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和血压变异性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 SBP、d SBP、n SNP、24 h DBP、d DBP、n DBP与24 h SBPV、d SBPV、n SBPV、24 h DBPV、d DBPV、n DBPV指标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和血压变异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2021,41(7)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在济源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取缬沙坦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24 h SBPV、24 h DBPV。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 67%(71/75),对照组为82. 67%(6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24h SBPV、24h DBP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可获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且能够改善其血压变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缬沙坦和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伴尿微量白蛋白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伴尿微量白蛋白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均为30例,A组在接受包括胰岛素、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胶囊,给药剂量为80 mg,po qd,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氨氯地平片5 mg,po qd,C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缬沙坦胶囊(80 mg)和氨氯地平片(5 mg)。疗程6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行动态血压检查,比较24 h、白天、昼夜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压变异性,血压达标率;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治疗前三组患者24 h、白天、昼夜平均收缩压、舒张压、白天收缩压血压变异性(d SBPV)、白天舒张压血压变异性(d DBPV)、夜晚收缩压血压变异性(n SBPV)、夜晚舒张压血压变异性(n DBPV)及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6周后三组24 h、白天、昼夜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上述指标较A、B两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d SBPV、d DBPV、n SBPV、n DBPV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A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50.0%、56.7%和90.0%,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A、C两组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B组治疗后上述指标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3.3%、6.7%、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可有效控制血压,降低血压变异性,同时能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改善肾功能,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内科接受诊治的高血压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使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血压变异性。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24h舒张压变异性、24h收缩压变异性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能有效抑制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降低血压变异性,并缓解患者头痛、头晕心悸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 ABI)变化及其与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BPV)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保定市第二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2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的身体健康老年人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β_2-MG、ABI水平变化。另根据β_2-MG、ABI水平的不同将观察组又分为高低β_2-MG、ABI亚组,观察高低β_2-MG、ABI亚组间BPV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患者β_2-MG、ABI水平与BPV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β_2-MG水平高于对照组,AB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β_2-MG亚组患者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24 h SBPV)、24 h舒张压变异性(24 h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24 h DBPV)及24 h平均动脉压(24 h mean artery blood pressure, 24 h MABP)均高于低β_2-MG亚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低ABI亚组患者24 h SBPV、24 h DBPV及24 h MABP水平均高于高ABI亚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β_2-MG与24 h SBPV、24 h DBPV均呈正相关,ABI与24 h SBPV、24 h DBPV均呈负相关。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β_2-MG水平升高,ABI水平降低,β_2-MG、ABI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BPV具有相关性,可一定程度影响BPV。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130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5例。给予对照组氨氯地平,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对比两组治疗前后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长径、厚度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IMT及斑块长径、厚度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可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逆转颈动脉硬化病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取氨氯地平结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水平均有所降低,其中观察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下降幅度显著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达标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胰岛素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相关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相关症状,稳定血压水平,同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达到降血糖作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66例高血压伴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3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及血压变异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MD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24 h SBPV、24 h DBPV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心绞痛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压变异性。  相似文献   

9.
