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氧-抗阻训练联合缩唇腹式呼吸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某院128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依照入院时间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有氧-抗阻训练,研究组采用有氧-抗阻训练联合缩唇腹式呼吸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6 min步行试验(6MWT)、Borg呼吸困难评分、圣乔治(SGR Q)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研究组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6MWT高于对照组,Borg呼吸困难评分、SGR 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氧-抗阻训练联合缩唇腹式呼吸应用于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效果显著,能改善肺功能,增加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有氧运动和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训练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肌力、心肺耐力等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CK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有氧运动组(n=20)和有氧联合抗阻训练组(n=20)。有氧运动组以50%峰值摄氧量(VO2peak)踏功率自行车,每次30 min。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训练组在有氧运动组基础上,进行弹力带抗阻训练。每周3次,共12周。比较三组间训练前后上下肢一次最大重复负荷(1 RM)、心肺运动试验(CPET)、手臂弯曲试验(ACT)、30秒坐站试验(CS-30)和6分钟步行试验(6MWT)的差异,并监测训练前后患者血肌酐(sCr)和肾小球滤过率(e GFR)的变化。结果训练前三组间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F1.841,P0.05)。训练后,有氧运动组和有氧联合抗阻训练组在各指标方面均改善(t2.162,P0.05),且优于对照组(t2.132,P0.05);有氧联合抗阻训练组在上肢1 RM、下肢1 RM、VO_(2peak)、ACT、CS-30和6MWT方面均优于有氧运动组(t2.081,P0.05)。结论有氧运动可改善CKD患者运动功能,联合抗阻训练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负荷深呼吸训练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老年烟民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肺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某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28例COPD患者分组,对照组64例给予常规有氧运动,观察组64例给予负荷深呼吸训练联合核心肌群训练。3个月后,观察两组肺功能、平衡功能及运动耐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最大通气量(MVV)、最大吸气压(MIP)、用力呼气时呼出的最大气量(FVC)、慢呼气时呼出的最大气量(SVC)、最大呼气压(MEP)及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 0.05);观察组干预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较对照组高,单腿站立测试(OLS)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无氧阈(AT)及最大摄氧量(VO_2max)较对照组高,6 min步行试验(6MWT)较对照组远(P0.05)。结论负荷深呼吸训练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可通过改善老年烟民稳定期COPD患者运动耐力,提高肺功能水平和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eleis转移理论健康教育联合抗阻运动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样选取2021年2月1日~2022年2月1日收治的118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抗阻运动训练,观察组实施Meleis转移理论健康教育联合抗阻运动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运动能力[包括6分钟步行试验(6MWT)、30 s起坐试验(30-STS)次数]、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我管理能力[采用中文版健康促进策略量表(SUPPH)]。结果:干预后,两组FEV1、FVC、FEV1/FVC%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6MWT、30-STS均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阻联合有氧运动能否改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生活质量。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PCI术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混合训练组(抗阻与有氧训练相结合)、有氧训练组和对照组。三组均接受常规药物的治疗,在这基础上,混合训练组进行抗阻训练以及有氧耐力训练12月,有氧训练组进行有氧耐力训练12月,对照组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干预前和干预12月后对三组受试者进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峰值功率(peak power,PP)、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consumption,VO2max)、运动持续时间(exercise duration,ED)、6分钟步行距离测试(6 minute’s walk test,6MWT)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得分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治疗前,3组间LVEF、PP、VO2max、ED、6MWT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得分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的LVEF、PP、6MWT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显示:有氧训练组、混合训练组与对照组比较,LVEF、PP、6MWT和SF-36评估得分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训练组与有氧训练组比较,LVEF和PP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MWT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得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PCI术后的冠心病患者,抗阻训练和有氧训练具有协同作用,联合治疗比单一有氧运动治疗更能改善其心功能和运动耐力,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单次高强度抗阻训练和单次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之后12h及24h基础代谢率的变化。方法:将66例受试者随机分为抗阻训练组22例、有氧训练组22例、对照组22例,所有组员训练前、训练后12h和训练后24h后均采用间接测热法,通过K4b2型心肺功能测定仪进行基础代谢率(BMR)测定。抗阻训练运动方式为肩负杠铃垂直下蹲,强度为80%一次最大重复负荷(1RM),每组10次,共4组;有氧训练运动方式为功率自行车,强度为90%最大摄氧量(VO2max),共4组训练,每组以5min训练、5min休息的间歇训练模式进行。结果:训练前三组间的基础代谢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训练后12h基础代谢率,抗阻训练组和有氧训练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抗阻训练组增加更显著(P0.05);训练后三组间24h基础代谢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单次高强度抗阻训练和单次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均能够明显提高运动之后12h内的能量消耗,且与单次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相比,单次高强度抗阻训练对基础代谢率的提高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运动心肺功能试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评价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运动心肺功能试验(CPE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评价中的作用及与静态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6例稳定期COPD患者、30例正常对照进行踏车下的负荷递增的运动心肺功能和静态肺功能检查.结果 COPD组最大耗氧量(VO2max)、无氧阈(AT)、最大通气量(Vemax)、通气储备(BR)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最大做功(Wmax)、氧脉搏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OPD组VO2max、AT、Vemax、BR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呼气峰值流量(PEF)呈正相关(P<0.05),与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无相关(P0.05).