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32~36周高水平抑郁情绪对婴儿气质发育的影响。方法以741名孕32~36周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获得人口统计学信息,并使用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进行抑郁情绪筛查。产妇分娩后收集分娩结局资料。在产后6个月时进行家庭访视,应用婴儿气质量表评估婴儿气质发育。结果抑郁组母亲中,低年龄、低教育水平、分娩女婴和产后人工喂养比例均高于无抑郁组。控制潜在混杂因素后,抑郁组婴儿6月龄时,适应性(差值=0.33, 95%CI:0.16~0.51, P=0.001)、情绪(差值=0.31, 95%CI:0.006~0.614, P=0.047)、注意分散(差值=0.29, 95%CI:0.13~0.45, P=0.002)和反应阈(差值=0.28, 95%CI:0.02~0.54, P=0.028)4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无抑郁组母亲的婴儿。结论孕晚期抑郁情绪可能与婴儿气质发育间存在独立关联。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产后抑郁对初产妇产褥期的母亲角色适应及婴儿体格和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3 433例产后42天的妇女进行调查。从中抽取产后抑郁患者40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400例在年龄、受教育水平、经济状况、孕产次、孕周、分娩方式和新生儿性别等方面与观察组相匹配的无产后抑郁的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产妇母亲角色适应问卷调查两组妇女的母亲角色适应情况,同时评估两组婴儿的体格(体重、身长和头围)与行为发育(听力测试、俯卧抬头、对测试者微笑、发音和追视红球)方面情况,对其结果分别作组间比较。结果: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15.3%。观察组的母亲角色适应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36.471,P<0.01),母亲角色适应不良的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χ2=448.169,P<0.01),其婴儿的体格指标增长显著慢于对照组(t=6.595~18.617,P<0.01),行为发育显著慢于对照组(χ2=4.250~6.656,P<0.05)。结论:产后抑郁与产妇的母亲角色适应与婴儿的体格和行为发育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睡眠对母亲产后抑郁情绪的影响,为促进母婴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该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1 13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新生儿母亲进行抑郁情绪评估,采用简明婴儿睡眠问卷(BISQ)对新生儿进行睡眠评估。结果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2.5%,包含轻度抑郁情绪和临床抑郁。新生儿白天睡眠时间平均为(6.97±2.12)h,夜晚睡眠时间平均为(8.48±1.70)h,夜醒时间平均为(0.84±0.61)h,夜醒次数平均为(2.73±1.10)次。产后42 d EPDS得分与新生儿夜晚睡眠时间呈负相关,与夜醒时间及次数均呈正相关。新生儿有睡眠问题的母亲EPDS得分较新生儿无睡眠问题的母亲高(OR=1.078,95%CI为1.069~2.7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抑郁与新生儿睡眠有关,应尽早培养新生儿良好的睡眠习惯,预防产后抑郁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产前抑郁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   方法   选择银川市妇幼保健院与中卫市中医院2所医院的200名住院待产妇,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与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 EPDS)分别调查产前与产后抑郁状况。   结果   200名产妇产前抑郁检出率为20.0%, 产后3 d抑郁检出率为26.0%, 产后42 d检出率为15.5%。有产前抑郁的产妇产后3 d(χ2=9.381, P=0.002)、产后42 d(χ2=11.923, P=0.001)抑郁检出率高于无产前抑郁者。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 产前SDS得分与产后3 d的EPDS得分、与产后42 d的EPDS得分均呈正相关(均有P < 0.05)。广义估计方程分析亦得出产前抑郁与产后3 d抑郁、产后42 d抑郁均呈正相关(均有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产前抑郁是产后3 d抑郁(OR=2.678, 95% CI:1.241~5.781, P=0.012)、产后42 d抑郁(OR=3.180, 95% CI:1.303~7.763, P=0.011)的危险因素。   结论   产前抑郁与产后抑郁症呈正相关, 产前抑郁增加了产后抑郁症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南通市6~12个月婴儿神经心理发育情况,探讨不同神经心理发育对母亲育儿压力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0月-2015年5月,在南通市妇幼保健院进行Gesell发育评估方法的6~12个月龄婴儿686例进行神经心理发育情况调查,并由其母亲填写育儿压力量表了解其育儿压力特点。