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丹萍  陈少容  陈燕娟 《妇幼护理》2023,3(15):3768-3770
目的 探究前庭康复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在耳源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1 年 1 月 1 日至 2023 年 2 月 28 日期间收治的 80 例耳源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前庭 康复训练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评估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眩晕症状及平 衡功能。结果 试验组干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间 HA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 低于同期对照组。干预后,两组的 GQOLI- 74 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间 VAS、 DHI 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庭康复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应用在耳源性眩晕患者的 护理中,能提高干预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眩晕症状。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3):2381-2383
探讨小针刀加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优势。以2014年1月~2016年7月我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5例作为对象,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37例)和联合组(38例)。单一组仅采用小针刀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小针刀加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颈肩背疼痛评分、颈性眩晕评分、SF-36评分;治疗不适症状发生率。联合组患者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单一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颈肩背疼痛评分、颈性眩晕评分、SF-36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联合组治疗后颈肩背疼痛评分、颈性眩晕评分、SF-36评分显著比单一组好(P0.05);两组患者治疗不适症状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小针刀加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颈肩背疼痛和眩晕,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适,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陈松美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8):2669-2672,2675
目的八段锦联合多元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八段锦联合多元呼吸康复训练干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多元呼吸康复训练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MRC评分变化、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FVC、FEV1和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FVC、FEV1和FEV1/FVC均比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FVC、FEV1和FEV1/FVC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mMRC评分、慢阻肺综合评估测试(CAT)评分、临床慢阻肺问卷(CCQ)评分及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方面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mMRC评分、CAT评分及CCQ评分均比干预前显著降低,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方面评分均比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mMRC评分、CAT评分及CC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段锦联合多元呼吸康复训练干预治疗可有效缓解老年慢阻肺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高氧液治疗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40例伴有颈性眩晕症状的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高氧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眩晕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眩晕疗效等级评定优良率(80%)高于对照组(50%),眩晕症状及功能评分[(23.98±2.0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3.89±2.6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高氧液可有效提高颈性眩晕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前庭康复训练联合抗焦虑治疗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残余头晕症状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56例耳石复位治疗特异性眼震消失后仍有残余头晕症状的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抗焦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严重程度、焦虑情况、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44%,对照组总有效率76.9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前庭症状指数(VS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功能、情感、躯体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PV患者实施前庭康复训练联合抗焦虑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眩晕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理疗康复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2016年8月在我院针灸科治疗的100例颈椎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理疗康复和护理,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理疗康复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部疼痛评分(0.7分±0.8分)低于对照组(1.9分±0.5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24.1分±4.6分)高于对照组(16.4分±4.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明显较对照组加快,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精力、情感职能、整体健康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理疗康复治疗颈椎病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颈椎周围的血液循环,松解肌肉粘连,消除炎症刺激,减轻疼痛,促进颈椎生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肌间沟注射治疗颈部疼痛相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探讨颈部疼痛在眩晕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颈性眩晕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改善后循环药物、心理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超声引导肌间沟注射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用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表(cervical symphathetic symptoms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CSSEQ)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同时记录治疗组超声引导肌间沟注射治疗主观感受评价、眩晕改善起效时间、眩晕消失时间。结果:两组间治疗前CSSEQ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CSSEQ评分(5.26±2.47)分、对照组(12.84±3.71)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评分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注射后0.5h内所有患者治疗侧颈肩部胀、热,上肢麻木、乏力,18例患者自觉头清目明、视物清晰。治疗组眩晕改善起效时间平均为注射后(4.0±1.5)h,眩晕消失时间平均为(5.0±1.5)d。结论:定位精准的超声引导肌间沟注射治疗颈部疼痛相关性眩晕有效,消除颈部疼痛是治疗颈性眩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吴氏手法配合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患者的疗效及对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8月该院收治的78例颈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吴氏手法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眩晕严重程度[眩晕评定量表(DARS)评分],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4周后,两组双侧椎动脉Vs、Vd比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DARS评分、DHI评分比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吴氏手法配合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减轻眩晕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前庭康复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5月商河县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42例由耳内前庭功能障碍引发的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辅助前庭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眩晕症状改善情况和眩晕残障程度。结果 观察组偏头痛患者的康复治疗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眩晕平均发作(3.14±0.28)次,每次持续(4.08±0.28)min,均小于对照组的(4.25±0.65)次和(5.62±0.6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两组眩晕残障(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 DHI)量表评分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DH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庭康复辅助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偏头痛症状,促进脑活动恢复,降低其眩晕残障程度,改善患者情感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居家康复训练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病人的影响。[方法]2013年8月—2015年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门诊诊治的血管性认知障碍病人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疗程8周;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为常规健康教育与随访计划,观察组给予积极的居家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病人治疗依从性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5.6%和8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40.38分±5.39分和32.37分±6.11分(P0.05),都明显高于干预前的24.82分±6.44分和25.29分±6.22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期间生活作息、正规服药、康复训练、均衡饮食、复诊随访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4.44分±3.98分和87.29分±4.