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济南市6~18岁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现状,为超重肥胖相关预防政策的制定与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济南市7所特殊教育学校的295名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使用《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评价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结果 济南市6~18岁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8.98%,22.71%,其中男生分别为21.39%,24.39%,女生分别为13.83%,19.15%.男生超重、肥胖率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6~18岁年龄段学生超重率最高,为26.98%;10~12岁年龄段学生肥胖率最高,为23.46%.不同年龄段学生超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肥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智障学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均最高,分别为26.42%和31.13%.不同智障程度学生超重、肥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济南市6~18岁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处于较高水平.特殊教育学校、社区、家庭等应对此给予重视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大兴区青少年肥胖及超重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胖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社会性问题。肥胖会导致代谢改变,包括血压升高、低密度胆固醇增多以及对胰岛素的抵抗性增强等,从而造成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和多种癌症的发病危险增高[1-2],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与成人后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肥胖及糖尿病等的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了解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为制定我国学生肥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3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修订工作所获得120 275名7~18岁中小学生资料,使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筛查超重和肥胖,分析不同群体的检出率。结果 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为7.1%(男生为9.1%、女生为5.2%)、超重率为12.2%(男生为14.6%、女生为9.8%),肥胖率随着年龄增长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男生在9岁、女生在16~17岁稍有上升);乡村儿童青少年肥胖进入增长阶段,肥胖率为4.6%,超重率为9.6%;汉族儿童青少年和少数民族学生相比,肥胖率高2.3%,超重率高3.2%;省级行政中心所在城市超重、肥胖率检出率最高。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存在地域差异,华北、东北地区最高,分别高达27.9%和27.0%,而西南、华南地区较低,为13.4%和12.9%。结论 我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在男性、小学生、乡村、汉族、省级行政中心城市、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流行率较高,应根据各自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达到防控学生肥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卫生工程学》2016,(3)
目的分析吉林市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状况,为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1-2015年吉林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资料,对吉林市5~18岁学生196 454名进行体格检查,利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和国际肥胖工作组(IOTF)推荐的BMI标准筛查超重、肥胖。结果吉林市5~18岁儿童青少年男生肥胖率为20.2%,女生肥胖率为10.4%;男生超重率为19.0%,女生超重率为13.8%;‘超重+肥胖’:男生39.1%,女生24.2%;男生超重率、肥胖率均显著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吉林市儿童青少年男性比女性超重、肥胖情况更严重,均高于国内其他城市水平。吉林市超重、肥胖有一定的流行趋势,因此需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昌平区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流行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阐明北京市昌平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状况。方法 2007年5—10月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北京市昌平区4247名7~18岁中小学生进行调查。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等。使用SPSS 11.5进行统计学处理,各组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①共4247名中小学生参加调查,其中女生2090名,男生2157名,超重肥胖572名;②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患病率13.47%;③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的高血压与体重正常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3.7%和6.3%,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89,P〈0.01)。结论 儿童青少年患有超重肥胖率较高,有必要对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控制体重,减少高血压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7.
探讨父母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影响,为从父母因素方面入手预防儿童超重肥胖提供参考.方法 方便抽取北京市昌平区小学二~五年级和初一、初二年级的749名7~ 15岁学生.测量学生的身高、体重,并通过调查问卷获得父母的身高与体重.分别按照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超重、肥胖筛查标准和我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界限,将学生和父母划分为非超重、超重/肥胖.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父母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影响.结果 749名儿童青少年中,超重肥胖者占36.7%(275/749).父亲的超重肥胖率为65.6% (491/749),母亲为33.6% (252/749).父母均超重肥胖、仅父亲超重肥胖、仅母亲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发生超重肥胖的危险性分别是父母均非超重者的3.95倍(95% CI=2.41 ~6.48)、3.11倍(95% CI=1.97 ~4.93)和2.74倍(95% CI=1.45~5.18).男生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最高的为双亲均超重肥胖者,其次为仅父亲超重肥胖者;女生父母均超重肥胖者、仅父亲超重肥胖者和仅母亲超重肥胖者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父母超重肥胖是儿童超重肥胖的重要危险因素,且存在子女性别差异;仅父亲超重肥胖对于男生的影响大于母亲,应作为今后儿童肥胖防控的重点方面. 相似文献
8.
