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癌光啉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SD-007-PDT)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抗增殖效应。方法:实验分为细胞组、对照组(单纯PSD-007)及PDT组。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PSD-007在细胞中的吸收;多功能酶标仪定量分析细胞内PSD-007在不同时间点的荧光强度;以PSD-007为光敏剂,波长630nm激光为光源的PDT作用于细胞,MTT法检测PDT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对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的影响。方法:以血卟啉单甲醚(HMME)为光敏剂,波长635nm激光为激发光源的光动力疗法作用于肝癌SMMC-7721细胞。细胞分别与浓度5、10、20、30μg/ml的光敏剂孵育4h后,用不同能量密度的激光照射。MTT法检测HMME的暗毒性以及光动力疗法作用24h后的细胞活性。Hoechst细胞  相似文献   

3.
<正>目的:探索光动力疗法在艾滋病防治中的潜在价值。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HMME)和亚甲蓝(MB)分别与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ⅢB或宿主细胞MT4、C8166或H9/HIV-1ⅢB孵育2h,以630nm波长的半导体激光进行照射,能量密度0.3J/cm2。继续孵育若干时间后,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或合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两组不同波长630 nm和810 nm窄带LED照射对体外高糖环境培养下的小鼠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对象为小鼠成纤维细胞系(L929),以高糖DMEM培养基培养,每孔3 000个细胞接种于96孔板。根据不同波长分为两组分为630 nm LED组和810 nm LED组,每组再根据不同照射时间(0,100,200,500,1 000和2 000 s)分为6个小组,LED光照功率密度5 mW/cm~2,其中照射时间0 s为对照组,仅接种细胞但不进行光照处理。另设1个空白对照组,即不接种细胞不进行细胞照射。各组处理后24 h均采用CCK8法检测并计算成纤维细胞增殖率。每组设计6个复孔,每组实验重复3次取平均值。结果波长630 nm和810 nm窄带LED在功率密度为5 mW/cm~2,照射时间100~500 s时皆可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且其促细胞增殖率随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照射时间达到500 s,能量密度2.5 J/cm~2时,即达到最佳增殖效果。照射时间增至1 000 s,细胞增殖率逐渐进入平台期;照射时间增至2 000 s时,细胞增殖率开始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30 nm和810nm两种波长的窄带LED光源在同一光参量下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率密度5 mW/cm~2,波长630 nm和810 nm窄带LED照射时间100~2 000 s均可促进高糖环境下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量密度2.5 J/cm~2时,细胞增殖作用显著,细胞增殖率不随照射时间的增加而无限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波长630 nm激光对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 HPD)介导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及诱导凋亡作用,为临床光动力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人肺腺癌A549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HPD (0、5、10、12、15和20μg/mL)孵育4h后,给予不同功率密度(0、25、50、75、100 mW/cm~2)的波长630 nm激光进行照射,同时设立单纯光敏剂组、单纯激光照射组及空白对照组。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分组后进行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A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Bcl-2、Survivin、Caspase-3、Bax mRNA表达水平。结果单独给予光敏剂或激光照射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无杀伤作用,两者联合时随光敏剂浓度及激光功率密度的增高杀伤效应明显。CCK8结果显示:15和20μg/mL HPD组A549细胞活力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50、75、100mW/cm~2功率密度组A549细胞活力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 0.05); Hoechst 33 258染色显示:随着HPD浓度的增加,细胞呈现出染色质固缩、细胞核浓染;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空白对照组、单纯光照组、单纯光敏剂组、光动力治疗组凋亡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光动力治疗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RT-PCR结果显示,HPD-PDT可以上调Bax、Caspase-3 mRNA水平及下调Bcl-2、Survivin mRNA水平。结论在体外630nm激光对HPD介导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有显著的杀伤作用,其机制与通过上调Caspase-3、Bax和下调Bcl-2、Survivin mRNA基因表达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光敏剂漂白特性在鲜红斑痣光动力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目的:监测光动力治疗过程中鲜红斑痣组织内光敏剂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光敏剂漂白特性在光动力疗法微血管选择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鲜红斑痣病人34例,男性15例,女性19例,静脉注射血啉甲醚和血卟啉衍生物5mg/kg后给予铜蒸气激光照射,使用三倍频Nd:YAG激光和光学多通道分析仪(OMA)在治疗前和治疗中的多个时间点对治疗区皮肤组织进行荧光光谱检测,绘制成时间-荧光强度曲线。