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透析用留置针在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建立扣眼隧道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长期血液透析患者67例,其中32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使用透析用留置针穿刺建立内瘘血管扣眼隧道,作为观察组;35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采用传统锐针穿刺方法建立内瘘扣眼隧道,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扣眼隧道的成功时间、成功率、钝针进针一次成功率、后期局部狭窄率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建立内瘘扣眼隧道,其成功时间短[(8.54±1.28)比(12.65±2.38)天,t=0.650,P=0.001],成功率高(χ~2=23.251,P0.001);扣眼隧道成功后行钝针进针,观察组的一次成功率高(χ~2=21.201,P0.001),后期局部狭窄率低(χ~2=21.20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透析用留置针建立内瘘血管扣眼隧道,成功时间短,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是建立扣眼隧道的良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崇。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钝针扣眼穿刺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8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20例采用钝针扣眼穿刺,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20例患者进行钝针穿刺均顺利完成,无1例渗血发生。疼痛量表评分评价由7分降至2分,患者的满意度由92%提高至100%。4例患者出现穿刺处感,其中1例患者出现过2次内瘘感染,经抗感染处理后钝针继续使用顺利。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肾病、血管条件差、穿刺困难的患者使用钝针扣眼穿刺能提高穿刺成功率、护士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钝针扣眼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和护理措施。方法 42例采用钝针扣眼法穿刺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钝针扣眼穿刺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穿刺点渗血和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自制满意度量表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穿刺点渗血发生率为4.0%(2/50),內瘘并发症发生率为4.8%(1/21),低于对照组的16.0%(8/50)和28.6%(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钝针扣眼穿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內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钝针扣眼穿刺法与锐针绳梯穿刺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该院血液净化中心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5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使用钝针扣眼穿刺(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锐针穿刺(25例),比较2组患者的内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感染率、渗血率及疼痛程度。结果穿刺1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渗血率、感染率与疼痛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钝针扣眼穿刺可有效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穿刺点渗血和局部感染,减轻穿刺疼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钝针扣眼穿刺技术在老年及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2例行血液透析的老年及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采用传统区域法穿刺,观察组采用钝针扣眼穿刺技术。观察2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局部皮肤异常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9.0%(P0.05);观察组局部皮肤异常发生率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8%(P0.05);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钝针扣眼穿刺内瘘能有效提高老年及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降低穿刺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钝针扣眼穿刺法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利用自体动静脉内瘘建立血管通路的患者70例,按住院床号数分为A组40例、B组30例,A组采用钝针扣眼穿刺,B组采用绳梯穿刺,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管瘤、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内瘘感染的发生率以及拔针后的止血时间和疼痛程度。结果 A组血管瘤的发生率、拔针后的止血时间和对穿刺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钝针扣眼穿刺法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较为理想的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远红外线联合钝针扣眼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2月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60例,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n=80)、对照组(n=80),对照组给予远红外线治疗结合传统区域锐针穿刺法进行穿刺,试验组行远红外线治疗结合钝针扣眼穿刺法进行穿刺,评价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部位渗血率、拔针按压时间、穿刺时疼痛度及治疗前后动脉瘤最大横径、头静脉壁厚、血流量变化、治疗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7. 50%与对照组88. 