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同侧肾、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一期腔内治疗新策略及疗效.方法 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同侧肾、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21例.结果 1例合并肾积脓先行经皮肾造瘘,感染控制后行结石处理.19例输尿管结石一期成功取净,1例输尿管狭窄改开放手术;17例肾结石一期成功取净,2例二期成功取石,1例三期成功取石.结论 应用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同侧肾、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可取得较理想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输尿管结石原位停留时间超过2个月,或者结石与输尿管粘连紧密导丝不能通过即为嵌顿性结石,对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ESWL的疗效多不理想,需要腔镜碎石治疗[1].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本院采用输尿管镜取石术(URL)、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共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07例.回顾性分析比较3种腔镜手术的疗效,探讨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输尿管结石原位停留时间超过2个月,或者结石与输尿管粘连紧密导丝不能通过即为嵌顿性结石,对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ESWL的疗效多不理想,需要腔镜碎石治疗。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本院采用输尿管镜取石术(URL)、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共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07例。回顾性分析比较3种腔镜手术的疗效,探讨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 2012年5月采用MPCNL治疗的15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156例患者中肾盂(盏)结石49例,输尿管上段结石72例,肾盂合并输尿管结石35例.结果:156例患者中一次性成功取石150例,成功率为96.2 %;中转行开放手术3例,二期手术碎石3例.所有患者均无胸膜、血管及腹内邻近脏器损伤,无尿瘘及败血症发生;1例拔除肾造瘘引流管后出现窦道出血致肾绞痛,经解痉、止血、止痛处理后缓解.患者住院时间6~9 d,平均7.8d.结论: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459-4461
探究输尿管肾镜取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指导。以来我院就医的70例尿路结石患者(2014年12月20日~2016年12月20日)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70例尿路结石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5例患者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观察组35例患者应用输尿管肾镜取石术治疗,研究对比两组尿路结石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35例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97.14%,相比对照组(80.00%)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35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相比对照组(25.71%)明显更低,P0.05。相比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肾镜取石术治疗尿路结石的疗效更显著,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重复肾合并上尿路结石腔内泌尿外科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重复肾合并上尿路结石的腔内泌尿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06年6月我院收治的35例手术治疗的重复肾合并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5例,输尿管镜取石术(URL)治疗10例,微创经皮肾取石术(MPCNL)治疗20例。ESWL治疗5例中,1个月后结石排净率为80%(4/5),1例发生输尿管石街。采用URL取净结石.URL治疗10例,同时应用输尿管内切开治疗3例。结石完全清除8例,2例患者因输尿管狭窄上镜失败,其中1例改为MPCNL术,手术成功:另1例放置输尿管内支架后行ESWL,术后结石排出。MPCNL治疗20例,结石清除率90%(18/20);2例术后残石患者中,1例应用体外冲击波辅助治疗后结石完全清除。另1例肾下盏残石未予处理。所在患者手术均成功,术中、术后无大出血,无输尿管损伤,无气胸等严重并发症.27例肾积水患者例行B超随访,随访时间1~38个月:结果失访6例,患肾积水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8例。无改善3例.结论: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重复肾合并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输尿管硬镜碎石术、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4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输尿管硬镜碎石术(URL)组49例、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F14~F16多通道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肾鹿角型结石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利用微创多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肾鹿角型结石108例。结果:108例患者中,合并肾积脓16例,先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5~7d后行二期经皮肾镜取石术,其余92例患者均行一期取石,所有患者均为1~3通道取石.结石清除率86%。1例孤肾肾结石合并积脓,行一期取石,术后出现中毒性休克,1例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出现酮症酸中毒,其余未出现大的并发症。结论:微创多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肾鹿角型结石安全、效果好、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9.
