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在浙江农村成年居民中的分布特征。方法2006年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浙江省18个县(市),90个乡镇、5400个农村住户中的成年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自制问卷实施入户调查及体测。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14317份。样本人群BMI的均值为22.96±2.65,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26.8%和4.2%;男性的超重比例与女性无差别,肥胖比例低于女性;15~岁年龄组超重和肥胖率最低,随着年龄的增长,超重和肥胖率都呈上升趋势,45~岁组超重率最高(36.7%),55~岁组肥胖率最高(6.4%);已婚组的超重和肥胖率都高于未婚组,与离婚组无显著性差异;男性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超重率和肥胖率呈上升趋势,女性的文化程度与体质指数关系不大。结论浙江省农村成年居民超重率高于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且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其超重率和肥胖率都低于河北省等华北地区。  相似文献   

2.
了解吉林省白城市农村6~18岁中小学生2012-2017年间的营养状况,为改善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2017年在吉林省白城市3个县(市)(大安市、通榆县、镇赉县)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32 949名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结果 2012-2017年白城市农村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平均为5.80%,超重检出率平均为12.97%,肥胖检出率平均为12.46%;男生营养不良率和超重、肥胖率(6.3%,14.8%,14.7%)均高于女生(5.3%,11.0%,1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1.57,165.34,220.15,P值均<0.05);2012-2017年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超重、肥胖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结论 白城市农村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逐年下降,超重和肥胖率均逐年上升.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营养不良、超重及肥胖现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上海市15岁及以上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制订肥胖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007年和2010年在上海市开展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情况中居民实际身高、体重测量的资料,比较3年间上海市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及其变化。结果2007年纳入分析的17174人和2010年纳入分析15663人的超重率分别为29.0%、31.3%,肥胖率分别为8.1%、8.6%,3年间上海市居民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上升了7.9%和6.2%,其中15-岁超重率和肥胖率下降了15.1%,18~,45~和60~69岁人群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上升了1.9%、6.0%和6.8%。不同性别超重率和肥胖率的增长不同,15~岁青少年组,女性超重率和肥胖率上升幅度大于青少年组男性,18岁以上各年龄组超重率和肥胖率的增长幅度均为男性大于女性。非中心城区男女性的超重和肥胖增长幅度均高于中心城区。3年间超重和肥胖检出人数增加了121.5万人,其中超重和肥胖的人数分别增加了96.8万和24.7万。结论上海市居民超重和肥胖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尤其非中心城区居民上升趋势更加明显,超重和肥胖已经影响到上海市1/3的人口,对上海市居民超重和肥胖的干预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高一学生营养不良现状及动态变化,为中学生营养不良、超重及肥胖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010--2012年环江县高一学生体质健康常规体检资料,使用2000年"中国学生7-1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对营养状况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2年,环江县高一学生营养不良率最高为2011年(7.37%),最低为2010年(4.87%);超重率最高为2010年(1.71%),肥胖率最高为2012年(2.19%);男生营养不良率、较低体重率、肥肥胖率均高女生(P<0.01);营养不良率和肥胖率城区高于乡镇(P<0.01).结论 环江县高一学生营养状况总体是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共存,男生营养不良和肥胖应成为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河南省15~24岁青年人群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的流行情况,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对河南省4 093名15~24岁青年人群的身高、体重及腰围进行测量并做描述性分析。结果河南省2012年15~24岁青年人群超重率、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13.10%、4.62%和16.69%。男性肥胖患病率(6.04%)高于女性(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4,P0.01)。城市男性超重率、肥胖率及中心性肥胖率均高于农村男性,城市女性中心性肥胖率低于农村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生超重率、肥胖率及中心性肥胖率均比其他职业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随年龄和体质指数(BMI)的增长呈升高趋势(P0.01);随着每周锻炼次数的增加,超重率、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呈降低趋势(P0.01);肥胖率及中心性肥胖率随经济收入的增加呈升高趋势(P0.05)。结论河南省15~24岁青年人群以中心性肥胖流行为主,青年时期是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升高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做好对青年人群的干预,对整个人群肥胖的预防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1985~2000年超重、肥胖流行趋势动态分析   总被引:160,自引:9,他引:151  
