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管舒张功能与血清胱抑素C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6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71(男224、女247)例,年龄(59.8±13.0)岁。根据胱抑素C中位数(0.92mg/L)将高血压患者分为胱抑素C升高组(H-Cys)和胱抑素C正常组(N-Cys)。选择同期未服用任何药物在我院门诊初诊的非高血压者14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高分辨超声测定反应性充血前后胫前动脉内径的变化率为内皮依赖性舒张(EDD)功能,采用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结果与对照和N-Cys组相比,H-Cys组患者的胱抑素C水平升高[(1.10±0.19)比(0.89±0.26),(0.77±0.11)mg/L,P0.05],EDD减退[(8.00±4.26)%比(9.42±5.58)%,(10.69±5.63)%,P0.05]。亚组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者的EDD呈减弱趋势,胱抑素C水平呈升高趋势(均P0.05)。体质量指数(BMI)超重的高血压患者EDD较BMI正常的高血压患者EDD减退。胫前动脉EDD与胱抑素C、年龄、肌酐、尿酸呈负相关(r=-0.157、-0.292、-0.148、-0.186,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胱抑素C是高血压患者EDD的影响因素(B=-0.019,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血管舒张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腹型肥胖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8月至2016年5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和全科医学科门诊及病房的老年(年龄≥60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58例及正常血压的老年人64名的临床资料,高分辨率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反应性充血前后胫前动脉内径的变化率,作为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指标。根据是否高血压(血压≥140/90 mm Hg)及腹型肥胖[腰围≥90(男)、≥85 cm(女)]按2×2设计将参与者分为4组:正常血压非腹型肥胖(n=34)、正常血压并腹型肥胖组(n=30)、高血压非腹型肥胖组(n=287)、高血压并腹型肥胖组(n=371),比较各组EDD,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析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胫前动脉EDD的相关因素。结果析因分析显示,高血压和腹型肥胖均为影响EDD的因素,但两者无交互作用。从正常血压非腹型肥胖、正常血压并腹型肥胖、高血压非腹型肥胖到高血压并腹型肥胖组,EDD有逐渐下降的趋势[(9.37±1.11)%比(8.59±0.99)%比(7.70±0.30)%比(6.75±0.26)%,P0.05]。在老年高血压并腹型肥胖的患者中,胫前动脉EDD与腰围(r=-0.139,P0.05)、收缩压(r=-0.245,P0.05)、脉压(r=-0.287,P0.05)、空腹血糖(r=-0.131,P0.05)呈负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脉压(β=-0.280,P0.001)、腰围(β=-0.141,P=0.009)是胫前动脉EDD的相关因素。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腹型肥胖患者的胫前动脉EDD受损明显,EDD与脉压、腰围相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检测糖耐量受损(IGT)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ID)。IGT组ED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ID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王琦  王辉  王岩 《心脏杂志》2005,17(6):623-623
1临床资料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56±17)岁。根据《2003年ESC/EHA高血压诊疗指南》中的危险性分层标准将EH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极高危组4组,并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EH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人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和血管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EIDD)。EDD:反应性充血后内径变化率(FMD)=(D1-D0)/D0;EIDD:服用GTN后内径变化率(GNT-MD)=(D2-D0)/D;组间比较采用Dunnet t检验。高血压各组与对照组比较EDD均有统计学意义,高危组、极高危组与…  相似文献   

