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榆树市是一个农业县级市,人口123万。从1989年开始推广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HepB)接种工作,1992年列入计划免疫范围。为了解全市十余年来HepB免疫效果及存在问题,为今后开展乙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状况,为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乌鲁木齐县3所中小学综合性学校的在校学生进行乙肝血清学检测,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疫苗接种前中小学学生HBsAb阳性率为67.36%,免疫前小学生HBsAg阳性携带率(1.28%)低于初中学生(1.74%),男女生之间,汉族、回族、哈萨克不同民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中小学学生乙肝疫苗全程免疫1个月后HBsAb阳转率达到89.72%,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无(弱)应答率为10.28%,无应答率中小学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县中小学学生HBsAb阳性率较低,对学生进行乙肝疫苗强化免疫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贵州省实施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免疫策略的成本-效果。方法 根据贵州省HepB接种情况,1992年、2006年、2014年贵州省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计算全省不同时期HepB接种投入以及接种HepB的成本效果比值(Cost-Effectiveness Ratio,CER)。结果 贵州省1999-2016年共接种HepB 25951786剂次。全省推广使用HepB、纳入免疫规划并联合查漏补种免疫策略18年,共减少HBsAg携带者3195730例,减少慢性乙肝319573例,减少肝硬化31957例,减少肝癌3196例。1999-2016年贵州省实施HepB免疫策略总投入成本675亿元,18年间接种HepB每减少1例HBsAg携带者、慢性乙肝、肝硬化及肝癌病例需投入的成本为19013元,其中,推广使用HepB疫苗时期(1999-2002年)、纳入免疫规划并联合HepB查漏补种时期(2003-2010年)以及后HepB常规免疫时期(2011-2016年)接种HepB每减少1例HBsAg携带者、慢性乙肝、肝硬化及肝癌病例需投入的成本分别为57979元、7809元和35912元。结论 接种HepB对降低贵州省接种人群乙肝发病水平具有良好的成本-效果,2003-2010年将HepB纳入免疫规划并联合查漏补种免疫策略的成本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贵州省镇宁县健康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水平,为降低人群乙肝感染率及制定相应防制措施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2013年采集镇宁县15个乡(镇)1岁,1~2岁,3~4岁,5~6岁,7~9岁,10~14岁,15~19岁,≥20岁8个年龄组健康人群血清标本36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HBs。结果抗-HBs检测360份,抗-HBs阳性181份,阳性率50.28%;不同年龄组间抗-HBs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8,P0.01);男女性别间抗-HBs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P0.05);各乡(镇)间抗-HBs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6,P0.01)。结论镇宁县健康人群抗-HBs水平较低,应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免疫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重组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疫苗(Hep B)对孕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 Ag)阳性所生新生儿的阻断效果,为调整Hep B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4个市州的9个县级医院作为调查单位,对调查单位HBs Ag筛查阳性的335名孕妇所生新生儿分别接种5μg和10μg重组酵母Hep B(5μg组和10μg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V标志物(HBVM),分析其血清HBs Ag、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HBs)和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Anti-HBc)、Anti-HBc水平以及疫苗保护水平。结果 5μg组193名,10μg组142名。5μg组HBs Ag阳性率为27.46%,Anti-HBs阳性率为69.95%,Anti-HBc阳性率为34.20%,HBs Ag+HBe Ag阳性率为13.99%,Hep B保护率为67.69%;10μg组HBs Ag阳性率为16.90%,Anti-HBs阳性率为80.28%,Anti-HBc阳性率为23.94%,HBs Ag+HBe Ag阳性率为6.34%,Hep B保护率为80.12%。5μg组的HBs Ag阳性率、Hbs Ag+HBe Ag阳性率高于10μg组(χ~2=4.575、4.228,P均0.05);10μg组的Anti-HBs阳性率明显高于5μg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3,P0.05)。