目的 分析中国不同群体儿童青少年1985~2000年期间超重、肥胖流行动态。方法 资料来自1985、1991、1995和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7~18岁汉族儿童青少年共计98万余人,分大城市、中小城市、富裕乡村、中下水平乡村4个群体,统一使用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新制定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体重指数筛查分类标准,筛查超重、肥胖,分析不同群体在不同年代的检出率。结果 1985年,中国即使大城市男女儿童青少年肥胖检出率也仅为0.2%和0.1%,超重率1%~2%,无实质性肥胖流行。90年代开始超重率大幅上升,增幅城市高于乡村,男生高于女生。北京等发达大城市男性7~9岁、10~12岁和女性7~9岁年龄组肥胖率分别为4.7%、3.8%和3.2%,肥胖高发人群初步形成。学生人群中营养不良和超重增加趋势并存,两极分化明显。1995年前后,城乡均出现超重检出率大幅增长.发达大城市男女超重率分别比10年前增长3倍和2倍;肥胖检出率男性6%~8%,女性4%~6%。2000年前后,大城市进入肥胖全面增长期,北京等发达大城市男性7~9岁、10~12岁和女性7~9岁、10~12岁年龄组超重 肥胖检出率分别达到254%、25.5%和17.0%、14.3%,男性小学生肥胖率分别为12.9%和9.1%,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他群体超重率都增长迅猛,但肥胖率还较低,中小城市为4.8%(男)和2.6%(女),富裕乡村为1.2%(男)和0.9%(女),经济中下水平乡村为0.9%(男)和1.2%(女)。结论 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上处于肥胖流行早期,但增势迅猛。提出加强监测、营养教育、科学膳食、有氧锻炼、培养健康饮食行为等肥胖综合防治策略,并针对大城市、中小城市和乡村人群不同特点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以达到早期预防超重发生、控制超重向肥胖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城乡居民超重与肥胖流行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江苏省超重和肥胖的流行水平及其在人群中的分布特点,为开展相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和KISH表法确定15~69岁城乡常住居民4318人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人群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并测量体重、腰围。结果江苏省15~69岁城乡居民超重率、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32.90%,9.94%,42.55%,农村均高于城市(P0.05);男性在20~30岁间、女性在30岁后超重率、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增速最快;76.65%的中心性肥胖者同时存在超重或肥胖,95.58%的调查对象患肥胖相关疾病的危险度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超重与肥胖是该省当前亟需应对的公共卫生问题,已出现农村高于城市的新的分布特点,应探索体重管理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居民体质指数与相关疾病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浙江省居民中体质指数(BMI)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主要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2006年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浙江省30个县(市、区),150个乡镇(街道),9000个住户中的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自制问卷实施入户调查及体测。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23128份。样本人群BMI均值为(23.11±2.71),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28.7%和4.8%;城市居民的超重和肥胖率高于农村居民;男性的超重比例高于女性,肥胖比例低于女性;15岁~年龄组超重和肥胖率最低,随着年龄的增长,超重和肥胖率都呈上升趋势,45岁~组超重率最高(38.7%),55岁~组肥胖率最高(8.1%);已婚组的超重和肥胖率都高于未婚组,与离婚组无明显差异;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男性超重率升高,而肥胖率无明显差异;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女性超重和肥胖率都呈下降趋势;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囊炎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肥胖组冠心病患病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结论近几年,浙江省居民超重率呈上升趋势,BMI与高血压等慢性病患病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描述成人超重与肥胖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杭州市12个县(市、区)15~69岁常住户口居民3 012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身高和体重等指标。结果杭州市成人超重率为29.53%,标化率24.77%;男性超重率高于女性(P0.05);女性、城市和农村地区超重率均随年龄增加呈增长趋势(P0.05);除30岁~组外,20岁~组到50岁~组超重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P0.05);15岁~、20岁~和25岁组超重率城市高于农村(P0.05)。总肥胖率为4.78%,标化率3.90%;女性肥胖率随年龄增加呈增长趋势(P0.05),肥胖率仅在35岁~组男性高于女性(P0.05)。男、女性超重率分别在40~55岁和50~65岁出现峰值。结论杭州市成人超重率较高,特别是40~50岁男性和50~65岁女性的超重情况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居民的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   总被引:126,自引:0,他引:126  
目的 分析我国超重和肥胖患病率水平及其在人群中的流行和分布规律。方法 利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209849人的有效数据,计算全国的超重和肥胖患病率,用2000年人口进行标化。超重和肥胖的判断标准:7岁以下儿童根据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Z评分标准,7~17岁人群采用2003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标准,18岁及以上成年人采用卫生部《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推荐的标准。结果 我国居民超重率为17.6%、肥胖率为5.6%,二者之和为23.2%。大城市、中小城市、一类至四类农村的标化超重率分别为25.0%、21.6%、17.4%、15.1%、19.2%和12.8%,标化肥胖率分别为10.6%、7.2%、6.4%、4.3%、6.0%和2.7%。按照年龄段统计,0~6岁组的超重率为3.4%,肥胖率为2.0%;7~17岁组的超重率为4.5%,肥胖率为2.1%;18岁及以上组的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超重率和肥胖率的性别差异在各年龄段和城乡之间有很大不同。结论 超重和肥胖人群已接近总人口的1/4,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疾患。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肥胖将成倍增加,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湖北省中老年人群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与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超重与肥胖人群防治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横断面调查湖北省10个县市35岁以上人群超重与肥胖病的流行情况及生活习惯等。