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弹性量表和医学应对问卷对212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弹性得分63.80±11.35,低于中国社区人群平均水平(t=-2.049,P=0.042);血液透析患者的应对方式以屈服为主,其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家庭关系、合并疾病情况、工作状况不同,心理弹性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患者的医学应对方式中面对应对(r=0.391,P0.001)和屈服应对(r=-0.443,P0.001)与其心理弹性得分具有相关性。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进行研究,可以更全面的了解长期维持性透析患者的心理状况,为有针对性的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以及更好的应对长期透析所带来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青中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17年3-5月在成都市某血液净化中心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青中年患者83例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及医学应对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59例(71.1%)的患者有不同程度自我感受负担,以轻度(39.8%,33例)为主;经济负担(2.70±1.50)为患者主要负担感受.应对方式以回避应对为主,面对维度得分低于常模(P=0.017),回避、屈服维度得分高于常模(P均<0.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感受负担总分与屈服呈密切正相关(r=0.492,P<0.001).结论 本组青中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处于轻度水平,经济负担是其主要的自我感受负担,青中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屈服应对密切正相关.建议医护人员关注青中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体验和行为反应,鼓励其积极应对,降低其自我感受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质量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头颈部肿瘤生存质量测定特异性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医学应对问卷对73例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调查.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73例头颈部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分为(42.37±28.12)分;社会支持总分高于国内常模(t=10.581,P<0.001);回避应对得分高于国内常模,屈服应对得分和面对应对得分低于国内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屈服应对方式与性生活(r=0.274,P=0.020)、体质量丢失(r=0.233,P=0.048)呈正相关.社会支持总分与头颈部肿瘤患者的疼痛(r=-0.322,P=0.005)、感觉问题(r=-0.333,P=0.004)、张口困难(r=-0.234,P=0.046)呈负相关.结论 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处于中低水平,社会支持程度较国内常模高,应对策略较国内常模差,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及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背景:对疾病治疗的认知评价,直接影响患者的应对活动和身心反应,医学应对是影响临床治疗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及肾移植患者医学应对方式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设计、时间及地点:问卷调查,于2005-01/2006-01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科完成。 对象:选择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门诊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及门诊随诊的肾移植患者各60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肾移植手术时间≥3个月,移植肾功能正常;自愿参加调查。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由调查者采用统一的解释性语言,指导患者填写下列问卷。①一般情况问卷: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子女情况、家庭收入、医疗付费方式、医疗费用对家庭的影响、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肾移植手术时间等。②医学应对问卷:包含面对、回避和屈服3个分量表,各条目按1~4级计分,其分量表得分越高,表明个体越倾向于采用这种应对方式。 主要观察指标:计算血液透析及肾移植患者的医学应对问卷各分量表得分,并与常模进行比较;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与各分量表得分的相关性。 结果:12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两组患者在医疗付费方式、医疗费用对家庭的影响以及血液透析/移植时间方面,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②血液透析患者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中面对、屈服量表得分均低于肾移植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回避量表得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血液透析患者医学应对方式中面对量表得分低于常模(P〈0.05),回避、屈服量表得分均高于常模(P〈0.05)。肾移植患者的面对量表得分与常模相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回避、屈服量表得分均高于常模(P〈0.05)。④血液透析患者的面对量表得分与性别相关(r=-0.277,P〈0.05);屈服量表得分与家庭收入相关(r=-0.287,P〈0.05)。肾移植患者的面对量表得分与婚姻状态相关(r=0.282,P〈0.05)。结论:治疗方法和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医学应对方式。与血液透析患者相比,肾移植患者更多采用面对、屈服的应对方式。血液透析患者的面对得分与其性别相关,屈服得分与家庭收入相关;肾移植患者的面对得分与其婚姻状况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6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其采用医学应对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SF-36健康测量工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采用面对应对方式的得分低于常模(P<0.05),采用回避和屈服应对方式的得分高于常模(P<0.01);采用面对方式的与躯体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感觉、精力、情感功能及心理健康呈正相关,采用回避应对方式的与总体健康感觉及情感功能呈负相关;采用屈服应对方式的与社会功能呈负相关;领悟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偏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影响了慢性乙塑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工作中应评估患者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有效地利用社会支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应激作用过程理论,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为制订缓解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4月—11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调节疲劳量表、透析患者症状困扰量表、生活定向测验问卷修订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4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得分为(49.52±10.93)分,自我调节疲劳与症状困扰、疾病感知、回避应对方式、屈服应对方式均呈显著正相关(r=0.476、0.428、0.303、0.611,均P<0.01);与领悟社会支持、气质性乐观均呈显著负相关(r=-0.410、-0.652,均P<0.01);与面对应对方式无显著相关性(r=-0.032,P>0.05)。Bootstrap分析显示,屈服应对方式、气质性乐观、领悟社会支持、疾病感知在症状困扰和自我调节疲劳间的中介效应显著(95%CI:0.027~0.203),症状困扰对自我调节疲劳的总效应为(P<0.001,95%CI:0.576~0.751),直接效应为(P<...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希望水平与医学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对11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1.5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98.3%的维持件血液透析患者希望水平处于中、高水平;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常模,而面对方式得分低于常模;希望水平的高低影响患者采用何种医学应对方式.结论 希望水平越高的患者越有可能采取回避和面对的应对方式,希望水平越低越有可能采取屈服的应对方式.护士在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护理时,应指导其主动寻求各方面的支持,以提高希望水平,促进患者更多地采用有效的应对方式,增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对轻、中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状况问卷和医学应对问卷对30例Fontaine Ⅰ、Ⅱ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生活质量的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常模(P0.01);较多采用屈服应对方式;面对与精力呈负相关(r=-0.404,P0.05),回避与躯体疼痛呈正相关(r=0.528,P0.01)、屈服与生理机能呈负相关(r=-0.431,P0.05)。