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目的: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femtosecond 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是采用飞秒激光在密闭的角膜基质内制作一个基质透镜,并通过飞秒激光在角膜周边扫描的一个小切口将透镜完整取出,达到矫正近视和近视散光的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切口长度的SMILE患者术后的视力、屈光度、对比敏感度、高阶像差和角膜地形图的变化,分析SMILE的切口长度对患者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目的:观察自体角膜基质透镜移植矫正远视后透镜及受体角膜显微结构改变。方法:研究设计为观察性研究,共纳入5例患者(1眼为近视,对侧眼为远视)。每例患者的近视眼均接受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对侧远视眼行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后联合自体透镜植入。术后采用活体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透镜及受体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20岁,因双眼高度近视要求准分子激光手术就诊。眼部检查:双眼裸眼视力0.06,主觉验光OD:-7.00 DS~1.0;OS:-7.50 DS~0.8,A超测量双眼角膜厚度均为550μm。裂隙灯检查:双眼角膜上皮下对称性面包屑状混浊,境界清,混浊区间角膜透明。诊断为双眼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合并高度近视,拟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倍诺喜表面麻醉,纤维环钻预定瓣缘标记,深度为70μm,20%酒精溶液处理角膜上皮,显微铲制作角膜上皮瓣,准分子激光切削,切削深度OD:108μm;OS:114μm。激光后,0.02%丝裂霉素(MMC)棉片放置于基质床作用20 s,0.9%氯化钠500 ml冲洗基质床,配戴软性隐形眼镜保护。0.1%氟米龙滴眼液每日4次,术后1周角膜上皮愈合摘除接触镜,术后1个月复诊裸眼视力OD:1.0;OS:0.8。患者于2012年9月24日因双眼视力下降复诊。眼部检查:裂隙灯检查:双眼瞳孔区角膜瓣下1级HAZE,角膜中央区浅基质层可见灰白色颗粒状混浊,境界清,混浊区之间角膜透明。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角膜上皮下密度较均匀的高反光沉积物,覆盖瞳孔区,浅基质层可见颗粒状高反光沉积物。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角膜上皮下高密度反光;浅基质层高密度反光沉积物。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1例在LASIK术中因机械刀故障致瓣相关并发症后采用全飞秒SMILE透镜自体移植联合PTK治疗的成功案例。患者,23岁,男性。近视患者左眼进行LASIK手术过程中,因机械刀故障导致制瓣异常、形成游离瓣,术后第2天不明原因下出现部分瓣组织丢失,在术后1个月形成角膜前基质局部混浊。主觉验光检查右眼:-3.25 DS/-0.50 DC×100°,左眼+2.50 DS/-1.25 DC×155°。患者右眼行常规SMILE手术,将取出的透镜保留。左眼先将游离瓣分离打开,用PTK激光切削角膜基质混浊区,然后将右眼取出的透镜植入放在基质床面上,整平后将游离瓣复位,戴隐形眼镜10 d后摘除。在术后2年随访中,左眼裸眼视力从处理前20/100(0.2)增加到术后20/22(0.9),术后主觉验光为-1.25 DC×165°,最佳矫正视力从处理前的20/25(0.8)改善至20/18(1.2)。中央角膜厚度从464μm增加到499μm。平均角膜曲率K值从术后1个月的45 D减少至术后2年的39.4 D。眼前节OCT显示植入的透镜保持透明,位置贴附良好,可看到明显的界线。全飞秒SMILE透镜自体移植联合PTK治疗LASIK术后瓣丢失并发症是安全、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出现角膜上皮病变及对角膜知觉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LASIK术后伴角膜上皮病变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患者30例,LASIK组,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采用角膜板层刀对角膜制瓣;飞秒激光LASIK组,行飞秒激光治疗,采用飞秒激光制作的角膜瓣厚度。观察两种制瓣方法对角膜上皮糜烂消失时间、手术前后角膜知觉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角膜上皮糜烂消失时间,LASIK组(7. 65±7. 4)d;飞秒激光组(2. 91±1. 5)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的术后角膜知觉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的下降(P0. 05),随着时间的推移均逐渐恢复,两组患者角膜知觉恢复至术后时间,飞秒LASIK组6个月;LASIK组术后12个月(P0. 05)。结论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角膜敏感性的恢复更快,对角膜知觉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角膜瓣下上皮细胞植入发生原因及Ⅳ型胶原与上皮植入后角膜混浊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大耳白兔12只,随机取一眼为实验眼,作以鼻侧为基底160 μm厚角膜瓣,机械刮取瓣周围角膜上皮细胞,并植于瓣下,分别于术后第1、3、7和30 d处死实验动物取角膜,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术后裂隙灯下可见植入上皮处角膜瓣下混浊,HE染色切片光镜下可见层间上皮细胞生长,术后1周起围绕植入上皮细胞周围见Ⅳ型胶原异常强荧光染色.