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慢性支气管炎(C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新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CB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两组治疗后咳痰、气喘、咳嗽症状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应用盐酸氨溴索联合阿莫西林治疗CB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临床疗效较高。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5):705-707
目的探究盐酸氨溴索联合头孢唑肟治疗小儿肺炎对其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肺炎患儿126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63例,给予头孢唑肟治疗;联合组63例,给予盐酸氨溴索联合头孢唑肟治疗;观察比较给药1周后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96.83%)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头孢唑肟治疗小儿肺炎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儿肺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及对氧合指数、Murray肺损伤评分(MLIS)、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重症肺炎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6例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氧合指数及MLIS、MMP-9情况。结果治疗后1周,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退热、咳嗽、咳痰、肺部湿啰音以及胸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氧饱和度(Sa O2)、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MLIS、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Toll样受体4(TLR4)、Ⅳ型胶原蛋白(Ⅳ-C)、MMP-9、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1周,2组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F)及呼气峰值流速(PEF)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应用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慢性支气管炎,研究分析盐酸氨溴索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儿睡眠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7 年8 月至2019年8月湖北谷城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儿2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2 组患儿的睡眠质量、肺功能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睡眠质量入睡<30 min占54.62%,对照组入睡<30 min占21.54%,观察组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儿的肺功能情况,包括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差距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VC、PEF以及FEV1 情况比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7.69%)比对照组(总有效率81.54%)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的方式能有效的改善患儿的睡眠质量以及肺功能情况,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3901-3903
目的分析强力枇杷露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8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氨溴索治疗,观察组加用强力枇杷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肺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喘息、咳痰及呼吸困难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强力枇杷露与氨溴索联合可有效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功能,增强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4):4304-4305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对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功能、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水平的影响,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200例,按照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单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治疗。两组均在住院当天和治疗2周后测定用力呼气流速峰值(PEF)、用力肺活量(FEV1)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VC)以评价肺功能,检测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和蛋白A(SP-A)以评价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水平,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肺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PEF、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增加,且观察组的SP-D和S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可以改善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功能,增加患者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水平,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4):551-552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COPD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氨溴索(15mg/次)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剂量氨溴索(30mg/次)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及TNF-α、CR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氨溴索治疗可显著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头孢呋辛钠联合氨溴索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6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氨溴索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研究组予以氨溴索联合头孢呋辛钠。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咳嗽、喘息、咳痰、发热)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呼吸峰值流速变化。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的83.72%(P0.05);研究组咳嗽、喘息、咳痰、发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研究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呼吸峰值流速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头孢呋辛钠联合氨溴索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COPD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单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氨溴索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和血清细胞因子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FEV1/FVC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研究组肺功能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8和TNF-α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8、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急性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氨溴索治疗COPD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IP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肺功能[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气量(FEV)、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血气指标如动脉血氧分压[p_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_a(CO_2)]、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3(IL-13)、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治疗后,观察组VC、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FVC)、DLCO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_a(O_2)显著高于对照组,p_a(CO_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0、IL-13、TGF-β_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0%(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PF的疗效显著,能够改善呼吸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加布地奈德与氨溴索,连续用药7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7.08%,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呼气流量峰值、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安全可靠,可改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促进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龙咳喘胶囊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儿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痰热郁肺证疗效及对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降钙素原(PCT)浓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4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痰热郁肺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治疗组52例给予黄龙咳喘胶囊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清NT-proBNP、PCT浓度和血液流变学,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FEV1/FV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NT-proBNP、PCT浓度以及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情况。结论黄龙咳喘胶囊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儿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痰热郁肺证,疗效确切,同时能明显降低血清NT-proBNP、PCT浓度,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8):3140-314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肺心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肺功能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变化,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VC、FEV1、PaO2、PaCO2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心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及机体缺氧状况,值得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依从性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哮喘患儿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5例。所有患儿均行同规格雾化方式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方式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对比2组小儿哮喘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血氧饱和度、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峰流速(PEFR)]以及用药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哮喘等症状消失显著短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2组FEV1、FVC、PEFR检测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2组小儿哮喘患者的FEV1、FVC以及PEFR指标水平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哮喘、咳嗽症状,缩短治疗和住院时间,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改善肺功能指标水平,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肺康复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呼吸内科收治的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肺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F)]、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观察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EF、FEV1、FEV1/FVC优于对照组(P<0.05),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肺康复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肺部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动脉血气指标水平,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临床效果及对肺功能、血气指标、血清炎性因子等影响。方法选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9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8例。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疏风解毒胶囊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血清炎性因子及降钙素原(PCT)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血清炎性因子及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速(PEF)、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PC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周后,观察组FEV1、FVC、PEF、PaO_2及血清IL-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_2及血清IL-6、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1例出现轻度恶心症状,对照组3例出现轻度恶心症状。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血清炎性因子和PCT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在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肺功能、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儿科门诊接诊的128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法分为2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研究组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措施,对比2组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速(PEFR)、用力肺活量(FVC)]、血氧饱和度、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患儿咳嗽、哮喘等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FEV1、FVC、PEFR检测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FEV1、FVC以及PEFR指标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能明显缓解哮喘、咳嗽症状,缩短治疗和住院时间,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改善肺功能指标水平,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联合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8例COPD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粉雾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干粉剂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1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FEV1%、FEV1/FVC%、MV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采用沙美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与炎症因子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某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共160例。按照不同的用药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多索茶碱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2%)明显高于对照组(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EV)、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p(C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p(CO_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索茶碱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哮喘可提高治疗效果,更有助于患者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心病急性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末用力呼气量以及呼气峰流速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均下降,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水平以及pH值均升高,且观察组下降或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心病急性期的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