顾洁 《天津护理》2005,13(3):156-156
经皮肾镜术(PENL)是腔内泌尿外科手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标准的经皮肾镜术创伤大,并发症多。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痛苦小,并发症少,适应证广,一期手术等优点,成为治疗大多数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疗法。我院于2002年12月至2004年5月采用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68例,现将其疗法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半截石卧位下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一期治疗同侧肾合并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同侧肾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半截石卧位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取石术一期治疗,对患者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出血量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均成功完成手术,目标肾盏穿刺成功率100%(30/30),其中下盏通道5例,中盏通道18例,上盏通道4例,双通道3例,术中无需变换体位。手术时间80~150 min,平均112.5 min;出血量50~300 mL,平均120.4 mL。输尿管结石一期清除率100%(30/30),肾结石一期清除率80%(24/30),6例有肾结石残留,其中3例行二期经皮肾镜取石,2例术后体外冲击波碎石辅助治疗,1例口服排石药物辅助治疗。所有病例均未输血,无大出血、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29例患者肾、输尿管结石均取净,1例术后口服药物辅助治疗者残留结石仍未排出。结论半截石卧位下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取石术一期处理同侧肾合并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体位舒适、灵活性强、手术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术后引起发热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该院应用PCNL治疗150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合并糖尿病病史、既往同侧肾脏手术史、结石类型、结石最长径、有无并发输尿管上段结石、术前泌尿系感染、肾积水程度、术前肾盂积脓、术前肾造瘘管的使用、术后中心静脉压、术中灌注量和手术时间,术后分为发热组和未发热组,对两组PCNL术后发热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发热共27例,占18.0%。性别比例、糖尿病病史、铸型结石或鹿角形结石、结石长径、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术前尿常规白细胞计数、脓肾、术前使用肾造瘘管、术后中心静脉压、术中灌注量和手术时间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患者、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术中灌注量、术前肾积脓、手术时间长是术后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PCNL术前需常规尿细菌培养,彻底治疗尿路感染和肾脏积脓,合理控制手术时间和灌注液量,以降低术后患者发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后腹腔镜手术方式在上尿路肿瘤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40例腹腔镜手术治疗肾盂癌及中上段上尿路肿瘤患者病例,其中21例患者选择改良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镜下肾、输尿管切除术(A组),另外19例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联合下腹部小切口、经尿道电切镜肾、输尿管切除术(B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共40名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手术。A组与B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比、肿瘤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1);A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均无术中、术后并发症。A、B组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后腹腔镜联合下腹部小切口手术方式相比,改良后腹腔镜手术方式安全有效,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可在上尿路肿瘤,特别是肾盂及中上段输尿管肿瘤的治疗中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筋膜扩张器协助输尿管镜钬激光在婴幼儿中下段输尿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对35例婴幼儿中下段输尿管结石患儿,常规采用6.0~8.0F筋膜扩张器扩张输尿管,并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结果 35例患儿中,Ⅰ期碎石成功33例(94.3%),2例(5.7%)患者有碎石块被冲入肾盂,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愈,手术时间平均30~40 min,未出现结石残留或严重并发症。随访10~12个月未发现输尿管狭窄;泌尿系感染1例。结论临床应用筋膜扩张器配合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婴幼儿中下段输尿管结石能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是婴幼儿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理想、安全、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铂立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超声引导下可视穿刺系统治疗肾下盏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输尿管软镜联合超声引导下可视穿刺系统治疗,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63例肾下盏结石患者(多发结石16例,单发下盏结石47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评估该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该组患者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5 min,术后并发症发热3例,疼痛2例;无需输血患者;2例因视野模糊术中改行经皮肾镜手术。