结果:治疗区皮肤组织中光敏剂荧光强度在激光照射开始后迅速下降,血啉甲醚荧光强度的下降速率和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血卟啉衍生物。结论:治疗区皮肤组织中光敏剂的漂白速度明显大于光敏剂的补充扩散速度,光敏剂漂白可能是光动力疗法微血管选择效应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血啉甲醚和癌光啉在鼻咽癌动物模型中的荧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血啉甲醚(HMME)和癌光啉(PsD-007)在鼻咽癌动物模型中的稳态和瞬态荧光光谱特性.方法 将接种CNE-2鼻咽癌细胞的裸鼠30只随机分为10组,尾静脉注射光敏剂20 mg/kg,经过3、6、24、36和48 h代谢后,运用FLS920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稳态荧光光谱.经过光谱分析和处理,得到不同代谢时间下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光敏剂含量.用405 nm超短脉冲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探测肿瘤组织在625 nm处的荧光衰减曲线,通过双指数拟合,计算不同代谢时间肿瘤组织的荧光平均寿命.结果 肿瘤和正常组织的荧光发射特征峰均在625 nm和695 nm,HMME和PsD-007的最佳光动力诊断时间分别为3和6 h.不同代谢时间的肿瘤组织荧光平均寿命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通过检测血啉甲醚和癌光啉在鼻咽癌动物模型巾的荧光特性,可以实时反映光敏剂在肿瘤和正常组织中的代谢情况,这对于确定最佳的光动力诊断时间具有指导意义.瞬态光谱的检测可为光动力诊断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光动力疗法封闭兔耳缘静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封闭小静脉所需光敏剂和激光照射的剂量,为临床应用光动力疗法封闭小静脉提供依据。方法:以兔耳缘静脉为研究对象。实验动物注射血啉甲醚或竹红菌乙互后用铜蒸气激光照射耳缘静脉。选择不同的功率密度、照射时间、光敏剂及其剂量,比较各组兔耳缘静脉血栓形成比率。结果:在血啉甲醚剂量为10mg/kg时,150mW/cm^2激光照射40min(能量密度为360J/cm^2)的血兔耳缘静脉血栓形成比率高于180J/cm^2和240J/cm^2(P=0.040,P=0.167)。180J/cm^2激光照射剂量时,30mg/kg血啉甲醚组血栓形成比率高于10mg/kg和20mg/kg(P=0.014,P=0.214).功率密度同为150mW/cm^2,血啉甲醚剂量为30mg/kg激光照射20min与10mg/kg激光照射40min的血栓形成比率相当(P=0.556)。功率密度为150mW/cm^2激光照射时,竹红菌乙素剂量为1mg/kg激光照射5min,与血啉甲醚剂量为10mg/kg激光照射40min的血栓形成比率相当(P=0.714)。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局部激光照射能量越高、光敏剂的剂量越大,越容易形成血栓。光动力疗法封闭小静脉形成血栓比较合适的条件是血啉甲醚剂量10mg/kg,功率密度150mW/cm^2,照射时间40min。光动力疗法对小静脉的封闭作用使之有可能成为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血啉甲醚介导光动力辅助手术治疗脑胶质瘤临床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新型光敏剂血啉甲醚介导光动力辅助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疗效。材料与方法 :1999年 7月至 2 0 0 0年 2月期间在收治的脑胶质瘤病人中 ,有 15例给予光动力治疗。激光光动力治疗仪功率 40 0mW ,照射距离 >1cm ,能量密度 2 0 0J/cm2 ,血啉甲醚 5mg/kg。术中暴露肿瘤的同时静脉推注光敏剂 ,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后 ,激光照射肿瘤残腔 ,以杀伤残存肿瘤细胞。术后避光 3日 ,严格随访其术后效果。结果 :术后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全部病例达到有效或显效 ;无皮肤光敏反应 ;随访至今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光动力疗法是一种有效的脑胶质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黄素甲醚对缺氧引起的PC12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PC12细胞,建立神经细胞缺氧损伤模型,观察组细胞在缺氧损伤前采用大黄素甲醚进行预处理。MTT检测PC12细胞增殖活性,光学显微镜观察PC12细胞形态学、测定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荧光免疫组化法测定c-fos蛋白表达、RT-PCR检测nNOS、iNOS mRNA表达。结果:细胞形态学研究提示大黄素甲醚明显提高PC12细胞的抗缺氧活性。大黄素甲醚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明显提高,上清液LDH水平明显下降,c-fos表达明显降低(P<0.05)。RT-PCR结果分析显示nNOS mRNA在缺氧早期表达,iNOS mRNA主要在缺氧中晚期表达。结论:大黄素甲醚能减轻缺氧所致的神经元损伤,对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舒洛地特(SDX)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CCK-8法确定ox-LDL干预HUVEC剂量及SDX药物浓度,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验证SDX对HUVEC的保护作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小凹蛋白(caveolin)-1 mRNA表达,免疫印迹试验检测eNOS、caveolin-1蛋白表达.Transwell试验检测HUVEC迁移能力,免疫印迹试验检测抗磷酸化eNOS(p-eNOS)蛋白表达.结果 100 μg/ml ox-LDL刺激下,HUVEC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加入0.125 LRU/ml SDX后细胞活力明显改善(P<0.01),ROS产生降低(P<0.01).SDX可下调ox-LDL损伤HUVEC后caveolin-1 mRNA和蛋白表达(P<0.05),上调eNOS mRNA和蛋白、p-eNOS蛋白表达(P<0.05),明显改善受损HUVEC迁移能力(P<0.01).结论 SDX通过调控caveolin-1/eNOS信号通路改善受损HUVEC细胞迁移能力,从而保护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2.
