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探讨离异单亲大学生父母依恋、同伴依恋特点及其与心理韧性的关系,为有效预防离异单亲大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青岛市2所高校12个学院的362个样本班共17 807名学生参与调查,其中离异单亲大学生463名(2.60%),在离异单亲大学生所在班级中随机抽取同性别完整家庭学生463名作为完整家庭组.采用父母同伴依恋量表(IPPA)、心理韧性量表(R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离异单亲大一新生的母亲依恋得分(55.51±10.71)高于大三学生(49.62±11.73).不同家庭月收入离异单亲大学生父亲依恋、同伴依恋、心理韧性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性别、独生与否、生源地、离异时年龄、监护人等人口学变量的父母同伴依恋及心理韧性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离异单亲大学生的父亲依恋总分(47.26±14.43)和心理韧性总分(108.12±12.61)均低于完整家庭大学生(52.62±8.96,110.47±11.93)(P值均<0.05).离异单亲大学生的同伴信任(β=0.53)、母亲交流(β=0.31)、父亲信任(β=0.18)、同伴交流(β=0.17)正向预测心理韧性,同伴疏离(β=-0.25)、母亲疏离(β=-0.17)负向预测心理韧性.中介效应检验显示,同伴依恋在母亲依恋与心理韧性间、父亲依恋与心理韧性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60.84%,74.00%.结论 离异单亲大学生父母依恋、同伴依恋与心理韧性关系密切,母亲依恋和父亲依恋既可直接对心理韧性产生作用,又均间接通过同伴依恋对心理韧性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2.
了解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水平及其相关性,为特殊家庭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辽宁省6个城市小学三~六年级、初中一~三年级5 385名儿童青少年进行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问卷调查,筛选出1 473名离异家庭的儿童青少年,运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4,P<0.05),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权威型与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4,7.58,P值均<0.05).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心理韧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性别儿童青少年人际协助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P<0.05),女生高于男生.权威型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各维度和总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9~0.39,P值均<0.05);专制型教养方式分别与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得分和心理韧性总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9-0.12,P值均<0.05);放任型教养方式分别与目标专注、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得分和心理韧性总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05~ 0.15,P值均<0.05).多元回归显示,心理韧性总分的影响因素有权威型、专制型、是否是学生干部、年龄、父母文化程度.结论 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具有一定相关性.学校与社会应加强对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提高学生心理韧性.  相似文献   

3.
探讨贫困儿童心理韧性的特点以及父母、同伴依恋对其影响作用,为贫困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esilience Scale for Chinese Adolescents,RSCA)和修订版青少年依恋量表(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revised,IPPA-R),对湖南农村地区435名贫困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贫困儿童心理韧性可以分为“高心理韧性组”“低心理韧性组”2种潜在类别;高心理韧性贫困儿童父母、同伴依恋的信任、沟通维度得分高于低心理韧性儿童,疏远维度得分低于低心理韧性组儿童(t =-9.70~ 6.78,P值均<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信任(OR=1.08,95%CI=1.01 ~ 1.16)、父亲沟通(OR=1.07,95%CI=1.02~1.14)和同伴沟通(OR=1.08,95%CI=1.03~ 1.12)对贫困儿童心理韧性存在正向预测作用,同伴疏远(OR=0.92,95%CI=0.86~0.98)对贫困儿童心理韧性存在负向预测作用.结论 提高母亲信任、增强父亲和同伴沟通,减少同伴疏远可以促进贫困儿童的心理韧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了解杭州市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和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性,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心理韧性量表(SD-RISC)、心理健康量表(SCL-90)对从杭州市5所大学中选取的大学生1 107名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结果 大学生心理韧性各因子均分和总均分均>2分,拥有较高的心理韧性水平;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为24.93%,中度心理障碍为21.41%,严重心理障碍为1.36%;心理健康各因子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强迫症状(3.88%);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测量各因子得分均存在负相关(r值为-0.658-0.432,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存在相关性,可通过提高大学生的韧性水平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状况与亲子依恋、同伴依恋的关系,为减少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Tendency Scale,MPATS)、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对整群抽取的1 109名湖南省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大学生手机成瘾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28,P<0.05),女生的手机成瘾程度高于男生.大学生手机成瘾与亲子依恋、同伴依恋量表中的沟通、信任因子均呈负相关,与疏离因子呈正相关(P值均<0.01).同伴依恋在父子依恋与大学生手机成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52,占总效应的26.7%;同伴依恋在母子依恋与大学生手机成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52,占总效应的24.9%.结论 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手机成瘾关系密切,亲子依恋可以通过同伴依恋影响大学生手机成瘾.  相似文献   

