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2015—2018年南宁市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 CD4~+T淋巴细胞(CD4细胞)首次检测结果,为HIV/AIDS病例发现及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全国艾滋病防治信息系统收集2015—2018年南宁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资料,对首次CD4细胞检测及时性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首次CD4细胞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5—2018年南宁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在诊断后365 d内完成首次CD4细胞检测9 298例,其中首次检测在14 d内完成9 252例,占99.51%。首次检测CD4细胞数200个/μL4 260例,占45.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0.697,95%CI:0.627~0.77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0.812,95%CI:0.707~0.932)、同性性接触或其他非性接触途径感染(OR:0.472~0.672,95%CI:0.389~0.934)和既往检测过HIV抗体1~5次(OR=0.504,95%CI:0.358~0.708)的病例首次检测CD4细胞数200个/μL的可能性较低;年龄≥20岁(OR:2.296~4.062,95%CI:1.422~6.616)、离异或丧偶(OR=1.209,95%CI:1.080~1.353)、术前或就诊者检测发现(OR=2.171,95%CI:1.956~2.408)的病例首次检测CD4细胞数200个/μL的可能性较高。结论 2015—2018年南宁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首次CD4细胞检测及时性较好,但CD4细胞水平200个/μL的比例较高;男性、发病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离异或丧偶、异性性传播感染和经术前或就诊者检测发现的病例更容易检出低CD4细胞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红河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采取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HIV/AIDS病例报告、随访检测、抗病毒治疗随访资料,进一步核实建立数据库,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红河州HIV/AIDS病例中,报病时疾病状态为AIDS(HR=2.106,95%CI:1.906~2.326)、医疗机构就诊发现(HR=1.237,95%CI:1.102~1.388)、未接受过CD4+T淋巴细胞检测(HR=1.553,95%CI:1.390~1.735)、未接受抗病毒治疗(HR=5.007,95%CI:4.471~5.607)、男性(HR=1.568,95%CI:1.403~1.752)、报病时年龄30岁以上、高中及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病例发生艾滋病相关死亡的风险更高。结论继续扩大HIV监测检测工作,及早发现HIV/AIDS病例,接受CD4+T检测和抗病毒治疗可降低HIV/AIDS的死亡风险,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10-2019年山东省东营市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简称HIV/AIDS患者)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检测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现住址为东营市的HIV/AIDS确诊病例(包含死亡病例)资料,收集病例报告历史卡片中的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传播途径等内容,以及截至2020年5月30日的随访数据库的首次CD4检测日期、结果等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0-2019年东营市新报告HIV/AIDS患者病例首次CD4细胞及时检测比例从2017年起逐年升高,从2016年的20.0%上升至2019年的75.8%(χ^(2)=130.499,P=0.02)。年龄≥50岁(OR=3.629,95%CI:1.394~9.451,P=0.008)、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OR=0.531,95%CI:0.300~0.940,P=0.030)是导致新报告HIV/AIDS患者CD4细胞检测及时性降低的影响因素。年龄≥50岁(OR=0.387,95%CI:0.169~0.887,P=0.025)和医疗机构来源(OR=0.310,95%CI:0.132~0.725,P=0.007)是新报告HIV/AIDS患者CD4细胞结果较低的影响因素。结论2010-2019年山东省东营市新报告HIV/AIDS患者首次CD4细胞检测率显著提升,中老年、文化程度以及医疗机构来源是影响首次CD4细胞检测及时性和检测结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惠州市HIV/AIDS患者抗病毒疗效及CD4+T淋巴细胞变化特征,为艾滋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1年内的病例,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法,分析不同治疗时间的CD4细胞计数结果。结果共调查HIV/AIDS治疗病例196人,以青壮年为主,性别比2.1∶1。治疗3个月后,患者CD4细胞计数<50个/μL占比大幅下降,占比最高为200~349个/μL,治疗6、9和12个月后,占比最高均为≥350个/μL。治疗基线与治疗3个月、治疗3个月与6个月前后CD4细胞计数增加显著。治疗1年,CD4基线≥200个/μL组CD4细胞上升更显著。结论 惠州市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显著,但部分患者仍可能面临产生耐药毒株以及治疗失败的危险。应尽早保持长期规范治疗,达到真正的免疫重建。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泉州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死亡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用频数分布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泉州市1991—2017年艾滋病疫情监测资料。结果泉州市1991—2017年HIV/AIDS病死率20.2%(565/2 803);死亡病例生存时间中位数173.46d;首次CD4T淋巴细胞均值(240.69±212.68)个/μL,明显低于存活组(305.86±216.08)个/μL;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HIV/AIDS病例死亡的因素是:未接受抗病毒治疗(OR=25.06)、感染途径为血液传播(OR=11.63)、病程为艾滋病(OR=4.11)、样本来源为医疗机构就诊检测(OR=2.86)、现住址在山区(OR=2.27)、文盲(OR=2.23)、小学(OR=2.08)、年龄(OR=1.03)、感染途径为同性传播(OR=0.56)。结论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经血液传播、病程为艾滋病、经医疗机构就诊检测、文盲/小学文化等,是泉州市HIV/AIDS的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广东省现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法对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HIV/AIDS)的免疫疗效和病毒抑制疗效。