结果南通市6~12个月婴儿神经心理发育异常总检出率为21.87%,男女婴之间发育迟缓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五项能区中仅语言能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婴与女婴的母亲育儿压力总分及3个维度(育儿愁苦、亲子互动失调、困难儿童)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育迟缓婴儿的母亲育儿压力总分、3个维度(育儿愁苦、亲子互动失调、困难儿童)的得分均高于正常及边缘状态的母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神经心理发育异常对母子的身心健康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早产儿母亲产后抑郁发生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合肥市主城区妇幼保健机构建立高危儿档案的早产儿建立出生队列,对其母亲进行基线调查,并随访至产后42~56天。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本次随访期间早产儿母亲出现产后抑郁的36例母亲作为病例组,按照1∶2频数匹配,随机抽取婴儿出生日期、常住地基本相同的72例早产儿母亲作为对照。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早产儿母亲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早产儿母亲产后抑郁状态检出率为30.8%(36/117);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孕期精神压力大(OR=4.739,95%CI:1.230~18.257)、早产儿住院天数多(OR=1.040,95%CI:1.001~1.082)是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家庭环境的独立性高(OR=0.598,95%CI:0.397~0.901)、娱乐性好(OR=0.789,95%CI:0.650~0.957)是产后抑郁的保护因素。结论早产儿母亲产后抑郁与孕期精神压力、早产儿住院天数、家庭环境的独立性、娱乐性等因素有关,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和减少早产儿母亲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国10~15岁少儿抑郁情况,为完善儿童保健政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全国少儿样本2 257人,采用流行病调查中心抑郁自评量表(CES-D)进行调查。结果少儿抑郁平均得分为27.17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母亲学历、过去一个月父母间争吵、过去一个月因病旷课及学校寄宿等因素对少儿抑郁得分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学历较低(OR=11.761,95%CI=2.052~67.418)、不与父亲同住(OR=1.224,95%CI=1.020~1.468)、父母吵架(OR=1.017,95%CI=1.004~1.030)是少儿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过去一个月没有因身体不适而旷课(OR=0.517,95%CI=0.337~0.793)是少儿抑郁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应对母亲学历较低、不与父亲同住、父母吵架及具有身体健康问题的少儿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重庆市某区青少年各青春发育指标处于不同发育阶段时的抑郁现况,为改善青少年身心健康提供依据。  方法  对重庆市九龙坡区1 001名随访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采用自编问卷和抑郁量表(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 CDI)进行调查,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χ2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调查对象的抑郁症状检出率、得分和影响因素等。  结果  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17.3%,抑郁量表总得分为(12.02±6.72)分,外生殖器、阴毛、腋毛和胡须处于不同发育阶段以及是否发生首次遗精的男生效率低下分量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7.08,5.46,5.18,4.21,5.84),乳房、阴毛和腋毛处于不同发育阶段以及是否发生月经初潮的女生快感缺乏、效率低下分量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19.43,4.92,3.98,7.35,P值均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未出现首次遗精和女生未发生月经初潮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OR=0.60,95%CI=0.36~0.98;OR=0.46, 95%CI=0.22~1.00),女生阴毛处于发育期与检出抑郁症状呈正相关(OR=9.58,95%CI=1.28~71.71)。  结论  青春早中期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处于较低水平,已发生首次遗精的男生、阴毛发育较为成熟的女生和已发生月经初潮的女生更易出现抑郁情绪和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福州市妊娠期糖尿病(GDM)母亲子代婴儿期体格与智能发育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研究GDM母亲婴儿健康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福州市3个区GDM母亲婴儿及非糖尿病母亲婴儿各106名,对其12月龄体格及智能发育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GDM母亲婴儿即暴露组12月龄体重、体质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身长和头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暴露组婴儿12月龄精细运动、适应、语言、社交能区得分和总发育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大运动能区得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暴露组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因素有母亲文化程度、早产、出生合并颅内出血史、家庭月平均收入。