6.
曾强 《现代预防医学》2018,(12):2195-2199
目的 了解郑州高校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和心理韧性方面的状况以及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为提高郑州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提供支持。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层整群抽取郑州市6所高校的2 604名在校大学生对其采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郑州高校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总评分为(4.73±0.77)分。男女生在家庭、学业、环境等因子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64、4.402、0.814,P值均<0.05)。郑州高校大学生心理韧性总得分为(3.42±0.42)分。回归分析显示,心理韧性各维度均进入回归方程(F值为342.13,R2值为0.405,P<0.01),解释生活满意度总变异的40.7%。心理韧性总评分也进入回归方程(F值为1 539.42,R2值为0.380,P<0.01),解释生活满意度总变异的38.2%。结论 郑州高校大学生心理韧性对生活满意度起到较好的预测作用,今后可以从提高大学生心理韧性的角度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大屯矿区离异家庭学生心理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我们于 2 0 0 1年 5月采用SCL -90量表对大屯矿区离异家庭学生进行测评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大屯煤电公司 7所小学及 2所中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所有离异家庭学生 160名组成离异家庭学生组 ,在与离异家庭学生同一班级中 ,选择和离异家庭学生学号相邻的 2名同一性别的完整家庭学生 3 2 0名与之配对 ,组成完整家庭学生组。1.2 方法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为测量工具[1 ] 。由校医逐题讲题后 ,由学生独立完成测试。将测试结果输入微机 ,并对有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创伤后成长、心理韧性及家庭韧性的相关性。方法 以2020年1~12月间在德阳市人民医院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50例,选用一般资料问卷、家庭韧性力量表(FHI)、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对患者进行评估,分析评估结果。结果 不同性别、年龄是否有宗教信仰、婚姻情况、治疗方案、肿瘤分化程度患者的家庭韧性评分比较并无差异(P>0.05);不同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患者的家庭韧性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 <0.05);心理韧性、创伤后成长、家庭韧性的总分以及各维度评分之间呈正相关(P <0.05);人际关系、个人力量、新的可能性、对生活的欣赏、精神变化、坚韧、自强、力量、家庭收入、医疗支付方式是影响家庭韧性评分的主要因素。结论 原发性肝炎患者家庭韧性水平比较低,创伤后成长与心理韧性对家庭韧性均会造成影响,可见创伤后成长、心理韧性及家庭韧性之间呈正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何索勤  刘颖 《中国校医》1996,10(2):104-106
为了解父母离异的中小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探讨对这部分中小学生心理咨询和保健对策,于1993年10月对我区阜阳市、涡阳县、蒙城县119名父母离异的中小学生进行了心理行为调查,并进行了配对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l对象与方法1.1对象1.1.l父母离异组从阜阳市、涡阳县、蒙城县三县市的2759名城乡中小学生中选取父母离异的中小学生119名,其中男生68人,全心引人:/]‘学生父母离异者74人,初中生父母离异者38人,高中生父母离异者7人。I.1.2对照组根据齐同原则,按照1:4的比例,将年龄、性别、民族、学校、父母工作性质、父母文…  相似文献   

10.
离异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影响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青少年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产生原因与很多因素有关。为了解离异家庭中的青少年和完整家庭中的青少年在其个性特点和社文活动能力等方面是否有差别,以及青少年的抑郁症状是否与其特殊的家庭环境有关,笔者于1995年12月对上海市区9所中学进行了抽样调查。1对象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1.
谢其利 《中国学校卫生》2020,41(7):1019-1021
探讨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与离异家庭初中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联,为改善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4年基线数据,对537名离异家庭初中生自我报告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心理健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父母离异后随父亲生活的初中生父子关系高于随母亲的初中生(t=5.47,P<0.01),母子关系低于随母亲的初中生(t=-7.02,P<0.01);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均可以正向预测离异家庭初中生心理健康(B父子=0.23,B母子=0.24,B师生=0.27,P值均<0.01);师生关系与亲子关系的交互作用呈现补偿模式,低亲子关系情况下师生关系对离异家庭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正向预测作用更强(t父子=3.16,t母子=2.13,P值均<0.05).结论 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是离异家庭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子,师生关系可以补偿亲子关系对离异家庭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三峡移民家庭大学生心理韧性现状,为开展新媒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重庆市万州区5所高校49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三峡移民家庭大学生心理韧性总体得分为2.42±0.42。家庭支持项男生心理韧性水平低于女生(P0.05);大三学生心理韧性水平低于大一、大二(P0.01);城区学生心理韧性水平低于农村(P0.01);独生子女心理韧性水平低于非独生子女(P0.05);有恋爱大学生心理韧性水平低于无恋爱(P0.05);移民时间13年的学生心理韧性水平低于移民时间≥13年(P0.01)。结论三峡移民家庭大学生心理韧性水平较低,不及普通大学生。建议高校有针对性的加强三峡移民家庭大学生心理韧性培养,提高其心理韧性水平,更好地促进其心理健康,提升生活满意度,使其拥有更多的主观幸福感和获得感。  相似文献   

