分析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和肠系膜上动脉相关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26例患者均清晰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26例中发现肠系膜上动脉夹层6例,其中单纯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1例,腹主动脉夹层累及肠系膜上动脉5例,CT表现为肠系膜上动脉内真假腔和低密度的内膜片;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病变16例,CT表现为肠系膜上动脉管壁钙化、管腔狭窄、血栓形成,肠壁增厚、水肿.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4例,包括十二指肠瘀滞症3例,CT表现为十二指肠第一、二段扩张,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变小;“胡桃夹”综合征1例,CT表现为左肾静脉受压及远端左肾静脉扩张.结论:64排螺旋CT肠系膜上动脉血管成像可以明确观察肠系膜上动脉各类病变情况及周围血管情况,对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及肠系膜上动脉相关病变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左右肘静脉注射对比剂对胸部CT血管成像(CTA)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胸部CTA检查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进行左右肘静脉注射对比剂,其他参数相同。扫描完成后,测量并比较降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右下肺动脉、左上肺动脉、左下肺动脉、右下肺静脉、左上肺静脉、左下肺静脉的CT强化值,并对胸部血管成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2组患者的降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右下肺动脉、左上肺动脉、左下肺动脉、右下肺静脉、左上肺静脉、左下肺静脉的CT强化值分别为:(342.42±52.63)Hu和(369.04±88.87)Hu、(389.72±126.36)Hu和(411.46±110.98)Hu、(366.63±124.84)Hu和(392.67±115.59)Hu、(389.19±128.99)Hu和(390.24±114.47)Hu、(388.64±127.37)Hu和(404.64±124.47)Hu、(361.84±73.87)Hu和(370.40±91.42)Hu、(384.19±78.50)Hu和(401.68±96.32)Hu、(377.10±81.07)Hu和(388.59±74.89)Hu,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胸部CTA成像时,采用左右肘静脉注射对比剂,对血管的强化程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朝文  附有文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2):1395-1396
目的:探讨高速螺旋CT三维支气管动脉成像在中央型肺癌中的影像学表现,为显示中央型肺癌血供来源及介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8例中央型肺癌患者行螺旋CT造影增强检查,采用实时螺旋薄层CT扫描,在独立工作站行支气管动脉三维重建,使用不同的旋转轴观察支气管动脉的空间解剖细节。结果:8例(44.44%)肺癌患者的支气管动脉三维图像能够清晰显示出支气管动脉的起源、走行的路径和血管直径等。有肺动脉明显狭窄截断的病例支气管动脉显示率最高,且明显增粗,表明此类肺癌的血供来源主要以支气管动脉为主。三维成像中以容积再现技术显示最佳。结论:螺旋CT三维支气管动脉成像能够准确、直观地显示支气管动脉的空间解剖特点,为中央型肺癌的血供研究及介入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对支气管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支气管肺隔离症患者的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图像及后处理技术资料.结果 支气管肺隔离症分为叶内型和叶外型,叶内型21例,20例由胸主动脉分支供血,1例供血动脉为腹腔干的分支,引流静脉均进入肺静脉系统;叶外型1例,由降主动脉供血,静脉引流入半奇静脉.结论 CT薄层动态增强扫描的重建后处理图像可以清楚显示病变异常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全貌,是本病的重要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CTA)在支气管动脉性咯血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8例大咯血患者利用16层螺旋CT进行CTA检查,并分别在DSA对照下对支气管动脉CTA影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0例支气管扩张或慢性炎症以及8例肺癌的咯血患者均显示有支气管动脉的异常,表现为支气管动脉的主干及其分支的扩张、迂曲以及远端血管网的形成,部分有肺外体循环参与供血。2例CTA阴性表现中,经DSA血管造影证实均有不同程度的支气管动脉扩张并移位。【结论】CTA能显示咯血患者扩张的支气管动脉、其所在位置以及数量等信息有助于对再次咯血的预测和指导介入治疗,其无创、方便值得大咯血病例临床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肺动脉栓塞的64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表现。结果确诊为肺动脉栓塞13例,其中中央肺动脉栓塞5例,肺叶及肺段动脉栓塞3例,肺段以下动脉栓塞5例。肺动脉栓塞直接征象为肺动脉内不规则充盈缺损。