结论基底膜主要成分Ⅳ型胶原在基底膜外其他部位的异常沉积是LASIK术后上皮植入造成角膜混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正目的:评估和比较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和飞秒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术后患者干眼相关参数和角膜生物力学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的患者65例128只眼,其中35例69只眼行SMILE,30例59只眼行FSLASIK。观察术前及术后1 d,1周,1、3和6个月时视力、主观验光、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T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s test,ST)、角膜知觉敏感度、眼表疾病指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共焦显微镜在细胞水平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远期角膜组织的形态学改变。方法选择1999年4月~2004年7月行LASIK手术的患者34例(68眼),年龄24·17±5·93岁(18~42岁),术前球镜-6·81±2·88D(-3·0~-16D),于术后39±3个月(6~73个月)时进行共焦显微镜观察。结果LASIK术后远期68眼(100%)中央角膜微皱折、异常颗粒长期存在,且不随时间延长而减少;中央角膜可见低细胞区,其基质深度为44·01±10·67μm。角膜瓣与角膜基质床呈非瘢痕性愈合。中央角膜神经纤维能够达到形态学修复。结论LASIK术后远期角膜稳定性未见明显改变,该术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正目的:对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术后干眼发病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行角膜屈光手术患者38例76只眼,其中行SMILE术21例42只眼和行FS-LASIK术17例34只眼。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周,1、3及6个月时的裸眼视力及屈光度,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与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治疗近视散光对患者角膜生物力学效应、视网膜血流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3月,近视散光患者400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低散光+SMILE组(A组)、低散光+FSLASIK组(B组)、中高散光+SMILE组(C组)、中高散光+FS-LASIK组(D组),四组均采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制作光参数为重复频率500 kHz、脉冲能量130 nJ,之后A组和C组行SMILE,采用显微分离器分离透镜并取出;B组和D组行FS-LASIK准分子激光频率250 Hz、脉冲能量130 nJ。比较四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的视觉质量参数LogMAR视力、高阶相差(higher order difference,HOA)、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ncein staining,CFS)...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透镜连续环形撕镜(CCL)分离技术对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取出术后的前弹力层微皱褶的影响。方法: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透镜取出术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的术眼32例53只眼,男性14例,女性18例。SMILE手术采用频率500 k Hz飞秒激光完成,上方3 mm弧形切口,角膜帽厚度110μm,透镜直径6.3~6.5 mm。根据术中角膜基质透镜的分离方法将其分为三组:A组10例20只眼,透镜分离采用传统的透镜前后表面分离技术;B组13例20只眼,采用二步连续撕镜法分离透镜,撕镜前仅分离透镜及角膜帽层间;C组9例13只眼,采用一步连续撕镜法,不分离透镜的前后表面,直接撕镜。术后1 d采用傅立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RTVue-OCT)观察前弹力层形态,在0°、45°、90°、135°四个方向径线扫描,8 mm扫描区域内计数每1 mm长度内前弹力层微皱褶数量。结果:所有术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均无下降,各组术后1 d裸眼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步法连续撕镜SMILE术后36%术眼仍可见散在的前弹力层微皱褶(2.3±0.4),但较二步法CCL(51%术眼,3.7±0.2)和传统前后表面分离技术(62%术眼,4.5±0.7)明显减少(P0.01)。