选取我院8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疾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杨爽  靳丽丽 《临床荟萃》2014,29(12):1330-1333
目的 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入选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高血压病Ⅱ级以上的老年患者.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标准组,n =71)和强化治疗组(强化组,n =67),两组均服用左旋氨氯地平2.5~5 mg,每日1次,或加贝那普利5~10 mg,每日1次,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标准组加服阿托伐他汀20 mg 1次/晚,强化组应用阿托伐他汀40 mg 1/晚.入选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肝肾功能和血脂水平变化.所有患者均于入选时和治疗后8周分别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记录和比较相关参数.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基线血压和血压变异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8周治疗,标准组患者夜间SBP、晨峰SBP、白昼DBP、夜间DBP以及晨峰DB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强化组患者SBP、DBP以及晨峰血压水平均显著下降(均P<0.05),且强化组患者24 hSBP、白昼SBP、夜间SBP、白昼DBP和夜间DBP水平明显低于标准组(均P<0.05).经过8周治疗,标准组患者24 hSBPV、白昼SBPV、24 hDBPV、白昼DBPV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强化组患者24 hSBPV、白昼SBPV、夜间SBPV、24 hDBPV、白昼DBPV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5).与标准组相比,强化组患者白昼SBPV和DBPV改善更加明显(均P <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和Hcy水平均降低(均P<0.05),强化组hs-CRP水平下降更加明显(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一定水平的升高,但是升高幅度无临床意义.结论 强化他汀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改善血压变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2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合并高血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1例,左旋氨氯地平)与对照组(71例,氨氯地平)。比较两组的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诊室收缩压、诊室舒张压、动态收缩压、动态舒张压、24 h SBPV、24 h DBPV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ET、vWF水平低于对照组,NO、eNO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能降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还可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单一使用缬沙坦与联合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内皮素-1、胰岛素水平以及降压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内皮素-1浓度以及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改善其内皮素-1浓度以及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且抗压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7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洛宁县人民医院的1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接受替米沙坦治疗,研究组(51例)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均治疗8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致炎因子水平、心室重构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治疗8周后24 h [平均舒张压(DBP)、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变异性(DBPV)、收缩压变异性(SBPV)]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8周后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明显,可控制血压水平,改善血压变异性,减轻炎症反应,延缓并逆转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380-382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间我社区医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用计算机实施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规范降血糖治疗,对照组在降血糖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氨氯地平降血压治疗,观察组在降血糖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降血压治疗,分析患者血压、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指数,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规范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实施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血压控制效果好,同时也能协同降低血糖,且用药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珍菊降压片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Ⅱreceptor blocker,ARB)缬沙坦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疗效。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珍菊降压片+缬沙坦)32例与对照组(双氢克脲噻+缬沙坦)28例,经8周治疗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动态血压、血压变异性及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平均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白昼SBP(daytime mean SBP,d-SBP)、夜间SBP(nighttime mean SBP,n-SBP)均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平均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白昼DBP(daytime mean DBP,d-DBP)、夜间DBP(nighttime mean DBP,n-DBP)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昼SBP变异性(d-SBPV)、夜间SBP变异性(n-SBPV)均明显降低(P0.01),而两组白昼DBP变异性(d-DBPV)、夜间DBP变异性(n-DBPV)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眩晕、头痛、易怒)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肢体麻木症状积分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珍菊降压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不仅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血压变异性,还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异性、血管弹性、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昼、夜SSD、DSD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昼、夜的SSD、DSD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踝臂指数、PWV、C2、C1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踝臂指数、PWV、C2、C1均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变异性,维持血压平稳,促进血管弹性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5):3413-3414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本社区收治的8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单纯采取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实施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观察组治疗后SBP、DBP、FBG、2h PBG、Hb A1c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较高,无增加明显不良反应,充分改善患者血糖和血压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血压变异性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EH)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LI)血压变异性(BPV)的特点。方法对41例EH患者、41例EH合并LI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24h平均收缩压(ASBP)、平均舒张压(ADBP)、收缩压变异性(SBPV)及舒张压变异性(DBPV),同时检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结果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酸两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梗塞组的SBPV及DB-PV明显高于对照组(11.57±1.81vs8.02±1.63,15.06±3.74vs11.41±2.69;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与血压变异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1月治疗本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血压水平和肾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24h平均舒张压(mSBP)及24h平均收缩压(mDB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替米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药物治疗,可有效降压,且疗效远高于单一用药,并可保证患者肾功能完整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腹型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核工业416医院收治的单纯性高血压患者159例,根据患者腹围分组,腹围正常者(男性90 cm,女性85 cm)72例为对照组,其中男38例,女34例;合并腹围增高者(男性≥90 cm,女性≥85 cm)87例为观察组,其中男45例,女42例。所有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观察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特点。结果观察组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日间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男性患者夜间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均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男性患者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型肥胖时,高血压患者BPV增高,且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