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采取感染防控措施对管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1—2015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一系列感染防控干预措施,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后,手卫生依从率逐年提升,从2011年的38.17%提高至2015年的8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0,P0.05)。医院感染发生率由1.45%下降至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0,P0.05);2011—2015年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为63.1、44.4、40.0、40.8、40.5,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采取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对推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具有明显效果,有利于降低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强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变化趋势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床边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调查2014年6月25日1 844例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医院感染72例次,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为3.90%。现患率居前4位的科室依次为综合ICU、综合科、神经外科、显微手外科。居前3位的医院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表浅切口、泌尿道。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为68.42%,呈逐年上升趋势(χ~2=7.25,P0.05)。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为84.62%,近三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P0.05)。结论中医医院的医院感染分布与综合医院有所不同,应根据自身病种特点开展目标性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患儿症状及医生开处方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治疗患儿上呼吸道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医院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43例为研究对象,治疗过程中记录医生开的患儿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量、给药途径、使用方法、抗菌药物的类别等,对患儿的咽拭子降钙素原(PCT)及血清PCT进行检测。结果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1.61%(131/143),其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35例占26.72%,其中给药途径错误15例占11.45%。患儿出现咽喉肿痛症状,使用一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2.50%(15/24)高于患儿症状为咳嗽一种抗菌药物的使用率37.93%(11/29)(P=0.011);患儿出现中耳炎症状医生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100.00%,患儿出现发热症状医生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5.79%(25/38);在使用抗菌药物的131例患儿中,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率最高为40.46%(53/131),其次为青霉素类抗菌药物38.17%(50/131);细菌组咽拭子和血清PCT检测率为87.50%(42/48)、60.42%(29/48)高于病毒患儿9.09%(4/44)、4.55%(2/44)和肺炎支原体患儿19.61%(10/51)、11.76%(6/51)(P0.05),病毒患儿和肺炎支原体患儿咽拭子及血清PCT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菌组患儿使用抗菌药物前PCT水平与抗菌药物使用及患儿住院时间呈正相关(P0.05)。细菌组患儿急性期的降钙素原阳性率87.50%(42/48)高于恢复期14.58%(7/48)(P0.05)。结论医生在治疗患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时使用抗菌药物现象普遍,使用抗菌药物种类众多,联用抗菌药物情况严重,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问题突出,应通过合理选择、加强培训、完善制度、加强宣传等措施减少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流动人口生殖道感染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深圳市流动人口生殖道感染相关就医行为,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在深圳市盐田、罗湖、福田3个区采用三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16~49岁有性生活的流动人口作为调查对象。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运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入户面对面询问调查。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956人,17.68%对象自述近1年出现过生殖道感染症状;出现症状时64.50%对象"直接到医院诊疗",21.30%对象"自己到药店买药治疗",其他为到私人诊所或不处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象的生殖道感染知识得分、性伴总数、安全套使用及接受生殖道感染相关宣教服务等与就医行为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知识得分<60分者比较,知识得分>60分者去医院就医的比例较高(OR=2.44,P=0.0088)。与只有1个性伴者相比,≥2个性伴的对象就医比例较高(OR=3.32,P=0.0214);与不使用安全套者相比,使用安全套的对象就医比例较低(OR=0.65,P=0.0175);与未接受过宣教服务的对象相比,接受过相关宣教服务的对象就医比例较高(OR=2.18,P=0.0145)。结论及建议:深圳市流动人口中,自述生殖道感染后就医行为不容乐观,建议今后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在流动人口中进行生殖道感染以及安全性行为的宣传教育、咨询与服务,提高这一人群的生殖健康知识,从而改变其就医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危险因素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按现患率调查方法,2010-2012年每年抽取1 d 0~24时全部住院患者,调查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2.0%、2.9%、2.9%,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94,P0.05),感染发生主要的科室为儿外科与儿科系统,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胃肠道及产褥(术后)病为主,占54.55%。