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3.
持续质量改进在血液透析患者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血液透析患者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制订相关的规章制度,对血液透析患者入室、透析时间安排、饮食、健康教育、感染的预防等进行合理管理。结果血液透析患者急性左心衰竭发生率由1.62%下降到0.04%,高钾血症发生率由0.51%下降到0.02%;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可自理患者由79%上升到92%,可参加工作的患者由41%上升到57%;维持性透析患者5年生存率达70%以上;患者满意度由85%上升到96%。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的管理中运用持续质量改进,减少了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方法运用PDCA四步法,设计并实施预防MHD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的操作流程,通过定期检查评估实施CQI的效果。结果与2000—2001年比较,实施CO!后丙型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阴性的MHD患者转为阳性者明显减少(P〈0.05),3年仅增加3例,总体阳性率下降。结论CQI有助于降低MHD患者的肝炎病毒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是广泛用于质量管理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主要为PD-CA四步法[1],即设计(plan)-实施(do)-检验(check)-应用(act),团队成员共同参与计划设计并实现持续改进流程。通过CQI,人们已经有效的改善透析患者的贫血[2]、纠正钙磷代  相似文献   

6.
丰玲  张莉  张东亮  赵丽琴  刘文虎 《临床荟萃》2009,24(24):2141-2143
目的应用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技术辅助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的维护。方法对45例进行CTA检测的MHD患者AVF的维护进行观察,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分析AVF功能不良、AVF原发失败、AVF静脉高压症的原因,指导临床干预措施,观察干预效果。结果45例患者成功进行CTA检测47次,明确血管病变100%,在CTA结果指导下完成AVF修复或重建38例次,建立带涤纶套深静脉留置导管3例次,未予手术干预但指导AVF穿刺6例次,干预后血管通路短期(1个月)通畅率100%。结论对于血液透析AVF及其相关并发症,64排螺旋CTA可基本无创地显示瘘血管的全貌,有效地辅助维护AVF。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作用。方法评估8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使用内瘘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分析其原因,改进措施,及时反馈信息,并对不足之处随时调整,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结果 1年后发现80例患者内瘘感染及过敏的发生率、瘘管狭窄及栓塞发生率、穿刺针滑脱率、按压出血率、血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前1年(P<0.05或P<0.01)。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能持续降低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护理风险,进而提高血透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张雷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813-3814
在顺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前,须首先建立一条良好的血管通路。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进步,血管通路技术亦不断发展,但血液透析患者的特点决定其血管条件普遍较差,血管通路的建立及维持越显困难,并发症较多[1]。笔者就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希望为透析工作者在临床中提供部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入院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按是否愿意接受综合护理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加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依从性、相关临床指标与感染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HAMD与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经卡方检验后,实验组患者依从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血尿素氮与血肌酐再循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导管滞留时间与护理满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实验组患者皮肤入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总体感染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综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0.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血管通路可以说是他们的"生命线",一般的患者首选动静脉内瘘,但对于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或人造血管搭桥以及还未建立动静脉内瘘就需要透析的患者来说,深静脉留置导管就成了他们的"生命线"。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导管堵塞,患者住院日延长,甚至增加患者的死亡率[1]。我们运用循证护理的工作理念及实践程序,在延长深静脉留置导管的使用时间、降低导管感染率及降低导管堵塞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Donabedian质量理论在危重患者集束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2020年10月31日收治的104例ICU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ICU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Donabedian质量理论的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期间谵妄发生率、初次谵妄发生时间、谵妄持续时间,干预前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表(APACHEⅡ)、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ICU入住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谵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ICU入住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APACHEⅡ、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将Donabedian质量理论应用于危重患者集束化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 CQI)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血液透析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实验组(8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以CQI方法进行护理。治疗护理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自我锻炼的依从性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首次穿刺成功成功率、自我锻炼的依从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CQI应用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护理中能提高患者首次穿刺的成功率,患者自我锻炼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将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应用于血液透析中心质量管理中,以减少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发生。方法:对60例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确定透析护理方案,再施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检查执行情况,效果评价,对存在问题进行反馈。结果:通过2个月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配合有效的健康教育,再进行1个月的效果观察发现,除其中2例次高龄、3例次营养不良患者干预效果不佳而不能完成透析,提早收机外,其余患者顺利完成透析治疗。结论: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能减少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基于Donabedian质量理论的改进措施在提升十二指肠镜清洗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10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镜诊疗中心用于胆胰疾病治疗后被污染的420条十二指肠镜为干预对象,3月—6月采用常规目测法对十二指肠镜清洗进行质量管理,7月—10月应用Donabedian质量理论建立结构-过程-结果三维指标后,通过完善结构指标、重视过程指标,对十二指肠镜的清洗进行质量改进,干预前和干预后各便利抽查80条十二指肠镜进行结果指标监测。结果 :干预后,十二指肠镜清洗标准明确、清洗质量管理团队的工作得到了细化,每名洗消员每日清洗内镜数减少,床旁预处理正确执行率、手卫生正确执行率、先端帽清洗正确执行率、抬钳器腔隙清洗正确执行率、先端部清洗正确执行率均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抬钳器先端部相对光单位值合格率、活检管腔相对光单位值合格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Donabedian质量理论的改进措施能够规范十二指肠镜的清洗流程,提高清洗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血液透析患者186例,动静脉直穿组、动静脉内瘘组各60例,颈内静脉组30例,股静脉组36例,比较四种通路穿刺所用时间、穿刺成功率、使用时限、费用、透析充分性、并发症等.结果动静脉直穿组穿刺所用时间,使用时限、费用、并发症明显低于其他组,穿刺成功率、透析充分性、疼痛感高于其他组(P值均<0.05).结论 动静脉直穿组透析效果最优,动静脉内瘘组综合效果最好,颈内静脉导管组次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通路专科护理团队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就诊的330例MH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血管通路专科护理团队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SF-36中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管通路专科护理团队可改善MHD患者心理状态,降低透析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据统计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多。在我国,其主要治疗途径为血液透析。而一条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证。彩色多普勒超声因其无创、重复性好、可以实时动态观测血管情况等优点被临床工作者广泛应用于评价血管通路及其相关血管。本文将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冯丽 《妇幼护理》2024,4(1):160-162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室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的60例血液透析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基于PDCA的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比较两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压力及患者心理状态.结果 研究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在护理后的HAMA评分与HAMD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能够降低血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管通路护理小组在深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制定优质临床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49例深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49例作为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建立血管通路护理小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深静脉置管感染率、生活质量评分(SF-36)、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在置管第1、2、3个月,干预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干预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建立血管通路护理小组,加强对深静脉置管患者的护理干预,对预防深静脉置管感染率有显著作用,而且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颈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24例颈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A、HAMD评分及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改善颈椎骨折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疼痛,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