结论:一步连续撕镜法作为全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取出术中透镜分离新技术,能够减少透镜取出过程中对前弹力层的打扰,有望进一步提高术后视觉质量和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取出术(Femtosecond laser 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在矫正散光中的疗效。方法 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近视散光患者65例13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33例66只眼,散光(-1.26±0.6)D,采用SMILE矫正屈光不正;对照组患者32例64只眼,散光(-1.34±0.7)D,采用波前像差引导的飞秒激光LASIK手术(Wavefront guided femtosecond laser assisted,LASIK)。术后常规处理,术后1和7 d,1、3和6个月常规复查,记录裸眼视力、非接触式眼压、电脑验光、裂隙灯检查、Pentacam(眼前段分析系统)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散光矫正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顺利,未出现最佳矫正视力下降、角膜瓣移位、角膜感染、严重的偏中心切削等并发症。实验组术前散光(-1.26±0.62)D,术后6个月散光(-0.44±0.3)D,与术前散光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散光(-1.34±0.7)D,术后6个月散光(-0.42±0.3)D,与术前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6个月散光镜性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ILE安全有效,在矫正散光中能取得与波前像差引导的飞秒激光LASIK手术一致的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目的:通过对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FLEx)和小切口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前术后眼表参数和泪液炎症因子的检测,探讨这两种术式对术后早期眼表影响和炎症反应的差异。方法:FLEx组18例18只跟,SMILE组23例23只眼。对所有研究对象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进行泪液收集,运用蛋白芯片多因子检测技术检测泪液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白细胞介素-1α(IL-1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在中高度近视LASIK手术中应用飞秒激光和微型角膜刀制作角膜瓣的厚度,并对术后视力及屈光度进行对比。方法中高度近视患者82例164眼,根据制作角膜瓣方法分为A、B两组,各41例82眼,A组由飞秒激光(Intralase FS 60KHz)制作角膜瓣,B组由Moria M2 90号微型角膜刀制瓣。所有病例均在Wavescan波前引导下采用VixsS4IR准分子激光机进行切削。采用美国DGH-550A超测量术前角膜厚度及术中角膜基质床厚度,计算角膜瓣厚度后加以比较,并比较术后1天、1周1、月及3个月的视力和屈光度。结果 A组平均角膜瓣厚度为(109.56±12.89)um,B组平均角膜瓣厚度为(148.83±13.28)u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阶段裸眼视力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1行以上的比例A组均高于B组,在术后1天、1个月及3个月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各阶段平均等效球镜度的恢复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高度近视眼LASIK手术中采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可以获得更薄的角膜瓣,并在术后大多阶段可获得更好的视力。术后视力恢复的速度以及术后屈光度恢复的程度与机械刀制作角膜瓣相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对飞秒激光微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角膜上皮细胞、上皮下神经、基质及内皮细胞的影响;分析不同年龄角膜基质代谢通路的变化。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行SMILE手术患者60例,根据年龄分为四组:Ⅰ组10例,年龄18~20岁;Ⅱ组22例,年龄21~30岁;Ⅲ组20例,年龄31~40岁;Ⅳ组8例,年龄41~50岁。四组患者双眼均接受手术者随机选取1只眼纳入统计分析。术前患者均无明显的干眼症状,无长期隐形眼镜佩戴史及其他眼病史。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3、6和12个月,利用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角膜上皮细胞、角膜基质细胞及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观察角膜上方切口、角膜中央、上方、下方、鼻侧及颞侧的上皮下神经密度;高效液相色谱联合质谱分析SMILE手术取出透镜的代谢物。通过最小偏二乘法(PLS-DA)分析代谢标志物,通过KEGG分析变化代谢网络。结果:术前及术后四组角膜上皮翼状细胞、基底细胞、基质细胞及内皮细胞密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四组角膜上皮下神经密度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1、3和6个月四组中央角膜上皮下神经密度均较术前明显减少,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年Ⅰ组角膜中央上皮下神经密度较术前无明显差异,但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5);术后角膜上方切口神经逐渐增长,术后1周、1和3个月组间无明显差异,然而术后6月及术后1年,Ⅰ组和Ⅱ组较其它两组均明显增多。