结论 运动心肺功能参数与静态肺功能参数呈相关关系,运动心肺功能测定可用于COPD患者早期的临床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术后制定科学、个体化,以运动训练为核心的心脏康复,结合揿针疗法,观察患者运动能力、心肺功能以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方法:60例中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各20例,三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A组患者于心脏康复门诊接受每周3次,共12周的运动训练,包括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B组患者采用揿针,选择双侧内关、郄门、足三里、心俞、肺俞、膈俞、三阴交留针后进行运动训练。C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宣教。12周前后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包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通气量(MV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肺运动试验1min后心率恢复(HRR1);相关运动能力包括最大摄氧量(VO2max),无氧阈(AT),最大运动负荷(MWL);生存质量评估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患者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等8个维度进行评估。结果:①C组12周后心肺功能、运动能力及生存质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②A组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能力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1);SF-36量表评估中,生理机制、社会功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四个方面有所改善(P0.01),其余四项无明显改善(P0.05)。③B组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能力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HRR1、LVEF、VO2max、AT优于A组(P0.05)。SF-36量表评估8个维度均显著改善(P0.01),其中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优于A组(P0.05)。结论:①中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其心肺功能、运动能力及生存质量将会不同程度下降,不利于预后;②揿针治疗结合运动训练相比于单纯运动训练,能够更好地改善中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运动能力,对患者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方面的改善也优于单纯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6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FEV1%预计值、FEV1/FVC%)、6分钟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指数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第12周FEV1%预计值、FEV1/FVC%、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与实验前和对照组第十二周的各项指标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个体化的运动处方为主的心肺康复运动训练有助于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并且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有氧运动和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训练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功能及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87例CK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9)、有氧运动组(n=29)和有氧联合抗阻训练组(n=29)。有氧运动组以50%峰值摄氧量(VO2peak)踏功率自行车,每次30min。有氧联合抗阻训练组先以50%VO2peak踏功率自行车30min,再进行弹力带抗阻训练。两组运动周期均为每周3次,共12周。比较三组间运动前后肾小球滤过率(e GF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SBUN)、24h尿蛋白定量(24U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静息心率(RH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差异。结果:运动前三组间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运动后,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在e GFR、SCr、SBUN、24UP、SBP、DBP、RHR、TG、TC和LDL-C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运动后,与有氧运动组相比有氧联合抗阻训练组在TG、TC、和LDL-C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单纯有氧运动和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训练对CKD患者肾功能及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均有改善作用,且与单纯有氧运动相比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训练对CKD患者的血脂改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氧训练和呼吸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29例老年COPD患者每天进行慢、中速度步行训练及缩唇呼气、控制性深呼吸训练,6个月后进行肺功能及生存质量评估比较。结果康复训练组生存质量较训练前明显提高,肺功能指标有改善。结论有氧训练和呼吸训练可明显提高COPD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的家庭肺康复运动训练方案是否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19例COPD患者完成了6周简单的家庭肺康复训练,康复前后测患者的生存质量,6min步行距离(6MWD),静态肺功能,运动心肺功能,进行配对分析。结果:①患者肺康复运动训练6周后平均6MWD从384m增加到451m(P〈0.001)。②康复前患者心肺联合运动实验最大运动功率、峰值氧耗量、峰值二氧化碳排除量、峰值通气量、通气无氧阈、氧脉搏分别为55.36W、0.99L/min、0.84L/min、24.11L/min、0.73L/min、8.24ml/beat,康复后分别为60.57W、1.231L/min、1.03L/min、28.26L/min、0.92L/min、10.12ml/beat,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CRQ的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FEV1虽然从1.18L增加至1.22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6min步行距离作为患者运动康复的强度设置是可行的,方案提高了COPD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其生存质量,且简单、经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6 min步行联合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在采用同样药物治疗方案的同时,对治疗组进行6 min步行联合呼吸训练,并评价两组训练前后呼吸困难改善情况和6 min最大步行距离。结果:治疗组在经过6周的训练后呼吸困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增加(P<0.05)。结论:6 min步行联合呼吸训练对COPD患者是安全、可行、简易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can be prevented and treated, although presenting with persistent airflow restriction; the airflow restriction caused by COPD is mostly progressive. In recent years,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home-base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PR) and its influence on COPD. Exercise training is the basic constituent of PR. However, it is not clear which exercise trainings are the ideal ways to deliver home-based PR. Methods: In this review, we focus on the effect of home-based exercise training on patients with COPD. We searched literature, which was necessarily required to b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s (RCTs)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our