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腰大池引流术防治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栓塞术后1 d内行腰大池引流术释放脑脊液,对照组采用腰椎穿刺术。结果 两组栓塞术后3、7、10、14 d颅内压、脑脊液红细胞数量和脑脊液SP100蛋白浓度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更显著(>P<0.05)。两组术后7、14 d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双侧颈内动脉颅外段血流速度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更显著(>P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后,早期应用腰大池引流术能够显著降低CVS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腰大池置管引流联合尼莫地平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9例Hunt‐Hess分级相同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均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5例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对照组34例行间断腰穿释放脑脊液(CSF),2组均经深静脉尼莫地平持续泵入,观察2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临床神经功能评分(CS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CVS发生率低,且治疗后脑脊液(CSF)RBC数目以及压力明显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能有效降低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介入治疗术后CVS的发生率,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预后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分析血管内栓塞与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对照组),30例接受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 观察组GOS评分5分11例,4分10例,3分7例,2分2例;对照组GOS评分5分10例,4分12例,3分5例,2分2例,1分1例;两组GO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脑积水2例(6.7%)、动脉瘤残留1例(3.3%)、再出血1例(3.3%)、脑血管痉挛9例(30.0%);对照组术后发生脑积水8例(26.7%)、动脉瘤残留8例(26.7%)、再出血2例(6.7%)、脑血管痉挛1例(3.3%)。观察组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脑积水发生率、动脉瘤残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动脉瘤复发率(3.3%,1/30)明显低于对照组(26.7%,8/30;P<0.05)。结论 对于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栓塞能减轻机体损伤,而开颅瘤闭术后并发症较少、复发风险较低,因此临床可根据病人具体病情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DSA)、颅脑CT、经颅多普勒(TCD)的临床诊断价值,以及动脉瘤夹闭或血管内栓塞术、持续腰大池引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1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动脉瘤夹闭或血管内栓塞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后第2天行腰大池持续引流,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术后第1、5、10天M C A血流速度、脑脊液压力、红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0·32%,对照组为76·67%,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10天观察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10天观察组脑脊液压力、红细胞计数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颅脑C T扫描、T CD可以明确诊断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并能够评价血管痉挛的程度;采取动脉瘤夹闭或血管内栓塞术、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有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并早期动脉瘤夹闭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22例SAH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早期动脉瘤夹闭术,同时64例治疗组在麻醉后即给予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58例对照组则在术后给予反复多次腰椎穿刺释放脑脊液。比较两组脑脊液中红细胞数变化及术后脑血管痉挛程度、脑积水并发症、GOS分级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清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减轻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发生率、治疗结果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腰大池引流相关并发症极少。结论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并早期动脉瘤夹闭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安全、有效,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急性脑脊液引流对脑积水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53例行栓塞治疗的动脉瘤性SAH病人的临床资料和脑积水形成情况,本组均在急性期行栓塞治疗和腰大池持续引流。结果发生脑积水9例,其中急性脑积水7例,慢性脑积水2例,仅4例需行脑室一腹腔分流。结论动脉瘤性SAH后急性期行动脉瘤栓塞术,术后即行腰大池持续引流脑脊液.可以预防脑积水的发生,减少需行永久性脑室分流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池持续引流对破裂动脉瘤患者血浆和脑脊液内皮素(ET)浓度及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将经栓塞治疗后的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354例分为引流组和对照组。引流组268例,栓塞后行腰池持续引流;对照组86例,每天腰穿放脑脊液一次。用放免法测定栓塞后不同时间血浆和脑脊液中ET浓度,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结果引流组血浆和脑脊液中ET浓度轻度增加,对照组ET浓度增加明显,两组差异显著(P<0.01)。引流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流速轻度增加,对照组明显增加,两组差异显著(P<0.01)。血浆和脑脊液中ET浓度与脑动脉血流速度呈正相关(r=0.95,P<0.01)。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与血浆和脑脊液中ET浓度异常增加有关,腰池持续引流能够有效地清除引起脑血管痉挛的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颅内囊状动脉瘤Hunt-Hess Ⅳ~Ⅴ分级患者超早期行血管内栓塞术联合持续性腰大池引流术的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一科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颅内囊状动脉瘤Hunt-Hess Ⅳ~Ⅴ分级患者32例(Ⅳ级24例,Ⅴ级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超早期行血管内栓塞术联合持续性腰大池引流术(A组),另外16例患者入院超早期行血管内栓塞术(B组);根据术后CT、TCD及临床症状,判断是否发生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及脑梗死,记录2组患者住院时间,对2组患者治疗后第1、3、6月的预后进行评价。 结果A组发生脑血管痉挛5例、脑积水9例、脑梗死6例,住院时间(25±8)d;B组发生脑血管痉挛8例、脑积水11例、脑梗死9例,住院时间(28±9)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1个月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颅内囊状动脉瘤Hunt-Hess Ⅳ~Ⅴ分级患者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可减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及脑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术后3个月及半年恢复水平。  相似文献   

9.