3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70.2%、44.8%、46.8%;手术病例抗菌药物使用率由100%降至81.9%;Ⅰ类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由100%降至16.5%;术前2 h内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比例由50.8%升至9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0-2012年该院医院感染现患率保持常态趋势,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效果显著,但应加强对医院感染高危科室的监控,抗菌药物管理效果的巩固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省不同规模医院的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2015年某省166所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指标进行调查,统计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病率、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标本送检率、多药耐药菌感染检出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对比分析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各项院感监测指标的差异。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4382871例,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数为82681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9%,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3%,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67.9%,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标本送检率为50.5%,多药耐药菌感染检出率为21.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52.7%,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33.2%;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各项院感监测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各项院感监测指标存在差异;需进一步规范小规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偏高,需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7.
不同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了解内科与外科医院感染现状.方法 床边调查与病例调查相结合.结果 调查1556例住院患者,当日医院感染现患率4.43%,例次现患率5.20%,其中内科感染42例(4.9%),外科感染39例(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外科感染部位不同;感染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全院抗菌药物日使用率为46.5%,内科使用率低于外科(P<0.01),内、外科抗菌药物使用目的 不同(P<0.01),内科细菌培养率高于外科(P<0.01).结论 加强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控制,规范部分科室抗菌药物使用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市中老年(40岁以上)居民医疗需求、利用现状和患病后就医方式,探讨影响就医方式选择的因素,以期引导中老年居民形成正确的就医模式。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将某市6个行政村(居委会)766名年龄≥40岁的户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描述中老年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现状、患病后就医方式选择行为并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中老年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74.5%,两周患病率为47.7%,两周就诊率为12.5%,两周患病就诊率为26.3%。患病后有161人选择医院就诊(21%),有455人选择自我医疗(59.4%),有150人选择不做任何治疗(19.6%)。经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婚姻状态、体检、健康档案、获取健康知识频率和医疗类型偏好等因素影响着中老年居民的就医方式。结论中老年居民卫生服务需求量较大但卫生服务利用率不足,患病不就医现象严重,急需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居民合理就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早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生殖道感染的疗效以及与其早产之间的关系,降低早产的发生率。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月150例孕早期生殖道感染孕妇根据是否同意进行临床药物治疗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孕妇92例,对照组孕妇58例,干预组根据生殖道分泌物的检测结果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对照组采取非药物治疗措施,对比两组孕妇生殖道感染的治愈率、早产率和分娩后3个月的产妇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孕妇生殖道感染治愈率为9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9%;干预组孕妇的早产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0%;分娩后3个月干预组产妇的生活质量4个维度的得分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20孕周之前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生殖道感染治疗效果好,有助于降低早产的发生率,改善孕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省不同规模医院的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2015年某省166所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指标进行调查,统计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病率、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标本送检率、多药耐药菌感染检出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对比分析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各项院感监测指标的差异。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4382871例,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数为82681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9%,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3%,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67.9%,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标本送检率为50.5%,多药耐药菌感染检出率为21.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52.7%,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33.2%;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各项院感监测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各项院感监测指标存在差异;需进一步规范小规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偏高,需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在改善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与控制手术患者感染发生的作用效果,为手术室实践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手术治疗的3 200例患者,根据手术时间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 6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感染控制路径。