术后住院时间2或3 d,平均2 d,术后复查结石残留3例,2周后行体外碎石治疗,术后1个月复查患者结石清除率100.0%。结论逆行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超声引导下可视穿刺治疗肾下盏结石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B超引导钢针十字投影在经皮肾镜穿刺定位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科2015年7月-2017年7月采用B超立体精准定位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病例307例,结石分别有鹿角形结石、肾盏内多发性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失败、孤立肾结石、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合并结石、开放取石手术后复发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等。参照术前CT和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KUB+IVP)确定穿刺角度及要穿刺的肾盏。然后,在B超立体精准定位下选择好第一标记线和第二标记线,两线交汇处为最终穿刺点,此点与第一标记点连线需与肾脏纵轴垂直。最后在最终穿刺点在B超立体探测引导下调整好探针角度进行目标肾盏穿刺。结果 307例患者中281例1或2次穿刺成功,21例3~5次穿刺成功,总的成功率98.4%(302/307),5例小切口分离至肾周在手指指导下穿刺成功。1例术后第2天出血严重(经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止血)。结石取净率95.8%(294/307),13例残余结石,均≤0.5 cm。结论 B超立体精准定位应用于PCNL中安全有效,细化了定位方法,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330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行PCNL术。根据是否并发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收集两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合并症、结石类型、结石直径、分期手术、手术时间、穿刺路径、通道数目、肾积水程度和既往手术史等临床与手术资料。结果 330例肾结石患者接受PCNL术治疗,28例患者术后并发出血,出血率为8.5%(28/330)。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合并高血压、肝功能异常、分期手术、穿刺路径和既往手术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尿病、鹿角形结石、结石直径≥2 cm、手术时间60 min、多通道、无或轻度肾积水比例出血组明显高于未出血组(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结石类型、结石直径、手术时间、通道数目和肾积度等6个因素对PCNL术并发出血有显著影响。其中结石类型、结石直径、手术时间、通道数目为PCNL术并发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所致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上消化道异物的类型以枣核多见,异物最常见的部位为食管上段;(2)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上消化道异物所致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异物存在的时间≥12 h(OR=9.04,95%CI:2.91~28.04;P=0.000)及边缘锐利(OR=7.95,95%CI:2.09~30.21;P=0.002)。结论异物存在的时间≥12 h及其边缘锐利是上消化道异物导致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直肠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SD治疗的结直肠黏膜下肿瘤的患者67例,病灶68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处病灶中,神经内分泌肿瘤占61.8%,以直肠分布为主,脂肪瘤占29.4%,以结肠分布为主;超声内镜检查46处病灶,位于黏膜下层38处(82.6%),低回声31处(67.4%)。ESD治疗病灶整块切除率100.0%,病理完整切除率94.1%;并发症情况:穿孔发生率6.0%,术后出血发生率1.5%,无1例需外科手术干预;术后随访率95.5%,中位随访时间33个月(3~75个月),未见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超声内镜有助于结直肠黏膜下肿瘤的诊断,ESD治疗结直肠黏膜下肿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消化道转移癌的内镜表现和病理特征,提高内镜和病理医师对其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本院收治的3例以消化道表现为首诊症状的上消化道转移癌患者以及复习相关文献中的7例患者的内镜表现和临床病理特征进行观察。结果 3例患者均以消化道出血、腹部不适等消化道表现为首诊症状而就诊。病例1内镜检查发现食管溃疡性病变,病理诊断为转移癌,考虑肺来源,后经影像检查证实;病例2内镜显示胃体隆起占位,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建议临床进一步检查除外转移性,随后经影像学检查和气管镜活检证实为肺癌转移;病例3内镜检查发现胃和十二指肠多发息肉样病变,病理诊断为转移性肾细胞癌。3例患者均得到正确诊断,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根治性手术治疗。相关文献中的7例患者多为老年人,也均以各种消化道不适症状而首诊,既往无肿瘤病史,内镜检查病变位于胃或十二指肠,病理诊断过程中辅以免疫组化染色均诊断为转移癌,肿瘤原发部位无器官特异性。结论上消化到转移癌非常少见,特别是以胃肠道表现为首发症状的病例极易误诊为原发癌,从而导致错误的治疗,其确诊依赖于内镜和病理检查,并辅以相应的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