腰大池持续引流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采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对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30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后的病人分为两组,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组187例,其中动脉瘤夹闭术后172例,栓塞术后15例;对照组113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及脑积水的发生率分别为27.5%和10.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1%和37.1%(P<0.05或P<0.01),两组穿刺部位血肿分别为3.6%和5.7%,无明显差异。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能够有效地减轻颅内动脉瘤术后出现的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腰池持续引流前后脑脊液中NO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腰池持续引流防治脑血管痉挛的效果及其对脑脊液中一氧化氮(NO)浓度的影响。方法 50例破裂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随机分为引流组25例。对照组25例。引流组在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栓塞术后立即实施腰池持续引流,对照组行间断腰椎穿刺。脑脊液NO浓度采用镉粒子还原法测定。结果 引流组中发生症状性脑血管痉挛2例。对照组7例。血管痉挛患的NO浓度明显降低,引流组脑脊液中NO浓度在出血后第5d起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腰池持续引流可有效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提高脑脊液中NO的浓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脑室冲洗与常规脑脊液置换在脑脊液蛋白增高脑积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确诊为脑脊液蛋白增高脑积水病人90例。随机分成脑室冲洗组、脑室外引流组和腰大池外引流组,每组30例。脑室冲洗组行两侧脑室冲洗;脑室及腰大池外引流组行脑室和腰大池引流,3组病人脑脊液蛋白﹤500 mg/L后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观察术后7 d、14 d脑脊液蛋白含量、等待分流手术的时间、颅内感染及堵管发生率。结果 脑室冲洗组等待分流手术的时间1.87 d,明显短于两常规组(P<0.01),术后7 d脑脊液蛋白含量523.45 mg/L,明显高于两对照组(P<0.05),14 d后无明显差异。脑室外引流组颅内感染发生率30%,明显高于脑室冲洗组(P<0.05)。3组堵管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脑室冲洗能明显加快脑脊液蛋白增高脑积水病人的手术进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早期栓塞和手术夹闭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颅内破裂动脉瘤68例,其中早期栓塞治疗33例(栓塞组),手术夹闭治疗35例(夹闭组)。结果 术后1周,栓塞组NIHSS评分明显优于夹闭组(P<0.05)。术后随访3个月,栓塞组术后癫痫和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夹闭组(P<0.05);两组脑积水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栓塞组术后3个月存活率(96.97%,32/35)与夹闭组(88.57%,31/33)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具备开展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条件的基层医院早期栓塞与开颅夹闭颅内破裂动脉瘤均具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栓塞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并发脑积水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86例a SAH急性期行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术后仅行间断腰椎穿刺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术后则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并定期测定两组患者脑脊液中溶血磷脂酸(LPA)含量,观察其与a SAH并发脑积水的关系及临床安全性。结果 a SAH对照组患者发病7 d、14 d时脑脊液LPA含量显著高于观察组(t1=8.225,P=0.000;t2=4.168,P<0.001);a SAH对照组并发急性脑积水的发生率与观察组间无显著性差异(χ2=0.192,P=0.661),而a SAH对照组并发亚急性和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χ2=7.535,P=0.006);所有a SAH并发脑积水患者发病14 d时脑脊液中LPA含量显著高于a SAH未并发脑积水患者(t=4.893,P<0.001);治疗期间两组a SAH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早期腰大池持续外引流能够有效防治a SAH并发脑积水的发生,该作用与其降低a SAH后脑脊液中LPA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脑室出血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重症高血压脑室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采用小骨窗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伴腰池脑脊液外引流治疗;对照组33例均采用脑室穿刺外引流术伴腰池脑脊液外引流治疗治疗。