对两组的感染发生情况、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手术室空气洁净率、环境卫生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对比手术室工作人员在采用感染控制路程控制前后的自我防护情况,包括机械性伤害、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危害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感染发生率为0.94%、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97±0.18)d低于对照组的2.94%、(5.14±0.72)d(P0.05);手术室空气洁净率为99.00%、卫生环境卫生合格率98.88%、患者满意度为98.94%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室共21名工作人员,采用感染控制路径后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机械性伤害、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危害的发生率分别为2.13%、4.81%、1.00%、2.75%明显低于未采用之前(P0.05)。结论手术室的感染控制情况不理想,感染控制路径能够降低手术室感染率,减少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的防护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某院2011年与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院2011年6月20-23日、2012年5月21-23日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对两年的医院感染现患率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与2012年共调查住院患者987例,实查率分别为99.60%(495/497)、100.00%(492/492);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2.42%、 2.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05);日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41.41%和2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65,P<0.01)。2011年以治疗为目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8.05%,2012年升至83.33%(χ2=29.108,P<0.01);病原学送检率明显增加,2011年为56.49%,2012年为7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5,P<0.01)。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助于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和控制效果;减少预防用药,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会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某院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调查2012年10月23—24日时间段内某一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判断有无感染、感染类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病原学送检情况。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903例,发生医院感染30例,30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32%;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室(33.3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占63.34%)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60%;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细菌培养送检率为27.32%,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助于了解全院医院感染发生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便于医院感染管理及临床医务人员针对相关科室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落实到位的情况下,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否仍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单元。方法调查2017年8月—2018年8月某院本部确诊为鲍曼不动杆菌(AB)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例,其中MDR-AB感染患者为病例组,以性别、年龄±2岁作为匹配因素,采用1∶1个体匹配病例对照,并筛选同期非MDR-AB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再用logistic回归控制其他混杂因素,探讨ICU是否仍为MDR-AB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单元。同时调查同期ICU与普通病房医护人员手卫生相关情况并比较。结果共有227例确诊为AB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其中MDR-AB感染66例,非MDR-AB感染161例。采用1∶1个体匹配后,对照组患者感染前二联抗菌药物使用日数、导尿管留置日数和中心静脉置管日数均高于病例组(均P0.05);病例组患者感染前ICU入住率、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率和导尿管留置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住ICU和和留置导尿管是患者发生MDR-AB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检出的AB对头孢呋辛/舒巴坦的耐药率均90%,对多粘菌素B的敏感率均为100%。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ICU(86.96%)高于普通病房(7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90.77%)也高于普通病房(8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是MDR-AB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场所,留置导尿管患者为MDR-AB感染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并研究学龄前儿童轮状病毒下呼吸道感染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江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轮状病毒肠炎且伴有下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学龄前患儿,采用胸部X线检查、血清学检查和咽拭子培养等评估患儿下呼吸道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 共收集155例轮状病毒肠炎且伴有下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学龄前患儿,检出下呼吸道感染患儿59例(38.06%)。经病原菌培养鉴定,流感嗜血杆菌占比最高(28.81%),其次为肺炎链球菌(18.64%)和肺炎克雷伯菌(15.25%)。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在年龄、家属吸烟史、患儿聚集性活动史、家属呼吸道疾病史、家属及患儿是否注意手部卫生、妊娠结局、初次使用抗菌药物年龄及发病季节比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喂养情况、患儿居住地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岁(OR=2.962,P=0.031)、家属有吸烟史(OR=2.869,P=0.035)、家属有呼吸道疾病史(OR=2.354,P=0.039)和初次使用抗菌药物年龄<1岁(OR=2.622,P...