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广东省HIV/AIDS病例的HAART治疗数据信息,采用免疫学指标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学指标HIV病毒载量(VL)进行评价。结果 2004—2013年共有12 886例HIV/AIDS病例接受了HAART治疗,其中男性9 393例,女性3 493例,平均年龄(40.94±11.87)岁,平均接受抗病毒治疗时间(28.17±24.28)个月。基线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患者占61.63%(7 941/12 886),200~350个/μL的占33.08%(4 263/12 886),350个/μL的占5.29%(682/12 886)。治疗后最后1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占21.32%(2 747/12 886),200~350个/μL的占31.17%(4 017/12 886),350个/μL的占47.51%(6 122/12 886)。同基线时相比,不同治疗时间病例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2 886例病例接受HAART后,1 833例(占14.22%)VL≥400 CP/m L,病毒抑制失败;11 053例VL400 CP/m L,病毒抑制率为85.78%。接受HAART治疗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时,病毒抑制率分别为14.42%、84.25%、91.01%、90.56%、90.86%。结论广东省HIV/AIDS对HAART有较好的病毒学及免疫学应答,现行的艾滋病HAART治疗疗效较好,应进一步提高抗病毒治疗覆盖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徐州市确诊HIV/AIDS病例的生存状况及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徐州市HIV/AIDS病例信息,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应用Kaplan-Meier法描述比较不同亚组的生存曲线,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死亡的影响因素风险比值(HR)。结果 2005—2012年共报告现住址为徐州市的HIV/AIDS病例490例,男性占63.47%,女性占36.53%,病例平均生存时间(13.13±0.36)年;接受抗病毒治疗404例(82.45%);病例第1、5、10、1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0.82、0.73、0.70、0.66。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死亡风险低于男性(HR=0.564,95%CI:0.376~0.844);与异性传播相比,输血传播人群死亡风险较高(HR=1.877,95%CI:1.205~2.924);与基线CD4计数<200个/μL组相比,CD4计数≥350个/μL组(HR=0.329,95%CI:0.186~0.582)和200~349个/μL组(HR=0.352,95%CI:0.186~0.668)死亡风险较低;抗病毒治疗组死亡风险低于未...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陕西省商洛市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生存率及影响因素,为提高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以2010—2018年在商洛市首次接受HAART治疗的≥18岁HIV/AIDS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寿命表法分析HIV/AIDS病例的生存率、死亡率和中位数生存时间;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HAART治疗HIV/AIDS病例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286例HIV/AIDS病例,因AIDS死亡27例。治疗后1年内、4年和8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3.95%、89.71%和88.39%。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首次接受HAART治疗时年龄≥30岁(RR:4.208~24.095,95%CI:1.219~79.491)比18~29岁组死亡风险高;AIDS患者(RR=38.590,95%CI:15.451~96.382)比HIV感染者死亡风险高;同性性接触感染(RR=3.425,95%CI:1.385~8.470)和其他途径感染(RR=10.299,95%CI:3.602~29.446)比异性性接触感染死亡风险高;基线CD4+T淋巴细胞数≥200个/μL (RR:0.133~0.170,95%CI:0.048~0.604)比200个/μL死亡风险低。结论商洛市HAART治疗HIV/AIDS病例生存率较高;首次接受治疗时年龄、病程、感染途径和基线CD4+T淋巴细胞数影响HIV/AIDS病例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许昌市近年来新报告HIV/AIDS病例早期接受抗病毒治疗情况,分析影响及时治疗的因素,为提高治疗及时性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模块中获得2017-2020年许昌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信息,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HIV/AIDS病例确诊30 d内开始抗病毒治疗的因素。结果 许昌市2017-2020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1 335例,其中确诊30 d内开始抗病毒治疗808例,占60.52%。已婚有配偶(OR=1.583,95%CI:1.193~2.100)、同性性传播(OR=1.650,95%CI:1.293~2.105)、报告时疾病名称为艾滋病(OR=1.447,95%CI:1.122~1.866)、通过咨询检测发现(OR=1.310,95%CI:1.031~1.644)、本地报告(OR=1.794,95%CI:1.399~2.300)确诊后30 d内接受抗病毒治疗率高。结论 许昌市新报告病例确诊30 d内开始抗病毒治疗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要进一步推广建立咨询检测、诊断治疗“一站式”服务,缩短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河南艾滋病中医项目地区转服二线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艾滋病人(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治疗1年后发生病毒抑制的失败率和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河南省“艾滋病常规治疗数据库”收集河南省艾滋病中医项目地区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转服二线抗病毒药物HIV/AIDS患者抗病毒情况的相关信息等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二线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治疗1年后发生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 4 118名患者HIV/AIDS患者纳入本回顾性队列研究进行分析,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OR=1.235,95%CI:1.053~1.448),感染途径为输血(OR=1.566,95%CI:1.238~1.980),HIV阳性时长>6年(OR=1.676,95%CI:1.206~2.330),抗病毒治疗初始方案为D4T+3TC+EFV/NVP(OR=1.385,95%CI:1.135~1.691),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200...