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家康复训练在血管性认知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康复依从性与康复效果,从而有利于病人满意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改良Cawthorne-Cooksey前庭康复训练在眩晕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方便抽样法选取合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喉科住院的110例眩晕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以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医护合作共同指导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改良Cawthorne-Cooksey前庭功能训练。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改良的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眩晕残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 DHI)及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Tinetti performance oriented mobility assessment, Tinetti POMA)的评分。结果两组的DHI评分较干预前均下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POMA和Barthel评分较干预前均提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眩晕患者实施改良Cawthorne-Cooksey前庭功能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加快肢体平衡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功能指数,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目的干预模式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ACI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n=55)和干预组(n=55)。干预组采用目的干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有47例完全依从,6例部分依从,总依从率为96.36%;对照组有31例完全依从,16例部分依从,总依从率仅为85.45%,两组总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3.47±1.63)分、Barthel指数为(91.26±7.94)分、FMA评分为(92.53±6.37)分,对照组上述各项评分分别为(5.62±1.47)、(78.29±11.47)、(73.81±10.35)分,两组相应项目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价显示,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 ACI患者采用目的干预模式可以提高康复训练的依从性,提高神经、肢体功能康复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庭康复训练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在耳石症(BPPV)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1例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40例与B组41例。A组采取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治疗6周后疗效、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眩晕程度。结果 B组有效率(87.80%)高于A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功能、躯体、情感各项评分均下降,但B组低于A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前庭康复训练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用于BPPV治疗中,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眩晕症状,缩短症状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配合心理行为干预对梅尼埃病(Menieredisease,MD)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症状发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MD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配合心理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心理应激反应、前庭症状指数(VSI)等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衡、眩晕、头晕、恶心、视觉敏感、头痛等VS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心理行为干预可缓解MD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减轻前庭症状发作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配合放松式心理干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白内障手术围术期常规护理和放松式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授权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正性情绪评分明显升高,负性情绪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正性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我效能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医学应对问卷(MCMQ)量表面对应对策略评分明显升高,回避及屈服应对策略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及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LVQOL)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授权理论配合放松式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白内障手术患者负性情绪,提升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实施家属同步康复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内科药物治疗及康复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其家属实施同步康复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采用口立7600自动生化分析仪、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及糖尿病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DSQL)对患者的血糖水平、抑郁程度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分别为(6 24±1.10) mmol/L、(8.10±1.02) mmol/L、(6.09±0.90)%,对照组FPG、PBG及HbAlc水平分别为(7.53±1.13) mmol/L、(8.90±1.19) mmol/L、(7.43±1.01)%,观察组及对照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6个月后,观察组及对照组SDS评分分别为(42.15 ±11.79)分和(51.69±9.98)分,较干预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DS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纬度、身体纬度、社会纬度、治疗纬度)分别为(1.90±0.34)分、(1.85±0.35)分、(1.56 ±0.53)分、(1.75±0.47)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心理纬度、身体纬度、社会纬度、治疗纬度评分分别为(2.44 ±0.38)分、(1.95±0.46)分、(2.16±0.56)分、(1.94±0.58)分,仅心理纬度评分和社会纬度评分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家属实施同步康复教育,可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改善抑郁情绪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SRM-Ⅳ眩晕诊疗系统与前庭康复疗法分别联合强力定眩片治疗周围性眩晕患者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青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36例周围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两组均予以强力定眩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SRM-Ⅳ眩晕诊疗系统治疗,对照组加用前庭康复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眩晕残障问卷(DHI)、特异性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BC)、前庭活动与参与量表(VAP)、前庭功能指标[重心移动总长度(PL)、重心移动总面积(CA)、半规管轻瘫值]、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DHI评分、VAP评分分别为(5.87±1.43)、(12.05±2.16)分,均低于对照组[(12.43±2.69)、(18.73±2.85)分],ABC评分为(92.36±5.07)分,高于对照组[(87.71±4.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L、CA、半规管轻瘫值分别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庭功能康复操在前庭功能障碍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前庭功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前庭功能康复操训练,比较两组病人眩晕残障量表(DHI)、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满意度、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干预后6周DHI评分为(16.38±5.85)分、CD-RISC评分为(79.16±9.25)分、SPBS评分为(22.14±5.01)分、满意度为(91.6%)、有效率为(95.0%)、住院时间为(8.80±0.85)d;对照组干预后6周DHI评分为(26.24±6.23)、CD-RISC评分为(66.92±8.76)、SPBS评分为(24.99±2.37)、满意度为(75.0%)、有效率为(83.3%)、住院时间为(11.25±1.8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前庭功能障碍病人进行前庭功能康复操训练,有利于减轻病人眩晕症状和自我感受负担,提高病人的心理弹性、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外周性前庭康复治疗急性前庭神经元炎的疗效。方法:将急性前庭神经元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还予以外周性前庭康复,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第14天、30天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93.5%,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急性前庭神经元炎患者早期外周性前庭康复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0.
潘晓峰  刘红梅 《中国康复》2015,30(5):368-369
摘要: 目的:综合运用手法复位和前庭康复训练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10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其中50例采用单纯手法复位,另外50例采用手法复位和前庭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治疗后对两组平衡功能进行评价,了解两组的治疗效果。疗效评价方法包括前庭症状指数、平衡功能(BBS评分及计时平衡试验)。结果:两组患者前庭症状及平衡功能均好转,其中采用手法复位及前庭康复训练的患者疗效更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在采用手法复位后应该继续进行前庭康复训练,进行前庭康复训练有助于加速前庭中枢代偿的建立,提高患者平衡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