结论 GDM将影响子代体格及智能发育,应重视并建立GDM母亲婴儿系统健康管理模式以降低其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湖北省武汉市青少年抑郁和早期应激现状,探讨早期应激与抑郁的关系。方法整群抽样选取武汉市6所中小学校共2 888名学生,利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儿童抑郁症状量表(CDI)和儿童期虐待自评量表(PRCA)进行调查。结果武汉市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14.3%,性别和年级间抑郁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父亲和母亲文化程度较低以及有抑郁家族史青少年抑郁的检出率较高;早期应激总检出率为51.9%,男生(56.6%)高于女生(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16,P0.01);除忽视外,男生在躯体虐待(64.4%)、情感虐待(57.6%)、性虐待(72.3%)的检出率均高于女生的35.7%、42.4%、27.7%(χ~2=42.493、6.430、10.537,均P0.01);抑郁组早期应激检出率为83.0%,高于非抑郁组的63.4%(χ~2=54.46,P0.01,OR=2.277,95%CI=1.822~2.84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控制人口学特征因素后分析显示,影响抑郁的因素以及与抑郁关联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父亲文化程度为小学(OR=2.429,95%CI=1.384~4.265)、忽视(OR=1.911,95%CI=1.468~2.488)、情感虐待(OR=1.742,95%CI=1.325~2.291)、躯体虐待(OR=1.443,95%CI=1.117~1.839)。结论早期应激与青少年抑郁密切相关,躯体虐待、情感虐待和忽视是青少年抑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围产期母婴心理与生理的健康状态,分析产科心理与生理保健指导服务(简称心身服务)对其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昆山市妇幼保健院产检的正常妊娠孕28周孕妇22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10名。实验组提供常规服务和心身服务,而对照组只提供常规服务。采用问卷法对招募时及产后母亲-婴儿健康状态进行调查,分析并比较两组的焦虑症状与抑郁症状各因子得分和阳性体征得分的差异性。结果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8,P0.05;t=-1.941,P0.05);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焦虑症状与抑郁症状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58,P0.01;t=-3.854,P0.01),母亲阳性体征及婴儿阳性体征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1,P0.05;t=2.83,P0.05)。结论围产期心身保健服务有利于产后母亲的情绪稳定和更好地维护母子生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3月龄婴儿母亲产后抑郁情绪与婴儿发育水平之间的关联,为控制母亲抑郁情绪发生率的上升,改善家庭养育照护环境,提高婴儿发育水平、促进儿童全面早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采用横断面的研究方法,于2019年1—12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柳州市妇幼保健院、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和青岛市妇幼保健院招募415例3月龄母婴对,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估母亲的抑郁情绪,使用年龄发育与发育进程问卷中文版的3月龄问卷评估小婴儿的发育。结果 3月龄婴儿母亲产后出现抑郁情绪的人数占27.0%(112/415),母亲有抑郁情绪组的婴儿在沟通(CM)、粗大动作(GM)、精细动作(FM)、解决问题(CG)、个人社会(PS) 5个能区发育异常检出率(分别为31.3%、25.9%、28.6%、31.3%、33.0%)均显著高于母亲无抑郁情绪组(分别为18.8%、10.6%、23.4%、20.8%、25.1%),χ2检验显示沟通、粗大动作、解决问题3个能区发育异常检出率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32、15.331、4.958,P<0.05)。控制重要混杂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云南省15种特有少数民族地区0~6岁儿童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为促进该地区儿童健康提供决策及干预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和典型调查相结合,按全国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査方案进行体格发育测量,新生儿体重按出生证明书进行过录,超重或肥胖采用Kaup指数判定。[结果]共调查儿童14624名,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检出率分别为15.1%、18.8%和2.0%,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6%和4.6%。