《首都公共卫生》2017,(4)
目的了解河北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儿童超重肥胖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从参加河北省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人群中,选取6~17岁参加食物频率调查和体检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河北省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为19.71%,男性(23.79%)显著高于女性(15.81%),城市(22.96%)显著高于农村(15.57%),蔬菜、坚果和肉类食品的食用频次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有影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553、9.598和8.252,P值分别为0.023、0.008和0.0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蔬菜类[OR值0.597(0.431~0.826)]、坚果类[OR值0.406(0.205~0.804)]的食用频次以及性别[OR值0.530(0.34~0.825)]是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肉类食品食用频次[OR值1.619(1.172~2.235)]和在外就餐[OR值1.537(1.051~2.248)]是危险因素。结论河北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应提倡平衡膳食模式,培养健康饮食行为,倡导家庭就餐,积极进行有效的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智力和体能素质的影响,为加强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广州市区3所中小学1090名学生,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检测细则》测量学生身体形态和体能素质数据;采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评定超重和肥胖;采用1997年瑞文测验联合型(CRT-RC2)图册,测量学生的智力水平。结果超重肥胖与非超重肥胖学生的智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智力水平人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监测的所有运动项目上,2组学生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智力水平和体能素质都显著低于非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东莞市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现状,为制订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东莞市32个镇(街)中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了3个镇(街)的4所中学,共12837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体格检查获取调查对象的身高、体重资料,参考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于2003年11月公布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BMI超重、肥胖筛查分类标准确定东莞市儿童青少年的超重率和肥胖率。结果东莞市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6.2%、2.3%;超重或肥胖检出率为8.6%;超重率与肥胖率比值为2.7。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现象男生比女生严重;在经济发展较快较富裕的镇区中较为严重。结论儿童青少年正处于超重人群向肥胖转化、肥胖患病率快速增长的上升期,东莞市健康教育与健康干预应该以经济发展较快较富裕的镇(街)作为重点区域,以男生作为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江苏省中部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0年10—12月,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中部地区1个城区和1个郊县共13所学校4 026名学生,进行网络在线问卷调查和现场体格测量,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江苏省中部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19.92%,其中男生超重检出率(23.06%)高于女生(1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036,P<0.05)。肥胖检出率21.56%,其中男生肥胖检出率(26.02%)高于女生(1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09,P<0.05)。不同学段之间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超重=13.175,χ2肥胖=73.347,均P<0.05)。住校生中超重检出率高于非住校生,而肥胖检出率低于非住校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超重=4.237...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北京市2~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水平及分布特征.方法利用2004年北京市儿童代谢综合征调查总样本中21 198名2~18岁人群的体重指数数据,分别采用中国(WGOC标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 2000标准)和国际肥胖工作组(IOTF标准)推荐的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体重指数分类标准计算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结果北京市2~18岁儿童青少年合并超重(包括肥胖)检出率、肥胖检出率分别是18.6%和8.1%(CDC 2000标准),17.4%和5.1%(IOTF标准);根据WGOC计算的7~18岁合并超重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是20.9%和8.9%.学龄儿童(6~18岁)的合并超重率高于学龄前儿童(19.8%:14.8%,CDC 2000标准);学龄儿童中,男性高于女性(26.7%:16.5%,WGOC标准),城市高于农村(27.0%:15.9%,WGOC标准);学龄前儿童城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市有1/5的儿童青少年超重或肥胖,居国内最高水平.儿童青少年肥胖已经成为北京市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社区儿童单纯性肥胖及超重情况,为早期干预婴幼儿肥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身高标准体重法对2007年本社区12所幼儿园2372名儿童单纯性肥胖和超重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373名儿童中,肥胖儿童118名,总肥胖率4.97%。≤2岁、3~4岁、5~6岁3个年龄段组的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超重儿童388名,总超重率16.35%,各年龄段组间超重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年龄的增大,本社区儿童肥胖率逐渐上升,5~6岁儿童肥胖率(9.35%)已超过全国水平(8.1%),肥胖的预防和控制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了解西藏藏族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及人体质量指数值分布情况,为促进学生营养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西藏拉萨市和那曲牧区藏族7~18岁中小学生共2538名为研究对象,以国际生命科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颁布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量指数值分类标准”,对藏族学生的超重、肥胖情况进行筛查,并与全国汉族学生进行比较。结果与WG0C标准相比,藏族学生各年龄段BMI值的P85和P95值均相对较低;与全国汉族学生相比,拉萨市男、女生BMI值均偏低(尤以男生为明显).那曲牧区男生略低,而女生相差不大。与全国汉族学生相比,拉萨市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明显偏低,女生肥胖检出率偏低,但超重检出率在不同年龄组互有高低;那曲牧区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相对较低,而女生相对较高。结论藏族男生超重与肥胖尚未形成流行趋势,而女生基本接近全国水平,整体营养水平相对落后,但仍应警惕肥胖趋势。 相似文献
16.
17.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WH0)定义肥胖为全球范围的流行病,儿童肥胖是21世纪面临的最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1].超重儿童可能成为肥胖的成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呈逐年上升趋势.儿童青少年期超重与肥胖不仅影响健康成长,而且对其成年后的生理功能也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并且是某些成年期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的危险因素.因此,对儿童开展超重、肥胖的调查研究,对预防多种疾病的早期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国际生命科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于2003年11月正式推出"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值分类标准"[2].笔者按该分类标准,对内蒙古儿童青少年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体质指数以及超重、肥胖检出率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探究鄂伦春族聚居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为制定关于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学校体育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以鄂伦春族自治旗实验小学7~12岁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为研究资料,对鄂伦春族聚居区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进行筛选,分析其超重肥胖情况.结果 鄂伦春族聚居区7~12岁儿童青少年各年龄段BMI均值均在超重值以下,但各年龄段超重肥胖检出率均大于35%,其超重检出率分别为20.0%,17.9%,14.2%,11.4%,21.3%,19.4%,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0.7%,21.9%,28.5%,23.6%,22.4%,16.1%.同龄男生超重肥胖率均高于女生(x2值分别为19.98,17.54,15.05,11.61,20.92,18.50,P值均<0.05).结论 鄂伦春族聚居区7~12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同龄男生超重肥胖率高于女生,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现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浙江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流行现况与特征,为进一步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浙江省11个地市小学一、三、五年级和初二、高二年级学生共33 256名,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应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量指数分类标准”判定超重和肥胖,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结果 浙江省7 ~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为10.6%,肥胖检出率为5.3%;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13.7%,6.8%)高于女生(7.4%,3.7%);小学生(12.3%,8.3%)和初中生(11.1%,5.1%)超重与肥胖检出率均高于高中生(8.7%,2.8%);经济发达地区儿童青少年的超重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11.1%,5.6%)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10.3%,4.8%).结论 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检出率超过全国水平.要重点关注男生、低年龄段学生和经济发达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流行趋势,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 相似文献
20.
儿童超重肥胖患病率增加及其产生的严重不良后果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住.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症状如不加以控制会持续到成年阶段,增加心血管、代谢系统疾病的风险.本文就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及成因进行综述,为更有效地预防控制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