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前睡眠障碍的发生率, 并探讨其风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就诊的200例初治HIV/AIDS患者, 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分为睡眠良好组、睡眠障碍组, 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和抗病毒治疗前焦虑抑郁情况, 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IV/AIDS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例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前睡眠障碍发生率为22.5%(45/200);CD4+T细胞计数为(414.13±202.16)个/μl, 其中29%(58/200)的患者CD4+T细胞计数<200个/μl。睡眠良好组、睡眠障碍组患者CD4+T细胞计数及合并梅毒感染、共病焦虑、共病抑郁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合并梅毒感染(OR=4.606;95%CI:1.973~10.752;P<0.001)、共病焦虑(OR=2.496;95%CI:1.086~5.737;P=0.031)和共病抑郁(OR=2.087;95%CI:0.9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盐城市2005-2015年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病人(AIDS)的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 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盐城市2005-2015年HIV/AIDS的生存、死亡信息,采用寿命表法分析患者的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可能影响生存时间的因素。 结果 共有670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例纳入本次研究,截止到研究结束时,有48例病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占7.16%。抗病毒治疗后患者1~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0.93、0.91、0.91、0.88和0.88。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首次确诊HIV阳性时年龄25~<50岁组的死亡风险低于年龄≥50岁组(HR=0.350,95%CI:0.196~0.625,P<0.001),相对于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mm3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50~<200个/mm3组、≥200个/mm3组的病例死亡风险均降低(HR=0.447,95%CI:0.216~0.925,P=0.030;HR=0.286,95%CI:0.148~0.552,P<0.001)。 结论 首次确诊HIV阳性时的年龄和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影响HIV/AIDS的生存时间,提示扩大HIV监测检测覆盖面,早诊早治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德宏州《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病例报告库和治疗库中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相关信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截至2016年8月,德宏州新报告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90例,其中中国籍71例(78.9%),外国籍19例(21.1%);68例(75.6%)已接受抗病毒治疗,中国籍病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为83.1%,外国籍为47.4%;病例从发现到启动抗病毒治疗的时间中位数为19.5 d(IQR:7.0~66.5 d)。影响该类人群抗病毒治疗接受率的因素包括国籍(OR_(外籍vs中国籍)=0.28,95%CI:0.09~0.93)、民族(OR_(少数民族vs汉族)=0.31,95%CI:0.10~0.97)。51例目前在治且定期随访者的基线CD4细胞计数为(383.43±226.41)个/μL,最近一次随访CD4细胞计数为(665.63±364.10)个/μL,平均增长(282.20±276.02)个/μL;其中42例(82.4%)进行了HIV病毒载量检测,病毒完全抑制者占92.9%(39/42),病毒抑制不确定者占7.1%(3/42),无病毒抑制失败者。结论德宏州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比例较高,治疗效果较好,但仍需加强外国籍、少数民族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覆盖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安吉县HIV/AIDS免费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数据管理系统"导出安吉县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AIDS 53例病例资料,比较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数,并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抗病毒治疗前、治疗6个月和治疗12个月后HIV/AIDS的CD4+T淋巴细胞数分别为(239.4±138.4)、(348.2±168.6)和(372.9±184.1)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IV/AIDS年龄≥40岁治疗效果是40岁的4.88倍,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组是200个/μL组的6.10倍。结论经免费抗病毒治疗后,HIV/AIDS免疫重建效果明显;抗病毒治疗时年龄≥40岁和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者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宁波市鄞州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抗病毒治疗的生存率及影响因素,为艾滋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鄞州区2005年5月—2014年12月接受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AIDS病例资料,采用寿命表法估算生存率,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病例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HAART治疗HIV/AIDS病例327例,截至随访结束死亡24例,失访3例,平均随访时间为(5.63±1.98)年。治疗1年、5年和10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5%、92%和90%。