结论医务人员应充分了解轻、中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应对方式,有针对性地协助患者采取有效应对方式,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应对方式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和健康状况调查量表对11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49.76±14.67)分,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0.01)。面对与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呈正相关(r=0.197、0.213、0.204);回避与精神健康呈正相关(r=0.239),与精力、生理职能呈负相关(r=-0.248、-0.192);屈服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呈负相关(r=-0.325~-0.675)。结论应对方式是影响恶性血液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应引导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与领悟社会支持、医学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对162例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除精力外,其余维度得分均低于常模,生理职能得分最低,其中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态、社会功能、健康总体6个维度与家庭支持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81,0.161,0.398,0.222,0.173,0.248;P0.05),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健康总体与朋友支持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69,0.404,0.178,0.614;P0.05),精神健康与其他支持呈正相关(r=0.588,P0.05),一般健康状态及健康总体与面对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20,0.220;P0.05)。而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与回避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13,-0.200,-0.586,-0.195;P0.05),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态、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健康总体与屈服应对方式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48,-0.634,-0.494,-0.414,-0.306,-0.711,-0.540,-0.689,-0.456;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低于正常人群,领悟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生活质量越好;良好的医学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信息支持,心理和行为干预,提高其领悟社会支持的能力,鼓励指导患者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网络,采用积极的方式应对,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癌化疗栓塞(TACE)术前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模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SI)、医学应对模式问卷(MCMQ)对146例肝癌化疗栓塞术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TACE术前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平均总分为(119.12±23.14)分,处于高水平不确定感;在应对模式方面,患者面对维度明显低于常模,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回避维度评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服维度平分明显高于常模水平,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TACE术前患者面对维度评分与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评分呈现显著负相关(r=-0.367~-0.532,P0.05);回避维度评分与不明确性、复杂性及不可预测性呈明显负相关(r=-0.304~-0.396,P0.05),与信息缺乏维度无显著相关性(r=0.113,P0.05);屈服维度与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评分均呈明显的正相关(r=0.246~0.318,P0.05)。结论 TACE术前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处于高水平,且多采取以屈服的模式应对,在临床中需加强对患者的引导,强化患者以积极方式进行应对,以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自我管理行为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制定改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和自我管理行为问卷,对236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31.10±9.34)分,为中等水平;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48.27±6.271)分。自我感受负担总分与回避及屈服维度呈正相关(r=0.239,P<0.001;r=0.294,P<0.001),与面对维度呈负相关(r=-0.133,P<0.05);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和面对维度呈正相关(r=0.534,P<0.001),与回避和屈服维度呈负相关(r=-0.308,P<0.001;r=-0.178,P<0.01;r=-0.446,P<0.001)。结论: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自我管理行为与其应对方式相关,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积极面对疾病,降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应对方式,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收集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72例,利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MCMQ)、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罗森伯格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RSES)与社会支持量表(the social support scale,SSRS)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回避与屈服应对方式得分均高于常模(P0.01),但面对应对方式得分明显低于常模(P0.01);其中面对维度得分与性别、年龄及社会支持有关;回避维度得分与婚龄、焦虑及自尊有关;屈服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包括病程、焦虑、抑郁、自尊与社会支持(均P0.05)。结论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更倾向于选择消极的应对方式,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应及时评估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应对方式并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帮助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整体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在急性创伤病人领悟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使用一般资料问卷、医学应对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创伤后成长量表对212例急性创伤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急性创伤病人创伤后成长的总分为(67.18±12.28)分,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无配偶、家庭人均月收入、手术方式及并发症的急性创伤病人创伤后成长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中面对维度与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r=0.583、0.624,P<0.01);应对方式回避维度、屈服维度与创伤后成长呈负相关(r=-0.382、-0.511,P<0.01);面对应对与回避应对在领悟社会支持和创伤后成长之间存在着部分中介效应为总效应的22.85%和4.85%。结论:病人发生急性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与社会支持的领悟及应对方式的选择密切相关,应对方式在领悟社会支持和创伤后成长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引导病人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有利于提高病人创伤后成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腹膜透析患者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方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对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35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调研。分析患者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结果腹膜透析患者领悟社会支持评分为(66.36±8.51)分,创伤后成长总分为(62.04±12.26)分;创伤后成长总分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518),与面对评分呈正相关(r=0.620),与回避和屈服评分呈负相关(r=-0.663,r=-0.491)。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社会支持和面对能有效提高腹膜透析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回避和屈服则阻碍其创伤后成长。  相似文献   

16.
