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的临床优势,并观察患者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胃癌患者86例,根据术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开腹胃癌根治术,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主要观察手术基本情况、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恢复状况、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随访一年,观察患者转移、复发及一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切口长度和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通气时间、术后引流拔除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个数、远处转移或复发、一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胃癌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且术中清除淋巴结数目、远处转移或复发率以及一年生存率均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相当,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护理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5月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ERAS理念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营养状态指标(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3、7d时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实施ERAS理念护理的效果较好,能够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近期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9月我院手术治疗的7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予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两组术后1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及术后6个月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hort fro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 SF-36)评分;术后随访半年,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2年,比较两组中位生存时间及生存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自主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术后1 d 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SF-36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半年,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63%低于对照组的36.84%(χ~2=5.144,P=0.023)。术后随访2年,两组中位生存时间及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效果、短期中位生存时间及生存率方面效果相当,但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295-296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2例近端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近端胃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近端胃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238.1±40.6min多于对照组199.4±35.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辅助近端胃癌根治与传统开腹近端胃癌根治术比较,术中出血量少、微创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网膜囊切除在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57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了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0,未切除网膜囊治疗)和观察组(n=27,同步切除网膜囊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感染(腹腔/切口/肺部/尿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1年,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加行网膜囊切除治疗进展期胃癌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其早期康复,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0):1877-1879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颈部胆囊管结石嵌顿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就诊的50例胆囊颈部胆囊管结石嵌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和对照组(开腹手术)各25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和VAS评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和术后16w两组GIQL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w、4w和8w,观察组GIQL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8.00%显著低于对照组48.00%。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颈部胆囊管结石嵌顿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出血,减轻疼痛,并发症少,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包虫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行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包虫病的患者62例,按照是否将ERAS理念运用于围手术期处理过程中,将患者分成ERAS组(n=30)和对照组(n=32)。ERAS组采用ERAS理念指导下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新入院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ERAS组手术前一天及术后各阶段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1),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 0. 01),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 0. 01)。结论 ERAS理念应用于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包虫病患者,可有效减轻围手术期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术后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学科合作(MDT)模式下快速康复外科(ERAS)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RLRP)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1例RLRP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研究组采用MDT模式下ERAS理念,对照组采用传统处理方式。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均未出现病死或严重并发症,患者顺利出院。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及导尿管拔除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RLRP患者围术期施行MDT模式下ERAS护理方案安全有效,具有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减轻术后痛苦、加快患者康复的优势,同时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腹腔镜西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预后与生存率。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普外科就行胃癌根治术中的早期患者中的58例,28例行开腹胃癌根治术者设为开腹组,30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者设为腹腔镜组,比较术后患者病理疼痛评分、随访中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淋巴清扫数量等情况,分析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VAS评分(可视疼痛评分)小于3分者明显多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开腹组患者VAS评分在47分及77分及710分者多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2周及术后3个月GLQL评分总分及主观症状得分均高于开腹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费用方面腹腔镜组患者手术费用高于开腹手术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平均淋巴清扫数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8%、95%、72%;开腹组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5%、87%、70%,两组患者的术后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较小、术后生存质量改善较快等优势,且术后生存率方面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相当,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81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0例予以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41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排便、进食时间)、视觉模拟(VAS)评分,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首次排气、首次排便、进食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2/41),低于对照组22.50%(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腔镜联合术式对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分别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式和腔镜联合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尿管拔除所需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6、12及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管拔除所需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腔镜联合术式下行全子宫切除术可有效缩短术后康复所需进程,缓解机体疼痛,并有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价值优于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胃癌患者微创全胃切除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132例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1∶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P=66)和观察组(n=66)。观察组患者给予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患者,远端切缘、食管空肠吻合时间和总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术后镇痛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流质食物、首次进食半流质食物、引流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1.19%和2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较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患者术后疼痛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但食管空肠吻合时间略长,造成总手术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孔与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式治疗急性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临床疗效差异。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及临汾市人民医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急性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共110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分别采用三孔和单孔腹腔镜下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临床指标、Brown手术满意度评分、手术前后抑郁焦虑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用时则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抑郁焦虑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同时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三孔腹腔镜术式,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微创联合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可有效缩短切口长度,改善手术美观性和术后负面情绪,且未导致术后并发症风险上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膜外途径改良前列腺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尿控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53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资料,其中行腹腔镜下改良前列腺癌根治术29例,行腹腔镜下常规前列腺癌根治术24例,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尿控及性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缘阳性率和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改良组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较常规组少(P 0.05),改良组术后第1、3和6个月尿控及勃起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改良腹腔镜下腹膜外途径前列腺癌根治术可有效保留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术后尿控及勃起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在脊柱内镜下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诊断为侧隐窝狭窄症患者共65例,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系统(TESSYS)组31例采用标准TESSYS技术行椎间孔成形,可视化组34例采用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椎间孔成形,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变节段、术中C臂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及临床效果,利用术前及术后各时段随访时患者腰痛和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末次随访时利用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变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视化组术中透视次数及手术时间明显低于TESSY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腰痛及腿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腰痛、腿痛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近期临床疗效与标准TESSYS椎间孔成形技术相当,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具有术中透视次数少、操作程序简化、手术时间短、安全、对腰椎关节稳定性干扰小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对单孔腹腔镜(LESS)术后镇痛的效果以及加速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1月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妇科住院行经脐LESS手术的患者共147例,随机、双盲分为3组: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麻醉组49例,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镇痛组49例,对照组49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分析患者术后指标。结果观察至术后48 h采用术后镇痛的两组与对照组相比,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 0.05)。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麻醉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平均住院费用均少于静脉滴注氟比洛芬组(P 0.05);采用术后镇痛的两组患者的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麻醉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平均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LESS术后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该方法经济、安全、有效,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胆囊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微创外科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92例胆囊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两组患者中存在胰腺炎的患者先行控制腹膜炎,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观察组患者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术后3 d行L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费用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中转开腹手术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止痛药使用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耗材费用和住院总费用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手术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51%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控制腹膜炎后行EST+LC治疗较LC+LCBDE治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但所需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联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症痔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重症痔疮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35)与观察组(n =37),对照组患者接受PPH治疗,观察组接受DG-HAL联合PPH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治疗有效率为94.6%,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7 d视觉模拟评分(VAS)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术后14 d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Wexne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DG-HAL联合PPH治疗重症痔疮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经结肠镜高频电圈套器联合尼龙绳套扎术与高频电切术治疗宽蒂息肉的术后血清指标。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6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宽蒂息肉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手术方式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入组患者被分为接受经结肠镜高频电圈套器联合尼龙绳套扎术治疗的观察组37例、接受高频电切术治疗的对照组33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出血相关指标;手术前、术后1 h检测血清应激激素、急性时相蛋白含量。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即刻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术后早期出血、迟发性出血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h,观察组血清应激激素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管紧张素Ⅱ(ATⅡ)、去甲肾上腺素(NE)、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和α1-抗胰蛋白酶(AAT)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结肠镜高频电圈套器联合尼龙绳套扎术治疗宽蒂息肉,可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减轻机体应激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