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穿刺部位渗血率、拔针按压时间、疼痛度、并发症发生率低/短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动脉瘤最大横径、头静脉壁厚较对照组小,试验组血流量较对照组高(P 0. 05)。结论远红外线结合钝针扣眼穿刺法穿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有较好保护作用,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缩小动脉瘤横径,明显改善其局部血流,减少穿刺点渗血率、疼痛度及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钝针扣眼穿刺法与锐针绳梯穿刺法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合理有效的内瘘穿刺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采用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钝针扣眼穿刺组和锐针绳梯穿刺组各30例。钝针扣眼穿刺组由专人建立隧道并采用钝针扣眼穿刺,锐针绳梯穿刺组则采用锐针进行绳梯穿刺,3个月后比较两种不同穿刺方法对内瘘一次穿刺成功率、渗血率、感染率以及病人疼痛评分的影响。[结果]钝针扣眼穿刺组病人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锐针绳梯穿刺组,钝针扣眼穿刺组病人的渗血率与疼痛评分均低于锐针绳梯穿刺组,两组病人内瘘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钝针扣眼穿刺可提高内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点渗血,减轻病人穿刺疼痛感,不增加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成功率的原因,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扣眼穿刺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内瘘扣眼隧道钝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结果:57例患者进行7020次穿刺,穿刺失败42次,失败率0.60%。扣眼穿刺失败原因包括血管的选择、穿刺方法、去血痂方法、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扣眼皮肤痒出现红肿。结论:血管的正确选择、正确的穿刺及去血痂方法、控制干体重能提高扣眼钝针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230-4231
比较钝针扣眼穿刺法与区域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保护中的效果。30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钝针扣眼穿刺组和区域穿刺组各150例。比较两组疼痛严重程度及两组血管异常狭窄、血管内血栓形成、动脉血管瘤形成、内瘘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钝针扣眼穿刺组无痛、轻度疼痛比例明显高于区域穿刺组(P<0.05),而中度疼痛及重度疼痛比例明显低于区域穿刺组(P<0.05);钝针扣眼穿刺组血管异常狭窄、血管内血栓形成、动脉血管瘤形成、内瘘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区域穿刺组(P<0.05)。钝针扣眼穿刺法较区域穿刺法可明显减轻血液透析患者穿刺疼痛严重程度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动静脉内瘘钝针扣眼穿刺处内膜增生的演变特征,分析内膜增生的可能发病机制,探求合理的干预措施。方法 运用多普勒超声观察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处内膜增生情况,测定增生组织大小,总结其形态学特点;将穿刺处出现内膜增生的扣眼依照是否继续穿刺,分为继续使用组、停止使用组,动态观察穿刺处内膜增生的变化,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内膜增生与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39例患者、82个扣眼。超声检查显示扣眼穿刺处血管前后壁均可出现内膜增生,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初次检查时钝针扣眼组内膜增生发生率为54.9%,高于传统锐针组(χ2=103.197,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扣眼穿刺处内膜增生与穿刺时间呈正相关(r=0.211,P=0.001)。1年内的前后对比结果显示:继续使用组(n=28)内膜增生进行性加重,增生组织长、宽、厚值较前增加(t=-4.030、-3.093、-2.454,P值分别为<0.001、0.005、0.021);停止使用组(n=21)增生组织逐渐消退,增生组织长、宽值较前减小(t=3.140、3.084,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钝针扣眼穿刺法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区域穿刺组)和研究组(钝针扣眼穿刺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0.82±0.46)分]低于对照组[(3.72±1.08)分],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动脉瘤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动静脉内瘘血流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钝针扣眼穿刺法大大减轻了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的痛苦,内瘘的血流量足,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钝针与锐针扣眼法穿刺技术对血液透析患者及其动静脉内瘘的影响。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金华光福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50例共100个扣眼法穿刺针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分别采用钝针扣眼法和锐针扣眼法进行穿刺。比较2个月后两组患者在透析血流量及静脉压、KT/V以及内瘘血管瘤、穿刺失败致皮下血肿、透析过程皮下血肿和疼痛等方面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透析血流量及静脉压、KT/V测定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钝针扣眼组内瘘血管瘤及皮下血肿发生率低于锐针扣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动静脉内瘘扣眼法穿刺采用钝针可有效地保护血管,降低穿刺技术难度,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钝针扣眼穿刺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56例采用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采用钝针扣眼穿刺法,对照组采用锐针绳梯穿刺法。