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预测心源性猝死的心电图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对于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的识别和治疗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是对长QT综合征(LQTS)、肥厚型心肌病等遗传学研究以及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防治心律失常性猝死的应用。同时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显示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并不理想,且有致心律失... 相似文献
2.
3.
陈志周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1,(1)
心源性猝死(SCD)亦被称为心脏猝死或心脏卒中,系指由于心脏疾病引起的突然和意外的死亡。所谓“突然”是指死亡发生在24小时内。并可将其分为“很急”和“急性”两类。前者指死亡发生在1小时内,后者则指死亡发生于1~24小时内。少数病人死亡发生在几秒钟内,称为“即刻死亡”。但亦有将猝死的时间限制于30秒、1小时、6小时或12小时内世界卫生组织则规定为起病后6小时内的死亡。心源性猝死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据估计在美国每年约有30~40万人因“心源性猝死”死亡。其中约10万人死于65岁前。而且在心脏抑制后存活的病人中,有再发心室颤动的倾向,其死亡率在发作后的下一年为26%,在第2年为36%。 相似文献
4.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9)
正心力衰竭(HF)指由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收缩或舒张能力受损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临床综合征。目前,临床上根据LVEF将HF分为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心源性猝死(SCD)指有或无明确诊断的心脏病患者,由于心脏骤停死亡,其死亡方式和事件是意料不到的。从症状出现到意识丧失,通常在心脏骤停后1 h内很快死亡。尽管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可能生存更长时间,然后去世,但仍被认为发生了 相似文献
5.
心源性猝死机制和心电预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源性猝死(SCD)是指由于心脏发生心电紊乱或心力衰竭使心脏失去了有效的收缩而发生的猝死。引起SCD的机制有不同病因基础。约3/4的SCD患者有缺血性心脏病的病理基础;神经体液因素也和致死心律失常密切相关;心肌肥厚也是另一种由于心肌结构异常导致SCD的原因。在遗传因素中,最常见的是称为"多态性"的DNA改变,具有SCD敏感性。SCD的直接原因大多数是心电的不稳定性导致的心室颤动。通过记录各种心电现象来预测心室颤动发生对预测SCD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李艳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11(12)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统计,年龄≥65岁的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的7.0%,预计2020年将达到11.0%,2040年将达到19.7%.心血管病是老年人的主要疾病,而老年人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心源性猝死(SCD). 相似文献
8.
心源性猝死这一威协人类生命的问题至今对其所知甚少。为了解其发生机制,掌握心电图检查新技术,特别是连续监测技术以及设置冠心病监护病房甚为必要。本文重点介绍发病原因和某些预防发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心源性猝死的预测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杨瑞红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5,3(1):62-63
猝死已成为西方国家的一个主要死亡原因,约占心血管病死率的20%。心源性猝死(SCD)是指由于心脏病发作而导致的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病6h内死亡者为猝死。绝对准确预测猝死尚有困难,现对我院68例心源性猝死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1999年3月~2004年3月心内科住院患者2560例次进行随访。心源性猝死68例,其中男45例,年龄22~85岁,平均66.2岁;女23例,年龄24~82岁,平均65.4岁。对猝死病例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分析,68例诊断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标准[1],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2]。分析项… 相似文献
10.
心源性猝死 (SCD)是由原发性心脏疾病或通过心脏的发病机制引起的迅速并且未能预料的死亡。 WHO将发病后 6小时内死亡作为猝死标准。多数死者生前无任何先兆症状和体征 ,故猝死难以预测。笔者就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简述防治体会。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除冠状动脉疾病外 ,心肌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心病及各种病因引起的主动脉瓣狭窄都可导致猝死。所以 ,对于上述疾病应予积极的药物治疗 ,以控制其病情发展。同时 ,要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吸烟 ,合理饮食 ,并早期治疗高血压、高胆固醇及高甘油三酯血症。… 相似文献
11.
心力衰竭时的心源性猝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震华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2,29(12):507-511
心力衰竭时心源性猝死是引起心血管病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本文对心力衰竭时心源性猝死的发病率和分类,心源性猝死的易患因素,各种防治措施(血管紧张转化酶抑制剂、保钾利尿剂、地高辛、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作用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埋藏式体内除颤器等)对心源性猝死发病率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13.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6,(10)
心源性猝死(SCD)可发生于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成人SCD常与冠心病相关,而遗传性心脏病则能引起儿童、青少年SCD事件高发。基因突变与遗传性心脏病关系密切且其有助于预测SCD发生风险,遗传性心脏病可能还与单核苷酸多态性有关。了解遗传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并对SCD高危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将有助于疾病诊断、更准确的危险分层以及治疗。本文就SCD的遗传学基础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倪超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97,(1)
背景 1994年1月17日4:31a.m.发生在洛杉矾地区的地震,是在北美大城市中记录到的最强1次地震。险情过后,震中附近Northridger的地震事件为研究者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以研究情绪紧张与心源性猝死的关系。 方法 回顾震前1周、地震当日和震后6天与1991年、1992年和1993年相应时期洛杉巩县验尸部门的记录。心源性猝死定义根据Framingham心脏病研究的分类。 相似文献
15.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大多数HCM患者一生中出现的症状都很轻微。然而,HCM患者有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SCD)的风险,在中国成年人中其患病率为80/10万,且SCD是HCM最严重的并发症。识别HCM患者发生SCD的风险,可以改善预后结局。本文结合当前指南及近年来HCM与SCD方面的相关研究,对HCM患者发生SCD的病理机制、风险因素的识别及预防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1,(4):50-50
研究人员根据护士健康研究的相关数据,所做回顾性研究显示不吸烟、保持适宜的体重和坚持运动可减少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可能且比率高达90%,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医学会杂志》。 相似文献
17.
肥厚型心肌病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心源性猝死是其最恶劣的并发症,可以在各个年龄段发生。该病为35岁以下青年人和运动员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植入式心脏除颤器在预防猝死的发生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可以及时终止致命的恶性心律失常,挽救猝死高风险患者的生命。所以,判断哪些患者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哪些患者需进行ICD植入、如何进行危险分层至关重要。现有的危险评估模型仍有很大的局限性,需要更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及完整的数据采集以对其进行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18.
Brugada综合征和心源性猝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近年来新命名的疾病,发病率不高。但这种疾病好发于“正常”的年轻人,且常发生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有时可导致心源性猝死。因此,Brugada综合征受到了心血管专家,特别是心血管电生理工作者和临床心律失常治疗专家的应有的重视。本文对Brugada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治疗措施等作一综述。1.问题的提出心源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发生而出乎意外的突然死亡。近年来心源性猝死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美国每年有30万人以上发生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7,(2)
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心源性猝死(SCD)的主要原因。心肌细胞的正常电生理和离子通道的功能均依赖于正常的细胞能量代谢。当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发生障碍后,胞内钠泵、钠钙交换体(NCX)以及线粒体敏感性钾通道(KATP)等功能都会出现异常,引起胞内Na~+、K~+和Ca~(2+)紊乱,心肌细胞发生电重构,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导致SCD。因此,改善能量代谢可能成为预防心源性猝死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研发的靶点。 相似文献
20.
行为应激和心源性猝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行为应激和心源性猝死的关系。动物实验结果提示行为应激通过兴奋交感神经系统,损害心肌灌注,从而增加心室易损性,诱发室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生活应激、A 型行为和猝死有关。精神因素可触发恶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