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62名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根据是否联用生脉注射液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常规西药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结果 通过7-10天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且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 NT-proBNP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对慢性心衰合并低血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能较好的升高血压,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血浆和肽素(copeptin)和N-末端B型利尿钠肽前体(NT-proBNP)综合评价左西孟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将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基线资料均衡。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左西孟旦注射液,对照组加用多巴酚丁胺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1周的血浆copeptin水平、NT-proBNP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1周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63.16%(24/38),对照组为31.58%(12/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血浆copeptin、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周,观察组血浆copeptin和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LVEF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用药后1周血浆copeptin、NT-proBNP及LVEF水平改善不明显,用药前后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有效,应用copeptin联合NT-proBNP综合评估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和预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B型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LVEF和BN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LVEF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2组BNP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清BNP水平,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4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组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清N末端B型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大于对照组,血清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62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联用生脉注射液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常规西药综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血压、血浆NT-pro BNP。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压与治疗前相比较明显升高且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压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浆NT-proBNP与治疗前相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对慢性心衰合并低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升高血压,并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6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纳入观察组,老年健康体检者25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不同研究对象间血清hs-CRP、NT-proBNP与LVEF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hs-CRP、NT-proBNP及LVE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不同分级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浓度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增高,LVEF则逐级下降,不同分级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与LVEF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hs-CRP、NT-proBNP随着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的递增而逐渐升高,且与LVEF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利尿剂在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2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1例。2组均进行基础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利尿剂呋塞米采用低剂量持续泵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连用7d后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尿量(2 116.75±382.19)mL/d、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1.06±7.19)%、血肌酐(96.58±17.49)μmol/L以及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849.28±200.38)pg/mL;对照组治疗后尿量(1 687.54±87.69)mL/d、LVEF(42.15±7.68)%、NT-proBNP(1 823.65±186.67)pg/mL。2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为53.47%,治疗组为91.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呋塞米低剂量持续泵入在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中有较好的疗效,且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的良好的预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100例患者接受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对照组100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比较2组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促生长因子1(IGF-1)、肌钙蛋白T(cTnT)、心功能指标以及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结果2组治疗后血浆NT-proBNP、IGF-1、cTn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为(1.21±1.0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8±1.65)分(P 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能够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并发心力衰竭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脏功能、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行PCI术后并发心力衰竭的AMI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则加用rhBNP。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心功能指标、心血管不良事件和NT-proBNP水平等。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浆脑利钠肽(BNP)、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以上指标均明显下降,试验组以上指标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心功能指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5.33%,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应用可以提高行PCI术后并发心力衰竭AMI患者的疗效,改善心脏功能,降低NT-proBNP水平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治疗前后对慢性收缩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变化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4例慢性心衰患者在应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基础上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治疗组(39例),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40 mg/d,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12.5 mg/d,12周后,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NT-proBNP水平、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LVEF值均明显提高(P0.05),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P0.05),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在LVEF的改善、NT-proBNP水平下降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替米沙坦能显著改善慢性收缩性心衰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临床中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疗程2周。治疗后通过超声心动图观察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与每搏输出量(SV)并进行评价,分析两组患者的NYHA心功能改变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2周的系统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的LVEF、SV和LVDd指标均出现明显改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之间LVEF、SV和LVDd指标比较,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YHA心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出现了明显好转,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YHA心功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5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时,在单一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左室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心舒片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参数及Adropin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氢氯噻嗪、螺内酯、地高辛及盐酸曲美他嗪等药物治疗;试验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益心舒片,3片/次,3次/天。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超声心动图检测治疗前后两组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变化并进行比较;检测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Adropin蛋白治疗前后水平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8%,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8.4%,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DD、IVSD、LVPW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试验组LVEDD、IVSD、LVPW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NT-proBNP及Adropin蛋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试验组LVEF高于对照组,而NT-proBNP及Adropin蛋白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心舒片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延缓病情进展,从而可对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获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MZ)在不同病因所致左室射血分数降低慢性心力衰竭(HF-RE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HF-REF患者263例,按照心力衰竭病因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高血压性心脏病组、瓣膜性心脏病组和扩张型心肌病组,同时根据每组是否应用TMZ又分为TMZ亚组和非TMZ亚组,评估TMZ在其中的治疗效果。结果各组中治疗后TMZ亚组LVEF、6-MWD及NT-proBNP水平均优于非TMZ亚组,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LVEF、6-MWD及NT-proBNP治疗后改善幅度[△值分别为(6.84±2.28)%、(126.46±7.43)m、(243.42±25.42)pg/L)]明显优于瓣膜性心脏病组、高血压性心脏病组及扩张型心肌病组,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Z能明显提高冠心病所致HF-R EF患者的心功能,也可使高血压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和扩张型心肌病所致HF-R EF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围手术期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血浆N端B型脑钠肽(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and Diastolic Diameter LVDD)及6 min步行距离变化,探讨心脉隆注射液对PCI围手术期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行PCI治疗且围手术期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6 ml+0.9%氯化钠溶液200 ml静脉滴注,2次/d,疗程10 d。通过测定治疗前、治疗10 d后LVEF、LVDD、血浆NT-pro BNP水平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DD、NT-pro BN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10 d后,治疗组LVDD、NT-pro BNP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1个月后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可明显改善PCI围手术期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显著降低血浆NT-pro BNP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利尿、强心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复脉(冻干)静脉滴注,每日2.6 g,疗程14 d。观察治疗前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血浆BNP变化。结果: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功能明显改善,LVEF明显提高,6 min步行距离明显延长,血浆BN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注射用益气复脉对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衰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符合标准的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增加益气温阳活血汤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LVEF、NT-proBNP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LVEF均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温阳活血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肌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03—12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9例,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衰定量标志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衰定量标志物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用左卡尼汀注射液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米力农联合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在规范化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力农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心功能、血浆脑利钠肽水平、6 min步行距离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8.6%、88.6%,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浆脑利钠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常规标准化抗心衰的基础上辅以米力农和心脉隆注射液治疗,可以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单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93.3%明显大于对照组的82.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UCG心功能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LVEF和CO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具有明显的疗效,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UCG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左西孟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射血分数正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正常患者92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例。两组均实施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追加左西孟旦治疗,以心功能改善情况评估临床疗效,抽取静脉血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并以分级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核素心血池显影来测定两组患者静息及负荷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峰射血率(PER)、高峰射血时间(TPER)等左室收缩功能指标,计算出最大变化率后运用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7%,相较于对照组的78.3%显著更高(P0.05);两组治疗前血浆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的降低幅度相对更大(P0.05);两组治疗前后LVEF、PER与TPE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LVEF、PER与TPER最大变化率均明显增高(P0.05),其中LVEF的最大变化率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西孟旦有助于改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正常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与心脏功能,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对促进患者康复、提升其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可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