结果湖北省35岁以上人群超重与肥胖标化患病率为4.4%,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0.2%和29.6%,农村、城镇、城市分别为26.7%、29.7%和31.9%;超重肥胖率在女性、城市人群中为高;超重肥胖率随饮食消费增高而上升;超重肥胖组相关慢性病患病率除糖尿病外均高于非超重肥胖组。结论湖北省中老年超重肥胖现状不容乐观,超重肥胖现患率与性别、年龄、区域和饮食消费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10—2013年河南省不同性别、年龄和地区的6~17岁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情况以及营养状况。方法于2010年10月至2013年12月在河南省9个城乡监测点开展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为依托,经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3221名6~17岁儿童青少年(男生1660人,女生1561人;大城市居民420人,中小城市628人,普通农村1460人,贫困农村713人),采用家庭成员基本情况问卷收集对象基本信息,通过身高、体重的测量获得体质数据,数据经加权处理后分析身高、体重和体质指数及生长迟缓率、消瘦率、超重率和肥胖率。结果 2010—2013年河南省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发育符合一般规律。城市学生身高、体重发育情况普遍优于农村学生;体质指数值城乡间差异缩小;全部研究对象共有89名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总生长迟缓率为2. 76%;除生长迟缓阳性者外,共有59名重度消瘦者(1. 83%),74名轻度消瘦者(2. 30%),三者合计总营养不良率为6. 89%。农村学生营养不良情况较城市严重;四类地区的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10. 0%、9. 69%、5. 47%和4. 56%,肥胖率为9. 02%、9. 34%、3. 40%和4. 10%,城市学生超重肥胖情况较农村严重,且高发于小学低年龄儿童。结论2010—2013年河南省儿童青少年消瘦、生长迟缓和超重、肥胖并存且存在农村学生营养不良严重、城市学生超重肥胖严重的特点,预防控制重点是小学低年级儿童。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国15~49岁育龄妇女体重认知及控制状况。方法数据来自"2010—201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项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研究对象为全国150个监测点35 664名15~49岁育龄妇女(城市16 914名,农村18 750名),通过自制问卷和体格检查收集研究对象性别、出生日期、体重认知及控制信息、身高、体重等信息。结果在超重肥胖育龄妇女中,仅有34. 9%(95%CI34. 2%~35. 6%)的女性正确判定自己超重或者肥胖,有61. 4%(95%CI 60. 6%~62. 1%)的女性认为自己体重正常;在体重正常的被调查对象中,有10. 8%(95%CI10. 3%~11. 2%)的女性认为自己体型偏胖;而在低体重的女性中,有3. 0%(95%CI2. 6%~3. 4%)的人认为自己体型偏胖。超重肥胖育龄妇女中仅有17. 1%(95%CI16. 4%~17. 8%)的女性采取体重控制措施,另外,分别有3. 6%(95%CI 3. 1%~4. 1%)的低体重育龄妇女和9. 7%(95%CI 9. 3%~10. 1%)的正常体重女性在采取体重控制措施。15~24岁女性采取体重控制措施的比例高于25~34岁和35~49岁女性,分别为14. 8%(95%CI 13. 3%~16. 4%)、12. 2%(95%CI 11. 1%~13. 2%)和10. 0%(95%CI 9. 3%~10. 1%)。体重正常女性和超重肥胖女性中均是15~24岁女性采取体重控制措施的比例最高,分别为13. 9%(95%CI 13. 1%~14. 7%)和26. 9%(95%CI 26. 4%~27. 4%)。结论 2010—2013年中国有较多的育龄妇女不能正确评估自身体重,导致不能正确地采取体重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居民体重监测,掌握成都市新都区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状况,为预防控制超重和肥胖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利用2012年新都区社区诊断调查数据资料,用整群随机抽样,对新都区10个街道/镇的居民进行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分析。调查对象为18岁以上居民共11366人。结果本次调查人群超重率22.87%,肥胖率6.31%,经2012年新都区人口标化后,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9.33%和5.96%。男性超重率(25.61%)高于女性超重率(2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1,P<0.01);男性肥胖率(5.69%)低于女性肥胖率(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6,P<0.01)。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有统计学意义(χ2=156.05,P<0.01;χ2=99.28,P<0.01)。结论新都区居民超重和肥胖人数估计结果接近全区人口的1/4;且超重和肥胖的趋势明显随着人群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东莞市万江区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琼 《现代医院》2006,6(6):144-145
目的了解东莞市万江区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少儿的卫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东莞市万江区15所小学7735名7~12岁小学生进行营养状况调查。结果营养不良率为12.6%,超重率为17.7%,肥胖率为4.8%,城区学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均比农村学生高,男生营养不良率比女生低,而超重率与肥胖率则比女生高,10~12岁学生的营养不良率及肥胖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湖北省15~24岁居民超重/肥胖状况,探讨其相关因素,从而为制定防治超重/肥胖及促进人群健康的相关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省20个样本县(市)随机抽取12 003户,对15~24岁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5~24岁人群24 77人,超重/肥胖者243人,总体超重/肥胖率为9.80%,其中,超重者195人,超重率为7.87%,肥胖者48人,肥胖率为1.94%。城市和农村15~24岁人群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0.68%和9.18%;男女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1.42%和8.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超重/肥胖风险是女性的1.727倍(95%CI:1.246-2.392);已婚人群超重/肥胖风险为未婚人群的1.969倍(95%CI:1.414-2.741);中等收入人群及高收入人群的超重/肥胖风险分别为低收入人群的1.577倍(95%CI:1.074-2.315)和1.951倍(95%CI:1.265-3.007)。结论在湖北省15~24岁人群超重/肥胖的防治工作中,男性、已婚或高收入人群应是关注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7.