5.
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以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ID)、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水平,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诊断系统分别检测3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年龄62~91岁)以及32例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年龄65~89岁)肱动脉的EDD及EID;同时采用还原、比色法测定NO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ET水平,并分别与40例健康老年人(健康对照组,年龄61~86岁)进行对比。结果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肱动脉的EDD、EID以及血浆NO水平均显著低于老年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老年冠心病组的EDD、EID以及血浆NO水平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的ET却显著高于老年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老年冠心病组ET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1)老年冠心病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肱动脉EDD及EID均受损;(2)老年冠心病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均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且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内皮功能紊乱更严重;(3)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控制血糖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关系.方法:用高频超声分别对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对照组17例,冠心病单支病变组20例,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组26例患者进行颈动脉IMT、肱动脉EDD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ID)测定.超声测值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冠心病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比对照组的颈动脉IMT明显增高,肱动脉EDD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之间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ID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患者颈动脉IMT与EDD之间有较大相关性,呈负相关(r=-0.61,P<0.01),与TG,吸烟时间呈正相关(r=0.34,0.31,P<0.05).结论: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可作为监测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ID)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阿司匹林组各60例,前者常规给予降血压药物,后者加服阿司匹林100mg/d,随访18个月,在随访前后测量患者颈动脉IMT及EDD、EID。结果:阿司匹林组颈动脉IMT明显低于对照组,EDD、EID则较对照组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能降低颈动脉IMT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对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FMD的无创检查,并观察福辛普利治疗前后患者FMD的变化。结果福辛普利治疗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径和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但反应性充血诱发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出现明显FMD障碍,福辛普利治疗可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9.
超声检查对老年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及其意义。  方法 :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原发性高血压组 )及Ⅱ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组 )各 2 0例 ,健康老年人 (老年对照组 )及健康青年人 (青年对照组 )各 2 0例 ,在应用超声分别检测基础状态下、反应性充血时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 (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的肱动脉内径 ,计算内径百分变化率进行比较。同时检测 2 4小时尿白蛋白浓度。  结果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老年对照组较青年对照组减低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原发性高血压组及糖尿病组均较老年对照组低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1)。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老年对照组与青年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P >0 0 5 ) ;原发性高血压组及糖尿病组均较老年对照组低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1) ,硝酸甘油引起的舒张与尿白蛋白呈明显负相关 (γ =-0 89,P =0 0 0 1)。  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均受损 ,超声可作为早期动脉硬化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4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组)经阿托伐他汀每日1次10 mg治疗8周后,血脂、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并用超声检测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变化.选择15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做为对照.结果治疗组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治疗后ET血浆水平明显下降(P<0.01),EDD明显改善(P<0.01),且ET和EDD改善与LDL-C下降程度无相关性.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的功能,且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评价硝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4例EH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硝苯地平,对照组口服珍菊降压片,疗程均为12个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患者的肱动脉内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肱动脉内径变化,计算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百分率和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硝苯地平可改善EH患者受损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川崎病(KD)急性期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EDD)功能及快速经静脉输注维生素C的作用。方法应用高分辨力超声分别测定KD急性期患者及对照组反应性充血介导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并测定快速经静脉输注维生素C后反应性充血介导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结果KD急性期组反应性充血介导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中并发冠状动脉扩张者与未并发冠状动脉扩张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D急性期患者快速经静脉输注维生素C后反应性充血介导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较前明显增加(P<0.01)。结论KD急性期外周动脉内皮功能减低,经静脉快速输注大剂量维生素C可以改善KD急性期外周动脉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3.
拉西地平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拉西地平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6例拉西地平(4~8 mg/d)降压治疗前后的颈动脉IMT,并观察休息状态、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结果 拉西地平治疗12月后,降压疗效明显,颈动脉IMT明显减低,从(0.94±0.07)减低到治疗后的(0.85±0.07)mm(P<0.05),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 拉西地平降压疗效显著,能延缓颈动脉IMT进展,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4.
刘晓红 《山东医药》2010,50(25):52-53
目的探讨地尔硫[艹卓]联合阿托伐他丁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地尔硫[艹卓]联合阿托伐他丁治疗,对照组单用阿托伐他丁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治疗组肱动脉和胫前动脉△Dia-P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地尔硫[艹卓]联合阿托伐他丁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选择对照组40例。高血压组60例。使用E1立EUB-6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MHz,测量颈动脉IMT,EDD。结果:高血压组动脉IMT明显增厚,平均(0.912±0.263)mm。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明显下降,与对照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  相似文献   

16.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测定40例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和2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的血浆内皮素-1(ET-1)、NO水平及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ID).结果 观察组血浆ET-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O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EDD明显低于对照组.EDD与ET-1呈负相关,与NO呈正相关(r=-0.5356、0.6829,P均<0.01).提示血浆内皮素、NO和超声均可反映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二种方法各有其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吲哒帕胺对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及对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的影响.方法轻度高血压患者53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服吲哒帕胺(2.5 mg,q.d),另一组服氢氯噻嗪组(25 mg,q.d),观察治疗3个月前后血压及肱动脉FMD的变化.结果吲哒帕胺与氢氯噻嗪均能显著降低血压(P<0.01).吲哒帕胺治疗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明显提高(6.1%±0.8%比7.8%±0.8%,P<0.01);而氢氯噻嗪治疗前后患者肱动脉EDD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轻度高血压患者的血管EDD的损伤是可逆的,吲哒帕胺平稳降压,且可以明显改善损伤的血管EDD.  相似文献   

18.
叶酸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叶酸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42例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叶酸干预组22例,对照组20例。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与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治疗前后两组间及组内肱动脉基础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叶酸干预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11.59%±4.79%比7.15%±3.20%和8.14%±3.01%)、肱动脉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19.73%±5.80%比16.69%±4.75%和17.55%±6.05%)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叶酸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测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产检测高血压患者(25例)和正常血压患者(18例)休息、反应性充血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高血压组较正常血压组明显减弱(7.14±3.20)%∶(13.71%±6.3)%(P〈0.01),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比较血管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失调,高频超声能准确可靠地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选择对照组40例,高血压组60例。使用日立EUB-6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MHz,测量颈动脉IMT,EDD。结果:高血压组动脉IMT明显增厚,平均(0.912±0.263)mm,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明显下降,与对照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