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咯血患者的异常肺韧带动脉血管造影表现,探讨异常肺韧带动脉参与咯血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75例行支气管动脉栓塞(BAE)的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胸部CT平扫或增强扫描。观察异常肺韧带动脉的血管造影表现,分析肺韧带动脉参与咯血与病变部位、性质及纵隔胸膜受累的关系。结果 6例患者基础病变累及下肺后基底段,均无明显纵隔胸膜增厚及粘连,其中1例病变累及横膈胸膜及侧壁胸膜。此6例患者中,5例(支气管扩张)可见异常增粗、迂曲的肺韧带动脉参与供血病变肺实质,1例未见肺韧带动脉参与供血。5例肺韧带动脉参与咯血者经支气管动脉及肺韧带动脉栓塞后随访12个月未见咯血复发,其中1例病变累及侧壁胸膜及横膈胸膜者同时栓塞了参与供血的2支肋间动脉及膈下动脉。其他部位肺部病变未累及下肺后基底段者均未见肺韧带动脉参与咯血。结论当基础病变累及肺下叶后基底段时,尽管无纵隔胸膜受累,肺韧带动脉可成为咯血的重要出血来源。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24岁,2天前出现发热症状,无咳嗽、咯痰及痰中带血;门诊治疗无好转,1天前突发咯血,色鲜红约150 mL左右,胸部X线片示双下肺多发小斑片状阴影,右下肺为著且边界欠清;胸部CT平扫显示双下肺见多发斑片状阴影、边界欠清(见图1、2).门诊以咯血原因待查收入院,次日行急诊DSA,显示右侧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动脉共干,支气管动脉末梢纡曲、增粗紊乱,行栓塞治疗,栓塞后病变血管消失、右支气管动脉仅余主干,右肺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9天后复查CT,平扫显示双下肺阴影减少、但仍未完全吸收,增强扫描未见明显畸形血管(见图3、4).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显示右肺下叶后基底部充血,临床认为右侧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效果不满意,拟行右下肺切除术.第19天术前复查CT显示右下肺斑片影进一步减少且右下支气管略扩张,但双下肺见散在弥漫分布的微小结节影和磨玻璃样改变(见图5、6).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肺结核咯血患者肺部病灶周围动脉血管的病理改变。方法:对81例肺结核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部分病例的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锁骨下动脉的肺内分支进行造影检查(BAG),并对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1例患者均有病灶部位的支气管动脉的异常,包括动脉血管增粗、扩张、末梢增生、B-P分流等,其中42例患者有肋间动脉、3例锁骨下动脉、1例胸廓内动脉的肺内异常分支。出血量的大小与血管异常的程度成一定的正比关系。结论:肺结核患者咯血主要与病灶部位的支气管动脉血管异常增生、扩张、破裂有关,肺外体循环血管参与肺内病灶供血也是咯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分析评价我国近9年来有关西部地区鼠疫疫情、鼠疫疫源地特征及鼠疫监测的文献,以描述和了解该地区鼠疫疫源地发展趋势。方法制定检索策略,在PubMed、Science Direct、中文全文等数据库与WHO、美国CDC等官方网站上检索并纳入2000年至今的相关文献。采用定性系统分析方法严格评价纳入文献。系统分析2000~2008年西南地区鼠疫疫情趋势,疫源地地理景观特征,动物宿主及媒介特征。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包括13篇原始研究,1篇综述;以云南、贵州和四川为观察目的地的西南地区被5种鼠疫疫源地穿越和包绕,鼠疫疫情从2000开始逐年下降,呈稳定趋势;四川地区疫源地有轻微活跃趋势,但无病例报道。不同地区的同类疫源地在地理景观和动物特征方面非常近似。结论近年来西部地区鼠疫疫情处于稳定状态,局部疫源地有轻微活跃趋势,疫源地通道的扩展威胁存在。提示西南地区要严控鼠疫通道的扩散,加强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四川省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变化趋势,为鼠疫防控对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和《四川省鼠疫监测方案》在青海田鼠鼠疫疫源地持续开展宿主动物、媒介和病原学监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2020年四川省青海田鼠鼠疫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20年共捕获青海田鼠5 007只,捕获夜行鼠283只,鼠密度介于113.14~123.81只/公顷之间,鼠体染蚤率为58.46%,平均蚤指数为0.95,巢穴染蚤率100%,巢蚤指数为70.03,检获蚤类主要为细钩黄鼠蚤和直缘双蚤指名亚种,检出鼠疫菌25株,阳性血清13份。结论 2013—2020年四川省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宿主动物和蚤类总体稳定,动物间鼠疫流行处于活跃状态,存在发生动物源性人间鼠疫和鼠疫远距离传播的风险,应继续在青海田鼠活动频繁的季节开展鼠疫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05 — 2017年云南省丽江市玉龙野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流行态势,为制定该疫源地鼠疫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 — 2017年玉龙县及古城区动物及人间鼠疫的三间分布和流行状况进行分析。结果玉龙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异常活跃,主要地区分布在玉龙县黄山镇南溪村委会鹿子村及古城区七河镇后山村委会木梳村,流行季节及高峰期主要为4 — 5月。 13年间发生鼠疫疫情8年次13个疫点。 其中,2005年 发生人间鼠疫1起,确诊肺鼠疫病例5例,死亡2例,其他年次均为动物间鼠疫。结论玉龙鼠疫自然疫源地自证实以来动物间鼠疫始终处于活跃状态,疫情连续不断。 应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处置动物间疫情,严防波及人间。  相似文献   