respective databases (Medline, PubMed, Web of Science, and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from January 2008 to January 2018. We used the Cochrane collaborative "risk of bias" tool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evidence. A total of 21 trials (1694 par ticipants) were includ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we find that a simple, low-cost, and low-intensity family-based lung-rehabilitation plan to adapt to the real life may lead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ability to exercise, the reduction of the difficulty in breathing,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arrying out daily activities. Results: In the exercise training of home-based PR, lower limb exercise (LLE) training demonstrated a more perceptible effect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COPD. At the same time, the combination of LLE training, breathing training, and upper limb exercise training is more obvious than the simple LLE training. In addition, home-based low-intensity aerobic training may sometimes be no less than the outpatient or center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dyspnea, health status, and exercise tolerance. In conclusion, the simple and easy home-based PR exercise program is useful. Long-term home-based PR may require an enhanced need for maintenance. Conclusions: A simple, low-cost, and low-intensity high blood pressure response (HBPR) plan to adapt to the real life may lead to an augmentation in the ability to exercise, a reduction of the difficulty in breathing, and an improvement in carrying out day-to-day activities. HBPR strategies can benefit patients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PD at home) in the long term.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缩唇呼吸、腹式呼吸与吹气球呼吸锻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A组由护士指导进行缩唇呼吸训练,B组由护士指导进行腹式呼吸训练,C组由护士指导进行吹气球呼吸训练,比较3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及对训练方法的接受和掌握情况。结果吹气球锻炼组患者肺活量、第1秒呼气容量、SaO2等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3组患者训练后呼吸困难程度及训练实施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吹气球锻炼组呼吸困难程度最轻、实施情况最好。结论吹气球呼吸功能锻炼具有患者易掌握、依从性高、减轻呼吸困难效果明显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肺气肿呼吸衰竭者应用多索茶碱和呼吸功能锻炼联合治疗对临床疗效、肺功能及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分析2014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集肺气肿呼吸衰竭80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临床治疗时所选用的不同方案分成3组,将应用单纯多索茶碱治疗20例设为药物组,将单纯应用呼吸功能锻炼治疗30例患者设为训练组,将应用多索茶碱和呼吸功能锻炼联合治疗30例设为联合组,对比3组临床疗效、肺功能及血液相关指标。结果联合组呼吸频率、心率、肺动脉压、肺功能水平改善效果、血液相关指标水平均优于药物组和训练组(P0.01)。结论肺气肿呼吸衰竭者应用多索茶碱和呼吸功能锻炼联合治疗效果满意,能够稳定患者呼吸频率、心率、肺动脉压,促进肺功能、血液指标改善,具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呼吸功能训练辅助治疗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评估呼吸功能训练辅助治疗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近3年来收治的烧伤面积小于50%全身体表面积、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患者40例,根据吸入性损伤程度随机分为训练组(n=20)、对照组(n=20),两组患者均按常规综合治疗,对训练组加予腹式缩唇呼吸、有效咳嗽排痰及吸气训练器训练,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气管套管拔除管时间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训练组患者拔管时间显著提前,最大通气量、脉搏氧饱和度、第1秒肺活量、氧分压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呼吸功能训练辅助治疗吸入性损伤可缩短气管套管留置时间,改善患者肺功能。烧伤科护理人员需重视对吸入性损伤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掌握时机与时限,以增进疗效,增强患者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肺康复训练对其术后并发症及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6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行择期肺癌手术的老年肺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除常规胸外科围手术期干预外,试验组患者入院时接受肺康复健康宣教,术前5天、术后3天增加系统性肺康复训练介入。对两组患者在入院、术后1个月均进行以下评估:肺功能相关参数FEV_1、FEV、FEV_1/FEV%、PEF,咳嗽效力评级,6min步行试验。记录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的例数,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各数据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除FEV_1/FEV%外(P0.05),两组患者各项参数入院时与术后1个月后对比均存在组内显著性差异(P0.001)。试验组患者比对照组术后出现并发症情况少、术后住院日短(P0.05),术后1个月肺功能各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老年肺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肺康复训练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能促进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潘卫  陈江琳 《中国康复》2017,32(6):465-467
目的:观察呼吸训练结合全身运动训练对改善尘肺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住院的60例尘肺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康复组同时增加运动训练包括踏车运动、呼吸锻炼等。踏车运动每天20min,每周不少于5次,呼吸锻炼选择在卧位、坐位和站位以及行走状态下进行,每天2次,每次不少于20min,共观察8周。治疗前后检测2组肺功能主要指标,包括肺活量(VC,vital capacity),用力肺活量(FVC,forced vital capacity),第1秒时间用力呼出量(FEVl,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second)和运动耐力水平(6min步行试验)。结果:治疗2个月后,康复组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动训练可以提高尘肺患者的肺功能和运动耐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农村基层医院在接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规范化培训后对COPD规范化诊治的提升情况。方法随机抽取重庆市某县级医院COPD病历50份进行质量评分,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COPD规范化诊治培训,对培训后的COPD病历质量评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OPD病历评分,包括规范化诊断、规范化治疗及长期健康教育等方面,经规范化培训后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规范化培训COPD知识对基层医院呼吸科COPD规范化诊治有明显提升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农村COPD规范化诊治,应继续加强对农村基层医院COPD规范化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