反义hTERT对胃癌细胞SGC7901 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反义hTERT对胃癌细胞SGC7901 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肿瘤发展和转移的影响.方法以端粒酶逆转录酶组分hTERT cDNA为模板构建反义hTERT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包装重组逆转录病毒后感染胃癌SGC7901细胞,用半定量RT-PCR检测基因转染前后VEGF-C及其受体Flt-4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C、Flt-4蛋白表达.结果反义hTERT稳定转染后SGC7901细胞VEGF-C及其受体VEGFR-3(Flt-4) mRNA和蛋白表达均受到明显抑制.结论反义hTERT可有效抑制胃癌细胞VEGF-C及其受体Flt-4的表达,阻断肿瘤血管和淋巴途径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经皮穿刺光纤导入瘤内光动力疗法对肺癌裸鼠模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光动力疗法对肺癌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将35只裸鼠随机分为两个大组:对照组(A组)和PDT组(B组)。其中,(1)对照组(A组)又分为2个小组:模型组(A1组),接种肿瘤后不给予光敏药物,不进行激光照射;单纯激光组(A2组),接种肿瘤后仅给予激光照射,不给予光敏药物。(2)PDT组(B组)根据光敏剂5-ALA剂量不同有分为3小组:低剂量5 mg/kg组(B1组);中剂量10 mg/kg组(B2组);高剂量15 mg/kg组(B3组)光动力治疗组。实验共5组,每组各7只。各组均背部肩胛骨处接种肺癌A549细胞,建立肺癌动物模型。采用经皮穿刺光纤导入瘤内进行光动力治疗,激光波长635nm,每隔3 d治疗一次,共治疗5次,治疗结束后3 d,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比较各组肿瘤组织中VEGF和b-FGF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治疗后3 d,各组VEGF和b-FGF的表达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模型组激光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模型组和激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光动力组随着光敏剂浓度的增加,VEGF和b-FGF在移植瘤中的表达减弱,治疗效果较佳。结论经皮穿刺光纤导入瘤内光动力疗法可以通过下调肿瘤组织中VEGF和b-FGF的表达水平,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阻断其获取营养物质的通道,导致病变组织局部缺血缺氧坏死,达到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槲皮素对缺氧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能力、HIF-1α以及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实验的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组、槲皮素+缺氧组,采用CoCl2法诱导缺氧环境。采用MTT 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实时定量PCR 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缺氧诱导因子HIF-1α 和VEGF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氧组细胞在24、48、72 h增殖能力降低(P<0.05),与缺氧组比较,槲皮素+缺氧组细胞在24、48、72 h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正常组在24、48、72 h的光密度值分别为0.640±0.016、1.287±0.025、1.738±0.027,缺氧组的光密度值分别为0.551±0.021、0.851±0.028、1.268±0.018,槲皮素+缺氧组的光密度值分别为0.435±0.023、0.717±0.013、0.984±0.037。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氧组细胞HIF-1α、VEGF的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P<0.05),而槲皮素可下调缺氧细胞中VEGF mRNA及蛋白表达,对HIF-1α mRNA及蛋白表达无影响(P>0.05):正常对照组HIF-1α、VEGF的mRNA表达均为1.000±0.000,蛋白表达分别为0.616±0.016、0.831±0.034,缺氧组HIF-1α、VEGF的mRNA表达分别为2.298±0.031、2.065±0.090,蛋白表达分别为1.385±0.047、2.022±0.076,槲皮素+缺氧组HIF-1α、VEGF的mRNA表达2.326±0.027、0.990±0.077,蛋白表达分别为1.406±0.029、1.137±0.054。结论 槲皮素可抑制缺氧肝癌细胞HepG2 增殖能力,这可能与槲皮素下调细胞中V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探讨血啉甲醚(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 ether,HMME)对体外培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细胞的光动力杀伤作用。方法:用四唑盐化色法(MTT)检测了不同能量的铜蒸气激光,不同浓度的HMME对体外培养的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的杀伤效应,并与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HpD)进行比较。结果:(1)单纯照光及单加HMME,HpD对细胞存活率均无明显抑制作用。(2)各种浓度的HMME在不同剂理的激光作用下对细胞均有杀伤作用,浓度越高其杀伤作用越明显;HMME浓度一定,随着照光剂量的增大杀伤作用增强;不同浓度HMME介导的光动力杀伤作用所能产生的最大抑制率不同,此时所需的光剂量也不同。(3)HMME介导的光动力效应对滑膜细胞的杀伤作用受照光前孵育时间的影响。(4)相同浓度的HMME介导的光动力杀伤效应较HpD更强。结论:HMME介导的光动力效应对滑膜细胞的杀伤作用受光敏剂的浓度及照光能量密度的影响,且明显强于HpD,临床应用于滑膜切除术可能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研究血卟啉单甲醚(HMME)-PDT对骨髓基质细胞及白血病K562细胞的杀伤效应。材料与方法:实验选用白血病K562细胞株及原代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光敏剂为血卟啉单甲醚(HMME),KTP激光(532nm)作为照射光源,MTT法检测细胞杀伤效应。结果:在照光剂量为10J/cm2、HMME浓度为10μg/m  相似文献   

17.