低体重、发育迟缓检出率在不同年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瘦检出率在在不同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肥胖各年龄组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0);三种营养不良率都是男童高于女童,低体重率、发育迟缓率在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和0.000),消瘦率在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0);超重率和肥胖率均为男童高于女童,超重率在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和0.027);低体重检出率在各州(市)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发育迟缓、消瘦检出率在各州(市)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和0.147);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在各州(市)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2和0.745);低体重检出率在各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3),发育迟缓、消瘦检出率在各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和0.001);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在各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云南省0~6岁儿童营养不良、超重检出率较高,在不同年龄段、性别、地区、民族间有较大差异,并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光疗婴儿母亲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光疗婴儿的母亲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按照医院产后护理常规护理;干预组40例在接受医院产后常规护理基础上,自婴儿接受光疗第一天开始接受研究者提供的护理干预,至婴儿光疗结束,使用爱登堡产后抑郁量表,比较2组婴儿光疗结束后的抑郁状况。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婴儿光疗结束后抑郁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0,P=O.008)。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光疗婴儿母亲因母婴分离所致的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北京市密云区婴幼儿智能发育情况和影响小儿智能发育的相关因素,为制定早发现发育迟缓儿童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对密云区檀城社区8月龄婴儿用丹佛发育筛查测试(简称DDST)筛查,用婴幼儿发育检查法(Gesell量表)进行诊断.结果 1 798例8月龄儿童DDST筛查结果正常1 704例,占94.77%,筛查阳性小儿94例,占5.23%;其中发育迟缓小儿21例,发育迟缓检出率为11.68‰;高危儿DDST筛查阳性率和发育迟缓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3.83、24.31,均P<0.01);母亲学历在大专以下水平者其子女DDST筛查阳性率高于母亲学历在大专及以上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2,P<0.01),母亲学历在大专以下水平者其子女发育迟缓检出率高于母亲学历在大专及以上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P<0.05).结论 密云区婴幼儿发育迟缓检出率高;高危儿易发生发育迟缓,母亲受教育程度低的婴幼儿易发生发育迟缓,应加强密云区孕产期保健,减少高危儿数量、提高母亲受教育水平,降低发育迟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高职大学生睡眠质量状况及其与情绪症状的关系。方法整群抽取3 130名阜阳市某高职在校大学生,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睡眠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和抑郁症状。结果 18.1%的高职大学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50.1%的大学生睡眠时间≤7 h/d。男女生睡眠质量问题的检出率分别为15.9%和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7,P=0.028)。有焦虑、抑郁症状的大学生睡眠质量问题的检出率分别为40.4%,32.0%,高于无焦虑、抑郁症状的学生(13.0%,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焦虑、抑郁症状的大学生睡眠质量问题的OR估计值分别为2.691(95%CI:2.151~3.368)和2.955(95%CI:2.386~3.659)。结论高职大学生的睡眠质量不容乐观,不良情绪与睡眠质量存在关联。