比较2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疼痛程度、穿刺点渗血发生率、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及穿刺处患者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穿刺处患者满意度显著升高,穿刺点渗血发生率、穿刺疼痛程度及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内瘘闭塞、内瘘狭窄、假性动脉瘤)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钝针扣眼穿刺法可以有效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点渗血,减轻穿刺疼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钝针扣眼穿刺法用于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的保护效果及对VAS,S-A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我院行动静脉内瘘(AVF)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区域穿刺法治疗,研究组给予钝针扣眼穿刺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VF血流量、疼痛程度和焦虑状态,同时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AVF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VAS评分和S-A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钝针扣眼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保护效果显著,提高了内瘘血流量,减轻了患者疼痛程度和焦虑状态,而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护士在介绍30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钝针扣眼穿刺的护理体会。主要内容包括穿刺前的准备、实施、穿刺方法,疑难穿刺处理和注意事项等5个方面。认为钝针扣眼穿刺能有效提高患者穿刺成功率、减轻其痛苦、降低内瘘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延长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和保护患者的生命线,从而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钝针针套在扣眼穿刺去痂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施行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法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78例,患者均为使用扣眼穿刺法半年以上,患者入组后第1~3个月予12号钢针去痂,入组后第4~6个月使用16G钝针针套去痂。比较患者分别使用两种方法时的疼痛、渗血、感染、皮肤划伤。结果 78例患者总共去痂11 232次,两种去痂方法比较:钝针针套比12号钢针在渗血、皮肤划伤和疼痛上都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增加感染率。结论钝针针套在扣眼穿刺去痂上操作安全简单,明显减少扣眼穿刺法并发症,节约成本,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钝针扣眼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及观察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 ~10月在我科采用钝针扣眼穿刺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组,2012年2月之前的20例采用传统锐针穿刺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各观察20次内瘘穿刺情况.结果:钝针扣眼穿刺法和锐针穿刺法比较在穿刺成功率等方面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钝针扣眼穿刺法患者成功例次高,穿刺处渗血情况减少,拔针后按压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锐针绳梯穿刺法与钝针扣眼穿刺法对患者透析效果、穿刺疼痛、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及血肿等影响,为血透室选择合理的穿刺工具和穿刺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比方法,选择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0名,在2016年1~4月进行为期4个月的临床研究。分为锐针绳梯组(简称锐针组)和钝针扣眼组(简称钝针组),2组穿刺例次均为250次,比较2种方法在透析血流量及静脉压、KT/V(肌酐尿素清除率)的差异,观察2种穿刺法并发症(疼痛、血肿)发生率及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结果 2种方法血流量、透析中静脉压、KT/V值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钝针组患者的疼痛感受明显低于锐针组,疼痛评分较锐针穿刺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结束穿刺点的压迫时间钝针组也明显短于锐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钝针扣眼穿刺内瘘血肿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锐针绳梯穿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钝针扣眼穿刺能达到有效的透析效果,减轻病人穿刺时的痛苦,减少内瘘血肿的发生,缩短内瘘穿刺点压迫时间,更好的保护动静脉内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内瘘单针扣眼穿刺方法在疑难内瘘中并发症及优点的探讨,为内瘘单针扣眼穿刺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择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肾内科疑难内瘘患者32例,18例选用内瘘单针扣眼穿刺方法,14例选用绳梯穿刺方法,应用长海痛尺疼痛分级量表评估穿刺疼痛感,对比观察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后渗血率、血肿率和压迫止血时间;费森尤斯OCM机在线监测2组患者Kt/V值。结果内瘘单针扣眼穿刺较绳梯穿刺明显减低穿刺疼痛感(1.86±0.82比5.06±1.24,t=-9.552,P=0.039),有较高的一次穿刺成功率(82.41%比76.68%,χ2=25.251,P=0.000),针眼渗血率及皮下血肿率等并发症明显减低(分别为2.61%比21.65%和0.17%比26.46%,χ2=2.597、2.553,P=0.000、0.000),压迫止血时间明显缩短[(11.45±2.04)min比(35.05±6.22)min,t=-16.126,P=0.007],Kt/V值明显升高[(1.73±0.19)比(1.11±0.11),t=12.499,P=0.001]。结论扣眼穿刺较绳梯式穿刺疼痛感减低,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渗血率及血肿率均明显减低,压迫止血时间缩短。内瘘单针扣眼穿刺大大节省内瘘血管及外周血管资源,明显提高透析充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