观察术后并发症、死亡率、脑积水等情况及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GOS评分4或5分)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死亡率、脑积水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伴腰池脑脊液外引流治疗能有效降低重症高血压脑室出血的死亡率、脑积水发生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破裂颅内动脉瘤行开颅夹闭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应用腰大池引流(引流组) 47例,未应用腰大池引流(非引流组) 21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脑挫伤、脑出血、GOS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引流组47例均顺利完成腰大池置管,引流过程中均无动脉瘤破裂。引流组术中动脉瘤再次破裂5例,非引流组3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脑挫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非引流组(P 0.05),而两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6个月,引流组出现小脑幕下出血3例,其中2例保守治疗后恢复,1例死亡;非引流组因并发症死亡2例,两组GO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腰大池引流能迅速、有效降低颅内压,获得空间以显露动脉瘤,有利于保护脑组织,减少脑挫伤等并发症,但亦需注意引流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6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观察组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 观察组完全栓塞率、术后6个月GO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颅内未破裂动脉瘤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可显著提高动脉瘤栓塞程度,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01例脑室出血的临床资料,54例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引流术治疗(观察组),47例行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3、7 d血肿清除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术后脑积水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半年GOS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 与单纯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相比,双侧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效果显著,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脑室冲洗与常规脑脊液置换在脑脊液蛋白增高脑积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确诊为脑脊液蛋白增高脑积水病人90例。随机分成脑室冲洗组、脑室外引流组和腰大池外引流组,每组30例。脑室冲洗组行两侧脑室冲洗;脑室及腰大池外引流组行脑室和腰大池引流,3组病人脑脊液蛋白500 mg/L后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观察术后7 d、14 d脑脊液蛋白含量、等待分流手术的时间、颅内感染及堵管发生率。结果脑室冲洗组等待分流手术的时间1.87 d,明显短于两常规组(P0.01),术后7 d脑脊液蛋白含量523.45 mg/L,明显高于两对照组(P0.05),14 d后无明显差异。脑室外引流组颅内感染发生率30%,明显高于脑室冲洗组(P0.05)。3组堵管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脑室冲洗能明显加快脑脊液蛋白增高脑积水病人的手术进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并早期动脉瘤夹闭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选取2013-06—2015-06来我院就诊的10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2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对照组仅接受早期动脉瘤夹闭术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早期动脉瘤夹闭的基础上,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评价和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半年后脑积水发生率(32.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手术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液流速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MCA流速(95.10±20.12)cm/s明显低于对照组(116.87±29.99)cm/s,观察组患者脑血管痉挛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并早期动脉瘤夹闭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能使患者的神经及意识得到更快恢复,在防治脑积水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腰大池引流减少延迟缺血性神经病变(DIND)的发生和改善早期临床症状的疗效。方法 210例aSA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5例,对照组10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腰大池引流。观察指标:脑脊液血红蛋白每日清除率及第7天总清除率、头痛缓解时间、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并发症及治疗效果评价等。结果治疗组DIND、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脑脊液蛋白清除率、基本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头痛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aSAH后腰大池引流能够减少DIND的发生并能改善早期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