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开始治疗时年龄小(HR=1.053,95%CI:1.001~1.108)、异性性接触(HR=0.026,95%CI:0.003~0.253)和血液途径(HR=0.043,95%CI:0.006~0.309)感染、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HR=0.993, 95%CI:0.988~0.998)、治疗6个月后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HR=0.028,95%CI:0.009~0.084)的HAART治疗HIV/AIDS病例死亡风险相对较低。结论 HAART治疗HIV/AIDS病例生存率较高,开始治疗时年龄、感染途径、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和治疗6个月后病毒载量是HAART治疗HIV/AIDS病例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清远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以下简称"艾滋病病例")细胞免疫状况,为该人群开展抗病毒治疗的时机选择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ACS Calibur)对364例HIV/AIDS人群外周血进行CD4+T、CD8+T细胞绝对值检测及计算CD4+T/CD8+T,比较不同感染途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364例HIV感染者的CD4+T细胞中位数为277.50(177.00~1 446.00)个/μl,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占35.16%(128/364),201~350个/μl的占29.67%(108/364),351~500个/μl的占22.80%(83/364),500个/μL的12.36%(45/364);CD8+T细胞中位数899.00(44~4 547)个/μl,其中500个/μl的占65.22%(240/368),≥500个/μl的占12.23%(45/368)。结论清远市目前的艾滋病病例主要是由性途径感染引起,HIV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普遍偏低,大部分感染者已进入艾滋病中、晚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015年广西新报告HIV感染者/AIDS患者晚发现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广西2015年新报告HIV感染/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首次检测结果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共收集8 586例新报告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研究对象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237.5个/μl,其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占43.12%;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传播途径、样本来源及地区均为晚发现的影响因素(均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晚发现的危险因素有男性(OR=1.851,95%CI:1.673~2.048),农民、工人、民工(OR=1.387,95%CI:1.242~1.549),初中及以下文化(OR=1.619,95%CI:1.400~1.873),已婚有配偶(OR=1.207,95%CI:1.075~1.354)、离异或丧偶(OR=1.508,95%CI:1.309~1.738)。结论 广西HIV感染者/AIDS患者晚发现疫情较严重,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艾滋病的宣传力度与筛查力度。  相似文献   

18.
刘静  黄凤娇 《江苏预防医学》2023,(6):707-708+731
目的 了解徐州市泉山区HIV/AIDS患者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ART)的效果,为完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泉山区2003—2021年加入治疗的250例HIV/AIDS患者治疗管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50例患者中,200例(80.0%)病毒学治疗成功,年均CD4细胞计数自然变化速率中位数为88.75个/μL。不同初治年龄(χ2=8.08,P=0.04)、不同基线CD4细胞水平(χ2 =9.90,P=0.02)患者治疗成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均CD4细胞计数自然变化速率中位数15~29岁、30~39岁、40~49岁、≥50岁年龄组分别为91.5、99.0、84.5、72.0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05,P=0.01);治疗前基线CD4细胞<200、200~350、351~500、>500个/μL组分别为100、71、84、68个/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9.85,P<0.05)。结论 徐州市泉山区HIV/AIDS患者首次接受ART疗效好,年龄及基线CD4值影响AR...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海市原静安区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成功率及所需时间,探索影响治疗结局和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原静安区管理并开展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及抗病毒治疗信息,计算治疗成功率,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治疗的危险因素。结果 239例HIV感染者纳入研究,其中有50.21%治疗成功,成功率为19.45/100人年。基线CD4结果为200个、200~350个和350个/μL的患者5年治疗成功率分别为39%、79%和9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传播模式为同性传播(HR=0.556,95%CI:0.371~0.835)、基线CD4200个/μL(HR=0.029,95%CI:0.015~0.056)和基线CD4为200~350个/μL(HR=0.162,95%CI:0.099~0.265)的患者治疗失败的风险更高。结论基线CD4结果和感染途径对治疗效果和所需时间影响较大,推广"医务人员主动提供HIV检测咨询服务(Provider-InitiatedHIV Test and Counseling,PITC)"和"确诊后立即治疗"两项策略有助于提高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苏州市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ART)的效果。方法收集苏州市2012年前纳入治疗的576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的临床随访资料,分析评价其病毒学和免疫学应答情况。结果 576例接受ART者中,治疗后HIV完全抑制率为84.2%,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病毒完全抑制率上升(χ2趋势=10.331,P=0.001)。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中位数为220/μL(QR:213/μL),免疫学失败率为10.2%,治疗时间越长,治疗后CD4+细胞计数增加数越大(F=48.475,P0.01)。治疗6个月后,79.3%的HIV/AIDS病毒学和免疫学均应答,5.4%的均失败。结论苏州市接受ART的HIV/AIDS抗病毒治疗效果较好,应重视失访和死亡者的分析和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