结论接种10μg重组酵母Hep B免疫及阻断效果优于接种5μg重组酵母Hep B。建议对无应答者加大剂量或更换Hep B种类再次进行全程免疫,进一步提高Anti-HBs阳性率,避免HBV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贵州省实施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免疫策略的成本-效益。方法收集贵州省1996-2016年HepB接种投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细胞癌(HCC)病例直接医疗费用等数据,估算减少的乙肝病例所致经济损失以及HepB接种成本、净效益和成本效益比(Cost-benefit ratio, CBR)。结果贵州省1999-2016年共接种HepB 25 951 786剂次,减少HBsAg携带者3 195 730例、慢性乙肝319 573例、肝硬化31 957例、HCC 3 196例。2016年慢性乙肝、肝硬化、HCC病例的平均直接医疗费用分别为19 477元、34 321元、49 335元。1999-2016年实施HepB免疫策略总成本为6.75亿元,净效益为42.74亿元,CBR为1∶7.31;1999-2002年、2003-2010年、2011-2016年CBR分别为1∶1.64、1∶16.49和1∶3.17。结论贵州省HepB免疫策略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特别是2003-2010年HepB纳入免疫规划联合补种免疫策略的CBR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高发区,病毒的感染和疾病的流行已对人群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为减少预防接种的注射次数和漏种机会,提高及时接种率和受种者的依从性,多价联合疫苗已在预防接种中推广应用.甲肝和乙肝联合疫苗(Hepatitis A B Combined Vaccine,HepA B)的研制成功和应用,为控制甲肝和乙肝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有效的途径.国内外临床研究结果表明,HepA B的安全性、免疫原性、稳定性与单价疫苗相当,能够用于预防甲肝和乙肝.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国内的频繁交流与交往导致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使得许多传播病仍广泛存在。病毒性肝炎流行区域极广,几乎世界范围内均有病例报道。我国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人群感染率很高,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而预防乙型肝炎的发生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就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及疫苗接种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近20年周口市使用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为完善乙肝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1年,周口市适龄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达95%以上;调查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2.30%,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0.98%;19岁以下人群乙肝报告发病率逐年显著下降。结论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成效显著。采取免疫预防为主、防治兼顾的综合措施,优先保护新生儿和重点人群以加速乙肝控制进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农村地区大规模应用甲型病毒性肝炎疫苗(H_2减毒株)的免疫效果、安全性进行现场观察。当地人群甲肝抗体阳性率(标化)为62.59%,其中15岁以下年龄组甲肝抗体阳性率平均为22.75%。对177名甲肝抗体阴性者接种甲肝疫苗后30天,甲肝抗体阳转率为27.12%;接种后60天甲肝抗体阳转率为71.19%;接种后90天甲肝抗体阳转率达85.31%。15岁及大于15岁两组接种后90天甲肝抗体阳转率,分别达84.38%和87.76%(P>0.05)。经对试点内4096例接种者的观察随访。未见局部红肿、疼痛、发热、过敏等反应。结果显示该种甲肝疫苗安全、有效,具较好的免疫保护性。唯接种后30天时甲肝抗体阳转率较低。应进一步提高该苗质量及加强疫苗使用过程中管理。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是世界性传染病,人群感染率分布不均衡。HBsAg携带率在西欧、北美为0.1%~0.2%,东南亚、非洲和我国为10%或更高〔1〕。而防治乙型肝炎的手段主要依靠乙肝疫苗免疫,因此在儿童中实施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有着重要意义。武汉市实施儿童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经历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第二阶段是2003年实施儿童乙肝疫苗免疫规划,免费为新生儿接种疫苗。为全面了解武汉市儿童HBsAg携带率,评价儿童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效果,于2006年9~11月对武汉市4~14岁(2002年前)和1~3岁(2003年后)儿童开展了乙肝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2.