13.
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是指主动调整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控制不当冲动,克服不利情境,积极寻求发展,取得良好适应的心理品质[1],主要包括自我管理认知、自我管理体验与自我管理行为3个方面[2].作为个体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管理对个体的学习、社会关系、职业规划以及毕生发展等起着重要的作用[3-5].  相似文献   

14.
考察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对择业焦虑的作用机制,为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及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问卷,对随机选取的云南省4所高校4 3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8~0.468,P值均<0.01),职业成熟度、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与大学生的择业焦虑具有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07 ~-0.236,P值均<0.01).职业成熟度通过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的部分中介对大学生择业焦虑产生影响,生涯自我效能感通过心理韧性的完全中介对大学生择业焦虑产生影响.结论 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择业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韧性在生涯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高校进行就业指导时,应注重提升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水平.  相似文献   

15.
邹涛  姚树桥  代晖  朱熊兆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1):1363-1365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依恋和应激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为大学生抑郁的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湖南大学财经学院和中南大学二、三年级大学生647名进行调查.在完成了包含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依恋和抑郁症状在内的首次测评1个月后完成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症状的追踪测评.结果 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大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分析心理健康和心理灵活性的关系,探讨心理灵活性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心理灵活性相关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心理灵活性状况,包括接受与行动问卷第二版中文版(AQQ-II)和认知融合问卷中文版(CFQ);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对象为我省三所高校的在校学生,采用现场发放、现场答题的方法。结果大学生心理灵活性各维度得分中,认知解离得分最高,经验性回避得分最低;大学生的抑郁、焦虑标准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的抑郁、焦虑标准分(P0.05);大学生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与经验性回避、认知融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四者均有相关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灵活性对抑郁、焦虑均有显著地预测作用(P0.05)。结论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灵活性的相关性较为显著,心理灵活性对心理健康有很好地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学生同伴依恋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为青少年心理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方便抽样方法,对安徽省淮北市6所中学2 707名中学生同伴依恋和攻击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 707名中学生同伴依恋总分和攻击行为总分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学段差异,同伴依恋总分女生高于男生,初中学生高于高中学生;攻击行为总分男生高于女生,高中学生高于初中学生。同伴不安全依恋的中学生攻击行为总分显著高于同伴安全依恋的中学生,同伴依恋与攻击行为显著负相关。结论良好的同伴依恋关系可以减少攻击性行为,应重视青少年同伴安全依恋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为改善父母教养方式、促进个体心理和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某高校568名大学二年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结果大学生自我和谐总体呈现负偏态分布,其中高分组、中间组、低分组所占比例分别是30.99%,62.32%,6.69%;大学生自我和谐总分为(94.60±12.39)分。大学生自我和谐总分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情感温暖理解负相关(P值均0.01),与父母教养方式所有其他因子呈正相关(P0.01或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独生子女、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等4个因素是大学生自我和谐水平的危险因素。结论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父母教养方式密切相关。父母应给予子女更多的情感温暖和理解,接受与支持子女,避免过度干涉与保护。  相似文献   

19.
我们对本区托幼组织内离异家庭儿童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离异家庭与正常家庭儿童在行为、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差异。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随机选择本区 2 3所托幼园所中 (城区 15所 ,农村 8所 ) 2~ 7岁的 10 2例离异家庭儿童 ,其中男 5 4例 ,女 48例 ,平均 5 .5岁。同时选择正常家庭的 10 5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 5 7例 ,女 48例 ,平均 5 .2岁。经统计学分析 ,离异家庭组与正常家庭组年龄及性别构成间差异无显著意义。1.2   方法 :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问卷 ,在托幼组织中均由各班的带教老师填写。内容包括 :行为、精神心理状态、社会…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