陈丽花  牟晓玲  黄丹霞 《护理研究》2012,26(13):1188-1189
[目的]了解等待肺移植病人医学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现状,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取简明健康量表(SF-36)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55例等待肺移植病人进行调查。[结果]等待肺移植病人SF-36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常模(P<0.001),MCMQ中屈服应对方式得分明显高于常模,面对应对方式与SF-36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回避应对方式与精神健康和情感职能维度呈正相关(P<0.05);屈服应对方式与精神健康维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等待肺移植病人生存质量明显降低,尤其是生理机能和生理职能方面受损明显,且病人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医学应对问卷对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生存质量的生理领域、社会领域得分低于常模。领悟社会支持总分与患者生存质量的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等因子呈正相关;其中朋友的支持与患者生存质量的各个因子均呈正相关,而家庭内支持仅与环境领域这一个因子呈正相关。医学应对方式中,患者多采取回避和屈服这两种应对方式。回避与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呈正相关。结论为透析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和健康咨询时,要充分帮助患者利用其社会支持,特别是朋友的支持,同时评估患者采取的应对方式对其情绪和生存质量的影响,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进行正性引导,使之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不孕症病人首次参与人类辅助生殖治疗的病耻感水平和应对方式,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病耻感量表(ISS)、医学应对量表(MCMQ)对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312例不孕症病人进行调查。结果:不孕症病人病耻感得分为(51.95±20.64)分,处于轻度水平;应对方式中面对维度得分低于常模,回避、屈服维度得分均高于常模。面对与病耻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r值为-0.112,-0.122,-0.176,-0.115,-0.201,P<0.05);屈服和回避与病耻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r值为0.376,0.403,0.360,0.291,0.281,P<0.01;r值为0.162,0.184,0.211,0.175,0.131,P<0.05)。面对、回避、屈服应对方式和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不孕症病人首次辅助生殖治疗病耻感的影响因素,共解释了26.4%的总变异。结论:首次参与辅助生殖治疗的不孕症病人病耻感处于轻度水平,采取面对应对策略有助于降低病耻感水平。护理人员可在病人首次治疗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保障在后续长期和不确定性治疗中积极地应对负面心理变化,同时应当重视和加强对护士进行心理支持和咨询方面的培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在癌症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和疾病获益感之间的中介作用及身体锻炼在癌症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和疾病获益感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12月住院治疗的350例癌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量表、癌症患者疾病获益感量表对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应对方式的面对、屈服、回避维度与疾病获益感有相关性(r=0.562,r=-0.101,r=-0.109;P0.05);回归方程纳入社会支持后,医学应对方式预测疾病获益感的回归系数减小;将身体锻炼及社会支持两个变量以及两者的交互项计入回归方程,医学应对各维度R2的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交互变量的未标准化回归系数β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身体锻炼与社会支持的交互作用在面对及回避维度和疾病获益感之间关系中预测作用显著。结论:社会支持在医学应对方式对疾病获益感的预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身体锻炼对在医学应对方式对疾病获益感的预测中起着调节作用;身体锻炼对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临床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及如何组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2013年上半年度来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计42例进行访问调查,结合社会领悟支持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对患者的各项得分进行统计,与正常组进行对比。结果:列表对比分析显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均低于常规模式,患者社会领悟支持总分与患者的生存环境领域、心理领域及社会领域等因素存在明显正相关性(r=0.682,P<0.05);而其中的朋友支持深度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而环境领域中的深度影响因子则为家庭支持。多数患者表现为屈服和回避两种医学应对姿态。心理领域及患者生理领域严重影响着其回避态度;结论:有较高社会支持水平的血液透析患者其生活质量也较高,尤其是朋友支持,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应加之正确的引导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