正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方一乙肝经验方组成柴胡9克,茵陈20克,板蓝根15克,苦参20克,当归9克,丹参20克,莪术9克,党参9克,炒白术9克,黄芪20克,女贞子20克,茯苓9克。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遍及世界各地,对肝脏损害大,与门脉性肝硬变关系密切,是世界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一)一般情况世界各地人群中HBsAg阳性的发现率差别很大,某些职业人群比较高,如护士、医生占10%,外科医生占20%,同性恋者高达5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整理护理应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诊的4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实施整体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S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实验组满意率为19例,95.00%,对照组满意率为13例,65.00%,实验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整体护理应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工作之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故而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1背景1.1病毒性肝炎(肝炎)流行概况肝炎是山东省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1992~1995年全国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山东省甲、乙、丙、戊型肝炎的流行率分别为83.88%、50.24%、2.88%、5.61%;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贵州省麻疹减毒活疫苗(MV)后续强化免疫效果,探讨消除麻疹策略。方法综合分析后续强化免疫接种率、人群抗体水平和麻疹监测系统资料。结果本次强化免疫共接种目标儿童3279288人,报告接种率和快速评估接种率均95%,免疫后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几何平均滴度显著升高,麻疹发病率较后续强化免疫前下降79.1%。结论贵州省MV后续强化免疫效果显著,适时开展后续强化免疫是保持麻疹低发病率水平的重要措施。为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应加强常规免疫和麻疹监测,适时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或后续强化免疫,保证2剂次麻疹疫苗接种率≥95%。  相似文献   

17.
目的科学评价水痘疫苗两剂次免疫的实施效果,为制定烟台市水痘疫苗免疫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8-2015年烟台市水痘疫苗接种状况、1~12岁常驻儿童抗体阳性率及2008-2015年水痘发病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Epidata3.4和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烟台市2009年后1针免疫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90%以上),自2012年开展2剂次接种,15岁以下儿童2剂接种率在57.20%~64.08%。初免后不同年限抗体阳性率分析显示,初免后1年以内阳性率最高(98.55%),之后随年限增加逐步下降,初免3年以上儿童加强免疫后抗体阳性率在96.43%~100.00%之间,各年龄组加强免疫后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0)。2008-2015年全市15岁以下儿童水痘发病数和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7~9岁年龄组下降幅度最大(81.11%),其次是4~6岁年龄组(80.71%)。2012-2015年4~6岁儿童发病构成比较2008-2011年明显降低。结论烟台市水痘疫苗采用2剂接种程序后,有效提高了目标人群的抗体水平,15岁以下儿童总发病率逐年下降,免疫效果优于1剂接种程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外周血细胞因子在成人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疫苗长期免疫疗效中的差异.方法 选取免疫前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均为阴性的成人乙肝疫苗免疫后8年的血清作为研究对象,用Bio-Plex悬...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监测效果评估全省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报告数据,为进一步开展全省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在城乡疾病监测县开展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监测,对所有未能明确诊断为慢性乙肝的病例开展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核查以明确最终分类,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结合乙肝疫苗常规免疫接种资料分析监测前后乙肝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结果 2010 - 2015年开展监测前后,全省以及监测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监测县报告乙肝病例中急性病例占比从9.80%降至4.14%,下降了57.86%,农村监测县降幅远远高于城市监测县,全省从4.80%增至6.43%,增加了33.96%;开展监测前,监测县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高于全省,开展监测后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结论 通过加强病例监测工作,疾病监测县乙肝分类构成发生改变,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由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降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推测全省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可能高于实际水平,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全省范围的乙肝病例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和掌握辽宁省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情况,为制定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11年辽宁省法定报告传染病报告系统乙肝发病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起近5年,辽宁省乙肝的发病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发病曲线平缓略有下降。发病以男性为主,发病高峰集中在30—59岁的中青年,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和工人居多,省内各地均有发病。结论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地控制乙肝发病,辽宁省成人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初显成效。乙肝防治仍要以乙肝疫苗预防接种为主和多种防治措施并用为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