光敏剂HpD、PSD-007对小鼠骨肉瘤的光动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630nm激光激发不同剂量光敏剂HpD、PSD-007对小鼠皮下移植骨肉瘤的光动力效应,并对两者进行比较。方法 C3H小鼠56只左侧腰骶部接种LM-8小鼠骨肉瘤细胞,待皮下瘤块直径约7~8mm时,随机分成3个对照组:(1)比较空白对照。(2)生理盐水加光照。(3)单纯光敏剂未光照和4个光动力治疗PDT组:HpD和PSD-007各设5mg/kg、10mg/kg两组。小鼠尾静脉注射光敏剂后6h垂直瘤区行激光照射,激光波长630nm、功率密度167mW/cm2、能量密度200J/cm2、照射时间20min、光斑直径1.5cm。实验后第7天比较各组肿瘤直径、重量、抑瘤率及病理学变化。结果光动力治疗后,各光敏剂组肿瘤表面均出现了坏死,肿瘤的体积及瘤重均显著减少,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光敏剂HpD、PSD-007光动力疗法对小鼠LM-8骨肉瘤细胞有明确的抑制作用,光动力疗法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骨肿瘤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脱氧杂氮胞苷(5-Aza-CdR)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调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5-Aza-CdR处理HeLa细胞,甲基化特异PCR(MSP)法检测处理前后p16基因甲基化状态,应用RT-PCR方法检测p16基因mRNA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人宫颈癌HeLa细胞p16基因启动子区呈高甲基化状态,经过5-Aza-CdR处理后,p16基因启动子区呈去甲基化状态,其mRNA重新表达,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细胞凋亡增加。结论:5-Aza-CdR能够逆转p16基因甲基化状态,调控p16基因表达,并有效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调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联合顺铂治疗C6脑胶质瘤后,血瘤屏障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P-糖蛋白(P-gp)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建立雄性Wistar大鼠脑深部胶质瘤模型60只,2周后随机分成3组:光动力疗法联合顺铂组(20只)、非光动力疗法联合顺铂组(20只)、空白对照组(20只)。PDT联合顺铂组:腹腔注射血卟啉单甲醚(HMME,5mg/kg)3.5h后,自大鼠尾静脉注射顺铂1μg/g,30min后行PDT治疗。非光动力疗法联合顺铂组:除腹腔内未注射HMME外,余相同。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脑胶质瘤血瘤屏障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P-糖蛋白的表达。结果PDT联合顺铂组、非PDT联合顺铂组阳性和对照组P-g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0%和45%。PDT联合顺铂组与非PDT联合顺铂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DT联合顺铂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非PDT联合顺铂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光动力疗法联合顺铂治疗后血瘤屏障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的P-gp阳性表达率降低,促进药物通过血瘤屏障,为临床治疗脑胶质瘤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hematoporphyrinmonomethylether,HMME)介导的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对体外培养的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MTT比色法观察HMME对体外培养人初发、复发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以下简称为初发、复发细胞)增殖的影响(毒性作用);用MTT法测定不同的光敏剂孵育浓度(0、2.5、5.0、10、20和40μg/ml)、孵育时间(0、5、10、20、30和60min)和激光能量密度(0.62和2.835J/cm2)条件下行PDT对初发、复发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T对初发、复发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结果初发、复发细胞分别在浓度≤20、40μg/ml的HMME中孵育60min对细胞无明显毒性。高剂量(2.835J/cm2)照光条件下,HMME孵育浓度分别≥2.5、10μg/ml的初发、复发细胞PDT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经40μg/ml的HMME孵育1h后用高剂量He-Ne激光照射初发、复发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61.1%、57.6%;HMME孵育时间≥5min的PDT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DT对初发、复发细胞的PCNA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PDT对体外培养的初发、复发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照光前光敏剂浓度越高、孵育时间越长,照光剂量越大,PDT效应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