中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情况,为制定肥胖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6~17岁儿童青少年调查资料,分析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6岁儿童采用WHO 2007年推荐的分年龄性别BMI超重肥胖判定标准判定超重肥胖,7~17岁儿童青少年采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中的分年龄、性别的BMI超重肥胖判定标准进行判定。结果 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9.6%和6.4%,其中城市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1.0%(男生:12.8%,女生:9.0%)和7.7%(男生:9.7%,女生:5.5%),农村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8.4%(男生:9.3%,女生:7.4%)和5.2%(男生:6.2%,女生:4.1%)。按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分,高、中和低家庭收入儿童青少年的超重率分别为12.3%、10.7%和8.2%,肥胖率分别为8.6%、7.2%和5.7%。结论 2012年,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表现为城市高于农村,男生高于女生;患病率与家庭经济收入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02-2012年广东省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2002年营养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与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全省抽取13个监测点共7 075名6~17岁儿童青少年进行调查。2009-2012年的广东省居民营养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东省9区/县城乡调查点抽取2 319名6~17岁儿童青少年,进行身高和体重测量。结果 2009-2012年广东省6~17岁儿童青少年平均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7.3%和4.5%,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8.9%和6.5%)均高于女生(5.3%和2.2%),城市超重率和肥胖率(9.3%和5.6%)均高于农村(4.7%和3.2%);以9~11岁组超重率(8.8%)和肥胖率(6.0%)最高。与2002年比较,除城市女生肥胖率下降外,城市男生、农村男生和女生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明显上升,其中农村超重和肥胖增幅高于城市,男生增幅高于女生。结论 广东省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较2002年有较大上升,其中农村、男生和9~11岁超重/肥胖比例较高,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甘肃省城市部分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现状及不同地区的关键膳食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18岁及以上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各研究对象的体质指数(BMI)、各类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及供能比,分析不同特征研究对象的超重肥胖率及关键膳食影响因素。结果甘肃省城市不同年龄段肥胖率和超重率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4.244、66.336,P0.01),其中,45~岁年龄段肥胖率和超重率最高,分别为18.6%和41.7%。女性肥胖率(15.5%)超过男性(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47,P0.01)。大城市成年人的肥胖率和超重率(分别为17.3%、36.0%)均高于小城市(分别为10.1%、3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192、4.814,P0.05);大城市不同年龄段成年人的肥胖率和超重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3.188、98.315,P0.01),其中45~岁年龄组的肥胖率(27.7%)和超重率(50.1%)最高。大城市居民超重肥胖人群平均每日摄入的能量和脂肪(分别为2 363.35 kcal和95.89 g)均高于正常人群(分别为2 216.86 kcal和85.15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41、2.288,P0.05),超重肥胖人群纯热能食物供能比例(21.99%)高于正常人群(1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2,P0.05);小城市居民超重肥胖人群平均每日摄入的能量和碳水化合物(分别为1 880.63 kcal和268.93 g)均低于正常人群(分别为2 029.25 kcal和296.34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84、-2.965,P0.05,P0.01),而超重肥胖人群动物性食物供能的比例和动物性食物提供脂肪的比例(分别为7.17%、13.71%)均高于正常人群(分别为5.59%、11.16%),植物性食物提供脂肪的比例(86.29%)低于正常人群(88.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城市居民应注意控制纯热能食物的摄入量,小城市居民应降低动物性食物而适当增加谷薯类食物的摄入,从而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肥胖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高,全球目前有超过10亿的超重人口,其中至少3亿是肥胖。在我国,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表明,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的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超重和肥胖人口合计近3亿人,2002年我国大城市人群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分别为30.0%和12.3%。与1992年相比,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上升40.7%和97.2%。为此,做好超重和肥胖的防治工作迫在眉睫。在回顾超重及肥胖的影响因素、对慢性病的影响、经济负担等基础上,笔者认为,人人维持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