14.
刘先明  张文胜  秦长育 《疾病监测》2008,23(12):760-763
目的 通过分析阿拉善黄鼠疫源地鼠疫流行趋势,探讨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 对阿拉善黄鼠自然疫源地,1962-2007年阿拉善黄鼠鼠疫的流行特点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本疫源地动物鼠疫的流行季节仅局限在4-8月,流行曲线呈单峰型,高峰在6月。44年来,较大或明显的动物鼠疫流行了3次,并有局部散在流行。每次流行延续年限为1-2-5-8年,间歇时间为1-2-6年。结论 结果表明,本疫源地动物鼠疫将较长时间不规律的间断流行。坚持防治、监测、灭鼠灭蚤等预防对策,是该疫源地人间鼠疫防控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5.
欧禹萍  李宁  何成奇 《华西医学》2009,(8):1909-1912
通过与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四川大学的康复医学研究人员2000年1月至2008年3月止发表在康复医学主要五种杂志上的期刊论文,从论文年代分布、领域论文分布、核心期刊发文率、基金资助研究情况、主题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比较客观地揭示和描述了新世纪初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研究与发展的基本状况,并提出发展的可能策略。  相似文献   

16.
青岛市1990~2003年甲型肝炎流行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进一步掌握我市甲型肝炎疫情动态,预测甲肝流行趋势,以便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方法对1990~2003年甲肝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并随机抽查2000年及2002年本市健康居民1370名,检测甲肝病毒抗体水平。结果1990~2003年间,我市甲肝发病率波动在1.44/10万~124.42/10万,年均发病率为57.58/10万,于1991年出现流行高峰,以后呈逐年下降趋势,近几年来基本呈散发状态;全年均有发病,春季为高峰;城市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年龄以儿童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小年龄组抗体阳性率较低。结论我市存在甲肝流行的潜在危险性。应加强小年龄组甲肝防治措施,尤其应加强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地区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分离自内蒙古不同鼠疫疫源地、不同宿主和媒介的鼠疫耶尔森菌的差异区段基因型分布特征。方法 选取内蒙古3个鼠疫疫源地分离的鼠疫耶尔森菌307株,采用差异区段分析法,设计24对引物进行DFR位点扩增分型,用BioNumerics软件分析。结果 通过差异区段分型方法共发现13种基因型,其中5种基因型(Gnm1~Gnm5)为本研究首次报道。长爪沙鼠疫源地有9种基因型,主要基因型为G11(71.8%,122/170);达乌尔黄鼠疫源地有6种基因型,主要为G10(44.1%,41/93)和G11(35.5%,33/93);布氏田鼠疫源地有4种基因型,主要为G14(90.9%,40/44)。3个疫源地均分布有G11型。结论 内蒙古鼠疫耶尔森菌差异区段基因型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对分析内蒙古鼠疫的传播和遗传演变具有重要的分子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 AND PURPOSE: Marked activation of natural foci of tularemia in the known endemic area of Central Europe, comprising the borderland of Slovakia, Austria and the Czech Republic, led to an epidemic outbreak in western Slovakia and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human tularemia cases in the adjoining regions of northeastern Austria and southern Moravia from 1995 to 1997. The aim of this paper was to present the results of a longitudinal study on the prevalence of infection with Francisella tularensis in small mammals and ticks in six localities of western Slovakia and northeastern Austria from 1991 to 1997, and to draw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systematic surveillance of natural foci for epidemiologic prognoses and for taking preventive measures. METHODS: In Slovakia, three localities of the Záhorie lowland were monitored for 3 to 6 years (1991 to 