应积极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保障高职大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不同学科大学新生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及时发现并预防和控制大学生抑郁发生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于2014年10—11月在山东省青岛某高校2014级本科新生中抽取4 789人进行问卷调查,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大学新生抑郁检出率为9.8%;艺术类学生抑郁检出率为18.2%,明显高于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和医学专业(P0.001);农村生源学生抑郁检出率为10.8%,明显高于城市学生的8.2%(P0.001);与常模比较,大学新生父亲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拒绝、否认偏高、偏爱被试和过度保护得分偏低(P0.001);母亲教养方式中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和偏爱被试得分偏低(P0.001),而拒绝、否认得分偏高(P0.05);青少年生活事件中的健康适应得分偏高(P0.001),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得分偏低(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市学生患中重度抑郁风险增加,约为农村学生的2倍(OR=1.97,95%CI=1.16~3.35,P=0.012),父亲过度保护使中重度抑郁的风险增加21%(OR=1.21,95%CI=1.00~1.45,P=0.046),母亲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可能降低中重度抑郁风险(OR=0.87,95%CI=0.75~1.00,P=0.056)。结论不同学科大学新生抑郁检出率不同,艺术类学生最高;大学新生抑郁的发生与父母过度否认、拒绝、对子女缺乏关爱和保护有关;生活环境等的明显变化、长期远离家人的苦恼等也是新生出现抑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探讨重庆市某主城区中小学生青春发动时相与抑郁症状的关系,为提高青少年生活质量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6年11-12月在重庆市某主城区共8所中小学校3 351名中小学生,采用青春发育量表(PDS)与同伴比较法评价青春发动时相,采用儿童抑郁量表(CDI)进行抑郁调查.结果 重庆市某主城区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5.1%,不同年级、居住地、家庭经济情况、家庭关系、自我评价体型和学习成绩的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1.098,5.446,88.941,286.346,38.089,261.513,P值均<0.01).PDS评价与同伴比较法评价青春发动时相不同分组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0.027,47.019,P值均<0.01).控制年级、居住地、家庭经济等协变量,PDS评价青春发动时相,男生提前组抑郁症状检出率是适时组的1.406(95%CI=1.039~1.902)倍,女生延迟组更不容易检出抑郁(OR=0.632,95% CI=0.433~ 0.924);同伴比较法评价青春发动时相,男生提前组和延迟组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是适时组的1.733(95%CI=1.289~ 2.330)和1.464(95%CI=1.112~1.929)倍,女生提前组和延迟组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是适时组的1.518(95%CI=1.122~2.134)和1.403 (95% CI=1.033~1.905)倍.结论 重庆市某主城区中小学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青春发动时相提前或延迟与抑郁症状检出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后情绪及综合心理干预对母亲育儿行为及婴儿早期发展的影响,以促进婴儿综合发展水平. [方法]随机抽取正常分娩婴儿140例,按知情同意原则,进入干预组52例,其余为对照组,进行常规儿章保健,干预组同时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母亲育儿行为、婴儿6个月营养状况及智能发育水平. [结果]产后抑郁总发生率为7.3%,母亲产后1个月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得分与6个月时育儿行为综合评分呈负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EPDS中"难以入睡"因子得分越高,母亲育儿行为综合评分越低(P<0.001).干预组婴儿6个月患贫血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Gesell测验干预组语言及社交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产后不良情绪对婴儿母亲育儿行为有负面影响,综合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母亲育儿行为,促进婴儿早期综合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3月龄内婴儿喂养行为,分析其与婴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北京等7地依托当地妇幼保健院抽取3月龄内的婴儿及其母亲各500例进行调查,自拟调查问卷获得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及婴儿喂养行为,当地儿保医生测量获得婴儿体格发育资料。结果婴儿早期喂养行为评分中位数为5分,低得分组占25.4%,中得分组占35.0%,高得分组占39.6%。婴儿出生1 h内早吸吮率为53.4%,哺喂初乳率为95.7%,奶瓶喂养率为57.5%。母亲文化程度高、非早产、自然分娩的婴儿喂养行为得分较高(P0.05)。分析发现喂非母乳奶的婴儿发生体重不足的风险更高(OR=2.733,95%CI:1.346~5.551),采用奶瓶喂养的婴儿超重肥胖的可能性更低(OR=0.331,95%CI:0.143~0.768),有除母乳外的其他液体食物喂养(OR=0.538,95%CI:0.302~0.959)、奶瓶喂养(OR=0.492,95%CI:0.275~0.882)的婴儿发生超重的可能性更低。结论婴儿早期喂养行为得分较低者较多,母亲文化程度低、剖宫产、早产可能是婴儿喂养行为的危险因素,喂养非母乳奶更易发生体重不足,而采用奶瓶喂养及有除母乳外其他液体摄入的婴儿更不易发生超重肥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