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SMILE术后角膜上皮下神经修复速度变慢;术后1年,18~20岁患者角膜上皮下及角膜切口神经密度达到术前水平;虽然角膜基质细胞密度术前及术后无明显变化,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能量代谢紊乱及嘌呤代谢异常是影响术后角膜神经及基质修复差异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为深入了解SMILE术后视觉恢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在中高度近视LARK手术中应用飞秒激光和微型角膜刀制作角膜瓣的厚度,并对术后视力及屈光度进行对比.方法 中高度近视患者82例164眼,根据制作角膜瓣方法分为A,B两组,各41例82眼,A组由飞秒激光(Intralase FS 60KHz)制作角膜瓣,B组由Moria M2 90号微型角膜刀制瓣.所有病例均在Wavescan波前引导下采用VixsS4IR准分子激光机进行切削.采用美国DGH-550A超测量术前角膜厚度及术中角膜基质床厚度,计算角膜瓣厚度后加以比较,并比较术后1天、1周、1月及3个月的视力和屈光度.结果 A组平均角膜瓣厚度为(109.56 ±12.89)um,B组平均角膜瓣厚度为(148.83±13.28)u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阶段裸眼视力超过术前最佳娇正视力1行以上的比例A组均高于B组,在术后1天、1个月及3个月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各阶段平均等效球镜度的恢复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高度近视眼LASIK手术中采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可以获得更薄的角膜瓣,并在术后大多阶段可获得更好的视力.术后视力恢复的速度以及术后屈光度恢复的程度与机械刀制作角膜瓣相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使用Alcon Wavelight FS200飞秒激光和MO-RIASBK角膜刀制作110μm角膜瓣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LASIK手术中分别使用FS200飞秒激光和MO-RIASBK角膜刀制作110μm角膜瓣各30例60只眼,先右眼后左眼,术中测量中心角膜及角膜床厚度,得出中心角膜瓣厚度后与术前各种相关因素(年龄、屈光度、角膜厚度、曲  相似文献   

18.
眼科     
Ⅳ型胶原在LASIK术后上皮植入中的表达陈立忠王爱媛高殿文目的:探讨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 situ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角膜瓣下上皮细胞植入(epithelial in-growth)发生的原因及Ⅳ型胶原与上皮植入后角膜混浊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大耳白兔12只,随机取一眼为实验眼,作以鼻侧为基底160μm厚角膜瓣,机械刮取瓣周围角膜上皮细胞,并植于瓣下,分别于术后第1、3、7、30天处死动物取角膜,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术后裂隙灯下可见植入上皮处角膜瓣下混浊,HE染色可见层间上皮细胞生长,术后1周起围绕植入上皮细胞周围见IV型…  相似文献   

19.
<正>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implanttable contact lens, ICL)是近年继准分子激光手术(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微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 SMILE)等角膜屈光手术外治疗近视的手术方式[1-3]。ICL根据患者屈光状态订制的人工晶状体植入于自身晶状体前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取出术(SMILE)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沧州市人民医院自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3例(186眼)行飞秒激光SMILE的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结果、眼内压、角膜上皮厚度、非球面参数Q值、角膜后表面高度、角膜曲率及前房深度。结果 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裸眼视力≥1.0比例随着时间增加而升高。患者手术前后的眼内压、后表面曲率、前房深度及顶点、2 mm环、6 mm环的角膜后表面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3、6个月的中央区、旁中央区、周边区角膜上皮厚度均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非球面参数Q值均高于术前,前表面曲率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3、6个月的4 mm环角膜后表面高度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SM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