1996) for the presence of F. tularensis in small terrestrial mammals. In Austria, small mammals and ticks from three localities were investigated for 1 to 3 years (1994 to 1997). Spleens of live-trapped animals (at 1- to 2-month intervals) and ticks collected by flagging (in 6- to 8-week intervals) were examined by inoculation of pools into white mice, or individually by cultivation. RESULTS: In four localities under investigation (three localities in western Slovakia and one in Austria), a nearly simultaneous flare-up of tularemia epizootics was recorded in the autumn of 1994. The highest mean prevalence of infection in small mammals was 3.9% in the last quarter of the year, which along with isolations of F. tularensis from Dermacentor reticulatus ticks collected from vegetation in the locality of Austria (1.3% positivity), indicated the high epizootic activity of foci. F. tularensis was isolated from five rodent species--Apodemus flavicollis, A. sylvaticus, Clethrionomys glareolus, Microtus arvalis and Sorex araneus. From 1995 to 1996, the persistent activity of the focus was repeatedly confirmed by isolations of F. tularensis from D. reticulatus ticks. In 1995 a natural focus of tularemia was detected in a further locality of Austria, where the agent was isolated from D. reticulatus. The increased epizootic activity of foci in the endemic region of Central Europe indicated a higher risk of acquiring tularemia for humans and was, in fact, followed by an epidemic outbreak in western Slovakia as well as by a large number of cases in Austria and the Czech Republic. CONCLUSION: Our findings clearly demonstrate that long-term surveillance of natural foci in endemic regions provides useful information on the activation of tularemia foci before the onset of epidemic outbreaks, thus permitting timely epidemiologic prognoses and the institution of preventive measur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汶川地震灾后四川省的卫生防病工作,为今后应对类似重大突发事件后的卫生防病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收集、整理、分析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医疗保障组工作档案资料。结果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卫生防病工作采取卫生防病与医疗救援同步、卫生防病关口前移、全覆盖下狠抓防控重点、卫生防病规范化、长期化等几大策略,使卫生防病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取得显著成效。结论汶川地震后,四川省的灾后卫生防病工作策略正确、措施有效,值得在今后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卫生防病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1995-2004年全国伤寒副伤寒的流行分析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闫梅英  梁未丽  李伟  阚飙 《疾病监测》2005,20(8):401-404
目的分析1995-2004年全国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近10年的全国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用SPSS10.0软件,并根据开展的疾病控制工作,分析了近10年伤寒副伤寒在我国的发病情况。结果全国报告例数、发病率和病死率在逐年下降,地区分布上仍表现为相对集中趋势,发病季节性、发病人群构成比无明显变化。甲型副伤寒在我国已流行并在继续扩展,在一些地区超过伤寒的流行,但当前存在诊断欠明确、报告病例数不确切的问题。结论伤寒疫情仍然严峻,副伤寒发病呈流行上升趋势,对此需要进一步调查分析;还需要改进伤寒副伤寒的检测方法、明确伤寒副伤寒发病构成、监测疫情发展、分析流行因素,并在高发区开展综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