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对重症监护病房(ICU)神经重症患者抗感染治疗效果与炎症指标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ICU神经重症医院感染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类型、感染程度,参考早期抗菌药物使用经验,按照抗菌药物是否覆盖病原菌的原则,分为72例早期抗菌药物覆盖血培养结果中病原菌的患者为覆盖组,28例早期抗菌药物未完全覆盖血培养结果中病原菌的患者为未完全覆盖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早期经验使用抗菌药物前、使用第三天、第五天血清PC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比值(N)水平,计算下降率。结果抗菌药物使用前,两组患者PCT、WBC、CRP、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第三天、第五天,覆盖组PCT分别为(5.33±2.30)ng/ml、(1.42±1.07)ng/ml低于未完全覆盖组(P<0.05),而两组WBC、CRP、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第三天、第五天,两组PCT、WBC、CRP、N均低于同组抗菌药物使用前(P<0.05)。抗菌药物使用第三天、第五天,覆盖组PCT下降率为(78.24±8.00)%、(73.36±8.02)%高于未完全覆盖组(P<0.05),两组WBC、CRP、N下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使用抗菌药物第三天、第五天,PCT下降率曲线下面积0.965、0.946,高于WBC、CRP、N下降率曲线下面积(P<0.05)。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均为100.00%。覆盖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5.60±1.20)d、抗感染总有效率为98.61%(71/72)、病死率为1.39%(1/72)与未完全覆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ICU神经重症患者血清PCT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感染风险和感染程度、评定早期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为及时调整抗菌药物使用提供参考依据,避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及耐药菌株产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儿童医院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某儿童医院2014年5月1日0∶00—24∶00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共调查患者1 027例,发生医院感染8例(10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0.78%,例次现患率为0.97%。感染科室主要为血液中心(4例),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上、下呼吸道各2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2.12%。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用药目的及联合用药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菌药物使用率居前3位的科室为新生儿中心(89.69%)、急救中心(76.00%)、综合病房(73.91%);除五官科(预防用药占57.89%)、外科(治疗用药占26.32%),其他科室均以治疗用药为主;五官科、心脏中心及神经康复中心均以单一用药为主(均95%),新生儿中心二联用药率占48.28%,血液中心三联用药率占30.30%。结论儿童医院应重点加强感染高发科室和高发部位的日常监测,加强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肺结核是我国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每年报告发病人数居甲乙类传染病前2位。本研究分析肺结核患者中出现就医延迟的相关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相关卫生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2018-11-05-2018-11-30根据济南市所管辖10个区县的经济水平(高、中、低)及其所处地理位置,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其中3个区县作为研究对象,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用《肺结核病人卫生服务利用研究》中的调查问卷,开展现场问卷调查。结果济南市肺结核患者从第1次出现症状到就诊间隔中位时间为5d,按照≥14d的就医延迟标准,就医延迟率为33.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中(OR=0.16,95%CI为0.03~0.93,P=0.041)和大专及以上(OR=0.13,95%CI为0.03~0.61,P=0.010)是降低就医延迟率的因素;而就诊时症状轻(OR=6.37,95%CI为3.31~11.43,P=0.002)和卫生室距离>0.5km(OR=5.48,95%CI为2.37~12.69,P<0.001)是增加就医延迟率的因素。结论济南市肺结核患者的就医延迟因素主要有文化程度、距离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远近和初治症状的轻重。建议因地制宜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站居民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做好疑似患者的转介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致腹膜腔感染的抗菌药物应用效果,以期为提高临床采用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11年1月-2013年3月行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230例)与观察组(270例),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差异。结果对照组手术患者预防用药率为100.00%,而观察组手术患者预防用药率为81.85%,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单一用药率为77.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26%,联合用药率为4.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预防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后引起后腹膜腔感染,必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避免广谱抗菌药物造成细菌耐药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分析耳鼻咽喉疾病患儿多药耐药菌(MDROs)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9年9月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收治的206例耳鼻咽喉疾病患儿临床资料,采集患儿标本(包含耳内、鼻、咽喉等处分泌物)行病原菌检测和药敏试验,依据是否出现MDROs感染分为MDROs感染组、非MDROs感染组,分析206例患儿MDROs感染现状和病原菌分布情况及MDROs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分离病原菌186株,48例患儿检出MDROs(共50株),MDROs感染率26.88%(50/186)。2015年-2019年耳鼻咽喉疾病患儿MDROs感染率逐年递增。患儿MDROs感染病原菌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30.00%)、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28.0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6.00%)较为常见。MDROs感染组病程5年、出现急性感染期频次≥3次/年、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占比高于非MDROs感染组(P0.05)。病程、出现急性感染期频次、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不规律用药次数为耳鼻咽喉疾病患儿MDROs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耳鼻咽喉疾病患儿MDROs感染风险高,临床需加强对病程长、急性感染期频次高患儿的重视,而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提高规律用药积极性,对降低MDROs感染风险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